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精彩文档《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模拟题)一、填空题: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 、 和 “一反”是指 。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 的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 的反应的选择性。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 和 。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和 。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 、 和 。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其无因次方差2= ,而全混流反器的无因次方差2=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mol.hr),该反应为 级反应。对于反应A2B2R,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 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RS,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min,而在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反应级数 (可/不可能)大于3。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并且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下图是某连串反应在各转化率下的产物浓度分布曲线,那么当转化率达R该转化率条件下的收率是,选择性是。ARARS0.8C/CA0
0.60.40.2二、多项选择题:
0 0.2 0.4
0.6 0.8 1.0XA关于理想的间歇式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三者同为理想反应器,但理想的内涵是不同的;处处相同;和组成处处相同,但前者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和组成可能都发生变化,而后者则不随时间变化;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都是连续流动式反应器,前者的返混为零,后者为无穷大关于积分法和微分法,认识正确的是低;积分法不能处理动力学较为复杂的(数不同)可逆反应;积分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比微分法可靠对于一级恒容和一级变容不可逆反应,下面叙述正确的是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在同一全混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在同一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的。对于瞬时收率和总收率,下列正确的判断是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A2B,原料中混入了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与AB的转化率为零时的初始总摩尔数比为1A与B的比例为计量比,则膨胀率 为AA.-0.5;B.-1/3;C.-1/6;D.-5/6纯气体A2mol/L100mol/min)在平推流反应器里分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其A,rA
min1A
,在一个9.8L的反应器里进行反应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A.70%;B.80%;C.90%;D.100%关于E函数和F函数,下面正确的是A.F(t)=B. F(t)
tE(t)dt;C. E(t)d(t)/dt;D. ()E(t)dt10 0轴向分散系数与扩散系数,下面论述正确的是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都符合Fick定律;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轴向分散系数的定义实际上是借用了Fick定律的形式;轴向分散系数是与流动有关系的;扩散系数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宏观流体和微观流体是流体凝集态的两种极端形式,流体的凝集态不同,对反应结果一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 是例外。一级不可逆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零级反应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影响的措施正确的是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增大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增加催化剂颗粒的直径,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关于基元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分子数是针对基元反应的概念;基元反应的计量系数与对应物种的反应级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基元反应AR和2A2R意义是一样的;有的基元反应的总反应级数可能是小数对于一个均相变容反应,针对反应物A的反应速率,下面表述正确的是d( xA )
dCA
;B. r CA
dx A;C. r
1 xA A ;AD. rA
dt1dNAV dt
A 1 x dtA A
A A0 dt1 1 1 1
A,n
,活化能E
<E,反应级数
