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2010.11.21diana886638@李文萱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课程校本化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突出矛盾: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教育促进人的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观◆把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出名师,育人才是教育质量在各层面的表现;◆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是考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突出矛盾:●几个普遍现象:◆学校教学围绕考试进行的现象普遍;◆考试学科加课时现象普遍;◆初三/高三毕业班平时教学赶进度,教学不充分,用1个学期/学年复习的现象普遍;◆作业练习与考试难度超课程标准现象普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深化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矛盾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突出矛盾:●原因分析:◆考试要求远比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高,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要求达不到考试要求,且数量不够,教学时需要补充;由于难度要求高复习的时间不够,所以要加课时;◆对学校办学和教师工作评价指标单一,主要就是考试成绩,提高教学难度,追求教学成绩成为学校和教师最实在的目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深化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矛盾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突出矛盾:●基本对策:◆优化国家课程,提高教学适应性,提高课堂效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开发拓展性、探究性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核心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内涵发展是一个实践命题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学校发展愿景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课堂、课程、教师、学生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良性运行机制内涵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和谐的学校文化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课堂、课程、教师、学生课堂改革。课堂真正变化了,学校才是真正有“内涵”了。课程开发。不仅要求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而且要将“二次课程开发”当作教学的日常行为。“二次课程”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的特定条件开发,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师成长。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实施的课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升教育质量,就要提升课程质量,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突破口:以国家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国家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指:◆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课程开发;◆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再开发。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为什么要选择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为突破口?重要性——由于“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基础课程适应性再开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规范化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课程标准校本化教材内容校本化教学设计校本化训练系统校本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办学的定位、特色达成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校本化实施基本内容和抓手: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四个阶段:
2000.9——2002.8年规范化阶段
2003.9——2005.8年课程系统开发阶段
2005.9——2008.8年课程整体规划阶段
2008.9——课程实施优化阶段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1:整体规划《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课程方案》《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学校课程认证与评估手册》《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学分管理实施方案》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2:系列构建。语文学科拓展类:古诗词系列、阅读写作系列、课本剧系列;数学学科拓展类:数学应用系列、思维开发系列、生活中数学系列;英语学科拓展类:英语听说系列、英语阅读写作系列、英语小品系列;综合文科拓展类:文化系列、礼仪系列;综合理科拓展类:环保系列、电子系列。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3:特色项目三级课程基础型课程——普及拓展型课程——兴趣培养竞赛课程——特长培养校本课程涉及7个领域,100多门,每学期提供50多门,分限定性选修和自主选修,后者占95%左右,分跨班级和跨年级两类。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4:研制课程纲要、开发校本教材课程纲要——设计教案——编制讲义——选编教材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出版校本教材27种29册(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5:实施校本课程的质量评估市教育学会立项重点课题《初中校本课程质量管理与评估的实践研究》(2007——2009)
《校本课程认证和评估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发展评估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估校本课程教材质量评估校本课程成果评估校本课程综合评估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5:实施校本课程的质量评估组织了20余门课程的全面评估;修订了各门课程的课程纲要;组织了5轮的随堂听课;修订了部分校本教材。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一)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6:开发网络管理平台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1、基于标准研制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1)提升教学目标的序列性、层次性、精确性对年段、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形成目标树,提升目标的序列性层次性和精确性。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
