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特殊心理第一节大学生消极心理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同龄人口中所占比重还不到15%,按国际上的习惯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化阶段.随着高校新生的大量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与转型.转型期间的高等教育,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形式更加复杂的心理结构,其中不乏各种样消极的心理因素。一、大学生消极防御心理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或是长辈们的,或是周围同志的,是组织上的。受批评时,不同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这种心理反应,引导受批评者认识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大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通常都有一种防御心理。所谓防御心理,就是当事人对待错误和缺点的一种自我反应。从反应的效果,可分为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从反应形式,可分为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里所谈的只是消极防御心理。(-)消极防御心理的表现大学生毕业竟是有知识、懂道理的高层次青年。与社会上的其他青年相比,他们辩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一般要强得多,也敏感得多。所以当他们犯了错误后,往往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之所以犯错误,大都是由于理智和激情的关系处理不当,自控能力较差。这就必然会使自己本来不该表露的情绪表露出来,本来不应该发生的行为发生出来。情绪发泄之后,受到组织上的批评,他们马上会意识到自己错了而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而一旦当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追悔和自责,并由于严厉地、过度地责怪自己而产生出一种消极防御心理。再说,大学生是自豪感和自尊感极强的一个群体。考上大学,成为四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后备人才,为党和国家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千百万青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当他们在父母眼里是光宗耀祖的希望,在同龄人眼里是时代的宠儿。这样骄子又怎能不自尊?但是,理智不能控制住自己,使自己经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又是他们的弱点。这一弱点又必定使他们受到批评。一受到批评,他们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失落感。如果个人的心理水平低,这种情感上的落差,就会象催化剂一样促使他们的防御心理向消极方面转化。那么,大学生的消极防御心理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粗略的调查分析后,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过分内疚内疚是一种把错误归咎于自己的自责情感。它可能是轻微的、瞬息即逝的,是一种良心上的懊恼,也可能是由极度痛苦的评价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折磨。大学生在受到批评时产生的大都是后一种防不胜情感。这种情感直接来自于他们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思。这种情感,有时可以从他们那带有懊恨的认识到中看出来,(或是书面上认识,或是口头上的认识,)有时也可以从他们那瓢忽的焦虑的表情中看出来。但是,我们要知道,内疚是隐于内心的一种情感,一般不易察觉。人在内疚时,倾向于内疚部思考,外部表现为言简行寡。大学生的内疚感,多数是经这种不易察觉的形式反映出平。受到批评,表面上看去,他似乎有点满不在乎,甚至面带笑容对着你,一名话都不肯说。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是非常后悔的,并伴有强烈的感伤。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批评学生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内疚感,千万不能因为学生当时低头不语或答话不干脆而说他不接受批评,更不能因为你一连串的批评引不出他几名话而大动肝火。很有可能低头不语正是因为他认识到了错误,在内心深处强烈自责。某校一位学生在受过辅导老师的批评之后,回到寝室写下当天的日记:“……正因为我知道自己错了,内心深处是这样难过,所以,我当时还能说什么话呢?可是,我的老师啊,你硬说我从认错态度不好、不接受批评,这恐怕有点冤枉吧。经过这样强烈的内心深处的自责之后,我相信自己今后是不会犯类似之后内疚感表现的方式。.非常自卑在心理学上,自卑是一种阻碍人前进的消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他们把自己的末来看得默淡无光而丧失前进的信心,甚至会成为缺点和错误反复出现的一种诱因。大多数人都是内疚之余自卑。大学生一般为20岁左右,他们考虑问题往往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好胜心和虚荣心都很强。他们在中学时一般都是班上尖子,考上大学后,学校、家庭、社会、亲友各方面的高评期望,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一般偏高。一旦他们受到批评,自豪感便随之变弱,甚至销声匿迹,他们容易由内疚上升为自卑,并且是严重的自卑,使自己处于无限的痛苦之中。如一位女学生干部因考试舞弊受到通报批评之后,在她的思想汇报中写道:“。。。。。。从我违反校纪的那天起,我就没有怨天尤人,错误是自己犯下的,一切责任在自己,我恨自己太虚荣!从此,我感到为人之难,看到老师同学,总是避而远之,头也不敢抬,甚至认为自己说话的权力也不应该有了。…总之,这半年多来,我都不得是在由自责形成的自卑中度过的,要不是你们及时劝导我从教训中爬起来,勇敢地面对末来,只怕我早就不在学校了。。。。。。”象这样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处理之后,痛心疾首,使自己陷入一种悲观失望心境的学生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仔细观察,及时把握他们的这种心态。.自我孤立也可叫自我安慰,如上所述,大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处理之后,觉得无脸去见江东父老了,便自卑起来。其结果必定是不愿和同学多接触,即使以前相好的同学也不愿与之多说了,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女同学和性格内的男同学尤其如此。例如,有位女生平时很活跃、很合群,班上搞活动总少不了她。可有一次她没有请假跑到恋爱对象那里去玩了一个星期,因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纪律,回到学校后受到了纪律处分。从此,她变得很少言语,和同学来往也少了,整天独自一人来往于初寝室与教室之间。后来经过她的辅导老师数次开导,才使她从自我孤立中解脱出来。.与自我孤立的学生不同,有些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后,在自责之余,则是自我安慰。他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虽然懊恼,可往往不能正视现实,而是企图逃避现实,以求得在幻相中满足某种需要,找到新的精神寄托。如:吃喝玩乐、在同学中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等等。有个女生因过早地坠入情网,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领导批评她没有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指出她这样下去是危险的。她受到批评之后,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很痛心、很后悔,心理上严重失衡。但她没有正视现实,而是采取了逃避现实的态度,同几个情感大致相同的男生混在一起,经常直馆子,寻找新的刺激,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理。结果,这个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受到退学处理。.自寻短见有些学生不仅自尊心和虚荣心很能强,而且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所以一旦犯了错误,受到批评,甚至还没有受到批评而只是自己意识到到错误了时,就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产生悲观绝望情绪。甚至一时想不开产生轻生念头,自寻短见。某校一位女生擅自离校五天,刚返回学校我,一听说学校正在抓校风校纪整顿,心理就充满着恐惧感,可她又不愿把这种害怕的心理与同学交谈,只是在自己的心里闷着。越闷,心里越慌乱,便产生了轻生念头。她拿起笔,写了一封遗书就出走了,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然而在高校中,自杀已成事实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种情况是他们消极防御心理的明显表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加以注意,尽量杜绝这类事故发生。(-)对大学生消极防御心理的正确引导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受到批评后的消极防御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与学生情感交融,让批评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首先亲近的不是伤害他们自尊心的人,而是从平等的立场出发、理解并同情他们的人。对大学生所犯的错误,无疑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在理解与同情的感情基础上进行批评,千万不要表现出毫无人情味的冷漠神态,也不要表现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气势在必行,这样容易使学生逆反心理,堵塞双方情理交融的渠道。其次,要调整和完善自己在学生心理上的形象。大学生心理构成毕竟还比较单纯,对人的评判往往囿于表面,对于教育他的人往往要求过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业生的这一位心理现实,在批评过程中,使自己的言行规范化,并要把握学生性格发展趋势,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方法,以完善自己的在学生心理上的形象,提高学生批评的可接受性。第三,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这就是说,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入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选择积极、有利的防御反应,自己教育自己,把消极反应导向一种崇高的奋斗方向。第四,要把握好尺度,适度掌握刺激值,让批评在说理之中进行。批评,特别是组织上的批评,作为一种较大的刺激,必然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稳定格局。这时,刺激值越大,则心理承受能力越小。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这一点,把握好言语尺度,尽量避免刺伤学生自尊心,让批评在充分的说理中进行,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以提高批评的客观效果。二、大学生浮躁心理浮躁,辞书上解释为轻率、急躁。