<n,如果目的产物是R的话,A,,nS 1 2 1 22 2 2我们应该在 条件下操作。高温、反应物A高浓度; B.高温、反应物A低浓度;C.低温、反应物A高浓度; D.低温、反应物A低浓度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下面正确的是化学反应的转化率、目的产物的收率仅与化学反应本身和使用的催化剂有关系;与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方式有关;反应器仅仅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与反应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无关;反应器的类型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分布对于一个串联反应,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适宜的反应器是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循环反应器;平推流与全混流串联在一起的反应器关于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论述正确的是一种流动必然对应着一种停留时间分布;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必然对应着一种流动;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可能对应着多种流动;1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存在一一对应关系1E(t) et/t是t平推流的E函数; B.全混流的E函数;C.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函数; D.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E函数对于轴向分散模型,选择不同的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和结果都有所不同,这说明边界条件是人为设定的,是为了便于有关公式的推导;边界条件可以自由选取;边界条件决定于操作条件和反应装置的本身;流动和反应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下列属于动力学因素的是气膜扩散;孔内扩散;反应物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表面反应Langmuir应该说是非常苛刻的,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上述要求。然而,对于多数的化学反应,应用这几点假定进行有关的推导,结果一般是可以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覆盖度很低;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一般很平整;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间的距离较远;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的数量有限关于指前因子和活化能描述正确的是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A
k1Rk2S,产物R的最大浓度通常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只与反应温度有关;与A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只与A的初始浓度有关确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是物理示踪法;根据脉冲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E函数;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E函数;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F函数三、计算题:AR在一只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转化率为95样的全混流反应器,使转化率仍维持在95%,试问处理量增加多少?0.15min-1的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非理想反应器内进行反应,示踪结果表明,t和2分别为15min和0.21。求用多级混合流模型预测的转化率。反应物A反应首先生成R(k1=6hr-1),R进一步反应生成S(k2=3hr-1)T(k3=1hr-1)。如果1.0mol/LAR浓度达到最大值的空时及的最大浓度。R 某一级恒容反应在一平推流和一全混流反应器所组成的串联反应器组中进行V,进料为纯A,试证明最后的总转化率与这两个反应器的串联顺序无关(R 纯组分A发生下述平行反应,r=2C mol/(L.min)P P AR A rR S (目的产物)rS=CA2 mol/(L.min)A2mol/L,反应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试确定在如下反应器中目的产物S能达到的最大浓度。a.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
A2RS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原料中含A7%(mo,8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求A的转化率以及此温度下的速率常数。1AR的流率和不同的初始浓度加入反应器,并测定A的出口浓度,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v0L/minCA0mmol/LCAmmol/L0.449.1418.340.564.4023.601103.2041.142153.2068.102180.8075.72假设反应速率只与A有关,求反应速率方程式。在某实际反应器内用脉冲输入法测得其出口物料中示踪剂浓度的变化数据如下:t,min012345678910C(t),g/L00356643210试列出相应表格计算各反应时间下所对应的的E(t)值和值以及平均停留时间t 并画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E(t)F(t)曲线。向某实际反应器入口用脉冲法加入示踪物,在出口测得的示踪物浓度变化如下:t,min048121620242832C(t),g/L0358107420若在该反应器内进行AP的一级异构化反应,已知反应流体为宏观流体,入口处A的转化率为零,反应速度常数为0.045min-1,试用凝集流模型预测在该反应器出口处所能达到的转化率。(
XA0A
(t)
element
E(t)dt )在Pt催化剂上进行异丙苯分解反应:C6H5CH(CH3)2C6H6+C3H6若以AB及R如下:A+AB+BB+若表面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试由L-H机理和Hougen-Watson模型推导异丙苯分解的等温速度方程式。6mm的球形催化剂颗粒上进行某一级不可逆反应AP,已知:催化剂外表面上的反应物A浓度为9.1-5mol/c3350o-131800J/mol-A103600J/mol-A。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导热系数为2.0110-3J/cmsoC,反应物A0.015cm2/s,反应的本征反应速度常数kv=11.8试计算:颗粒中心与催化剂外表面间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度差;(颗粒内部同时存在着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数。在500℃下使用硅铝小球催化剂进行石脑油的催化裂化反应,该反应可近似当作一级不可精彩文档 0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精彩文档逆反应处理。已知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为30 ,颗粒直径为0.31cm,颗粒密度为1.14g/c3孔体积为0.35c3/油品的平均分子量为12反应速度常数kW=0.25c3/gca,曲折因子=2略,试计算此时催化剂的有效系数。化学反应工程模拟题答案一、填空题: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一反”是指 反应动力学。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 大 的反应的选择性。阶跃示踪法。法和微分法。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参数为 Pe(或Ez/uL) 。,tt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E(t)0,t
