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_第1页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_第2页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_第3页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_第4页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本章在一定意义上涉及跨文化传播学的学术合法性问题。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理由,至少要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对特定对象特殊的研究角度或方法,要有本学科特殊的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事求是地说还处于建设之中,因此在这些方面只能是初具轮廓,不少问题我们都还不能十分肯定。特别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还处于形成阶段,我们将在后面有关章节再予具体讨论。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一、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一词来源于英文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由于intercultural突出不同文化之间,Cross-cultural突出超越、跨越不同文化,所以后者使用较为少见。其中communication虽然在汉语中翻译为“传播”,但与汉语传播一词倾向于信息的单向传递有所不同,英文中这个词有交流、沟通、交通和交际等语义,因此跨文化传播也有人翻译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或者“跨文化传通”等,都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活动。对一般人来说,跨文化传播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跨文化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随着人类的成长,部落、族群、民族的迁徙和不同部落、族群、民族之间通商、战争等各种接触,都自然发生跨文化传播。如《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生产民时,必须不违农时,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亲厚有德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绝邪佞的人,能够这样,边远的外族都会服从你们。见江灏、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页)又如《尚书•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氐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武王胜商,便开辟道路到四周各个民族国家。西方旅国来献大犬,太保召公写了《旅獒》,来开导、劝谏武王。召公说:“啊!圣明的君王敬慎德行,所以天下归顺。不论远近,全部敬献的物产,只是些穿的吃的用的而已。明君于是昭示这些贡物分赐给异姓诸候,使他们不要荒废职事;又分赐宝玉给同姓的邦国,用这个方法展示亲情。人们不改变的事物,只有德才是那种事物。见同上,第249页。)表明上古时期跨文化传播就十分普遍。我国历史上的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是指,研究和利用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对各种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沟通、理解和意义建构的结构与机制的科学。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即化外之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异文化族群。孔子的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很有点以软实力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意味了。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并第一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的是爱德华•霍尔。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说道,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而施拉姆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传播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而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露丝•本尼迪克特、格里高里•贝特森等带着各自的研究背景,都曾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而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如前所述,20世纪50年代,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核心概念,并提出一些跨文化传播学的重要范畴。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又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这组至今有着巨大影响的概念。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已经包含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思想,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等。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由于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全球交流性突出,根据社会需要,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有关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A.SamovarandRichardE.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C.CondonandFathiYousef,1975年)等。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传播学这一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比较晚近,拉里-A•萨默瓦、里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通》(1988年)经三联书店介绍出版后,有关跨文化传播中外文著作,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1995年),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1997年),史蒂夫•莫藤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1999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年),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2000年),罗纳德•斯考伦、苏姗•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2001年),拉里・A•萨默瓦、里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2003年),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2004年),陈卞知主编《造桥者说:跨文化传播研究》(2004年),单波、石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2005年),卡里•都德《跨文化交际动力》(2006年)等等。1995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办了第六次会议。二、跨文化传播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传统典籍中,“人文”与“天文”对举,现代人又常常把“人文”与“自然”对举。“人文”通常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而据尤西林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学科”(thehumanites)一词最早由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论述理想的辩论家时所提出,主要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等,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相对。