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1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2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3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4页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讨论:什么是城市?1、人口高度集中2、建筑物高大密集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城市[讨论]:1、城市与乡村人们从事的产业有什么根本不同?2、你认为二者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吗,二者的联系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当代城市化的新特点,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2、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文字和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利用文字材料、数据、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自主探究:1、城市起源的因素有哪些?(P31-32第一段)2、世界城市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原因、特点?(P32)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在哪儿?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思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分布地区:A、B、C、D、E2、早期城市分布的规律?3、早期城市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ABCDE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美北半球中低纬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丰富的水热条件,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①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②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一、城市的起源(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剩余产品(物质基础)(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集市(促进作用)(乡村--集市--城市)(一).城市的起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兴起?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农产品导致社会分工产生商品生产和交换集市城市2、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及原因阶段特点原因产业革命以前产业革命以后二战以来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与农村相对独立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为区域经济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城市带,出现了专业化城市(如科学城、大学城、旅游城市等)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大机械工业取代手工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世界科技促进生产力迅速提高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2、城市化的特点城市

人口(万)1.纽约(美国)12302.伦敦(英国)8703.东京(日本)6704.巴黎(法国)5505.上海(中国)5306.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5007.芝加哥(美国)4908.莫斯科(前苏联)4809.加尔各答(印度)44010.洛杉矶(美国)400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城市人口(万)1.东京(日本)28802.墨西哥城(墨西哥)17803.圣保罗(巴西)17504.孟买(印度)17405.纽约(美国)16506.上海(中国)14007.洛山矶(美国)13008.拉各斯(尼日利亚)12809.加尔各答(印度)1270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1230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资料一]:

2003年1月1日,新海口市及其4个区正式成立,海口市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从而使我国的特大城市总数目上升为38个,,新海口市是由原海口市、琼山市合并而成的,现今海口市面积为2305平方千米,人口为150万(原海口市面积为236平方千米,人口为83.3万,新海口市面积扩大了近10倍,人口翻了将近一番,一跃成为华南地区第四大城市。资料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海口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一般要经历和时期:(一)初期阶段(二)中期加速阶段(三)后期成熟阶段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后期成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一般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原因起步早(起步)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见课本34页知识窗)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2、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不相适应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材料一:世界约有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20%的土地上,而且之中集中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将有增无减。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建筑、公路、机场、游乐场、工厂,往往占用了最肥沃的土地材料二:黄河兰州段污染严重芝家哥浑浊的空气繁忙的交通结合材料,思考城市化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①合理用地②节约用地③保护耕地①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②城市以及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③地下水质恶化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⑤交通拥挤⑥地租昂贵,住房紧张⑦就业困难⑧社会秩序混乱时间1800年1900年1950年1990年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2.5%13.3%28%41%50%此资料说明什么问题?1、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3、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化表现的应用:(1)从t1到t4,该地区城市的变化特点是(2)从t1到t4,该过程反映了什么现象?

1城市数量增多2城市人口增加3城市规模扩大,连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城市化现象(04文综天津卷)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统计图完成:

图中反映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小试牛刀A(苏锡常镇3月)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

CDBD

近年来,席卷整个长三角的城市化浪潮使连接各城市间的乡村地带急剧缩小,城市边界纷纷汇合,第一次出现与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群相似的城市连绵带。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掀起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3小时城市圈”呼之欲出。回答:1.把“长三角”地区建成“3小时都市圈”的重要意义是

A.促使上海等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大量增加劳动就业率

C.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2.长三角都市圈与纽约都市圈的区位因素相同的是

A.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都有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

D.都位于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DC(2)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吗?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城市化问题严重

有的不适应。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06济宁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2两题。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效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D、城区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AC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2)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3)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4)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什么是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案二: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一: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撰写调查小论文:

针对我市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减少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增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