在心理学上,浮躁主要指种内在冲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与“扎实”、“沉稳”意思相对立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贾平凹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就叫《浮躁》,文章通过叙述金狗等人的个人奋斗史,来揭示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带有某种必然性的情绪和心理态势。虽说浮躁心理在变革年代难以避免,但它毕竟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主要表理一是学业中的投机取巧,具体表现为考试中的弄虚作假和论文写作中的东抄西凑。其实质是“钻政策漏洞发横财”,“摸彩致富”等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在学校中的折射。这种由浮躁之气滋生的弊之风确有蔓延之势。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取心丧失了,缺课成为家常便饭。平时学习不用功、不钻研,但又虚荣心强,考试还不甘落后,自然只有挖空心思在考场上玩弄手段To这种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使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二是恋爱中的见异思迁。大学生谈恋爱是普遍现象了,这不足为怪。大凡浮躁者,压根儿就不想有个确定的对象,而是把谈恋爱当好玩的游戏,并且不断变换着游戏对象,在游戏中寻找异样的刺激,打发自己的空虚和无聊。另一种情况是找不准自己认可的目标,在对方的身材、人品和学识上琢磨去,“衣带渐宽终不悔”,结果只能是在一厢情愿中饱尝失恋的痛苦。三是社交中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者,往往是势利眼,与人交往有一种趋上性,即总是渴望和力求结识比自己优越的人,而对不如自己的人则爱理不理,他们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种好处。这种有明显功利性质的交往毫无真诚可言。别外,浮躁者多想获得眼前利益,往往把兼职赚钱看得过重,往往为了金钱,耽误过多的学习时间。更有个别浮躁的女大学生,干脆做起了“三陪女”或傍大款作秘书,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来获取直接利益,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四是生活中的狂热冒失。在大学生中有很多发烧友、追星族、影迷、球迷。其中不乏狂热冒失者,比如当中国足球队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他们一方面对米卢赞不绝口,口口声声称颂他的“神奇”,一面还做着中国队进入十六强的美梦。中国队首场失利,则情绪一落千丈,大骂不已,高呼米卢要立即“下课”。虽说年轻人在某些方面表现自己的热情或激情是完全正常的,但这种过分狂热的表现显示了这些人的浮躁与不成熟。而其中有些自我标榜为发烧友、足球迷的人,他们对自己崇拜和迷恋的对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吗?这其中肯定有附庸风雅、故作高深者,他们只能是伪票友、伪球迷之类了。五是求职中的眼高手低。有浮躁心态的大学生,往往在毕业求职中总想往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钻,往高收入、高地位的地方挤。但自己又才疏学浅,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份量,结果自然是折腾了好几个月,却连连碰壁、无功而返。而后还难以反省原因,不清楚是自己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必然结果,总以为是怀才不遇、社会不公,因而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二)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主要特点一是冲动性冲动性即在行为处事中经常表现出突然变化、奇怪异常、不冷静、不沉稳、意气用事的特点。如男女大学生之间发生性行为,往往不考虑后果、不考虑责任,往往是一方或双方一时的本能冲动,是突发性的行为。二是性绪性情绪性主要是指浮躁有一种不稳定的、随情绪而变化的、时冷时热的特点。有的学一对待集体活动,有时候态度很好,能积极参与,表现出很大和热情,可有时候却对待同一性质都无动于衷,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同一个学生对待同一性质的事物,表现出如此大的变,就说明了他们浮躁心态的情绪性特点。又如:有的大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时是充分肯定,认真听其讲课,有时又显出非常厌恶的样子,表现了情绪性特点。三是盲目性盲目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种目标迷失、不知何去何从的心理状态。如在大学学习期间,时而觉得学好外语最为要紧,时而觉得学好外语最为要紧,时而又觉得学习计算机更为实用,时而又认为自己的专业才是根本。对于学习目标始终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使自己在学习中没有重点,精力不够集中,严重影响了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又如,有的人生活中的情趣爱好也带有盲目性,时而爱唱歌跳舞,时而爱琴棋书画,爱来爱去,就是爱之不深、知之甚少。浮躁者的求职,也常有盲目性的特点。四是偏执性偏执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种极端化、认准一点不及其余的失衡的特点。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外国一切都好,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东方圆。这显然是考虑问题不客观,是错误的,但浮躁者就是要固执一端。这是浮躁的偏执性的表现。又如浮躁的大学生谈恋爱,往往认准了一个,就听不进朋友和家长的劝告,一定要和对方生死与共、白头偕老。这也表现出偏执性的特点。(三)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茅盾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经历过风雨浩劫的中华民族复苏以后,就像长期被关在地窖下的人突然爬到地面上,面对强列的阳光一时还睁不开眼睛,一时还不能适应环境.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思维最活跃、思想最解放的群体,很自然,中国这些年来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变革难免各种思潮冲击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这必定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归结起来,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风气新形势下,我国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原有的体制、观念及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与此同时,一些人由于经受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甚至道德沦丧,出现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各种社会问题都多了。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无所适从,而消极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在某些大学生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乘虚而入,占据他们心里的重要位置,使他们在很多情况下看不清方向,于是产生浮躁。灯红洒绿的生活是很有腐蚀力的。一些大学生往往只看到通往这一境界的不正常途径,相信这种渠道的力量,因而力求走一条追求享乐的捷径,而结果常常难如人愿,于是浮躁心态更加突出了。二是价值迷失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似乎这些年来社会对这个问题有点忽略,没有很好地引导青少年作出正确回答,加之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使青年学生产生许多迷茫:勤奋学习不一定意味丰厚的回报,刻苦钻研也末必能找个好工作。现实中脑体船挂的情况也使大学生们价值迷失。这样,一些学生不清楚甚至于怀疑自己十几年的汉窗苦读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从而使一些学生心神不宁,不知所措。三是管理疏漏对大学生的有效管理是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这方面的管理还不完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不少方面存在空白。如大学新生的教育、引导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大学新生从原来生活环境相当保守的小城镇到生活方式开放前卫的大都市,必定会在他们心里激起无数波澜,产生不少内心的冲突矛盾,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行为上很可能无所适从、躁动不安。这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容易滋生。四是认识片面恩格斯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找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青年大学生在对社会、人生、事业、爱情的认识上肯定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之处,有的人在争取学业与爱情成功时,很容易滋生求快、求急心理,而忽视条件的制约和大局的利益。认识的片面加上急于求成的行为、极易诱发人们产生偏执、冲动、盲目性,变得头脑发热、心浮气躁。(三)躁心理的主要措施作为一种民族心态来说,浮躁是中国变革这一特定历史的一种精神现象。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来说,浮躁的内核是人的朴素的、本能的生命冲动和物质欲望,浮躁的深层特点,是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实际,重短期轻长远,形式主义以至弄虚作假通过它而扩大市场。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盲目行动,对个人和集体都极为有害,必须想方设法减少和消除这一不健康的心理:一要能知己知彼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比较中坚力量人,更好地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扬长避免短,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努力结自己之网,不徒羡他人之鱼。这样,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二要有务实精神对待人生和事业,既要有长远目标,更要注意脚踏实地,务实是开拓的基础,务实是创新的源泉。人生非一朝一夕,应当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沉着地向前推进。花拳绣脚只能虚张声势,形式主义更无补于事。吸有务实,急躁冒失的行为才会减少以至消失。三要树立正确观念不能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遇事善于思考,从现实出发,以平常冷静的心态思考喧闹一时之事。不为量尚所迷惑,不为潮流所左右。“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道路就在自己脚下,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稳得住、做得细。