拉丁语的humanitas有“人性”或“人情”的意思,西塞罗用以指一种教育大纲。“但拉丁词humanitas又来源于更早的希腊词paideia。paideia则来自希腊词pais(儿童),它所衍生的拉丁词pasco,意指牧养,使之成长,它成为教育学pedagogy等词的辞源。paideia是对儿童的开化、教化、教育。”这个拉丁词后来成为西方文化语言中基本思想观念之一的“人文主义”(humanism)及其相关词汇的辞源。尤西林认为,“人文主义(humanism)归属于思想史范畴,同一大类的还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等,它们表现为社会思潮和思想主张立场;人文学科(thehumanities)归属教育学教学科目分类,人文素质概念即定位于人文学科教育原理;人文科学(thehumansciences)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1979年版《辞海》认为,人文科学狭义的是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而社会科学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因此,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对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而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西方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客体的二元对立思想产生和深化,人文科学起初与自然科学相对。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不严格区分,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随着近代学科的分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有了区别,并越分越细。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人们发现它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实在难以严格区别开来,于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在较高的层面上走向综合。特别是20世纪中叶之后,伴随学科的高度综合趋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交叉渗透,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也就形成并逐步普及了。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确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讨论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属性,或者说指出跨文化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目的是要整合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内容。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按照传播学根据研究对象划分的分类,有的研究人际跨文化沟通,有的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如“边缘人”或“陌生人”与主流社会的精神文化沟通,有的研究社会组织如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及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的传播沟通,还有的甚至研究民族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如果要用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分,人际跨文化传播比较可能划入人文科学,其他的可能归入社会科学。但是,上述内容都是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同内容层面和结构。三、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讨论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其目的是找到跨文化传播学在传播学研究体系中的位置,从而更好地了解其特性。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播学分类是按照传播的规模和性质,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六分法。这个分类简明,有逻辑性,但不够完备,例如我们不知道传播学理论和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位置如何摆放。还有一种分类,把传播学分为传播科学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等八类。这种分类的好处是把传播学普通理论独立出来,这既符合学理,也与其他学科结构方式有了共性。这种分类的不足之处是仅仅按照传播过程各构成要素进行“抽离”式研究,未必能成为分支学科。国际传播协会在2008年3月对传播学的分类,传播学研究主要有18个学术分支:信息系统、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教育/发展传播、健康传播、传播哲学、传播与技术、流行传播、公共关系、女性与传播、传播法律与政策、语言与社会互动、图像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全球传播与社会变迁。(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这种分类尊重了传播学研究现状及各个领域,但其分类逻辑关系不很清楚。按照利贝卡•鲁宾《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的观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传播学可以分为六大类别,即:(一)人际传播,包括双向传播、性别与传播、指导传播、人际影响、人际知觉、人际交流和关系传播;(二)小群体传播,包括决策制定、家庭传播、群体动力、代际交流、领导能力和问题解决;(三)语言与符号编码,包括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语言学、非口语传播、语义学和符号语言学;(四)组织传播,包括商业与专业演讲、健康传播、人类传播技术、协商与调停、组织行为、社会化与同化、训练与发展;(五)公众传播,包括争辩、传播教育、讨论、环境传播、言论自由、合法传播、行为研究、劝服与态度转变、政治传播、公开演讲、修辞评论与理论、声音与措辞;(六)大众传播,包括广告、广播与电信、比较媒体系统、批评与文化、媒介产业的经济学、影片与电影工业、新闻、媒体效应、媒体伦理、新技术、政策与规则、流行文化、公共关系。这个分类比较系统全面,既与流行的分类总体吻合,又解决了流行分类包容性、开放性不够的问题。问题在于鲁宾的分类把“语言与符号编码”与其他传播并列,在逻辑上有一些问题。再者,没有传播学理论的位置,显得这个分类体系性不够强。传播学的学科结构与其他学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总体上来说也应当按照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构成。鲁宾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传播学理论观照下的传播学主要分支学科。由于文化的基础和主要表现都是符号,因此我们认为,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文化符号编码/解码为重点,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不同层次的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第二节跨文化传播特殊研究视角和术语体系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和一般意义上的传播有所不同,跨文化传播并不把传播单纯地看作是信息传递和交流,而是看作是由特定的文化对信息进行编码/解码过程。传播主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因素的聚合,是不同圈层的文化关系。所以跨文化传播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由文化身份决定的角色行为过程。对于传播事件,跨文化传播学有着自己的视角,这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知识建构的方法。玛莉•简•柯利尔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视角大约有以下一些。实证客观的视角,是传播学研究很常用的视角,这种视角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其核心是认为行为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它认为任何文化现象都可以被发现、观察、测量和操作,文化是由决定行为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所决定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被证明。