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李秀保孜孜耕耘,为了那片珊瑚海
夜晚,海南三亚某片海疆,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纵身一跃,下潜10米。鹰嘴鱼、刺尾鱼正在礁石间酣睡,在手电荧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李秀保来到一丛丛珊瑚前,悄悄地等候珊瑚虫一年一度的排卵。他必需在珊瑚的精子、卵子排放后一个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收集,然后把它们带回试验室,破解珊瑚虫有性繁殖的奥秘,选育出更适应在这片海疆生存的珊瑚虫。
李秀保是珊瑚礁的保护者,亦是修复珊瑚礁的“工程师〞。每年珊瑚虫排卵繁育的季节,他都会带着科研团队,到海南的多片海疆监测珊瑚生长、修复破碎的珊瑚礁盘、耕耘珊瑚苗圃……
多年来,李秀保研发的火山岩固定珊瑚礁盘等多项珊瑚礁保护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惧风浪,守护珊瑚之美
2022年,李秀保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报考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师从黄晖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良民两位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水产养殖和珊瑚礁保护完全不搭界。李秀保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了珊瑚礁生态学的大门。当时在国内,这个专业还属于冷门学科。
“黄晖老师见了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赶快学潜水。〞李秀保说,起初他对珊瑚礁保护毫无概念,并不知道这个学科的试验田在海底,时常要负重几十公斤下潜到十几米深海,干抡铁锤、砸钢圈的活儿。
李秀保拿到潜水证后的第一次潜水是在三亚鹿回头海疆——方圆十几米的鹿角珊瑚丛林连成一片海底的“热带雨林〞,蔚为壮观。“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漂亮世界。〞李秀保说。
一年100屡屡的下潜让李秀保逐渐爱上这片珊瑚海。2022年,他第一次在西沙群岛海疆看到肉乎乎的肾形真叶珊瑚、仿佛冒着泡的气泡珊瑚、千枝散开的海底柏柳珊瑚等珍稀珊瑚物种,守护脆弱生命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为了看珊瑚、拍珊瑚、研究珊瑚,李秀保时常租条渔船就出海,一去就是一个多月。领会海洋之美,当然也会有风险。有一次他下潜到三亚某片海疆科考,海面上的快艇从他头顶咆哮而过,差点擦到头皮。十几年的野外科考中,李秀保经历了数不清的风浪、搁浅,但这些丝毫没有消减他对珊瑚礁、对海洋的热爱。
花了14年,只为找寻答案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海洋。大量海洋生物的生存,则离不开海洋之中绚丽多彩的珊瑚礁。然而,数十年来,全球珊瑚礁面积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什么?自从2022年进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之后,李秀保走遍海南,寻觅问题的答案。
三亚一处海水养殖场的遭遇,引起了李秀保的注意。从2022年开始,这家养殖场接连养殖鲍鱼、螃蟹、石斑鱼,结果在2022年遭遇大面积的石莼迸发。大片海藻生长在珊瑚礁上,珊瑚也随之退化、死亡。
答案貌似很简单,养殖污水导致了这一切。关停养殖场,减少排污,海藻逐渐减少。李秀保却发现,其他海疆的珊瑚依旧面临生存危机。
大型海藻的生长速度迅猛。“大型海藻几个月就能覆盖珊瑚礁,它们挤占珊瑚的生存空间,释放毒素和有机物,导致珊瑚退化。〞莫非大型海藻就没有对手吗?一次次潜水,李秀保终究找到了答案。
鱼类的减少,导致大型海藻缺少天敌。导致这一切的,是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对于鱼类的过度捕捞。
从2022年开始,李秀保花了14年一次次潜入水下。2022年8月的一天,李秀保在海南东北部海疆潜水观测珊瑚,发现这里的珊瑚礁覆盖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带着欣慰返回船上,船长却惊魂未定地跑过来。
“你们潜水冒出的气泡浮上海面,一艘渔船以为水下有大鱼,正准备丢个‘水雷炮下去炸鱼。〞船长说完,那个问题的答案也愈发清楚。
无节制的人类活动,是珊瑚礁退化的决定性因素。花了14年,答案找到了,李秀保接连刊发多篇相关论文,收获荣誉的同时,心却空落落的。为那些漂亮的珊瑚,自己该做什么?这成为李秀保新的思考。
在海底抡铁锤,为珊瑚建房子
在李秀保看来,珊瑚就像一块块砖,为海洋生物垒砌了一座座栖息繁衍的家园。只有保护好珊瑚,才能守护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
“人类必需有所作为。〞2022年,李秀保所在的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试验室海洋牧场团队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工程。