其无因次方差2=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1。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hr),该反应为 2 级反应。对于反应A2B2R,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A):(-rB):rR=1:2:2 。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 平推流 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RS,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不能确定 。物质A675030min,而在80℃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mol) 。反应级数 不可能(可/不可能)大于3。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 ;完全混合反应(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均一并且 等于 (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下图是某连串反应在各转化率下的产物浓度分布曲线那么当转化率达70%时中间产物R的化学反应工程定义总收率为 64% ,按炼厂或化工厂惯用的收率和选择性的定义在该转化率条件下的收率是45%,选择性是64% 。ARARS0.80.6C/C
A00.40.20 0.2
0.6 0.8 1.0XA二、多项选择题:A,C,D三者同为理想反应器,但理想的内涵是不同的;处处相同;理想的间歇式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的理想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反应器内温度间变化;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都是连续流动式反应器,前者的返混为零,后者为无穷大关于积分法和微分法,认识正确的是A,B低;积分法不能处理动力学较为复杂的(数不同)可逆反应;积分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比微分法可靠对于一级恒容和一级变容不可逆反应,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在同一全混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在同一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的对于瞬时收率和总收率,下列正确的判断是A,C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A2B,原料中混入了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与AB的转化率为零时的初始总摩尔数比为1A与B的比例为计量比,则膨胀率 为 CAA.-0.5;B.-1/3;C.-1/6;D.-5/6纯气体A (浓度2mol/L,摩尔流率100mol/min) 在平推流反应器里分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其动力学为:A2.5products,rA
min1A
,在一个9.8L的反应器里进行反应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AA.70%;B.80%;C.90%;D.100%关于E函数和F函数,下面正确的是B,C,DA.F(t)=E(t;B. (t)tE(t)dt;C. E(t)d(t)/dtD. ()E(t)dt10 0轴向分散系数与扩散系数,下面论述正确的是B,C,D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都符合Fick定律;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轴向分散系数的定义实际上是借用了Fick定律的形式;轴向分散系数是与流动有关系的;扩散系数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宏观流体和微观流体是流体凝集态的两种极端形式,流体的凝集态不同,对反应结果一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A,B 是例外。一级不可逆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内进行反应;零级反应A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增大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增加催化剂颗粒的直径,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关于基元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B分子数是针对基元反应的概念;基元反应的计量系数与对应物种的反应级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基元反应AR和2A2R意义是一样的;有的基元反应的总反应级数可能是小数对于一个均相变容反应,针对反应物AB,Dxr dCA
;B. r CA0 dxA;C. r
d( A )1 xA A ;A
A 1 x A A
A A0 dtD. rA
1dNAV dt1 1 1 1
A,n
