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作文专题训练,苏教版教材把它安排在必修五最后一个板块“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属高二上学期的教学内容。
高二学生的生活面和阅读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心理机能进一步成熟,看问题更加全面、深入和辩证。但是,他们的理性思维品质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继续提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偏重理性思维和逻辑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抱有畏难情绪,议事论理的能力低下。有的找不到恰当的切入口,口子开得很大,笼统含混,议论空泛;有的老是拿自己以前的生活说事,所用的材料显得低级幼稚,缺少深度和灵性;有的只是简单地转述材料,生硬地引用名言,模拟警句,缺乏理性分析;有的喜走偏锋,显得片面极端,貌似深刻,实则不无哗众取宠之嫌。凡此种种,都与认识“深刻”、表达“深刻”无缘。
有鉴于此,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就必须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点拨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在写作技法上促使学生学会分解论点,掌握层进论证,善于正反对比,从而深化议论层次,挖掘事理底蕴。
二、目标定位
1.培养学生探究、辨析事理的兴趣。
2.点拨思维方法,锤炼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辩证。
3.表达与认识是相互表里合二为一的,在使学生的认识深化的同时,也要使表达闪耀出理性的色彩。
三、教学案例
“深刻”是一种认识能力,是一种思维品质,是文章中闪耀出来的理性光芒。高考“考试说明”把“深刻”作为写作能力的“发展等级”,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深入生活,锤炼思维,掌握并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思维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使笔下的文字透射出思想的光芒。
(一)深入挖掘,“穷而后工”
1.解说
常有同学抱怨生活单调,经历贫乏,这似乎成了阻碍他们走向“深刻”的借口。事实上通过平凡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往往能取得平中见奇的效果。生活中善于观察,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写作时“小处落笔”,深入挖掘,往往可以收获“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惊喜,让认识走向深刻。
议论文所说的“理”,其实就是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甲文就事论事,可能只是看到了它的现象,乙文虽然触及了本质的边缘,但并未深入,而丙文却真正洞见了它的本质所在。《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曾祖父吴沛是一位对文章作法颇有研究的学者,所著《作法六秘说》中讲到“入”这一法时说:“入者,深乎人之谓也。……文家有三昧,人入其肤毛,我及其骨,则及其骨者深矣;人及其骨,我及其髓,则及其髓者又深矣。”他主张“穷而后工,不尽不止”。这里的“穷而后工”显然与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所说的“穷而后工”不同。欧阳修所说的“穷”是穷愁的意思,是说处于穷愁偃蹇之境的人往往才能写出好诗,和杜甫所说的“文章憎命达”意思相近。而吴沛所说的“穷”是“穷尽”的意思,是说只有穷尽事理才能写出好文章,因此认为没有穷尽事理就不应该停下来。
2.示例
1924年9月,杭州西湖雷峰塔倒掉了。对此,许多人无不表示惋惜,慨叹西湖十景从此残缺不全了,仅此而已;而鲁迅先生却想得更远、更多、更深,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他先依据民间传说,把雷峰塔作为封建压迫的象征,说:“现在,它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又据另一民间传说——玉皇大帝责怪法海多事,引起白蛇、青蛇水漫金山,以致荼毒了生灵,因此要拿办法海,“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进而预言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结局。鲁迅先生写道: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这确是由肤毛及骨及髓的典范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3.训练
“庄周梦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遨游各处,优游自在。醒来后,却不知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物我对峙,万物差别,本来出自于观念与时空的区别。因此,人类的思想也同样能够消除物我的界限,使万物融为一体,使得“我”冲破观念与时空的束缚,在精神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点击:我是我,物是物,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然而在庄周这里,“我”是蝴蝶,蝴蝶是“我”,“我”已不是“我”,蝴蝶也不是蝴蝶,物我同化,天人合一,其中蕴含的哲学意蕴,越追索越显得深刻、玄远。
(二)注重联系,辩证思考
1.解说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都处于产生和灭亡之中,根本不存在不变、不动的东西。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有与无、大与小、长与短、上与下、好与坏、动与静、正与负、强与弱、生与死、苦与乐、美与丑、贫与富、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量变与质变、化合与分解、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同化与异化、内因与外因……每一方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又都包含着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的趋势和可能,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这种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来分析问题,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2.示例
李大钊在《今》中说: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就是“今”。为什么“因为它最易丧失”,也因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
李大钊之所以能分析得这么深刻,说理说得这么透彻,就是因为他把“今”置于发展过程中来考察、研究的缘故。
3.训练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蹈起万千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点击:实际荒芜而影象美丽。不是“造化”弄人,而是“距离”弄人,距离造就了幻境,距离造就了美丽,而人极易陶醉在虚幻的美丽中。