三、大学生狂妄自大心理狂妄自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极端的自高自大,通俗地说,就是对自己给予过高的评价,对他人给予过低的评价,甚至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刚进校的大学生,以前不是成绩优秀,就是容貌绝伦、能力出众,总有一方面超出众人,具备骄傲的资本。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杨,生活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越感。他们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走过了独木桥,不管是一帆风顺,还是几经挫折,最终还是跨入了梦想已久的大学校园。他们成了胜利者,有一种成功者的自豪,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把自己看得非常了不起,目中无人,以为“天下只有我最厉害”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很容易形成狂妄自大心理。他们口出狂言,自比屁采;神情傲慢,无一人能入其眼;行为乖张,与人难以相处。从心理学上来看,狂妄自大是自我意识的膨胀、扩大,属于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大学生狂妄自大心理的表现1、过高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就是在自我感觉、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以理想检查自我,从身体、行为、心理、个性品质以及它们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估。拥有过高自我评价心理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过于自信。他们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把别人的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心态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他们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由过高评价自己而滋生骄傲,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他们没有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记估才导致对别人的低估。从这里,我们一方面能强烈地体察自我,另一方面理智又常常让位于情绪;一方面能够在自我评价中注重因果联系、“逻辑”发生矛盾。.过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它是要求尊重自己的言行和人格,维护一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自尊心是每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所必须的,也上非常必要的,但如果过度了就不好了。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过强的自尊心实际上是和骄傲、自大等腰三角形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缺乏自我批评,听不进也不允许别人批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他们避讳或否认自己的缺陷,缺乏自知能力,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容易失败,也容易受伤害。而且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过强的自尊心的背后实际隐藏着过强的自卑感。那些自尊心越外显、越强烈的人往往是极度自卑的人。人心理很自卑时,反而主生自我夸大和妄想,相信自己样样都比人好。自尊心、自卑感过强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过度的自我中心大学生强烈过度关注自我,往往喜欢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认识、重视自我,贬抑他人倾向。抬高自己,踩低他人。不能设身处地地进行客观思考,他们往往以同学的导师或领袖身份出现,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们不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行为做事难得到他人帮助,易遭挫折。.过分的独立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到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独立意识过头,便会走向极端。很多大学生把独立理解成“万事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其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只能自食苦果。独立并不意味着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和无视社会规范,而是每时在感情上、行为上个体能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大学生狂妄自大心理的诱因大学生从小成绩优秀,表现突出,或者是某一方面比别人强,所以受到的表扬非常多,从小生活在荣誉光环之中,逐渐养成了把自己评价很高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形成定势以后,使他们看问题、行事都深深地受到了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世界、为人处世,因而造成狂妄自大心理。第二是社会期望程度过高。近些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生过分地宽容过分迁就,使他们在家中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二社会给予的高期望逐渐让他们感到自己高人一等这样不自觉地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侍周围的一切。第三是自我意识出现了偏差。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8、23岁,这个时期,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尚处在自我探索期自我完善期。自我意识发展出现了主观性、片面性。过去由于他我意识占主导地位,评价往往以社会标准来加以衡量,现在大学生发现了自我世界以后,就对他我意识来了个大否定。肯定自我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进步,然而。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他我成了牺牲品。这种自我的肯定和他我的否定很容易使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必然带来思想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且,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出现了分化,本体我与客体我产生了矛盾,理想自我现现实自我发生了对立。这种自我是为自己塑造一个超现实自我的价值客体,这个超现实自我是为自己塑称为“超我二但有些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不仅仅是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自我,而且是以为自己能够或者已经达到了的自我。这样,他们会对现实自我视而不见,用理想自我直接代替实自我,即用超我代替现实自我。因而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便认为自己就已经是人才了,而现实中的大学生究竟怎样呢?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是他们的显著优势。但一般来说,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不成熟和幼稚,在政治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在能力上表现为理论水平高但动手能力差。(三)大在学生狂妄自大心理的危险害及影响狂妄自大心理对大学生有着严重的危害.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认为理想自我的实现轻而易举,于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达到虚伪统一.他们常以幻想的我'理想的人代替真实的人,带有白日梦的特点.在自不量力的情况下,个人所追求的学业、事业、友谊、爱情都因自己的主观条件远逊于客观条件,故而失败的几率大。而他们盲目自尊、爱幕虚荣、心理防卫意识强,极容易产生心理变态和行为障碍,出现偏执狂人格障碍,个别学生还可能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谋求自我意识的统一。可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学习上,因为他们自视甚高,听不进别人的话,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有的学生甚至对于导师们的理论、意见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比老师强。自认为老师的学识水平比不过自己,从老师那儿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样势必会浪费大学四年潜心学习、虚心求教的好时光。在人际关系上,肯有狂妄心理的人由于多以自我这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挑剔、猜测,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常讽刺挖苦伤害别人。有些学生互不示弱,互不忍让而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报复措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个性难以为他人接受,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还有的表现为我行我素,从不现别人沟通,造成心理不愉快。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到,狂妄自大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偏离、缺陷,是其心理还不成熟的表现,这是由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背景决定的。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困此也是可以调整的。(四)怎样克服狂妄自大心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知、情、意有重大影响,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健康的有效保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到是否健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人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自如之明的人,即知道自己的优势离异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到、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协调一致的人。.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现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奋斗永无止境的人逆造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到的途径是:.