,活化能E<E,反应级数n<n,如果目的产物是RA,,nS 1 2 1 22 2 2的话,我们应该在D 条件下操作。高温、反应物A高浓度; B.高温、反应物A低浓度;C.低温、反应物A高浓度; D.低温、反应物A低浓度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下面正确的是B,D化学反应的转化率、目的产物的收率仅与化学反应本身和使用的催化剂有关系;与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方式有关;反应器仅仅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与反应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无关;反应器的类型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分布B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循环反应器;平推流与全混流串联在一起的反应器关于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论述正确的是A,C一种流动必然对应着一种停留时间分布;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必然对应着一种流动;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可能对应着多种流动;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1E(t) et/tB1t平推流的E全混流的E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函数;D.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E函数D边界条件是人为设定的,是为了便于有关公式的推导;边界条件可以自由选取;边界条件决定于操作条件和反应装置的本身;边界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到反应器内的流动和反应。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下列属于动力学因素的是C,D气膜扩散;孔内扩散;反应物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表面反应Langmuir几点应该说是非常苛刻的,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上述要求。然而,对于多数的化学反应,应A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覆盖度很低;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一般很平整;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间的距离较远;实际的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的数量有限关于指前因子和活化能描述正确的是 B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A
k1Rk2S,产物R的最大浓度通常C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只与反应温度有关;与A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只与A的初始浓度有关述正确的是A,B,D这两种方法都是物理示踪法;根据脉冲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E函数;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E函数;根据阶跃示踪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得到F函数三、计算题:AR在一只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转化率为95的全混流反应器,使转化率仍维持在95%,试问处理量应增加多少?【解】:当反应在一个全混流反应器内进行时,根据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有1xA
1 ……………….(1)1k1当两个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转化率不变,则有11x 1A
………………..(2)根据式1,得
k )22=1;根据式2,得6.9。1v 2V
/ 0 进料体积流率之比等于空时的反比,即v01
R RV /R1
1,
v05.48v01。也就是说,串联后进料体积流率应为原来的5.48倍,即需增加4.48倍。0.15min-1和2
分别为15min和0.21。求用多级混合流模型预测的转化率。解:根据多级混合流模型无因次方差与N之间的关系,有N1/2
=4.76根据一级不可逆反应多级混合流模型转化率的表达式,有1xA
1 kt
10.1515
0.158(1x 0.842A
N)N (1
)4.76反应物A反应首先生成R(k1=6hr-1),R进一步反应生成S(k2=3hr-1)T(k3=1hr-1)。如1.0mol/LAR浓度达到最大值的空时及R的最大浓度。解:根据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时中间物种最大浓度及达到最大浓度空时的公式,有:CR,maxCA0
{[(k2
1k)/k3
]1/2
0.3C 0.3mol/LR,maxk(k k(k k)1 2 3opt
0.2hr说明:上述两公式也可通过对反应物A和产物R两次应用全混流反应器设计方程,求得产物RdCC的浓度表达式,然后令C
R=0,求出dτ
opt
和R,
的值。某一级恒容反应在一平推流和一全混流反应器所组成的串联反应器组中进行,两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均为,进料为纯A,初始体积流率为(假设两反应器的温度相等且保持恒定,反应器被反应物全部充满)解:反应速率方程:rA
kCA全混流在前,平推流在后CCA0CAfCA1由全混流的设计方程,得:
VvR
C CA0
C C A0 A1故:C A1
CA0kV 1
r kC0 A A1Rv0由平推流的设计方程得:V dx
dC 1 CRC XA AC
A ln Afv A0
xA1r
CA1kC k C0 A A 则:C CAf R其中VRv0
kV/veR e
A0CRkV 1CRv0
kV/veR e
CA0 e1(b)平推流在前,全混流在后CCA1CA0CAfV dx dC 1 C对平推流:
RC XA AC1 A ln 1v A00 r0 A
CA0kC k CA A0得:CA1CA0ek对全混流:
VRv
C CA1 r
C C A1 AfkC得:C
0CC
A AfCA0 ekAf 1 1即:两各反应器的排列顺序不影响反应结果纯组分A发生下述平行反应,PA R
r=2C mol/(L.min)P Ar=1 mol/(L.min)RS (目的产物
r=CS A
mol/(L.min)A2mol/L,反应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试确定在如下反应器中目的产物S达到的最大浓度。平推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2解: dCS CA2S 2dC (1C)A A(a)1
C CAdCS CA0 S
CA( A )2dCCCA01C ACCACA0
1CA
)2dCA
1C 1 1(1CA0
)(1CA
)
A01CA
1CA0
1CA当S~CA曲线下的面积最大,即A完全转化时CS最大,即:1CS,max
(12)12ln3 13=0.469 mol/L(b)对于全混流反应器:C S S C C SA0 A故:CC (CS
CA
(CA0
C)( A )2A 1CdC (1CS
)(2C CA0
A2)A A0
22C3A AdC (1C)3A AdC令 S0,得:dCA