(三)溯因推果,不断求索
1.解说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的事事物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成语所说的“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水涨船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类不胜枚举的成语就是历代劳动人民对人情物理的因果联系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我们议事论理,就是要揭示出事物之间这种深刻、微妙的因果联系。
2.示例
“走后门”是一种歪风,是一种社会毒瘤,那么,为什么会有“走后门”这种现象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石化的《刘姥姥为何走后门》借用《红楼梦》的有关情节作了探讨:
刘姥姥要去贾府打个抽丰,先来到前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的”,根本不睬她。这是何等气概。
后来,姥姥在别人的指引下,绕至后门,“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耍物件的,闹闹吵吵”。还有“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厮闹”。果然光景不一样。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刘姥姥本来也打算走前门,只是进不去,不得已,才绕到后门去。如果前门也同后门一样简易,一样容易进,甚至比后门更容易进些;后门也同前门一样,讲规矩,讲大道理和小道理,两个门统一起来,邪门不开,歪道不通,那就真是人民之福,国家之福了。”从结果追溯原因,由现象探知底蕴,确有振聋发聩之功。
3.训练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慨叹:“……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
请以“假如××中没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点击: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问题具有虚拟性,但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语言形式上看,它从否定的角度切入,带有强烈的忧虑和慨叹意味。由因推果,一因一果甚至一因多果,所推演出来的果可能又是下一个因果链中的因……确实需要我们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严密推论。
(四)正反对比,凸显本质
1.解说
将相反事理进行对比,能有力地突出事理各自的本质特征,突出事理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促人领悟,催人警醒。鲁迅深知“比较”的魅力,认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并作过生动的描述:“乡下人常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空口是和他说不明白的,或者他还会赶紧藏起来,疑心你要白骗他的宝贝。但如果遇到一点真的金矿,只要用手掂一掂轻重,他就死心塌地:明白了。”(《随便翻翻》)这就好比让东施和西施并肩而行,西施会更加婀娜多姿、光彩照人,而东施则越发显得奇丑无比了。正反对比必须鲜明强烈,越鲜明强烈,就越富有力量,也就越容易使人认清真假是非,否则,疆域不分,混沌一片,也就谈不上正反对比,更谈不上以理服人。拿色彩作比方,白和黑可构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的印象是强烈的,而青和蓝因其差别不明显就常常被人混为一谈。梅兰芳先生曾说:“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窄的人自然不能知道好的上面还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我们只有丰富生活积累,开阔文化视野,才能得心应手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艺术。
2.示例
秦牧在《并蒂莲的美感》中写道:
我们一看到一枝并蒂莲,看到一对鸳鸯,就会引起一阵美感。这固然是过去的艺术作品多少给我们一些影响的缘故;另一方面,却也是由于这些东西,本身对人就是无害有益的。它们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某种价值,使用或欣赏的价值。这才使得人们的美感有所附丽。
但是,如果以为如影随形、双双不离的东西就一定能引起人们关于纯洁坚贞爱情的联想,就一定能够引起一些美感,那就大错特错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东西外,大自然中,形影不离的生物多得很。例如,那使人肚皮鼓胀、骨瘦如柴的吸血虫,是小小的长仅一厘米左右的小虫,它们寄生在人体里的时候,雄虫一生都抱着雌虫过活。它们形影不离比较鸳鸯鸟、双飞蝶之类,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请问,有谁提到它们时,会产生什么美感呢?
并蒂莲、鸳鸯鸟、双飞蝶和血吸虫虽然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但前者有益无害,故而能唤起人们的美感,而后者有百害而无一利,令人憎恶,令人恐惧,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要消灭它。通过强烈的形象的正反对比,有力地说明了“离开了思想的美,就没有艺术的美”这一观点。
3.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石。([德]尼采)
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美]马尔登)
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意]薄伽丘)
……
请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点击:“同情”是一种植根于人性的美德,是一种建基于文明的人文关怀,是对于弱者和不幸者的一缕春风和一抹阳光,它与“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具有霄壤之别。
(五)多维视角,全面观照
1.解说
大千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极为复杂的存在,因而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它的诸多侧面,并且不断深入到它的诸多层次,我们的认识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分析事物,首先就要注意分析事物自身的各个方面,如片面和全面、正面和反面、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现象和本质、枝节和要害等等。当然,分析问题不但要看到它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要分清主次,不能等量齐观。就拿人来说,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个性中都有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复杂的因素,而决不可能是单一纯粹的。巴尔扎克就曾经这样解剖过自己:“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有些人认为我高傲,浪费,顽固,轻浮,思想散漫、狂妄,疏忽,懒惰,懈怠,冒失,毫无恒心,爱说话,不周到,欠教养,无礼貌,乖戾,好使性子;另一些人却说我节俭,谦虚,勇敢,顽强,刚毅,不修边幅,用功,有恒心,不爱说话,心细,有礼貌,经常快活,其实都有道理;说我胆小如鼠的人,不见得就比说我勇敢过人的人更没有道理……”鲁迅先生也说他的灵魂里还有毒气和鬼气,但无论是巴尔扎克还是鲁迅,主流的一面毕竟是基本的、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的性格中这基本的、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一面就形成了这个人的个性特征。