正确地认识自我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为简单,生活经历不足,不知天外有末节人外有人,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缺乏正确的自知,滋生狂妄心理.要培养自己正确的认识就是要形成对自己人格的正确的整体评价:在智力、能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对自己做出恰当的估计和分析,防止出现高估自我的现象。这样就会对自己现有的心理水平和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如目前的生活戊理状况,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的智能水平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到,对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境地有恰当的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观念,可以避免超自我现象的产生,防止自我意识的畸形发展。.有效地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人主动定向地改变心理品质、特征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到、完美自我的根本途径。意大利著名的皮衣商安东尼・迪比奥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成功者。许多人一一从我还是一外孩子起直到现在,凶们都比我更聪明、更有才华。我唯一比他们强的只不定期是我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罢了。我很冷静,从不为那些情绪化的事情浪费时间和精力一我的意思是说,我享受不起那种感伤”。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很多人并不缺乏控制注意力的意识和能力,故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积极地反省自己荀子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指出了反省自己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反省来评价自己的行为,用外部的指点和自我反省形成“理想自我”,并借此调控现实自我,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日复一日,必定能够成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对大学生而言,塑造自我、实现自己是其终生的目标。因此,加强自我修养是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大学生都有很高的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狂妄自大的人更是如此。引导他们向这方面发展,一定能使他们克服狭隘的自私自利心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课程,从“小我”走向“大我”,珍惜已有的自我,追求更好更高的自我。四、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崇拜心理,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生殖器崇拜到高科技时代的网络崇拜,已经延绵了几千年的历史。各种崇拜心理因文化、历史时期、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崇拜心理亦有其鲜明特征:如崇拜对象的多样性、崇拜心理过程的轻率性与短暂性等。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崇拜心理亦有积极崇拜心理与消极崇拜心理之分。积极与消极的界定,可以从主体行为的动因、过程、结果与社会评价来加以区分。此外,积极与消极的界定,还因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评价标准与评价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同一事物往往可以同时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本文对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定义,是指从某种崇拜心理出发的个体行为可能或已经阻碍了个体正常发展,同时社会评价对这种崇拜心理持否定态度。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多种多样,本文拟以上文对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界定为基础,初步探讨大学生中常见的,金钱崇拜心理、偶像崇拜心理、权威崇拜心理、网络崇拜心理消极方面及形成原因。(一)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表现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的青春期群体,一方面他们具胯天之骄子的自豪与自傲。另一方面他们处于成长发肓期,具有盲从与幼稚的心理。表现在对金钱、偶像、权威、网络等的崇拜难以把握尺度,带来对其身心成长的负面影响。.金钱崇拜心理没有人怀疑21世纪上一个以时尚为导向的时代。对时尚和物质的追求几乎构成了相当多的大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动力。从手机到脚下的名牌运动鞋,从铺张的生日晚会到对生活用品毫无意义的攀比,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金钱盲目的崇拜心理,表现一切皆以金钱或能否得到物质利益为出发点,而忽略对自身美好品德的塑造。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心理扭曲了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由此而来的是荒废学业去赚钱、无视校纪去做替考“枪手”、甚至出现女大学生傍大款的现象,使宁静的象牙塔不再是一方净土。.像崇拜心理大学生崇拜的偶像很多,既有影视明星,也有历史伟大人、专家、学者等。偶像崇拜是一种比较盲目的、非理性的崇拜心理。一个崇拜偶像的人通常会全盘接受偶像的一切特点。其消极方面表现在:有些大学生生以影视明星为偶像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许多同学因为耗费太多精力去做崇拜偶像的事。结果影响了自己的学业,甚至有些大学生看了偶像的表面风光,认为即使不读书求学也可以有骄人的成就,因而无心向学。有些崇拜者刻意去模仿偶像的衣着、行为,结果失去了自我;有些大学生则以偶像为奋斗目标,但以他们的年纪还未能决定将来走的路是什么,故可能被偶像的影子蒙蔽了自己的目光,到头来作茧自缚走了冤枉路;又有些大学生崇拜偶像是基于自己不能做到偶像所做的事,于是以偶像崇拜作为一种补偿,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权威崇拜心理对权威的崇拜是人一种心理倾向。卡耐基曾把人的本能列为18种倾向,对权威的遵从与崇拜即其中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其对权威崇拜心理的消极方面表现在于从崇拜权威走向迷信权威。此种心理,从各高校大学生选择考研辅导班、英语培训班的行为便可见一斑,他们选择的准则是:是否有名师授课,其他则无所谓。他们认为只要有名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另外,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正是建立在不停地探索未来知世界,不停地挑战权威的基础上。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种心理如果形成定势,对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了展尤其有害,他们往往会事事循规蹈矩,在事业、科研上难有突破,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网络崇拜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这种变化的直接体验者。网络可以使你足不出户而得到你所想要的有关信息和知识。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因此许多大学生对电脑网络产生狂热的崇拜心理,甚至暗恋网络,终日与电脑屏幕对话交流,把自己孤立于小小的角落。由于长期处于孤立的环境,严重缺乏与他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下降;同时,应用键盘与电脑交流削弱他们的书写技能;更可怕的是,整天把时间耗在电脑上,失去了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在网上接受到的基本上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这些与他们现实生活中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这种异化思潮的形成将使中国大学生迷失自己的前途与方向。(-)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诱因探究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产生根源,固然可以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加以思考:如心理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冲动性和易波动性、价值观的定位不当,难以摆脱外界的压力等等。从理论上说,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内因,我国学者已做了深入的探讨,并运用于教肓实践,取处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们也能看到,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重要。因此,对外因的探讨也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历史发展看大学生消极心理崇拜人类社会从早期茹毛饮血到现在鼠标轻轻一点能周游世界,在这个信息与技术爆炸的时代,物质生活空前丰富,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空前多元化。崇拜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能够和谐运行的基础之一。对大学生来说,物质生活的多元化意味着为大学生消极怠工崇拜心理提供基础和条件,也决定了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产生的必然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很难想象在一个计算机没有普及的国家,该国的大学生会产生普遍的网络崇拜,也同样很难想象在一个影视资讯不够发达的地区会有追星现象。.从目前社会环境看大学生消极怠工崇拜心理首先,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难免出现的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逐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建立,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出潜在地刺激了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质的追求。有些大学生互相攀比、追求名牌、比吃穿玩乐、比排场、讲潇洒,在生活中逐步淡化了文明礼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其次,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精神垃圾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建立。