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副科教案三年级科学_第1页
2022副科教案三年级科学_第2页
2022副科教案三年级科学_第3页
2022副科教案三年级科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ー、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ー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通过ー、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天气"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ー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三、教学目标L"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ー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环境温度低于〇,水的温度下降到〇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〇,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ー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特征及现象。以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尝试以气泡图、矩阵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天气是ー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气候是ー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课题: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点: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水到哪里去了》探究第二课时《水到哪里去了》实验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难点: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课程资源:多媒体、水、塑料杯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同学们,想ー想如果我们把ー壶水烧开后,一半的水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二、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这节课我们ー起揭开这个秘密,板书课题《水到哪里去了》三、教学内容:ー、探究1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展示图片)学生试着去解释交流:跑到空气里去了。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学生回答:水蒸气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3、教师小结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展示示意图)4、活动体验(1)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ー样?①手心向下,手背向上②对ー只手吹气③甩动ー只手学生依次做活动,并认真体验(2)活动手册靛体^探究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对ー只手吹气甩动ー只手学生填写活动手册,并交流(3)教师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二、探索2说ー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教师点拨:①水洼的水会变干涸②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③晾干衣服④吹干湿发学生回忆、交流四、巩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TOC\o"1-5"\h\z1、水只有沸腾才能蒸发。( )2、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 )3、湿手变干、衣服晾干的缘由是水变成水蒸气跑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同时又知道水蒸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但水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探究水 蒸发课后反思:课题:《水到哪里去了》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课程资源:多媒体、水、塑料杯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导入新课:模拟实验1、导入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2、工具与材料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学生准备工具材料三、教学内容:3、实验(1)(1)实验过程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③另ー个不盖。④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⑤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察现象(2)注意事项①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学生回答:加快蒸发速度,缩短实验时间②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学生回答:防止水蒸气外逃,更好地进行对照实验(3)研讨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现象怎么解释依据封口水杯开口水杯教师点拨:封口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因为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开口水杯里的水少了,因为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了。依据是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4、实验(2)(1)实验过程①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②放置一段时间③观察盒中变化学生实验并观察(2)研讨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是什么?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小水滴,它们是水蒸气遇冷编成的。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 「ーーーー・5、研讨3 ( (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一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点拨: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四、巩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TOC\o"1-5"\h\z1、水蒸汽和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看得见、摸得着。( )2、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它们蒸发的快慢也一定相同。( )3、水蒸气是水的ー种形态,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独立完成五、课堂小结:在活动体验中,研讨水蒸发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了我们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的科学态度。六、布置作业: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怎样减少蒸发?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蒸发水 水蒸气(液体)吸热 (气体)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教学难点: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水沸腾了》探究第二课时《水沸腾了》实验课题:《水沸腾了》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教学难点: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ー、聚焦1、同学们,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出示书中的第一幅烧水的图片或是几幅翻滚的火锅的图片)?请你说说水烧开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家里的锅是不透明的,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现象搬到实验室里,来研究一下(出示图中烧水的实验装置)。这样,我们会看得清楚ー些。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三、教学内容:探索.说ー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说ー说的方式):讲解:当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时就是水沸腾的现象(板书:《水沸腾》)。那么水沸腾有哪些秘密呢?我们就来实验ー下。.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识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介绍: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A、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最好要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或是视频播放来进行讲解。)).安全教育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时要注意安全教育。用课件出示书中的提示: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D.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四、巩固练习说ー说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五、课堂小结:讲解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正常大气压下为100℃)温度计!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六、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计!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课后反思:课题:《水沸腾了》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教学难点: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研讨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三、新课内容:1.实验一: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示:(活动手册表格)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时间0分钟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温度计的示数水的变化).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ー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水在没加温时是常温,当水温上升到100摄氏度时开始沸腾,继续加温则水的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2.实验ニ: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活动手册表格)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水沸腾水沸腾时水沸腾时 时的温度水中的现像 水面的现象1).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ー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四、巩固练习: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水中有很多气泡上升;气泡在水面破裂逬出水花,水面的水会不停翻滚;水面上会有大量的水气飞向空中。五、课堂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教师演示:将套有排空气体的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水蒸气将袋子鼓起).说明了什么呢?.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六、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1-3《水结冰了》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环境温度低于o℃,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水结冰了》探究第二课时《水结冰了》实验课题:《水结冰了》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〇。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复习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ー些。)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三、教学内容: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ー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4).冰块尽可能碎ー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3,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四、巩固练习.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的时候,水开始结冰。A.3℃B.0℃ C.-3℃.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可配图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五、课堂小结: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水结冰了水(液态)凝固(0℃或0℃以下)冰(固态)教学反思:课题:《水结冰了》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复习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ー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揭示课题:水结冰了实验(板书)三、教学内容: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o℃,水的温度下降到〇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o℃时。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冰还是水吗?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ー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ー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四、巩固练习:【选择正确答案】在冰里加入ー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A.会上升 B.不变 C.会下降五、课堂小结: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比ー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六、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板书设计:3.水结冰了水(液态)凝固(0℃或0℃以下)冰(固态)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及其相互转化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探索冰融化的原因及其温度、体积变化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教学重点: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体验,探索冰融化的原因及其温度、体积变化状况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冰融化了》探究第二课时《冰融化了》实验课题:《冰融化了》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体验,探索冰融化的原因及其温度、体积变化状况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水、碎冰、食盐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用碎冰和加食盐的方法可以使水温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想ー想,反过来,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说说你的看法。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冰融化。三、教学内容:一、新知讲解1、你见过冰融化的现象或景观吗?教师点拨:北极冰川融化、河冰融化、冰柱融化、冰花融化等2、活动体验(1)取ー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说ー说冰块融化的原因。