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土壤的形成课件_第1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土壤的形成课件_第2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土壤的形成课件_第3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土壤的形成课件_第4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土壤的形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孕育生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15.2土壤的形成5.2土壤的形成2活动一:土壤放大镜——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活动二:土壤显微镜——探究土壤的形成和分布活动三:土壤望远镜——我们如何行动活动一:土壤放大镜——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活动二:土壤显微镜3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活动一:观察土壤猜想:生物?水?空气?有机质?矿物质?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活4实验器材: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大镜、烧杯、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玻璃片实验要求:(1)观察新鲜土壤样品的基本情况并记录。(2)观察土壤在水中溶解时、溶解后的情况并记录。(3)观察土壤在蒸发皿中灼烧时、灼烧后的情况并记录。.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1实验器材: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大镜、烧杯、水、三5猜想观察方法现象结论土壤中有生物肉眼或用放大镜土壤中有水分利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有空气将土壤溶解水中土壤中有有机质利用酒精灯灼烧土壤中有矿物质加热后土壤在水中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有蚯蚓、苔藓等上方玻璃板有水珠水中有气泡土壤变黑,有特殊气体得到固体物质土壤中有生物土壤中有水分土壤中有空气土壤中有有机物(腐殖质)土壤中有矿物质结论:土壤是由固态(矿物质和有机质)、液态(水)、气态(空气)物质组成。.活动一:观察土壤猜想观察方法现象结论土壤中有生物肉眼或用放大镜土壤中有水分利6.土壤的组成理想土壤组成示意图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固体部分质量的95%左右有机质(腐殖质)主要指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人工施用的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水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包含许多溶解物质空气由大气层进入以及土壤内生命活动产生.土壤的组成理想土壤组成示意图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7壤土黏土砂土.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2壤土黏土砂土.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28砂土壤土黏土质地疏松,易于耕作花生、薯类等不太黏也不太疏松,便于耕作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耕作困难水稻等适宜多种作物透气、透水性能好蓄水能力弱,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少保肥能力差,易流失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透水、保水、保肥较好,是较为理想的农业土壤.活动一:观察土壤土壤的性状适宜作物砂土壤土黏土质地疏松,易于耕作花生、薯类等不太黏也不太疏松,9五色土: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北京中山公园社稷10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资料五.小组活动——奇迹大揭秘阅读学案资料,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3.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资料五.小组活动11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成土母质是基础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12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二: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分解速率约增加7倍。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气候直接参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二: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13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三: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生物,它们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矿物质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生长起来,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生物是主导增加土壤肥力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三: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14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四:地形和时间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地形决定土壤厚度时间促使土壤成熟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四: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15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五: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晒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须根的发展。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对土壤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改变土壤发育的方向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五: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16.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基础主导厚度成熟改变方向直接参与影响土壤形成因素关系图.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基础主导厚17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气候生物时间人为成熟土壤基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气候生物18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看一看、找一找: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看一看、找一找:19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类型分布地区特点黑土东北平原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红壤江南丘陵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紫色土四川盆地土壤肥力好,富含各种盐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人类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成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耕作层呈深灰色,锈色条纹多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20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腐殖质减少,颜色变浅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耕作土壤剖面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土壤剖面:是21.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资料六:来源:2019-06-28经济日报6月28日,水利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与2011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km2,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按照粮食亩产300公斤(1977—2017亩产均值)每年减产稻谷1200多亿公斤4.1亿亩耕地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1公斤口粮每年少养活3.亿多人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峻。.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资料六:来源:20122.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水土流失不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壤污染乱占耕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大地母亲!.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水土流失不合理利用土23土壤概念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砂土、壤土、黏土的性状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土壤形成的过程我国典型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土壤剖面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成土因素土壤组成土壤现状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本节知识思维导图土壤概念矿物质砂土、壤土、黏土的性状母质土壤形成的过程我国典24衷心感谢您的观赏!衷心感谢您的观赏!25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通常从情节梳理、情节作用两方面设题考查。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26土地,孕育生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275.2土壤的形成5.2土壤的形成28活动一:土壤放大镜——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活动二:土壤显微镜——探究土壤的形成和分布活动三:土壤望远镜——我们如何行动活动一:土壤放大镜——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活动二:土壤显微镜29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活动一:观察土壤猜想:生物?水?空气?有机质?矿物质?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活30实验器材: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大镜、烧杯、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玻璃片实验要求:(1)观察新鲜土壤样品的基本情况并记录。(2)观察土壤在水中溶解时、溶解后的情况并记录。(3)观察土壤在蒸发皿中灼烧时、灼烧后的情况并记录。.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1实验器材: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大镜、烧杯、水、三31猜想观察方法现象结论土壤中有生物肉眼或用放大镜土壤中有水分利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有空气将土壤溶解水中土壤中有有机质利用酒精灯灼烧土壤中有矿物质加热后土壤在水中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有蚯蚓、苔藓等上方玻璃板有水珠水中有气泡土壤变黑,有特殊气体得到固体物质土壤中有生物土壤中有水分土壤中有空气土壤中有有机物(腐殖质)土壤中有矿物质结论:土壤是由固态(矿物质和有机质)、液态(水)、气态(空气)物质组成。.活动一:观察土壤猜想观察方法现象结论土壤中有生物肉眼或用放大镜土壤中有水分利32.土壤的组成理想土壤组成示意图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固体部分质量的95%左右有机质(腐殖质)主要指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人工施用的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水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包含许多溶解物质空气由大气层进入以及土壤内生命活动产生.土壤的组成理想土壤组成示意图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33壤土黏土砂土.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2壤土黏土砂土.活动一:观察土壤趣味实验234砂土壤土黏土质地疏松,易于耕作花生、薯类等不太黏也不太疏松,便于耕作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耕作困难水稻等适宜多种作物透气、透水性能好蓄水能力弱,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少保肥能力差,易流失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透水、保水、保肥较好,是较为理想的农业土壤.活动一:观察土壤土壤的性状适宜作物砂土壤土黏土质地疏松,易于耕作花生、薯类等不太黏也不太疏松,35五色土: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北京中山公园社稷36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资料五.小组活动——奇迹大揭秘阅读学案资料,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3.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资料五.小组活动37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成土母质是基础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一: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38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二: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分解速率约增加7倍。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气候直接参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二: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39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三: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生物,它们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矿物质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生长起来,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生物是主导增加土壤肥力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三: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40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四:地形和时间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地形决定土壤厚度时间促使土壤成熟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四: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41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五: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晒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须根的发展。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对土壤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具有怎么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改变土壤发育的方向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资料五:请你谈一谈这些因素与土壤的形成42.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基础主导厚度成熟改变方向直接参与影响土壤形成因素关系图.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基础主导厚43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气候生物时间人为成熟土壤基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活动二:探究土壤形成.请你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气候生物44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看一看、找一找: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看一看、找一找:45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类型分布地区特点黑土东北平原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红壤江南丘陵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紫色土四川盆地土壤肥力好,富含各种盐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人类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成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耕作层呈深灰色,锈色条纹多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46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腐殖质减少,颜色变浅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耕作土壤剖面活动二: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土壤剖面:是47.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资料六:来源:2019-06-28经济日报6月28日,水利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与2011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km2,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按照粮食亩产300公斤(1977—2017亩产均值)每年减产稻谷1200多亿公斤4.1亿亩耕地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1公斤口粮每年少养活3.亿多人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峻。.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资料六:来源:20148.活动三:我们如何行动我们身边土壤的现状水土流失不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沙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