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单位和个人置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宣传封建迷信、宣扬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书刊、图片、影视推向市场,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外,社会腐败现象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反应,在他们的头脑里逐步形成唯利是图、权力至上等意识,使他们的崇拜心理产生异化和扭曲。再次,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崇拜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追星族、新新人类就是流行文化的典型代表。流行文化的共同特点就是商业气息浓。商人多用偶像来宣传商品,而商业化的大众传媒机构(包括电台、电视台、报刊、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等)则为了推销其商品而不断塑造偶像。他们的手法不外是制造“城市话题”、着重包装、就着偶像的形貌特点或商品的需要,利用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性情身世大做文章,吸引大众,推销商品。这种急功近利、只重表面不取实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崇拜心理,还是自我定位都有消极影响。最后,学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漏。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手段,是唯一一种能够对大学生广泛使用、阻力较小、影响深远的手段。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引进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未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在市场经济中仍涂抹了浓厚的流行文化的色彩。总之,大学生消极崇拜心理的产生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就大学生崇拜心理来说,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如何扬长避短,则是社会、教育本身所应思考的问题。五、学生悲观心理大学生是时代的幸远儿、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大多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人们很难将他们的与悲观联系起来,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着落不同程度的悲观心理。笔者曾对某师范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的部分文理科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发现,有职有50%的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悲观心下载。在日常生活中悲观一词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意思,是自卑、挫折心理等诸多不良心理的复合体。它是指一个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而产生和气妥、绝望的情绪,是一种社会心理。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消除,长期限结于心,便会对人的行为、思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有哲人说:“在许多使我们烦恼的主义中,唯一能扼杀我们灵魂的是悲观主义。“悲观是腐蚀剂,它侵蚀我们的灵魂,消磨我们的斗志,扼杀我们的创见,它常使我们与成功隔海相望而遥不可及。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又恰逢身心亢奋、思想动荡的时期限,他们面临着认同的危机、环境的适应、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困惑、恋爱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等全方位的心理适应问题。一旦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在失败挫折面前便容易成为悲观主义的俘虏,因此,关注、消解大学生的悲观心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心理保证。(-)大学生悲观心理的具体表现.身体意象方面随着青年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身体意象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谓身体意象即对自己及机能所能描绘的意象。譬如:感到自己身材矮小,就有矮小这种意象,如果不能接受这种意象,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诱出自卑心理。大学生一般处在18、23岁年龄阶段,正值恋爱、择偶的时期,加上受“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影响,男生特别重视自己的身高,女生更加半注自己的容貌,一些自认为较矮的男生往往避免与高个子在一起……在许多场合下都不想出头露面。不满意自己容貌的女生总希望自己再漂亮些,一女直言不讳:“我每天照镜子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我能再漂亮一点就好了”。如果一个我过分注重身体意象的反应是负面的并且终生难以消解,那么他就变得自卑颓丧。.能力方面考入大学的学生,昔日都是学校的优等生,他们在中学里曾辉煌一时,常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接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称赞以及同学的羡慕。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一方面,他们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都不得不接受平凡和失败。不管面对哪一种失败,他们都会茫然,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校园对学生的评价也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要求大学生拥有除学习之外的诸葛亮多技能。中学阶段那种“两耳产闻窗外事”式的苦读及“惟分为上,升学第一”的价值追求让许多大学生拥有除成绩之外再无专长,面对别人的一笔好字、一手好画以及别人的能歌善舞,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无能。而这些能力又非一日所能获得,而且需要发展的具体项目太多,若时间安排不当,方向不一,必会导致劳而无功,最终萌生放弃的念头。当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时,学生便会产生厌倦,产生玩世不恭、得过且过的悲观心理。.未来展望方面一般说来,青年时期是梦想最丰富的时期,然而在调查中却有近25%的人感到人生路太难,前途渺茫,对自己能力的悲观认识到使他们觉得未来是自己无法控制和设计的。这一点在文科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科学、讲求实用的社会,尤其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中国,在理工科学生求职、职业待遇方面形势一片大好时(校园里便有一个文科研究生不如一个理科本科生的说法),文科生面临的形势严峻得多,故许多文科生对自己的专业丧失了信心,恨自己“投错了胎二读完大学找一份舒适的、待遇丰厚的工作是多数人的最在愿望,理想的幻灭使他们失去了对将来的期待,于是便产生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的无助感,于是,终日工资无心学习,情绪低落。.人际交往方面中学生、大学新生常用理想人格上的“童贞”目光,用文本式的道德准则去看待人与人的交往,这种理想化的交往观实是有一段距离的。大学校园毕竟不是真空地带,随着交往圈子不断扩大,他们看到了人际交往功利、虚伪的一面,尤其是看到这些瑕斑在象牙塔内、在自己信赖的同学或老师身上显露出来,这就会引发他们的对人际交往的幻灭感,于是他们在以偏概念全的偏激思维下滋生人不过如此的悲观情绪。对人世的失望使他们的开始以冷漠的眼光审视世界,道德意识也日渐麻木。另一方面,大学生男女交往也多起来。一些人开始恋爱,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一个辩证的自然法则。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挫折,愉快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长期不能排除这种强烈的失意情绪,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破坏性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什么都不顺眼,从而玩世不恭,视人生如游戏,或从此心灰意冷,把自己闭锁起来,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二)悲观心理产生的原因首先是自我意识分化的结果。所谓自我意识的分化,就是把自我分成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两个部分。一般说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期望是比较高的,然而,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就很可能出现自我的矛盾,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系数比商中生、成年人都低。理想的自我毕竟不同于现实的自我,所以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一部分学生心理就会动摇,就会不满目前的地位而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到,觉得自己无能,不能达到理想的自我,或者认为自己将来所处的志位(如教师)不合乎他的自我理想而影响才能发挥。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影响,进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沮丧、失望心理。其欠是自我评价不当的结果。自我评价是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方面的一种判断,自我评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在学习、生活奋斗中的信心。大学校园竞争激烈,无论是学业,还是择业或恋爱,挫折与失败总是不期而来。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不如人意甚至打击,有的昂首闯过去了,而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同学则陷于惶恐然之中。长久的焦虑抑郁使他们将别人的杨功归因于运气好或有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从而产生强烈的与丧失信心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形成“结果不可控制,未来夫法期待”一旦如此,人对往后的学习就会失去信心。最生是认知不合理的结果。不合理的认知有三个特征:第一,绝对化的要求。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有必定发生或必定不发生的信心,如“我爱莫能助她,她也应该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二这类观念不合理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发展不是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第二,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遍概全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见到别人的缺点就无视其优点的存在,看到生活的阴暗面就忘了普照的阳光。