(2)填写活动观察冰吹热气解释现象我的疑问3、让冰融化的办法有哪些?教师提示:用吹风机的热风吹、用手捂热冰块、冰块放到太阳底下等。4、冰在融化时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做实验。(1)实验器材:温度计、冰块、烧杯(2)实验操作①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②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③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3)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时间/分123456S度/。C我的发现教师点拨:冰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o℃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o℃,当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5、冰为什么会融化?教师点拨: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热量是使冰的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6、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继续活动体验(1)活动①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②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2)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变化记录形态体积快慢教师点拨: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ー过程叫融化。四、巩固练习L说一说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2、选出正确的ー项,填在括号内TOC\o"1-5"\h\z1、把ー小块正在融化的冰,投入到一大桶o°c的水中很リ( )A、有少量的冰融化成水B、冰全部融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用火烤B、用手捂C、放在〇て以下的地方3、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 )A、10℃B、50℃C、90℃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〇℃,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〇℃,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 》融化冰 ►水(固体)吸热 (液体)教学反思:课题:《冰融化了》水蒸气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体验,探索冰融化的原因及其温度、体积变化状况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水、碎冰、食盐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说说你的看法。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冰融化。三、教学内容:水蒸气 冰教师点拨:相同点:①都属于同一种物质②都有一定的体积不同点:①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②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形状③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是气态的水8、用箭头表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教师点拨(展示示意图):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水遇冷(o℃以下)变成冰,冰受热融化成水;冰受热在融化成水的同时还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o℃以结成冰。9、自然界中哪些现象能说明水蒸气和冰之间可以转化?引导学生理解水蒸气与冰之间的转化。教师点拨:①霜是水蒸气在0℃以下在植物上或地面上形成的小冰晶。温度升高,霜会融化蒸发,产生水蒸气。②雪是水蒸气在0℃以下形成的小冰晶。温度升高,雪会融化蒸发,产生水蒸气。10、小牛试刀夏天取出ー瓶冰镇啤酒,倒入茶杯,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教师点拨:杯子外面有水珠。因为杯壁温度很低,杯子周围的空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四、巩固练习选出正确的ー项,填在括号内TOC\o"1-5"\h\z1、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A.融化 B.凝固 C.冷却2、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3、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A.室内的温度高B.冰块比较小C.桌子产生了热五、课堂小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 》融化冰 ►水(固体)吸热 (液体)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学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探究第二课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教学难点: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喰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ー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ー套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ー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三、教学内容: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L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预设:学生提出进行实验设想。).根据学生意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巡视。).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预设:水量ー样多;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ー份。板书:水量统ー,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ー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加入食盐?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采用平勺定量法时要演示如何获取2克一份的食盐——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盐,用尺子刮去多余的盐,搅拌的操作规范——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食盐、第三份食盐,要将食盐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如何判断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等。).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先完成食盐的溶解实验,再完成小苏打的溶解实验,并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ー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ー个ノ,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逬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四、巩固练习.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克食盐A.20 B.35 C.100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克小苏打A.l B.4 C.10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水量统一 每次加入量相同教学反思: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学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为学生准备喰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ー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ー套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板书:小苏打,碱。)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カー样吗?(学生猜测。)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三、教学内容: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数据汇总表].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引导学生从黑板上的数据得出“大多数小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和小苏打’’)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ー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这样ー份ー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カー样吗?[材料准备:白糖、味精、红糖各ー份]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学生交流实验方法。)五、课堂小结:回家后同学们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水量统一 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ー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小组12345678食盐小苏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第六课《加快溶解》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一 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ーー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哪ー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加快溶解》探究第二课时《加快溶解》实验课题:《加快溶解》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一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出示一杯纯净水,请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三、教学内容:1.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6)学生小组讨论。(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①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②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③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教师谈话小结。四、巩固练习.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应用加快溶解的方法的,列举ー个例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小组长发言。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六课《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切碎教学反思:课题:《加快溶解》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三、教学内容: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使用‘学乐师生’录像、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2)学生说说。(3)教师谈话: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ー场比赛。比ー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5)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6)各组比赛。(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体验与记录肥皂溶解的时间。(1)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2)教师谈话: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肥皂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没有比刚ォ更简便的方法呢?(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5)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6)分发肥皂片,实验。(7)交流结果。.生活中应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哪里了?生讨论后答(如:1、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往水里倒洗衣服后,总是用手搅ー搅;如果洗衣服结块了,一般倒入温水中,还把它弄碎。2、冲咖啡的时候要用热水冲,并且ー边冲还要一边等等。)师:看来生活处处皆科学。四、巩固练习判断题:(1)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2)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3)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影响"实验中,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小组长发言。六、布置作业:近年来,海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课后请同学们调查ー下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并想出防治措施。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六课《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切碎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第七课《混合与分离》教学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混合与分离》探究第二课时《混合与分离》实验课题:《混合与分离》探究课时说明: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教学难点: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ー起的物质,比如,食盐洒落在沙土里。怎样把它们分开呢?三、教学内容:探索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区分什么是食盐,什么是沙。思考怎样将食盐和沙分开.分组实验: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分离食盐和水(1)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ー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2)、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ー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四、巩固练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哪几部分?哪部分温度高?五、课堂小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六、布置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七课《分离食盐和水》自然蒸发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教学反思:课题:《混合与分离》实验课时说明: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练习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练习、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教学过程:ー、前提测评:说ー说上节课掌握的内容?二、导入新课:食盐洒落在沙土里。怎样把它们分开呢?三、教学内容: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1)、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2)、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3)、分组实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4)、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ー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5)、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活手册上。研讨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的水到哪里去了?四、巩固练习随堂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