它从社会学角度,认为信仰、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可以通过行为调查,用问卷法及其分析研究等实证的方法进行,并作文化的可变性分析。而古迪昆斯特还进一步认为,特定的文化是群体跨文化传播行为的预言者和解释变量,就是说,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找出某些文化的特性,可以对为这种文化所有的“陌生人”跨文化传播的行为给予事前预言和事后的解释。批判、解构的视角,这种视角的思想基础是怀疑论,普鲁斯指出,批判的观点的特征是“对所有认知形式的存在持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批判的视角对话语、传播事件和媒介文本进行解构,多从批判角度对各种修辞工具的使用、权力、权力授予等进行解读。这一视角与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对电视节目的“对抗性解读”假设有相通之处。而根据莫利的验证,证明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冲突导致这种解读,这也说明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冲突。荷兰学者冯•戴伊克是批判、解构视角的代表,他通过对报纸的新闻结构研究,分析其中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释读、重构视角。其思想基础是文化可以通过重构给予理解。其方法是强调研究者作为特定社会成员和文化分享者的意义,在不断的解释其文化意义的行为中,与研究对象彼此建立起可以预期的信任关系。格尔兹发展出浓密描述法,通过对某一文化项目(仪式、游戏、生活时间程序)的浓密描述,重构其文化,表现出个人经验与群体经验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从而发掘其潜隐的意义和价值体系。(玛莉•简•柯利尔《理解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十步调查目录》,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北京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39页)此外还有布尔克提出的戏剧学的视角。按照吴予敏的说法,所谓戏剧学的视角是将语言看作行为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当作传输信息的载体。戏剧学视角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强调,对人类行为的描写,应当将其看作由动机驱使的、创造意义或被安置意义的存在。人们是通过有意义的行为来创造现实的。现实的结构是一个分享符号的过程。人们既要用行动去安置世界的符号意义,又要不断地根据符号化的世界校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的边界,即人们分享意义的边界,要进行反身性的追问。从戏剧学的视角出发,文化可变性分析,将文化变迁孤立起来观察,忽略了文化的情境;而文化成分分析,集中研究作为认知关键的语言,分析了许多有意义的行为类型,但是忽略了语言是已经被创造出来的意义系统。事实上,意义是要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在人们心里引出反身性的确认才可能建立的。(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任何学科都应当有一套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术语体系或者叫范畴系统。尽管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来源使它的范畴系统个性特征还不够明显,但这个术语体系也正在形成中。1974年由坎顿和约瑟夫撰写的第一本全面介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专著《跨文化传播介绍》(AnIntroductionto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出版。这本书首次涉及了六个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关键概念,后来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语言、非语言代码、态度-价值观取向、思维模式、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译员和作为说服者的跨文化传播的角色。但是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体系建设十分缓慢,第一本华人社会的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并较为全面的是由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系教授陈国民与安然合作编写的《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收录了九十七个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范畴,下编收录了二十八个跨文化传播理论方面的术语,从这两个侧面,对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群作简明扼要的诠释,从而提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和前沿状貌。术语体系是学科理论之网的节点,任何对某一学科术语的研究和汇集都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令人钦佩的工作,并值得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上下编分类的层次感很强,表明编者对跨文化传播理论基本结构的认识。上编采取的是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所收录的术语广泛涉及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如“克里奥语、语用学、濡化、文化自知、地球村、偏见、价值观、W-曲线取向、多元时间取向、禁忌”等等,一方面显示出跨文化传播学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这些学科对跨文化传播学的影响在术语上的反映,有利于学者开放性地研究跨文化传播,这是符合跨文化传播理论形成过程中基本特点的。而且一些被编者认为是稳固地反映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术语形成这个术语体系的内核,如时间学、跨文化曲解、文化价值取向、跨文化有效性、多元文化人、视角转换等等。另一方面,术语都多是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解释的,如关于“句法学”,这是一个典型的也是基本的语言学术语,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句法学是对语言符号组合规则的研究。而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中,更多地是从符号关系角度与人类理解、人类沟通方面去解释。这类例子在该书中比比皆是。下编解释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术语。这二十八个术语排列也是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其收录内容与古迪昆斯特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化》序论中的二十五种理论学说基本重合,其释义也基本一致,只是更加简明。这表明了《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吸收了最新的理论成果。但也有一些术语的收录值得重视,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假说更多地是出现在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核心地是企图解释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而在本书中,对于这个术语的介绍更多地是从语言-心理-文化观-跨文化障碍角度去介绍分析。其他如“陈国明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跨文化适应的转化学习模式”等等。该书还有一个特点是术语和理论的关联性,即采用互见法联系相关的术语和理论。虽然这种方法不是该书的创造,但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是很有益处的。当然这本书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如术语的收录视野不够开阔。既然希望构建跨文化传播术语体系,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并考虑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术语的来源,以及继续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有重要影响的术语和理论。像人类学,特别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些重要术语还是应当收录,比如对“深描”之类的术语,应当是关键术语等等。