第三,过分焦虑。对事情的可能后果作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计,如果一个人坚持这样的观念,那他遇到意料之外的打击时便会陷入极度不良的负面情绪体验中去。可见,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合理认知都是由于逻辑决断上的错误,这种错误会造成思维紊乱,对人对己作出不合理的推断,并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手段去解释一切事情,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困扰得不到解决时,失望、厌卷心理便随之产生了。(三)消除悲观心理的教育对策.加强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人生观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执着的追求,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变幻莫测的复杂事物面前是非不分,良莠不辩,往往在单向线性思维两极中摇摆不定,一旦遇到挫折或遭受厄运,就消沉悲切,不求抗争,深陷于孤独惆怅之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在他们举步踏上崎岖坎坷之路时,给予扶助与引导,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并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挑战,是成功的机遇,在挫折面前不能气馁,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有理想、有奋斗目标、有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只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统贯一生,生命才有意义。2o视专业教育,优化大学生的需要结构由于客观困素的影响岩石学生的需李结构与学校培养目标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而大学生往往又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因此,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期待和选择,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的主导性需要,并逐步缩小自守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差距。通过专业思想教职工育,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是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向学生进行专业优势和前途的教育,使学生学一行,爱一行,努力成为本专业的专家和内行。专业思想教育可激请本专业对口的专家、威望高的教师、有作为的校友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屯、地位、作用,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景,激励他们热爱专业,从根本上使学生增加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自觉性,从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3O广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单一的校园行活方式使大学生执勤少有参与社会、体验与实人生的机会,因而造成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理想现现实严重脱节的后果。然而,大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又不能在毕业持到社会上去完成,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适应社会的机会和空间。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及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重塑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创造成了良好的条件。在实践活动中,他们看待社会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自觉地对那种以偏概全的认知观予以修正,使自己的思想观点更加切合实际。在实践活动中,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体验了与人相处的幸福,他们的自信心与勇气。大学生个人也应自觉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自我实现、健康成才打下良好心理基础。4.第二节后进大学生心理“后进”,《与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2)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呢?在心理学上,应理解为:在智能或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遇到困难或障碍,未能达到标准、合乎基本要求的学生。前提是承认学生本性如此。随着大学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任务的加重,一部分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些学生不但没有及时克服遇到的困难,反而在学习上、思想上出现了滑坡,成为学生中的后进层。这大都是由于心理错位而形成的智能品格方面的差异,由于差异在一定条件下扩大了,又未能在外界帮助和影响下及时得到纠正,日积月累,导致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意志得不到适度锤炼,行为得不到及时规范,品格得不到陶冶,于是渐成痼疾,位列后进。5.大学生同任何集体里的人一样,有先进与后进之分。后进学生,人数虽少,影响却大,往往是高等院校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认真研究后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反应及疏导方法,对于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稳定高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圆满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后进学生心理反应的特点与表现这里说的后进学生,是指那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诸方面表现都较差的学生。具体说来,他们的心理反应有如下特点:.一是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他们一般都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诸如“东方不如西方”、“中国还是实行多党制好”等等。因此,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么漠不关心,要么怪话连篇;他们对改革的信心不足,甚至丧失信心;他们对社会挑剔的多,发牢骚的多。.二是道德品质修养欠缺。在他们的身上很难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品质,甚至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他们常常满口痞话脏话,不堪入耳;常常无端滋事,拳头相向;有的参与赌博,有的恋爱越轨。.三是专业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于学习,他们普遍表现得很懒散、马虎、不认真。有的沉醉于扑克、象棋里,有的陶醉于恋爱中,有的消磨于游山玩水上。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在及格线上下浮动,甚至出现几门不及格的情况。.后进学生由于各方面表现都较差,所以经常发生强烈的、消极的心理反应。一般地说,其消极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自我解嘲的心理考上大学,可能曾是他们唯一的追求。那时,他们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考上大学后,他们自认为进了“保险箱”,有了“铁饭碗”,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既不想考研究生、又不想成大器、只要过得去就行了的思想,再也没有具体的追求目标了,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样,他们自然地遇到了最难堪的问题一什么都落在别人的后面,甚至有几门专业课要补考。这对于中学时代名列前茅,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同学的称赞、同龄人的羡慕的人来说,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然而,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是特别强的呀,谁不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呢?在这种无法逃避现实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寻求在其他的情境中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于是找老乡、打牌、游山玩水,甚至在同学中拉帮结伙,搞“哥们义气”,进行非组织活动等等,用玩来刺激自己,用“60分万岁”来安慰自己,沉醉于自我解嘲之中。2、充满矛盾的心理自我解嘲,固可称快一时,但身处现实,终究不能否认现实的存在。无法进摆脱落后的局面,他们的心理冲突也就愈来愈严重。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做什么事情,发表不满现实的言论,甚至闹起学潮,都是无所谓的。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充满矛盾的,是感到无限痛苦的。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到一个打算戒烟的人充满着思想矛盾那样,“他的'本我和'超我'之间发生内部矛盾时,会明显地表现出心烦意乱和易怒二例如有个后进生,曾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同社会上的“哥儿们”赌博。了解他底细的同学劝他不要去赌了,他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去赌,又怎样?只是给我一个处分吧。”实际上,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焦躁的、痛苦的。有天夜里,他赌博回来躺在床上哀声叹气,同学们问他是不是输了钱,他回答说:“我没有输过钱。可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我将怎么办啊?我就是这么没有用,不能控制自己!”这正是后进学生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3、很强的逆反心理由于青年心理、生理机制提供的一般条件和青年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又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思想教育工作本身的缺陷,更由于十年内乱假、大、空的那一套曾欺骗和伤害了青年一代的心,所以,青年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逆反心理。