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_第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_第2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_第3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_第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基础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

教育的发展

什么是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要素是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

各级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各类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壬寅学制(1902年8月):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癸卯学制(1904年1月):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壬戌学制(即“1922年学制”、“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由于古代学校教育是由古代生产方式所决定定的,因此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出现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从对人的崇拜出发,要求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把他们培育成为体魄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富于进取精神、善于处理公私事物的人。

2.主张恢复古希腊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3.在教学方法上,反对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主张启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有维多里诺、埃拉斯谟斯、拉伯雷、蒙田、康帕内拉等。

(3)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的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儒家孔子

(2)墨家墨翟

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1.文化堕落论,2.“绝圣弃智”论,3.人性“复归”论

(4)《学记》: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5)其他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

(2)柏拉图

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甚至提出了胎教的问题。

第一个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寓学习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

(2)卢梭:代表作《爱弥儿》。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3)康德:《教育论》,思想直承卢梭。

(4)裴斯泰洛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5)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贡献在于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特别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阶级偏见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教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和规律,主要理规律,以及教育者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各种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模式,而是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开始的。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进。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通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教育产生于殷周时代。

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名为梅溪书院,1902年正名为梅溪学堂,1912年后又改称梅溪小学)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898年5月,清政府下令,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这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

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第一,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第二,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第三,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第四,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课程显隐性的主要标志。

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中国至今经历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于1999年。

新课程改革以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广泛性。改革内容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课程范围和领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贯穿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第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以学生为本的趋势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简称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的特征:

第一,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研活动,这同按上级规定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不同。

第二,教育科研是一种创新活动。

第三,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规律的活动,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的教育教学对象的结果,达到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其研究成果有推广和指导作用。

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

按研究的领域分,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按研究范围大小分,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1)宏观研究是对教育系统较大范围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

(2)中观研究是介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对一个范围、一个领域、一条战线、一个部门内的教育科学研究。例如:幼儿教育研究、初等教育研究等。

(3)微观研究是对教育问题某个单独因素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

按研究的层次分,可分为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

(1)阐释性研究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对教育现象和已有的教育规律和理论进行叙述并予以解释的研究。

(2)综述性研究是把分散、不全面的观点综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的研究。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事件,不是某一种情况,而是某些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诸多方面。

(3)创造性研究是高层次的教育研究活动。

按研究功能分,可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教育科研的步骤

选题(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查阅文献

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搜集并整理资料

教育观察法

教育调查法

教育实验法

4、行动研究法

分析研究

撰写报告

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教育观察法

(1)概述: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特点:1.目的明确,2.真实自然,3.直接翔实

功能: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以进一步探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深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工作。

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研究者系统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从而探讨与教师教学活动有关的规律。

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了解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氛围,揭示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了解其他教育影响的作用,比如内外环境、教学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情况。

(2)分类

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

2.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是否借用仪器设备)

3.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4.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有无计划之分)

5.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教育调查法

(1)概述:教育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索要考察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包含四个不同层次:

作为个别教育要素存在的,如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育经费等单个教育要素的状况。

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师生关系的状况、学校教育结构状况等。

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相关联而表现出的教育实践及其包含的思想观念状况。

教育要素综合体现的教育质量。

教育调查法具有以下特点:

在研究对象上以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其活动形态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在研究目的上不是以操纵并改变研究对象的状态来获得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而是就事论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式,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事实。

在研究方法的性质上是一种通过语言直接与研究对象打交道的研究方法。

功能:

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了解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帮助学校老师了解教育活动中各个教育要素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教育活动策略提供依据。

帮助教育理论工作者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利于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教育理论发展的实际。

(2)类型

1.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常模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教育的一般发展状况,如检查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水平是否达标等。比较调查是对教育要素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差异状况的调查,如通过升学考试、学科竞赛以选拔优秀学生或专业人才。

2.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3.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

4.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教育实验法

(1)概述: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解释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