李秀保带领团队尝试在海底培育珊瑚,将“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设计与珊瑚礁修复结合起来,研发出了珊瑚种植人工礁和黎族船型屋形珊瑚种植礁。
台风、海底流沙让随流而动的珊瑚幼虫很难附着生存,而这种用钢筋铁骨和废弃渔船混搭出来的人工鱼礁,可以牢牢地扎进海底。“我们在海底抡铁锤、敲敲打打,干的就是造礁盘、固基底的活。〞李秀保笑着说。
三亚蜈支洲岛海疆,一片80米长的工字形人工鱼礁,养育着1150株珊瑚。苗圃里每株珊瑚摆放的位置李秀保都了然于心:“这株是小叶鹿角珊瑚,前年8月种的,长势很好,过一阵就可以移栽到附近破碎的珊瑚礁盘上;那株是风信子鹿角珊瑚,去年底种的……〞10年间,李秀保和他的团队共移植珊瑚10种5000多株,一岁的珊瑚成活率超过90%,修复珊瑚礁面积约1公顷,这片海疆的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升至高于23%。
李秀保还创新使用玄武岩新材料来制作人工鱼礁,并就地取材,用海南特有的火山岩来固定破碎化的珊瑚礁。亲和、自然的火山岩引来珊瑚幼虫、珊瑚礁中鱼类的聚集。火山岩投放的前两年,不仅附着其上的珊瑚长势喜人,周边还出现了大量的海参、海胆、海百合。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让珊瑚礁恢复绚烂
常年的珊瑚生态学研究,让李秀保很明了珊瑚培育的难点。“珊瑚对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假如水质退化了,再好的修复技术也无用武之地。〞不考虑水质状况的盲目修复,无法实现珊瑚的保护恢复。
李秀保常把“生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为辅〞挂在嘴边,在他看来,需要修复的不仅是珊瑚,还包括整个海洋生态环境。
2022年,李秀保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奔赴南沙群岛海疆,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珊瑚礁生态调查。在其中几个岛礁,李秀保发现了珊瑚的“天敌〞之一——长棘海星。
“长棘海星对珊瑚礁具有致命杀伤力〞,李秀保介绍,长棘海星寻常会爬到珊瑚上,啃食表面的珊瑚虫。被啃食的珊瑚往往会因失去珊瑚虫而死亡,甚至是直接死亡,只留下一片“白骨〞——白化的珊瑚。一只长棘海星一个月就能啃噬几平方米的珊瑚。可是长棘海星的“天敌〞——大法螺,却由于过去的大量捕捞,数量变得稀少。
李秀保感慨:“要摸索开发出更好的修复技术,不仅需要让珊瑚活起来,还要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让鱼类贝类等渔业资源也丰富起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因此,李秀保和他的团队不仅研究珊瑚,还把草食性鱼类、贝类纳入监测范畴,采集回试验室,在增殖放流时选择更适合的鱼类。在他们的建议下,当地政府部门每年发动渔民和潜水爱好者下海捕获长棘海星,保护珊瑚。仅2022年,在南海西沙海疆就捕获了6万多只长棘海星,有效遏制了其对珊瑚造成的损害,珊瑚礁渐渐恢复往日的绚丽多彩。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珊瑚保护的理念也在改变,已从最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析2025年消费金融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策略创新报告
- 数字化理赔服务在2025年保险行业的客户满意度提升路径报告
- 船舶修理合同及技术协议
- 湖南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
- 灾害监测合同协议书模板
- 聘用电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演员人身意外安全协议书
- 法人委托他人签合同范本
- 电动车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铺地老青砖出售合同范本
- 三峡能源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简本
- 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讲课件
- ❤六年级奥数练习 全国版 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机控制中心(MC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投顾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边坡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蒸气产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呼和浩特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5建筑工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苏州】2025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