后进学生因为对消极情感体验得多而更具有敏感性,更易产生抵触情绪。而激烈的抵触情绪既是逆反心理的稳定因素,又是它的启动器,所以,后进学生的逆反心理比一般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往往像条件反射一样地对政治运动、思想教育抱有一种神经质的偏见,如有的学生宁愿花一角钱去医务室,看一次当然是没有病的病,以逃避政治学习;他们常常发表一些与舆论相反的意见,如人们都说改革给我国带来了一派生机,可他们硬说改革是怎样的不行;他们对来自老师、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和“抗药性”,即使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如有个三年级的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辅导员找他谈话,希望他改正,可他很反感,旷课有增无减,直至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才有所醒悟。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实质是惧怕在事业和成绩上与强者比较,它是一种掩盖自己的落后与软弱无能的行为。大学生多是中学时的学习尖子,都曾是同龄人中的强者,其自尊心比一般青年节强的多。在这新的环境中,他们发现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各方面都落后了,特别是看到同时进校的同学有的评上了优秀学生,有的成为了班上骨干,有的还入了党,他们在心理上便失去了平衡,感到不安和愤怒:“他怎么能超过我?”由此产生不好的动机和行为:冷嘲热讽,贬低别人,关键时刻还以“部分同学”的名义来封匿名信,必欲拆别人的台而后快。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这种嫉妒心理发展到强烈时,就会变成对人进行诽谤、伤害的动机。因此,后进学生往往同周围同学的关系紧张,同学生干部划有一条鸿沟。5、淡化心理因为各方面落后,心理上受挫,久而久之,必定导致他们对集体、对各项工作、对各种活动哪怕是有趣味的活动都漠不关心。不仅自己不愿参加,还看不惯别人去参加,很有一点“看破结尘识破天”的味道,对一切都淡化了。正如一个后进学生曾在他的日记中所写的:”……学校的一切都只不过如此,有什么意思呢?文娱晚会举行得再多,我也懒得去看;运动场上争夺得再激烈,反正也与我无缘;你们演讲得现富于激情也难激起我的热情……”6、寻机发泄的心理后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蓄积了一股莫名的不满情绪,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发泄,这就构成了他们最易受外界刺激或暗示的心理基础。所以,他们有的会为在旁人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一件小事或一句口角而勃然大怒,往往使人无法理解;有的只要社会上稍有风波,或校园里一有“事件”,就主动的寻找对某种刺激或暗示的反应,以求得在狂乱状态中发泄一下。这时,他们的心理结构立刻陷于失调之中,取代一般是非判断、善恶评价和性格倾向的是狂热的言行。在这种言行中,理智被迷乱所取代,似乎他们面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大有摧毁一切之势,因而动辄投掷烂草席、空酒瓶等什物,并伴之以乱叫。在这种场合下,一切道德规范、组织纪律,统统被置之于脑后。尽管这些言行没有目的性,纯属情绪发泄,且持续的时间不长,事过境迁就烟消云散了,但这种爆发性的情绪发泄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破坏,很值得我们的注意。这些后进生有些是某一方面差,有些是多方面都不好,即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性、自控力都不行,对学习、对前途都缺乏信心。后进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他们因而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失望、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这们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心理错位而导致了自身认知与行为的偏颇,在智能正常的范围内而表现出超乎常理的行为、举止。后进生并非没有优点,只不过是缺点多些、突出些,而优点、长处常被缺点掩盖,别人不易发现。二、后进学生心理形成的原因后进生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多,涉及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同时后进生或多或少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与障碍:一是要求自尊与得不到自尊的矛盾;二是争强好胜与屡争屡败的矛盾;三是火热的上进心与软弱的意志力的矛盾。(―)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毕业生失业者举目皆是,从而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认为现在读书有劲头,不如人家有“来头”,一般老百姓的子弟读不读大学一个样;一部分学生想学习,但目的模糊,时好时坏,最终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早点出来挣钱比读书好;一部分学生思想单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放松,学习懒惰,无所事事,追求高级享受,拉帮结伙,搞小团体。终日吃喝玩乐,有的甚至在网吧、酒吧、卡拉0K厅通宵达旦。“美好的享受”深深吸引着他们,学校“枯燥而单调”的生活让他们感到厌烦。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当然也有家庭教育的失当和学校教育的失误等原因),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使后进生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把好事当坏事,把坏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追求他们心目中“英雄”的行为、思维方式,从而加速了他们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变形。(-)个体心理的障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意识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纷纭复杂。学生直接或间接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心理产生一定的障碍,如注意力的分散、情绪的反常、性格的偏执等,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反社会倾向。有的学生长期持续地处于焦虑之中,产生非理性的害怕与忧虑,整天不是担心昨日的错误,就是担忧明日可能发生的问题,以致难以享受生活乐趣,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睡眠过度或失眠,无精打采,容易疲倦,自信心低,对前途失望,做事不能专心、作决定有困难。有反社会性格的学生,不接受社会习惯和学校规范的约束,随时任意地做心里想做的事,毫无社会意识,缺乏道德感,崇尚享乐主义而且不切实际,缺乏长远目标,判断力差,行为冲动,有时甚至损人利己。(四)进生障碍心理的疏导后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上述各种消极反应,出现了心理障碍现象,这是难免的,不足为怪。问题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勤于观察,善于分析,捕捉苗头,及时有效地做好疏导工作,尽量消除他们心理上的消极反应,促使他们化消极为积极,扬起生活的风帆,朝着我们的培养目标健康成长。后进学生障碍心理疏导的内容(五)自卑心理及其疏导自卑,就是自己轻视、小瞧自己,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感到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过低的评价。心理学认为,自卑属于情绪因素和性格上的一个缺陷,是青年人常有的心理表现。因为人进入青年期后,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年人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在这个阶段,青年人除了评价别人外,也极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尤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或遭受到某些挫折后,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就很容易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自卑倾向。这种保护的结果很可能会使自己的“形象”受损,从而加重自卑感。自卑是后进生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它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能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愁、自责等。这些心理往往会影响与同学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自卑心理极易造成后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心理医生认为。自卑是一种消极的不良情绪,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保护机制。自卑心理较强的人往往会因缺乏自信而表现出不愿与人沟通,终日郁郁寡欢,消极沉闷,甚至会并发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最终导致精神分裂。失败的感觉人人都曾有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人在生理、容貌、才华、人品、工作、地位、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如人意之处,如果把这些看得过重,就会导致自卑心理。自卑和自傲一样,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表现,往往是思想方法上有偏差,导致评价自己偏离了正确的标准,得出了不恰当的结论。自卑的人其实心理对自己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他们的对照对象总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因而左比右比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以至于丧失了自信心。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素质、能力评价过低大学生是在一片先赞扬声与羡慕的目光下,挺着胸脯走进大学校园的,但是在群英荟萃的大学环境里,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认为自己不行;有的因为受文化水平和智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平时反应慢一点,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有的学生因为生理有缺陷,总觉得别人蔑视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一般来说,大学生工作经验少,生活阅历浅,承受挫折的能力差。据专家介绍,18~28岁之间属于心理成熟度落后于生理成熟度的“问题年龄期“。在这期间,年轻人的情绪一般不太稳定,当一帆风顺时容易过分自信甚至骄傲自满;遇到挫折时又容易悲观失望,心灰意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有时连自己“行”的地方也在“不行”的自我暗示中淹没。