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编者尊重并吸收了古迪昆斯特《跨文化传播理化》的研究成果,既然该书如其介绍,是“华人社会第一本以中文出版的有关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的辞典”,但理论介绍过于西方化。实际上连古迪昆斯特本人在其书的序言中也一再强调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土化甚至中国化。诚如编者在“全球本土化”一词的解释中所说,应当“采用全球的视野看待本土”。从2008年开始,美国权威的《跨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就把该刊1974年刊创刊时的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转向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质疑。我们之所以花了较多篇幅介绍《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的基本内容,是因为跨文化传播理论建设是当前跨文化传播学的最重要工作,而术语体系的建设应当成为理论学说建设的基础,实际情况却是,与理论学说的建设相比,术语体系建设更为不足。第三节跨文化传播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噪音管理”噪音是相对乐音而言的。具体来说,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声源的振动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所发的就是噪音。从物理意义来说,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杂乱组合。如置身于闹市时,汽车马达的隆隆声,汽笛的尖叫声,人群的喧闹声,一齐向耳边袭来……噪声的波形图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的曲线;而乐声波形则是有规律的。上一段的阐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人的主观价值评判。从主观上来讲,由于乐音与人的生理节律相吻合所以使人听来悦耳,噪音的杂乱与人的生理节律不吻合因此使人生理不适。实际上噪音与乐音一样都是一种声音。对人来说是噪音,也许对某种动物来说很悦耳,如老鼠的吱吱尖叫声,乌鸦的聒噪,狼的嚎叫等。对人也一样,在中国古代,异民族的外语在一些文人雅士那里被视为“鸟语”,不堪入耳。通讯中噪音被视为干扰。实际上通讯双方都有一致的通讯频率,凡不符合这种通讯频率而干扰了这种频率的都是噪音。因此为了有效通讯、提高通讯效率都要克服和控制噪音,通讯工程中有专门的噪音控制研究。此外除通讯双方频率一致外,双方对信号的输入和解释都要一致,否则阻碍通讯的正常进行。当一方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动时对方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发生通讯障碍。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一是噪音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二是凡是干扰有效通讯的都是噪音;三是为了有效通讯要对噪音进行控制;四是为了有效通讯双方要保持一致。传播在本质上是通讯。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都存在一个传播有效程度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是所谓“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指传播互动过程中克服传播障碍而获得最优信息量的过程。任何传播都不是完全有效传播。人类传播活动中,传播障碍来自于两方面的“噪音”:一是自然噪音,即传播载体的物理障碍;二是“社会”噪音,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参与者自身文化对传播的影响,从而对传播活动产生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研究实际上就是传播的文化“噪音”研究。人们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尽管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几乎与传播学产生的同时,就意识到传播中的“噪音”问题。1948年,美国数学家,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的C-E•香农提出了几乎是人类第一个传播模式,即传播的线性模式。这个模式的初衷是改进受电子干扰,或受噪音影响的电报或电话上的信息传递。虽然后来的人们愿意把香农的理论称为信息论,但他自己却坚持称之为传播的数学模式。是的,香农的模式为后来传播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上为人所共守的基本范式。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香农非常重视通讯中的噪音,并把重点放在信息传播的传输过程,可以说这还是一种技术关注,但它启发了传播学者对信息发生影响的因素的高度重视。后来的学者逐渐注意到“噪音”充斥传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并且意识到,与通讯不同的是,通讯中噪音是要被完全克服的,而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噪音”是要利用和管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理解。但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人类理解无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不是要被剥离,而是要沟通和理解,从而达到人类的有效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学是以追求有效传播为目的,从文化对传播影响的角度,去研究在传播过程中文化的动态特征、文化对传播的影响和传播活动中文化形态的管理与利用。二、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跨文化传播并不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传播信息本身就是文化,而跨文化传播是传播中文化因素对信息传播的阻碍和影响。那么这些“文化因素”具体指些什么内容?不同的研究视角产生不完全一致的研究对象。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角度说,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内容主要指种族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和国家间文化差异。种族文化差异主要从种族血缘角度观察差异,如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由于同一种族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在文化深层次上有共同性,这里忽视了不同民族、部落、国家中的共时影响。民族文化差异主要是从文化角度观察,如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族文化,中国境内的朝鲜族与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朝鲜族文化肯定有很大不同,但文化人类学视角忽视这些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带来的不同,强调它们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国家间文化差异指的是一个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主流文化与另一个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这里忽视了国家的亚文化。由于强调一个国家的社会主流文化,因此国家文化差异主要的是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观察问题。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种族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较小,因为当代世界较少以种族为结构单元。一些研究,如纪莉《论媒体报道中的新种族主义》、菲利普•迪力巴尔《企业中多种文化的相遇:人种学方法》等(分别见单波《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第313页),实际上并不以种族文化为研究对象。文化人类学视角更多地是从民族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因素还可以从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不同来看待,如萨姆瓦《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北京广播出版社,2003年)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此。但这一视角的文化因素,对于国内传播来说,是指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或称亚文化)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传播;对于国际传播来说,也不同于传播学上所说的以意识形态为主,有很强的宣传战意味的传播,而是指单一文化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主流文化之间的传播。