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假设、检验、归纳、分析提炼出教育的科学规律。

研究的对象不是静态的自然事物,而是动态的、渗透着复杂的人的因素的教育活动。

在具体方法上不是以完全的定量描述去追求教育变量的精确度······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三要素: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还可以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三层次: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四环节(四阶段)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六步骤模式: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小学教育与小学组织

小学教育概述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3)全面性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小学生尚不能承受繁重、持久的学习任务。因此,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在小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在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放在启迪儿童智慧发展上。

(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组织

学校组织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将组织成员按不同的工作性质、职务、岗位组合起来,形成层次恰当、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

小学组织的基本结构

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实体存在的外在形式,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党组织:是学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小学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2)群众性组织:包括少年先锋队组织(简称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组织、教育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组织。

(3)行政性组织:包括学校的校务委员会、行政会议、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办企业管理机构等。

(4)事务性组织:包括教研组、年级组、班级、教育科研组织和教学辅助组织。

小学组织的运行

(1)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小学现行的主要领导体制。

(2)后勤社会化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教师职业的性质

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角色

(1)引导促进角色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

(2)参与者角色

作为师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教师首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传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文化环境,创设融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3)开发利用者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而唤醒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

(4)评价者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多样化和情感性的原则。

(5)研究者角色

教师的研究主要针对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惑,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重在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时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它反映了特定职业对从业者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经验经历、人格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质工作的基本条件。

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全面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深入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文化素养

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

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其次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而且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进而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往往使教师因无从应对而汗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专业素养:敬业、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

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

2.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

3.影响专业发展的教师个人因素: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从业动机。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非关注阶段: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2.虚拟关注阶段:师范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

3.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由我能行吗转到我怎样才能行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不收外界影响,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我们需要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活动。

(2)教师的自主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个体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自觉与自律。

第一,确立发展目标

第二,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设计发展策略

第四,评价学习结果

(3)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的开展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教师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导。

(4)教师的行动研究

教师的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课程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推进校本教研的一种具体的研究方式。

学生指导

小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概述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与基础。

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小学生心理发展总趋势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得到发展

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渐形成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方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GB3

感知方面: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

=2\*GB3

注意方面:虽然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站主导地位。

=3\*GB3

记忆方面:随着学习、训练的不断进行,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4\*GB3

思维方面: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

逻辑思维。

=5\*GB3

想象方面: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加,创造性想象显著发展,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提高。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前途已开始出现初步幻想。

=6\*GB3

言语方面:小学生逐渐掌握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进入书面言语发展时期。

认知的发展

情感的发展:小学生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社会性道德感的比重逐渐增加,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意志的发展:小学生意志的目的性表现在他们已能逐渐确立长远的行动目标,而不为直接目的所左右。

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意识倾向性的发展,自我意识在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自我意识的批判性和自我评价的内容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是辩证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功能(是其他方面准备的基础)、智力(对儿童的各种学习至关重要)、情趣、社会性(与其他方面的准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决定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具有重要关系)、知识基础(与学习新知识具有最直接的关系)六个方面。

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在关键期中,早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

通常关键期是个体早起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可以很小或没有影响。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指导

小学生认知概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主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思维的主要特征:单向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课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思维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本阶段的儿童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为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

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成熟,在学习活动的要求下,注意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有意识记发展,记忆容量增大,并逐渐发展出一些记忆策略,如复述、组织等。

(2)注意发展的特点

低年级仍以无意注意发展为主,高年级有意注意发展起来并占据主导地位。

(3)知觉发展的特点

突出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

(4)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第一,短时记忆容量发展迅速。

第二,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

第三,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

第四,由具体形象记忆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5)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结构逐步趋向完善。

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

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场依存:利用外部的视觉线索来调整身体位置(善于察言观色)

场独立: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

沉思型:贾罗米·凯冈提出,更少犯错。

冲动型,很快地进行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辐合型: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智力差异

智力:是指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

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实行最优化结合。

其次,采用适合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学习兴趣

含义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适合一定的情感状态紧密联系的。

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看,学习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因;从对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看,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