1、基于标准研制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2)增强教材内容的适切性、系统性、拓展性依据学期和单元,遵循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生活化等原则,优化统整教学内容。主要形式:以二期课改教材为主、与一期教材互补,调整知识内容编排顺序等;参考的教材:一期课改教材、人教版教材等。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其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度,实现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化连结。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
1、基于标准研制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3)提高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分层性、整体性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的情景创设、提问设计、练习安排、活动构思、评价设计等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分层要求、落实“双基”,精讲、精练、注重习惯、注重方法、注重激趣、注重调控、注重反馈等的校本教学策略。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
1、基于标准研制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4)强化练习系统的针对性、层次性、诊断性练习系统校本化就是要与目标达成、内容调整、设计优化相衔接,提升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诊断性。练习系统是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辅导练习等的集合。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三轮修订完善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
2、精细化实施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改革与加强教学常规建设是双翼并举的两个方面。教学常规既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教改的前提。集体备课“四定四备七统一”——
四定:“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四备:“备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七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任务、统一重点与难点、统一教学方法与手段、统一典型例题、统一作业、统一周测和单元测验”。
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2、精细化实施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业批改“四个凡是”——凡布置的作业一定批改凡批改的作业一定讲评凡错题的作业一定订正凡订正的作业一定有跟进练习课堂教学设计“五要素”——创设情景、激趣设疑、精讲精练、设计活动当堂反馈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2、精细化实施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课堂反馈“三时段”——新课前、新课中、新课后对学困生“四关注”——课堂提问关注、当堂巡视关注作业面批关注、辅导分层关注命题能力培训——解题(教师解历届中考和模拟题——训)讲题(组内讲题——研、训)命题(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命题——教)评题(备课组教研组考后评题——研、训)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二)基础型课程的适应性再开发3、开展课型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主题班会课等载体:“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评审、展示课、研究课等形式:三课两反思、以学期为周期循环滚动4、落实规范,培养习惯,优化行为,提高学习效能5、开展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能课程校本化探索简介
●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2007年——2010年,附中学生荣获全国、市、区级奖859项,931人次,其中,国家级团体奖2项,个人奖21项,市级团体奖33项,个人奖321项,区级团体奖36项,个人644项;初三学生中考总平均成绩连续几年位于区公办学校前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率位居公办学校第一,合格率超过99%,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率60%以上,学校连续8年留级率为零;流生率为零。学业负担测评、学业水平进步测评数据一直良好。●教师多元、主动发展:1、课题、论文承担区级以上立项课题21项——市级以上9项,区级12项;11项课题研究获区级以上研究成果奖,(2007年至今有7项);发表论文、课例数百篇,其中市(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2007年至今近百篇)。2、出版著作6本《课程创生——一所基层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探索》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2)《变革的课程语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课程校本化实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3、教师获得荣誉称号39项,获教育教学比赛奖及指导奖98项。●学校特色化、效能化发展:国家级:8项(2007——2010年获得5项,如: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等)市级:28项(2007——2010年获得近20项,如: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集体、上海市教卫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等)区级:60余项(2007——2010年获得近30项,如徐汇区首批教师专业发展达标校、首批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课程校本化要具有系统性思想◆要以课程校本化为核心,系统思考实践的环境、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学校整体工作;◆要具有整体研究课程校本化系统,分析各相关要素间的内在关系和影响,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观念,这种观念也是推进课程校本化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规划的整体思考,实施的统筹安排,评价的系统跟进、研究的持续连续。认识与体会课程校本化要遵循一致性原则◆办学理念、课程理念内在价值的一致性;◆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内在价值与办学理念内在价值的一致性;◆课程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研修行为内在价值与办学理念内在价值的一致性;◆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内在价值与办学理念内在价值的一致性。课程校本化要以“各要素内在一致性”思想为指导,使战略思想、组织协调、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评价与诊断等行为在内在一致性的前提下,效益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脑的采购合同范本
- 智能喷淋合同范本
- 构建基于新能源技术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
- 知识产权侵权损失与维权成本的比较
- 租船押金合同范本
- 科技人才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 科技助力养老智能家居在老年公寓中的应用
- 江淮车辆订购合同范本
- 科技与创新双轮驱动的产业升级
- 2025至2030年中国落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三年级书法下册《第9课 斜钩和卧钩》教学设计
- 儿童财商养成教育讲座PPT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加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年QC成果
- 部编初中语文古诗词按作者分类梳理
- 博朗IRT6520中文说明书家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