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众多的亚文化。因此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尤为突出。此外,尽管单一文化的国家目前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但冷战以后,随着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瓦解,民族主义抬头,建立单一民族国家或者泛某民族的国家的要求有上升之势,这倒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有所暗合。按照萨姆瓦的观点,国内和国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主要的有三个:一是认知要素,包括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宗教)和社会组织;二是不同的言语语言;三是不同的非言语语言。还有的研究角度,是以“文化聚合为依据”,从传播范围入手,分为人际传播、组织(群体)传播和国际传播。(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注意这不同于传播学的四(五)分法: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也不同于二分法:亲身传播和媒介传播。这是跨文化传播的特点。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按照传播范围的“三分法”,即跨文化传播应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国际传播,其着重点在“文化”。其中跨文化人际传播指分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之间在日常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跨文化组织传播指不同文化背景的组织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指不同国家之间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沟通与信息交流,主要形式为国际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是信息传播与文化因素的关系。上述“文化因素”如此错综复杂,是人类社会结构本身的错综复杂所致。从研究对象的基点来说,人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民族,还属于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国家。而其所属每个单元都形成自身文化,就是说,由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属于不同圈层的文化。跨文化传播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圈层的文化,对人的文化属性及其对信息的影响进行研究。仔细研究人的传播,就会发现传播的“牢笼”:人不能不传播,而人的传播是不自由的,无论人自己是否意识到。在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中,对于好的作家、编剧来说不管是英雄、主角还是小人物、配角,其语言、行为都是不自由的。所以有的跨文化传播学的书名有的也很有意思,如“是桥不是墙”、“拆解文化的围墙”等。人是文化的产物和承载物,其传播受文化的制约。在人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受传播范围的影响,文化对于人的传播制约并不明显,但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的传播范围以令人晕眩的速度扩大,高节奏的社会生活导致人们追求有效传播的最大化。而在追求有效传播过程中,文化对传播的制约日显突出。三、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指其研究对象的所属范围。有学者指出:截至1990年代早期,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已经分化为上述四个大的部分:(1)主要从人际传播的角度看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相遇时的相互作用,所谓人际跨文化传播;(2)主要从文化规范的角度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所谓跨组织文化传播;(3)主要从国家官方层面的文化接触,也有称为国际关系的,所谓国际传播;(4)主要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大众传播媒体的使用进行的比较,所谓比较大众传播学。它们都共同置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大的范畴之下,但又因为各自的侧重点差异而各自发展。这样的分野一直延续到当下,直到2008年。(姜飞《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这是国内对美国传统为主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系统梳理。但是这几个部分并不平衡,尤其是很难说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领域。首先,对于跨文化人际传播来说,正如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史学者温迪在对美国跨文化研究历史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一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个体的相互作用,仍然像当初一样,是跨文化传播公认的核心。(参见Leeds-Hurwitz,W1(1993)1Tendancesactu2ellesdelarechercheencommunicationintercul2turelle:AuxEtats-Unis[Researchtrend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theUnitedStates]11nLISfez(Ed1),Dictionnairecri2tiquedelacommunication,Tome1[Criticaldictionaryofcommunication,Vol11](PP1500-501).Paris: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1)所以以上四个领域中,跨文化人际传播仍然是当前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事实也是这样,今天遍布美国各大学的跨文化教学与研究,流行的教材或专著大多是跨文化人际沟通的。其次,所谓跨组织文化传播应当指的是以企业文化为主的组织文化传播。企业文化学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要培育以特殊经营理念为核心的,以多种形式体现的文化个性,并通过形象传播等途径表现出来。但是企业文化本身是属于现代管理学,被视为自古典管理学以来管理理论的第四个发展阶段。第三,国际传播,主要是指传播者通过大众传媒向外传播的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我国国际传播主要还是指狭义的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的确有很多跨文化传播的内容,但它与国内传播相对。国际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归属上应当是与跨文化传播并列的传播学子学科。第四,关于比较大众传播学。“比较大众传播学”可能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关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资料不多,按照蔡尚伟、黄顺铭的研究,“比较大众传播学”是这样一个学科:“比较大众传播学”是介于“比较新闻学”与“比较传播学”之间的一个层次的学科,其涵盖范围比“比较新闻学”要宽(除新闻比较外,还包括对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的一切传播现象的比较),比“比较传播学”要窄(限定在大众传播所及的范围,而不包括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领域),可以说是对“比较新闻学”的一种学科层次的提升。这种学科层次的提升,不是为了简单地扩大地盘,而是因为这样的提升更有利于将新闻与传播学的很多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更有利于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制度、传播理念(包括系统化的新闻与传播学和非系统化的支配性精神)等各个层面全方位地对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形态进行更学理化的研究,从而更有利于解决比较新闻学的一些瓶颈“问题”。(《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人民网,HYPERLINK"/GB/22100/5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