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_第3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_第4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丈量仪表丈量电压、电流。解决方案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考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起码包含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丈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考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较。)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考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含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连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考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较。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理论计算依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以下:Is=I1+I2,U1+U2=U3,U1=I1*R1,U2=I1*R2,U3=I2*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能够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误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连,二者电流同样,电压和为二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同样,电流切合分流规律。实验心得第一次用软件,很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议论后,终于达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赐予解决了。实验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丈量仪表丈量电压、电流等变量。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含起码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丈量每个独立源独自作用时的响应,并丈量全部独立源一同作用时的响应,考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电压源独自作用:电流源独自作用:共同作用:理论计算电压源独自作用时:-10+3Ix1+2Ix1=0,得Ix1=2A;电流源独自作用时:,得Ix2=;二者共同作用时:,得Ix=.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符合,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实验心得经过本实验考证并加深了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同时学会了受控源的使用。实验三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要求起码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经过仪表丈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取代,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较。实验过程应包含四个电路:1)自己设计的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丈量RL上的电流或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丈量电路;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丈量电路;3)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接(1)中的负载RL,丈量RL上的电压或电流。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原电路:开路电压丈量:短路电流丈量:戴维南等效电路:理论计算开路电压:Uoc=10V,短路电流:Ioc=1/150=,输出电阻:Ro=Uoc/Ioc=Ω.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知,计算结果与丈量结果符合,且等效电路在负载上惹起的响应与原电路同样,考证了戴维南等效法的正确性。实验心得经过本实验考证并加深了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实验四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理想运放的负反应电路理解。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理想运放负反应电路,能够是反向比率电路,正向比率电路,加法电路等,能够设计一级或多级,丈量其输出电压值,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较。(注意运放输入电压必须是小信号,电压值控制在1v以下。)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反向比率器:理论计算由虚短和虚断知,U0=0,I1=I2,即(U1-U0)/R1=(U0-U2)/R2,得U2=-U1*R2/R1。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依据理论计算,U2=-12V,与丈量结果一致,即本电路能够作为反向比率器使用。实验心得经过本次实验考证并加深了对理想运放的负反应电路理解。实验五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示波器。2)经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征,察看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实验内容与步骤1、RC电路的充放电特征测试1)在EWB的电路工作区按上图图连结。可按自己选择的参数设置。2)选择示波器的量程,按下启动停止开关,经过空格键使电路中的开关分别接通充电和放电回路,察看不一样时间常数下RC电路的充放电规律。3)改变C数值计算其时间常数。绘出虚构示波器显示的输出波形图,也可自行设计实验。使用EWB时注意选择适合的仿真仪表量程。每次要经过按下操作界面右上角的“启动/停止开关”接通电源,或许暂停来察看波形。使用示波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幅值来察看波形。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1uF电容充电:1uF电容放电:电容充电:电容放电:电容拥有充放电功能,充放电时间与电路时间常数相关。理论计算当C1=时,时间常数τ=RC1=1ms,当C2=1uF时,τ=RC2=10ms;充电时电容电压为零状态响应,Uc(t)=12*(1-)V,放电时电容电压为零输入响应,Uc(t)=12*V。5.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计算结果和丈量数据可得,电容充放电的时长与电路时间常数相关(τ越大,充放电时间越长),且测得的响应曲线与计算结果向来。实验心得经过本次实验,学习了使用示波器。经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征,察看到了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实验六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沟通电路中幅值、有效值、相位的理解;学习使用沟通信号源和仿真仪表丈量沟通电压、电流,学习使用示波器。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串连:并联:电阻的u、i相位关系:电容的u、i相位关系:电感的u、i相位关系:理论计算串连:ω=2π?=,则Zr=R=5Ω,Zc=-j/(ωc)=Ω,Zl=jωL=Ω,,进而Ur=|s*Zr/(Zr+Zc+Zl)|=,Uc=|*Zc/(Zr+Zc+Zl)|=,Ul=|*Zl/(Zr+Zc+Zl)|=.并联:=2π?=,则Zr=R=50Ω,Zc=-j/(ωc)=Ω,Zl=jωL=Ω,,于是Ir=|s*(Zc+Zl)/(Zr+Zc+Zl)|=,Ic=|s*(Zr+Zl)/(Zr+Zc+Zl)|=Il=|s*(Zc+Zr)/(Zr+Zc+Zl)|=电阻的u、i相位关系:依据电阻的电气特征可知u与i同相,即相位差为零。电容的u、i相位关系:依据电容的电气特征可知电流当先电压。电感的u、i相位关系:依据电感的电气特征可知电压当先电流。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后可知实验丈量数据与计算结果符合,串连电压和并联电流分别知足=+,=+的关系,即知足一种矢量关系。各元件上u、i的相位关系也已理论知识一致。实验心得经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沟通电路中幅值、有效值、相位的理解;学会了使用沟通信号源和仿真仪表丈量沟通电压、电流。实验七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沟通电路中相量计算的理解。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KVL考证:Uc落伍于Ur90度,Ul当先于Ur90度。KCL考证:Ir当先于I44度Il落伍I37度Ic当先I137度。3.理论计算KVL:ω=2π?=,故Zr=R=20Ω,Zc=-j/(ωc)=Ω,Zl=jωL=Ω,设电流相量为=I∠A,依据KVL有:=++,由VCR有=Zr*,=Zc*,=Zl*,=*(Zr+Zc+Zl),解得:=∠A,=62∠V,=∠V,=∠V,KCL:ω=2π?=,故Zr=R=50Ω,Zc=-j/(ωc)=Ω,Zl=jωL=Ω,设电流相量=3∠A,依据KCL有=++,由VCR有,*Zr=*Zc=*Zl解得∠A,=∠( )A,=∠( )A。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计算结果与丈量结果,二者一致,考证了沟通电路的KVL和KCL。实验心得经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沟通电路中相量计算的理解。实验八1.实验目的经过实验加深对三相沟通电路中相电流、

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的理解;

学习使用交流信号源和仿真仪表丈量沟通电压、电流。2.解决方案自拟实验电路,用沟通电压表、电流表丈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