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_第1页
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_第2页
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_第3页
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_第4页
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目录一、人身损害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二、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过程三、对现行司法解释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一些问题的讨论1、建议明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2、建议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金明确和细化论文摘要本文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概念出发,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特征,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应将对受害人的补偿性、抚慰性与对侵权人的制裁性三种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笔者从司法理论出发并借鉴国外和我国历史上的先进经历,对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设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出阐述,高度评价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为此作出的有益尝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必将对我国将来民法典的立法工作起到宏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中都规定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但两个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性质不同,前者是精神损害赔偿范畴,后者属财产损害赔偿范畴。最高人民法院在两个司法解释中对不同的赔偿工程,使用同一名称表示显属不妥,应予修改。另外笔者认为对精神损害赔偿金确实定应制定更明确和细化的标准,笔者从司法理论和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征出发,草拟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我国?民法通那么?作为民事法律的根本法,第一次在法典中试探性地将精神损害赔偿合法化,但仅限于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声誉权、荣誉权。对进犯公民的生命权、安康权、身体权是否存在精神损害赔偿没有规定。司法理论中各级法院作出有益的尝试,对进犯公民的生命权、安康权、身体权判决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但存在各级法院适用法律不一,判决数额差异太大,严重影响了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的公布施行,形成了我国比较健全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根本适应了当前司法理论的要求。但由于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设立时间较短,在司法理论中仍然存在一些争议,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一些问题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一、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精神损害是指因侵权行为损害自然人的人格法益,致使其精神活动出现障碍而产生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具有非财产性、存在的独立性和单一性等特征。精神损害是受害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精神损害与财产的增减无关,也不能等同于外部声誉之损害[1]。精神损害不是人格法益自身的损害,而是侵权行为损害人格利益所生的精神痛苦。精神损害是相对于财产损害而言。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损害,使其人格权益和身份权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展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特指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和安康权受到不法损害,受害人遭受精神痛苦,而要求侵权人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责任制度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法律强迫侵权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因民事违法行为损害人身权所受到的精神损害和抚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因此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突出地表现了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和抚慰性。同时,由于精神损害赔偿金是由侵权人支付,因此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也是法律对侵权人的财产制裁,表达了法律责任的惩罚性质。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具有补偿性、抚慰性和惩罚性。把对受害人的补偿、抚慰与对侵权人的制裁三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精神损害赔偿是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益,制裁侵权人违法行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法律手段。二、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过程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经历了从否认到肯定的开展过程。立法上,该项权利的设立首推?德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实现了人身权与人格权的别离,提出了非财产损害的概念,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德国民法典?第847条第1款:“不法损害别人身体或安康……被害人所受损害虽非财产上的损失,亦得因受损害,恳求赔偿相当之金额.〞。法国民法广泛成认精神损害赔偿。?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之“损害〞兼指财产上之损害和精神上的损害。正如?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所言:“这一条款包括了所有类型的损害,并要求对损害做出赔偿。〞[2]?日本民法典?的规定较?德国民法典?有了较大进步,确认了受伤者与死者的近亲属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日本民法典?第710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享有非财产损害的赔偿恳求权〞。在我国历史上,人身损害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首先出现于?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民律草案?之中,在正式通过的?中华民国民法?中,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该法借鉴了?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先进经历,对损害身体安康权、生命权,除可要求财产上的损害外,对被害人非财产上的损害也可恳求给付一定的赔偿金额。如?中华民国民法?第194条规定:“不法损害别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虽非财产上之损害,亦得恳求赔偿相当之金额。〞195条规定:“不法损害别人身体、安康、声誉或自由者,被害人虽非财产上之损害,亦得恳求赔偿相当之金额。〞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司法界对国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持否认观点。他们认为对于生命安康权受到不法损害而给受害人及其亲属造成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如给予金钱赔偿,那么是将人类感情的商品化,是将人视同为商品,降低了人的价值。他们认为,人是社会最珍贵的财富,人的生命安康不能用金钱估价。所以,对受伤害者精神上的损害不能用金钱衡量。在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施行的?民法通那么?中,也仅明确了损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声誉权、荣誉权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对损害生命权、安康权、身体权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方面,?民法通那么?没有涉及,这也导致了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的保护不力。但是立法规定的不完善,并未能阻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出现。为此,民法学界对此进展大量的研究,各级地方法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制定了一些内部规定,将?民法通那么?第119条“损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中的“等〞扩大理解,陆续出现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判决精神抚慰金的案例。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总结理论经历,制订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确认了自然人因生命权、安康权、身体权遭受非法损害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恳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对国内人身伤亡案件可恳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第一个具有立法意义的司法解释。在202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又一次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受害人可恳求精神损害赔偿。