23CA
0A0解得:CA=1mol/LC 1故:C (C C)( A )2(21)(
0.25 mol/LS,max
A0
1CA
11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
A2RS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原料中含A7%(mo,8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求A的转化率以及此温度下的速率常数。解:该反应为变容反应,InertA2RS(i)Inert摩尔比;0.250.75即:1/31故:i=1/3,即:1InertA2RS1Inert3 3膨胀率:A
V xA1V
VxA0
n total,xAn
ntotal,xA0
(211)(11) 3 3 1.511xA0
total,xA0 38V(1+εx)0 0 A AA解得:x=66.7%A由间歇式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对一级反应,有:ln(1
ktln(1x)A) ln(10.667)k
t A
0.137min181AR的流率和不同的初始浓度加入反应器,并测定A的出口浓度,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v0L/minCA0mmol/LCAmmol/L0.449.1418.340.564.4023.601103.2041.142153.2068.102180.8075.72假设反应速率只与A有关,求反应速率方程式。解:根据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
C C A0 A得:rA
rAC C A0 A由已知数据可得下述数据: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精彩文档2.512.322.912.51220.403.163.02162.043.724.130.5170.24.225.140.5210.164.335.35,minrAC C,minrAC CAlnCAln(-r)A以ln(-rA)对lnCA做图,得一直线,截距=lnk=-3.3,得:k=0.037L/(mmolmin),A斜率=n=2,故速率方程为=0.037CAA
mmol/(Lmin)6.05.55.04.54.0)A- 3.5nl 3.02.52.01.52.5 3.0 3.5 4.0 4.5 5.0ln(C)A在某实际反应器内用脉冲输入法测得其出口物料中示踪剂浓度的变化数据如下:t,min012345678910C(t),g/L00356643210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试列出相应表格计算各反应时间下所对应的的E(t)值和值以及平均停留时间t 并出E(t)和F(t)曲线。解:由于是等时间间隔t=1mi,利用矩形积分法可得到如下公式:E(ti)
C(ti)itCtitttti0tE(tE(t)ti0tC(t)C(t)ti0ti根据上述公式列表计算如下:t,min 0 12345678910C(t),g/L 0 0356643210C(t) 0 0i3814202427293030ti0E(t),min-1000.10.170.20.20.130.10.070.030F(t)000.10.270.470.670.80.90.971.01.0t,min4.83i i
;F(ti)i i
ttiti
C(ti)C(ti)i i(051015t,min(051015(051015t,min(051015精彩文档t,min0.251.210.21-im,0.15)t0.80.6)t0.1F0.4E0.050.200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向某实际反应器入口用脉冲法加入示踪物,在出口测得的示踪物浓度变化如下:t,min048121620242832C(t),g/L0358107420若在该反应器内进行AP的一级异构化反应,已知反应流体为宏观流体,入口处A的转化率为零,反应速度常数为0.045min-1,试用凝集流模型预测在该反应器出口处所能达到的(提示:凝集流模型公式XA
X t Etdt () () 0A解:根据凝集流模型的计算公式:XA
XA0A
(t)
element
E(t)dt其中,对于一级反应:XA(t)element1ekt对于脉冲示踪法:E(ti)
C(ti)itCt)iti0所以,可利用矩形加和法进行近似积分:
1ektii
)C(ti)XAXA(ti)elementE(ti)ti
kti)
C(ti)
ti 00 0t,t,miniC(titiC(t)i0ekti)C(ti)
Cti)ti0
Cti)0048121620242832035810742003816263337393900.4941.5123.3385.1324.1542.6421.4320XA
(00.4941.5123.3385.1324.1542.6421.4320)3918.70439
0.48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在Pt催化剂上进行异丙苯分解反应:C6H5CH(CH3)2C6H6+C3H6若以AB及R分别表示异丙苯、苯及丙烯代表催化剂上的一个活性中心,其反应步如下: A+AB+BB+若表面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试由L-H机理和Hougen-Watson模型推导异丙苯分解的等温速度方程式。解:由题意,步骤(2)应为速度控制步骤,设其中的正向、逆向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kr、k有:r
k
k'Pr r
r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承包装修合同范本
- 个体户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电动螺丝刀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材料学考核试卷
- 影视录放设备的智能联网优化技术前景展望考核试卷
- 越南某炊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 摩托车运动与轨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考核试卷
- 2025年美味老抽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社交数据驱动的教育创新实践
- 2021-2026年中国外用药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高二历史【开学第一课】2022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历史课
- 人间生活(外国部分)
- 2023年TOFD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参考版
- 物业保洁团队建设与管理
- 纸与我们的生活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 施工班组考核评分表
- 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表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