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1.先看图填空,再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一读。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读作:())或())或()(2)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读作:())或()或())2.先按要求画△,再写算式。(1)每组画3个,画4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2)每组画5个,画2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5+5+5+5+5+5=()×()=()×()6+6+6+6+6=()×()=()×()8+8=()×()=()×()4.连一连。5.(1)3个5相加,和是()。(2)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3)6个7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6.每个图形都有()个正方形,一共有()×()=()个正方形。7.(1)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怎样移动,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答案1.(1)344+4+43×44×33乘44乘3(2)322+2+22×33×22乘33乘22.(1)△△△△△△△△△△△△3+3+3+33×4(2)△△△△△△△△△△5+55×22×53.3×35×66×55×66×58×22×84×34.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5.(1)15(2)12(3)6×7(或7×6)6乘7(或7乘6)6.55×4=20(4×5=20)7.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5+6+4=15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