有的学生在学习或情感方面受到批评、指责或挫折时,容易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为自我轻视、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自卑是后进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暂时失衡,要想打破自卑的枷锁,关健在于保持他们心理上的失衡。我们要帮助他们:(1)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愉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也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陷或一次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2)塑造自己坚强的性格,培养自信心。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实施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防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3)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能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当在某方面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4)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因此应当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容易获得成功,这是对自己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还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即使是不显眼)的事情,以哪怕是微小的成功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体验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同时,在与别人比较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人、事比较,不要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四、嫉妒心理及其疏导嫉妒是针对他人的优势地位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是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感,俗称“红眼病二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嫉妒心嫉妒理的产生是从差别和比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属于一种内心情绪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是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有时候仅是一种似乎的感觉)或比自己顺利时而产生的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忌恨的情感状态,所采用的方式往往是消极的。后进大学生的嫉妒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学业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因为这些人的优势常常直接与评“三好”学生、评优秀干部、评奖金、择业分配时的优势及领导的赏识相联系。而在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的后进生必生失落感,虽然其中一部分人能正确对待,但也有部分人会心生不满、怨恨,充满敌意,甚至图谋拆台和报复。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嫉妒在大学生中很常见,比如,某同学比我学业优秀成果,容貌俊美,我感到很恼火;某同学穿得比我好,家里比我家有钱,我感到不舒服;某同学才华比我出众,我很不服气等。嫉妒程度有浅有深,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不易察觉.如自己与某同学是好朋友,他的学习成绩'能力等都较强,自己对好朋友并不想加攻击,但在内心里总有一点酸楚.而程度较深的嫉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对能力超过自己的同学进行挑剔、造谣、诬陷等。嫉妒的危害是严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将它与骄傲、贪婪合称为“三大灾星”。首先,嫉妒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嫉妒心理的人心身容易得疾病。由于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情绪上总有压抑感,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降低,产生不良的身反应。因此又可引起忧愁、消沉、痛苦、自卑等消极情绪。这样的恶性循环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心强影响学习,阻碍自己进步。嫉妒心强,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桔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如何贬抑、诽谤他人的言行上,甚至把朋友当对头,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导致孤独、寂寞。因此,我们要引导后进大学生学会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1)摆正位置,正确看待人生价值。一个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自己不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唯愿众人都平庸度过。现代战争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俗语说的“无事生非”正出于此。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摆脱杂念,心胸开阔,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2)发挥自我优势。“金列足赤,人无完人”,各人自有各人的优势互补和长处,追求万事超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人,但却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所以要学会全面认识到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挥并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3)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演绎的角色,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势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才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努力向他们学习奋发图强,把自我的这种好强个性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竞争意识,转化为一种推动自己勇敢秘前的力量,从而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4)密切交往,加深理解。许多嫉妒心理是由于误错解产生的。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对自己造成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相互之间要主动接近,加强心灵沟通,避免发生误会。五、逆反心理及其疏导受生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及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后进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其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从而在行动上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对抗态度,是青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反常态教育要求的心理倾向。一般认为,其心理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构成。认知要素是指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对教育者教育方法、手段、内容等教育要素的看法。只有在对上述教育要素持否定的看法时,才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或对抗态度。情感要素是指伴随逆反心理产生的一种消极怠工的情咸体验,如反感、讨厌、愤怒等。意各要素是指逆反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助长师生的对立情绪,降低学校教育的正效应,有进还产生与教育目的背暗道而驰的现象,从而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限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现代战争人的成长发展。逆反心理有正向逆反和负向逆反之分。所谓正向逆反,是指对教育和个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逆反心理,反之即为负向逆反。在成熟水平上,有盲目自发的逆反和深思熟虑的逆反,由于后进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经验缺乏等原因,逆反的类型以前者居多。在表现形式上,有内隐的逆反和外显的逆反。逆反情绪和行为表现于外的即外显逆反,反之,那些把对立情绪深臧于内心,消极行为尚未直接面向教育者或公之于众的逆反称之为内隐逆反。后进生的逆反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二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他们眼中,违反校纪校规、打架斗殴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是有本事,而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同学则被他们肆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主题班会
- 内镜室医疗安全提醒
- 铝扣板候车室装修协议
- 前台礼仪规范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 展览活动吊车租赁合同样本
- 化学品安全异常处理办法
- 石家庄市文化交流中心租赁合同
- 制度评审在制造业的作用
- 市场合作经营协议
- 《人体早期发育》课件
- 航空与航天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DB15-T 3677-2024 大兴安岭林区白桦树汁采集技术规程
- Unit-3-UI-The-Road-to-Success-高中英语新教材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区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人行道开挖施工方案
- 小学奥数-几何模型分类总结(鸟头、燕尾、风筝、一般模型等)
- 2024-2030年中国黄酒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