2.示例
从全国范围看,泰山的高度并非名列前茅,但它高踞五岳之首,享誉天下。《泰山为什么是座名山》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是由于它的高,不是由于它的绝对高度,而是由于它的相对高度。泰山的绝对高度远远低于珠穆朗玛峰不必说,就是与华北第一峰小五台山相比,也如小巫见大巫一般。但由于它矗立于华北大平原之上,就给人留下了高不可攀的印象。其次,它有绝妙的景致。“愈翻愈险,愈险愈奇”,无比雄伟,无比壮观。第三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东方,“东方主生,帝出乎震”,因而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而且齐鲁一带,古来即为车马辐辏、人文荟萃之地,泰山也因而名闻遐迩了。第四,组成泰山的岩石,约有二十亿年的高寿,因而是研究太古界的标准地区之一,成了世界名山。由于对泰山本身进行了多侧面的考察研究,所作的分析自然也就比较全面,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有较强的说服力了。但如果只从高度着眼,就会不得要领,因为比它高的山着实还多,如果只从山的相对高度着眼,那也难免片面,它之所以有名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训练
作家毕淑敏在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如有可能,她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那么,你想构筑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小屋呢请以“我的精神小屋”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点击:三间精神小屋构筑于无形,存放于心灵,可以一字排开,也可以层层递进,关键是存放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反馈
1.学生反馈
章琛:以前我总是认为“深刻”是一个人卓越才识的表现,需要坚实的理论修养,丰厚的文化积淀。自己在这些方面都有欠缺,想到要把文章写“深刻”就有一种畏难的情绪,听了老师的课后,觉得要把文章写“深刻”似乎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
叶丛:听了今天的课,我觉得“深刻”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思维的技巧,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见微知著”、“因果联系”、“正反对比”、“多维视角”、“辩证思考”等等是借助思维的掘进和拓宽把认识逐步引向深刻的。
张颖:老师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其实我们平时也有运用,只是在多数时候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比如因果分析,我们在写作中都会用到,但是比较简单肤浅,缺乏对因果关系的细致、深入地追问分析。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可以分析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区分内因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在这种具体、深入的追问中,我们的认识自然就有了深度,文章自然也就深刻了。
钱远芬:以前,我以为“铺陈排比”只是辞藻的堆砌,语言华而不实,更多的只是从“文采”方面来理解它。现在,我懂得恰当的“铺陈排比”的背后是“多维视角”的观照,是一种使认识趋向全面、深刻的方法,它可以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事理进行探究、挖掘,通过这种全方位的透视,加深我们的认识。
2.学生习作
我的精神小屋
义乌中学
周康骏
人的灵魂是一个流浪汉,漫无目的,在天地间四处漂泊,没有约束,也没有归宿。走了很久很久的路,需要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就筑起了精神小屋。我坐在小屋内,看着空荡荡的四周,是该放点什么了。这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更是一个——家。
面对挫折,面对道路的坎坷,何必颓废何必叹息何必郁郁寡欢光明就要来临,乌云终将散去,再大的雨也有停歇的时候。壮志未酬,“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着你;事业难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慰着你;面对迷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给你信心;面对困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你勇气。天阴了,等天晴就是了;下雨了,等雨停就是了;刮风了,等风止就是了;夜来了,等太阳出来就是了。失败的昨天不值得悼念,抑郁的今天不值得留恋,敞开胸怀,迎接美好的未来,我们眼前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我把旷达写成书,藏进小屋。
人生如天气,不会总是阳光灿烂,总有阴雨霏霏的时候,总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当你在拦路河边止步不前,当你在荆棘丛旁抓耳挠腮,当你在岔道口上犹豫徘徊,你会捶胸顿足,怨苍天不公么你会痛心疾首,恨资质不如人么你会唉声叹气,叹命运不济么不!生命如同一张空白支票,你可以用自己的能力为他填写价值,但它不会因暂时的空白而失去价值。生命不会因一时的挫折和命运的折磨而贬值。所以,相信自己的能力,千万不可看低了自己。自信是一个人赖以成功的基石,连垫脚石都没了,你还能登上成功的高峰吗自信者自尊,自尊者自强。我把自信画成图,收进小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执着是坚持不懈,是锲而不舍,是照亮道路的灯,是渡过大海的舟,是在困难前奋勇前进,是在失败后顽强崛起。几千年来,执着前行的神或者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闪光的印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卧薪尝胆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匡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成功转型企业如何应对工业4.0的挑战
- 新技术下的工联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 技术改造借贷合同范本
- 2025年湘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西师新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神农架研学课程设计
- 文化资本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锡膏培训教材》课件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与伦理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