三、对现行司法解释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一些问题的讨论1、建议明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司法解释生效后,在理论过程中,由于对两个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理解不同,导致对同一类案件适用法律和处理结果不同。如某法院在审理李某因交通事故致残的赔偿案件中,李某既要求了残疾赔偿金,又要求了残疾精神赔偿金。对李某要求残疾精神赔偿金应否支持,审讯人员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当支持李某残疾精神赔偿金的主张,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8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恳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9条规定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李某要求了残疾赔偿金,就不能再要求残疾精神赔偿金,所以李某要求残疾精神赔偿金的要求不应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支持李某对残疾精神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恳求。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这是两个不同的赔偿工程,都应予以支持。但最终法院判决不支持李某要求残疾精神赔偿金的恳求。笔者对该法院判决持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在处理本案前,首先要对?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加以确定。?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才能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做相应调整。〞根据该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是以劳动才能丧失程度和收入减少程度作为标准和参数,并以此评价受害人可得利益损失。?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9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对死亡赔偿金我国采取了继承丧失说,受害人死亡导致的财产损失,应当以家庭整体收入的减少为标准进展计算。其理由在于,受害人的个人收入并非全部用于个人消费,除个人消费部分〔通常占全部收入的25%—30%〕以外,其余的收入应当用于家庭共同消费或者家庭积累。受害人因人身损害死亡,家庭可以预期的其将来生存年限中的收入因此丧失,实际是家庭成员在财产上蒙受间接损失。根据损害赔偿法原理,可得利益损失同样应当予以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确定为收入损失的赔偿,而非精神损害赔偿金。〞其次,?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规定在第17条,而将精神损害赔偿金规定在第18条,在逻辑上给人一种死亡赔偿金与残疾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感觉。假设认为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话,就不会作此分立条文式的规定,否那么就是逻辑上的矛盾。再次,?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31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那么?第131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确定第19条至第29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前款确定的物质损害赔偿金与按照第18条第1款规定确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原那么上应当一次性给付。〞这一条文明确地将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认定为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认定其性质上是物质损害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为精神损害赔偿金,其内涵是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是精神属性的范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不属于同一性质的赔偿工程。根据侵权赔偿理论和立法精神,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失侵权人都应当给予赔偿。对于造成这一争论,笔者认为是因两个司法解释将不同性质赔偿工程使用同一名称所造成,不妨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名称变更为残疾生活补偿费、死亡补偿费〔与民法通那么相一致〕,还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精神属性。或将?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复原为残疾精神抚慰金、死亡精神抚慰金,防止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错误理解为精神损害赔偿,这样更有利于审讯理论。2、建议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金〔或称精神损害抚慰金〕明确和细化。如何算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我国?民法通那么?未作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声誉权案件假设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第4项规定:“公民、法人因声誉权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提出精神损害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详细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损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详细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才能;〔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程度。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释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我国法律就精神损害抚慰金采用的是原那么性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算定主要由法官根据案件事实自由裁量。这样在司法理论中,同一案件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因法官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裁决,甚至差异很大,影响司法公正。笔者认为,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有较明确的标准或限度。各地为此也做出有益的尝试:如1999年8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广东省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法?,其中第30条第1款第7项规定:“残疾赔偿金〔精神性质〕,根据受害人伤残等级,按照职工年平均工资或者农民年人均收入的3倍至10倍计算〞;第10项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年平均生活费的20倍计算〞。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0年6月15日公布的?关于当前民事审讯中假设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二〕1、损害自然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在5000元—10万元之间酌定。2、损害自然人安康权造成残疾,受害人完全丧失劳动才能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类推损害自然人生命权予以酌定;丧失部分劳动才能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在5万元以下酌定。3、损害自然人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在2万元以下酌定。4、损害自然人安康权但未造成残疾以及损害自然人其他权利或法益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在1万元以下酌定。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2年4月16日专门作出?关于确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标准的参考意见?,该意见第三条:损害自然人生命权的,死亡赔偿金数额最高不超过50000元,可分情况在50000元以下酌定,详细数额应根据第六条所列因素确定。侵权人无过错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的,死亡赔偿金在5000元以下酌定。第四条:损害自然人安康权、身体权,造成残疾受害人完全丧失劳动才能的,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参照第三条规定酌定。受害人致残丧失部分劳动才能的,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在30000元以下酌定,原那么上按丧失劳动才能百分比乘以30000元酌定;侵权人无过错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的,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在3000元以下酌定。第五条:损害自然人安康权、身体权,未造成残疾的,一般不予判处精神抚慰金,但受害人在头、面、颈等裸露部位遗留疤痕致使就学、择业、婚姻、社交受到重大影响,或伤害严重,治疗周期长,受害人遭受较大痛苦的,根据案情可判处3000元以下精神抚慰金。笔者认为在设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时,要考虑各地区经济开展不平衡的现状,同时又能有效的保护公民的人格权,表达精神损害赔偿对受害人抚慰、补偿和对加害人惩罚的功能。故在确定标准时,应区分不同损害程度,确定不同的赔偿方法,并应参照当地收入和消费程度,做到惩罚与安抚相一致。笔者认为:损害别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应以给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予以限制,应参照侵权行为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或农民的平均收入的标准,赔偿一定的年限〔如计算10年〕;损害别人安康权造成残疾,受害人完全丧失劳动才能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适用损害自然人生命权的标准予以给付,丧失部分劳动才能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按照损害自然人生命权的标准乘以其丧失劳动才能的百分比进展计算,但受害人在头、面、颈等裸露部位遗留疤痕致使就学、择业、婚姻、社交受到重大影响,在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