分类

(1)按学习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

精神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

(2)按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

(3)按学习时间,可以分为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

(4)按学习范围,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事物。

(2)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一个人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以称为兴趣的广度。

(3)兴趣的稳定性:是指中心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

(4)兴趣的效能性:兴趣对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

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学生严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喜欢,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尊重学生。

常与学生沟通交流。

(2)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堂课,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乐殿堂。

注重导入,创设氛围。

营造环境,主体参与。

体验成功,产生兴趣。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含义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品质:计划性、坚持行和独立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习惯

(2)课堂学习习惯

(3)制定计划习惯

(4)阅读习惯

(5)书写习惯

(6)记忆习惯

(7)作业习惯

(8)总结反思习惯

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第一,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第二,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品德概述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他人、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道德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品德的实质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

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岁)和权威阶段(5~8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皮亚杰认为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的协作,而不是成人的教育或榜样,否定了榜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

第二,皮亚杰虽然揭示了道德认识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注意到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却忽视了“行”的因素。

第三,皮亚杰否定成人的强制、约束以及协作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为两难故事法。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5岁)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也称为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的启示为:

第一,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第二,对早期少年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少年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要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人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第三,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

第二,在道德品质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具体要求经过三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

总体来说,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小学生德育与美育

德育

德育概述

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检、身体力行,以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小学德育构成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1)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例如,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克己自律、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

道德教育要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导向,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又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在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2)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教育。(爱国、爱党、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志向等)

(3)思想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思想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法制、民主、竞争、主体、责任、合作一是等方面的教育。)

德育的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我做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要求德育应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品德学习过程

(1)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

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水平等方面。

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德育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美育

美育概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小学美育的要求

第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第三,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美育的方法

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

积极挖掘环境的美育功能。

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概述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知识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肝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第一,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

小学生中多发的集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1)麻疹: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隔离患者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食,多喝开水;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消毒液;

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4)细菌性疾病:易感人群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

(5)猩红热:

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

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6)风疹: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

跌落碰撞

淹溺事故

食物中毒

交通事故

校外暴力

小学生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概念:所谓心理健康,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第二,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第三,自我调控能力;

第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第五,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第六,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儿童多动综合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期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主要特征:

第一,活动过多;

第二,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冲动行为。

(2)原因: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3)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此外,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等也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持续强化的方法,少用间接强化的方法。

学习困难综合症(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

主要表现:

第一,缺少某种学习技能;

第二,诵读困难;

第三,计算困难;

第四,绘画困难;

第五,交往困难。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

主要表现: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表现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

原因: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型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儿童厌学症(厌学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主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习。

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治疗: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予以矫正。

儿童强迫行为(强迫现象在正常儿童的发育过程中也可看到。研究发现,7~8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主要表现:正常儿童的强迫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等。

小学生高年级男生较为多见,主要表现:

第一,强迫性洗手;

第二,强迫性计数;

第三,强迫性自我检查;

第四,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原因:强迫行为的诱因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辅导概述

心理辅导的定义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的技能,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适应。

心理辅导的途径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四,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第六,小组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1)基本目标:学会调适

(2)高级目标:寻求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对待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辅导与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其主要特点:积极关注、尊重、真诚与同感。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处罚法及自我控制法等。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等。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及其一般原理

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及其特点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

特点:

学习性:对于班级中的学生而言,首要的属性是“学习者”,其基本任务是学习。

不成熟性:班级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他是非承认组织。

教育性:班级的教育性是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具有的特点。

社会性:人的活动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性,无论活动指向客观对象(如使用劳动工具)还是指向个人或集体(如人际交往),都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社会性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特点。

班级管理及其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内容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功能和目的: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班级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班风。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丝不苟的处事作风。

测不准原理—实现管理的活泼性

茶叶蛋原理—实现管理的直白性

跨学科原理—实现管理的方位性

木桶盛水原理—实现管理的整体性

马拉车原理—实现管理的合作性

企业管理原理—实现管理的社会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小学班级管理重视行为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具有年段性

