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_第3页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_第4页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分析PICC2017122019972PICCPICCPICC1,500g65.33%;PICC测长度,其尖端更易于抵达上腔静脉;尖端抵达上腔静脉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较长,NICU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新生儿;置管长度;并发症;BDPICC年在新生儿身上首次应用[1]。因其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成功率比较高、插管期间并发症出现几率比较小,术后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等诸多优点,主要应用于给危重新生儿和极低体重新生儿、超低体重新生儿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和营养液2017122019972PICC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基本资料与置管方法基本资料

[2]。72PICC4032270194d~271d(218.11d±12.81d);1d~23d(4.21d±3.79d),782g~2948g(1485.37g±249.72g)。置管方法使用美德康的PICC管路。通过两名护士的密切配合完成整个置管操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士进行置管操作,另一名护士主要负责配合工作。把患儿放在可X观察项目PICCPICC脉炎的情况。统计分析方法SPSS2.0,2PICC72PICC1500g80%;65.33X1~3。表1新生儿体重与置入长度、使用时间、拔管时体重新生儿 体重 数

置入长度cm

使用时间d

拔管时新生儿体重g1000g下

6 86

10.07±6.25

1085.08±65.281500以下 9

4 .54

15.26±8.46

1595.86±302.422000以下 5

1 .32

13.17±7.22

2082.69±253.052948g下

2 .04

12.86±7.54

3785.47±105.24表2新生儿体重与静脉选择人数(%)体 人 贵重 数 静脉

头静 肘脉 中静脉

大隐静脉

颞浅静脉

腋下静脉不 6 1 4 1 0 0 01000g

(16.67)(66.66)(16.67)

(0)

(0)

(0)不足1500g

4 34(69.2)

4(8.2)

4(8.2)

2 1 4(4.1)(2.0)(8.2)不 1 13(86 0 1(6.7 1(6 0 0足2000g 5 .6) (0) ) .7) (0) (0)不

2 1(50)

0(0)

0(0)

0(0)

1(50)

0(0)合 7 计 2 .3)

8(11.8)

6(8.3)

3(4.2)

2(3.8)

4(5.6)表3新生儿体重、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情况新生儿体 重 数

导管尖端位置例数

并发症例数上锁 异 下 静 堵脱 管 细腔骨下

腔 脉炎管落

菌培养1000g以下

6 3 2 1 0 2 1 0 0 01500下

449 7 0 1 7 2 0 0 112000下

115 3 1 0 1 1 0 0 012948g以下

2 1 0 0 1 0 0 0 0 0PICCPICC4。表4选择不同静脉时的尖端位置、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情况选择 人置 使用

导管尖端位置例数

并发症例数入长度静数脉cm脉

时间d 锁 静 细上 异下骨 腔 位腔下

堵脱管菌培管 落裂养12贵 15.21

38 1 0 3 4 0 0 0要 8 ±2.31

±7.54 910头 ±

13.68±9.27

7 1 1 0 2 0 0 0 12.6310肘 .48正 6中 ±2.41

12.42±9.12

4 2 0 0 2 0 0 0 0大 142

18.75 0 0 0 2 1 0 0 0 0隐 .489.颞 013浅 ±

11.33±2.35

2 1 0 0 2 0 0 0 01.427.腋 894下 ±

15.25±9.58

4 0 0 0 0 0 0 0 02.04合 7 5 1 12 2计 2 6 2 0

4 0 0 1导管尖端抵达静脉位置与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关系X5。表5管端位置与出现静脉炎关系例(%)管端位置

总例数 静脉炎 x2 P上腔 56

4(7.14)锁骨下 12 3(25)19.8658 0.000异位 2

2(100)下腔 2 1(50)讨论PICCPICC1500g80.0%,NICU早期积极采用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配合能使早产儿丢失的蛋白质量降到最小,1在进行胃肠外营养时周围静脉所能接受的最大浓度摄入量时,也只能提供397kJ/(kg·d)的非蛋白质能量,无法满足早产儿每天的生长所需,而且周围静会使皮肤坏死]PICC65.33%PICC12.07cm±2.13cmPICC,置入与测量长度等同,送管容易到达上腔静脉,PICC15.11d±7.65d延长。PICC置管长度①如果选择从上肢置入,需要将患儿的上臂外展,使其与躯干相互垂直,顺着静脉走向自预穿刺点到右胸部位的锁关节位置上,然后再预留一个1cm;②如果要从下肢置入,就应该让患儿的下肢与整个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自其穿刺位置直到脐与剑突的连线中点,也可再预留一个1cm;③如果要从头部置入,应使患儿的头部与整个躯干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顺着静脉走向自其穿刺点起到右胸部位的锁关节为止,然后再预留一个1cm。导管末端的位置:若导管是由上肢或头静脉置入的话,其尖端最好能在上腔1/33cm~4cm,0.7kg~1.0kg极低体重儿而言,最好将导管末端放在其上腔静脉中下段,以免因患儿成长时身体长轴增加而使导管末端移位。若送管出现困难,可放松患儿肩胛与手臂,稍退一下再继续送管,必要时可以若送管出现困难,可放松患儿肩胛与手臂,稍退一下再继续送管,必要时可以的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作为辅助。在新生儿的上、下腔静脉位置上置入PICC导管时,有两个关键点必须加以注意:一个是最开始的穿刺,还有一个就是送管。穿刺时需要注意的是,就算发生回血,也不可以停而是要继续进针,必须要等到针尖和整个导入鞘全部进到血尽量轻一点、稳一点,等置入的导管尖端送到患儿的肩部位置上时,助手应该及时的将其头部向穿刺侧转动,并将患儿下颌贴到其肩部,等到从导入鞘送入的导管长度达到需要后,再退出导入鞘。在此期间送管到达锁骨时需要格外注意,此处有颈内静脉下行后跟锁骨下静脉往一处汇合形成的静脉角,还有头臂干静脉与胸廓内静脉汇合的夹角,导管需要顺利穿过此处,方可进入上腔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