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浦洛夫生平及主要观点_第1页
巴浦洛夫生平及主要观点_第2页
巴浦洛夫生平及主要观点_第3页
巴浦洛夫生平及主要观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心脏的神经功能;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条件反射研究。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一、条件反射的建立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族发生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发生中所获得的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反射。动物的这种反射为数有限。新生儿只有三种无条件反射:(1)食物反射:如奶头放在他的嘴里他就会自动吮吸,食物放在他的嘴里,就会分泌唾液;(2)防御反射:如东西刺激眼睛就眨眼,火烫到手,手就缩回;(3)朝向反射:如把眼球和头转向刺激的光源。这些都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是从遗传得来的。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只是有机体出生以后生长和发展的先天基础,无法适应异常复杂和经常变化着的生活条件。在生活过程中就形成了另一种反射——条件反射。建立条件反射时,先使用一个与食物无关的中性刺激(如铃声)作用几秒钟后给动物一个无条件刺激(喂食物),并使两者共同作用一定时间如10-20秒,(即用无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这样多次结合后,中性刺激(铃声)单独作用,动物也分泌唾液。这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凡能有效地作用于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时间因素以及事物间的关系等,只要得到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类型主要是由无条件反射决定的,中性刺激与吃食引起唾液分泌反应相结合,成为食物分泌条件反射;与损伤性引起的防御、逃避反应相结合便形成防御条件反射、逃避条件反射。如果一种条件反射已经巩固,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这个条件刺激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例如,铃声同吃食结合形成巩固的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再用灯光和铃声结合,也可以形成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同样,在已巩固的第二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可以建立很多级数的条件反射。二、条件反射的抑制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兴奋过程表现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出现,即由条件刺激引起机体的积极反应,如分泌反应等。抑制过程则表现为条件反射的抑止,即反应不出现或强度减弱。抑制可分为两类:无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性抑制。它与无条件反射一样,是有机体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的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任何额外的新异刺激(如强音、陌生人的出现等),都可以暂时抑制条件反射的正常出现。这种现象称为外抑制。当刺激过于强大、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导致条件反射广泛而长期的抑制。这种现象称为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这是后天获得的抑制,也称内抑制。内抑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内抑制的形成需要经历不强化的过程。内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一)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二)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巴甫洛夫推想,在大脑皮质产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不会停滞不动而局限在皮质的原发点上。它们会向其邻近部位传布开来,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称为扩散,与此相反的过程则称为集中。条件反射建立初期的泛化现象,是由于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所引起的皮质的兴奋过程向邻近部位扩散的结果。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其他音调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应逐渐抑制,依次消失,这是由500赫音调引起的兴奋过程逐步集中的结果。就是说,受强化的条件刺激在皮质产生兴奋过程,而不受强化的其他刺激则产生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这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但对于人类,不仅周围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可以起信号作用,抽象的词也可以作为信号刺激,引起条件反射活动。词语信号的条件刺激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例如,成语故事中“望梅止渴”就是一例。"梅子"一词代表着具体梅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而起信号作用,成为第一信号的信号,所以称为第二信号。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作为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物的语词,是对现实的具体事物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一定的涵义。人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词的意义,而不是以它的物理性质(说话的声音和文字的形象)作为刺激而引起信号活动的。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虽然,人们可以用一些词使动平成条件反射,但动物对这些词的意义并不理解,而只是对词的声音刺激或视觉刺激的直接作用发生反应。动物没有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由于人类有了语言文字,形成了第二信号系统,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就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人的第一信号系统也就在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决定于刺激的生物学意义。人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决定于刺激的社会意义。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人对刺激的反应常与动物有所不同。例如,动物碰到火或看到火,就会发生避开火以免受到烧伤的防御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而人为了民族和集体的利益,能牺牲自己,以保存他人或集体,表现出在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时,明知火伤人,偏向火海冲的革命英雄主义行为。我们在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时,必须注意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这个重要特点,不能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用纯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四、经典条件作用与学习关系实际上条件反射确实是一种简单的学习形式,在动物和婴儿的学习中表现更为突出,因此,人们至今也一致认为,有相当一部分行为,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观点解释是很恰当的。例如,训兽员训练动物对信号反应;训练幼儿对信号和语言反应等等。但解释人的复杂学习行为就显得无能为力。这是它的局限性。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由于运动能力差,他们能控制的行为非常有限,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的发展,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大。实验研究证实了3个月婴儿可以进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而且经过适当的复习,这种学习效果能够保持4个星期之久。在婴儿和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婴儿绝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他们善于利用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手段来控制周围环境。如果婴儿所处环境是无序和紊乱的,例如父母经常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无责任心,使婴儿的行为动作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智力发展迟缓、情绪冷漠、抑郁等等。另外,脑功能缺陷会阻碍婴儿通过积极的学习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婴儿的猝死综合症。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熟能生巧”的道理其实就可以归结为巴普洛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