小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激励学生

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对班级的激励是工作的主题。

加强常规训练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

充分利用班级活动

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

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观察细微,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抓住时机疏导。

适度放手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与素养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提到的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是:

:全面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知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经常与任课老师和其他教职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班主任的素养

思想品德素养

对班主任来说,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首先表现为为人师表,有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坚定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

对班主任知识结构总的要求是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力素养

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应具备多种能力,其中思想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尤为重要。

身体素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

心里素养

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的心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

班主任素养的提高

热爱教育事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自觉反思总结,强化教育的针对性

研究借鉴成功案例,不断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的概述

班队活动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班级学生或少先队员共同参与,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班队活动是学校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班集体建设的积极途径。

班级活动的一般组织情况:

又班主任全权负责,包括主题、形式、内容、组织都由班主任老师安排。这主要适用于低年级。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老师和学生干部共同组织完成。

完全放手,由班队干部自主组织。

其他教师组织的班队活动。

开展班队活动的原则

教育性

时代性

多样性

整体性

易操作性

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常规性主题班队会

节日类。

学期阶段性主题班队活动。这是常规性班队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如开学初的学生学期打算、班队干部的竞选、班级行为规范及班级管理细则学习、学期总结、期末复习计划等。

主题性较强的系列班队活动

如以“关爱生命”、“健康快乐”····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学校统一规定主题的班队活动

即时性班队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健康情绪或是具有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而开展的主题班队活动。

促进班级建设类的活动。

少先队活动

(1)定义: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及教育方式,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

(2)特点:教育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

(3)作用:

一是少先队活动是对队员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是少先队活动是促进队员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

三是少先队活动是队员开扩眼界,丰富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实践舞台;

四是少先队是培养队员独立工作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途径之一。

内容:

按照教育内容来划分,有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

按照活动规模来划分,有大队活动、中队活动、小队活动、区域性活动。

类型:一般可分为主题性活动、系列性活动、公益性活动、自治性活动、季节性活动、传统性活动、阵地性活动、小组和社团性活动、创造性活动、随意性活动等。

主题的选择

方案的设计

原则: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协同性原则。

班级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设置多样化小组,让学生自主参加

设置多种岗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定期变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开展富有创新特色的班级主体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活动的选题

制定活动计划: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的基本方式、活动的组织方式、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等等。

具体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关键是抓落实,主要负责人要检查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情况。

班级活动展示:是为了展现学生参与活动与调研的成果。

班级活动实施

班级活动总结:总结方法多种多样,如开小范围的座谈会、写活动总结、广泛征求意见、开全班总结大会等等。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

学科活动

科技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文娱、体育活动

劳动技术活动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按活动人数和规模)

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

个人活动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因地、因校制宜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进行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类型

(1)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划分

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家长作为学校的自愿参与者: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划分

低层次参与: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高层次参与:经常性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3)按合作目的划分

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

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开放日等。

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与教师协会等。

家校合作的途径

(1)家长教育

举办家长学校

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

(2)家长访校

参加家长会

参节学校开放日活动

家长留言与“快餐式”会谈

观看学生演出,参观学生作品展览,观看学生体育比赛等。

(3)书面沟通

便条与报喜单

家校电话联系卡、家长意见表、告家长书

学生品行表现联评单

学生素质报告单

(4)家庭访问

一次成功的家访,一定要目的明确

(5)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

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教育力量协调一致

教育力量协调一致是指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班主任组织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做好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其次,班主任要协调和统一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

最后,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协调家庭、社会教育力量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学科知识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结构

课程标准的结构是指同一套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是规范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各个领域或各门课程在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陈述方式。2011年版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课程标准的性质

我国学着对课程标准的性质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它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第二,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第三,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第四,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它使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第五,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总体目标与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是: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段目标与内容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语文课程内容以主题为逻辑中心,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实施建议

对教学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分为总体建议与具体建议两个部分。

语文教学总体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第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评价的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对语文课程评价的总体建议: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课程基本理念

第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第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

数学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版)》(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