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课件_第1页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课件_第2页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课件_第3页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课件_第4页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

1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概念: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血栓脱落可以起肺栓塞(PE)。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沉寂的“杀手”住院患者大约1%死于肺栓塞90%PE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80%PE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2/3PE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3沉寂的“杀手”住院患者大约1%死于肺栓塞3DVT的高危人群:1.久坐职业者2.孕妇3.下腹以下部位手术者4.吸毒者5.肿瘤患者6.心血管疾病7.血液病8.结缔组织病者等4DVT的高危人群:5.肿瘤患者455DVT病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6DVT病因:血流缓慢:6DVT病因:1.静脉血流缓慢常见于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瓣膜的瓣窝内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是产生血栓的主要部位。7DVT病因:1.静脉血流缓慢7DVT病因:2.静脉壁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性损伤:较少见8DVT病因:2.静脉壁的损伤8DVT病因:3、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情况。由于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造成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9DVT病因:3、血液高凝状态910101111DVT的临床表现:疼痛:----最早出现

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等部位。大多数病人自觉疼痛呈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一般情况下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天。12DVT的临床表现:疼痛:----最早出现12DVT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8.0℃,有些起病急促,疼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肿胀肢体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丢失,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的发生。13DVT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13DVT的分型: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征(+),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

14DVT的分型: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1515DVT的辅助检查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DVT的常规检查方法)血管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螺旋CT静脉造影16DVT的辅助检查D-二聚体测定16并发症1、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在DVT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7并发症1、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预防DVT的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放中医中药18DVT的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18DVT是可以预防的一般预防

机械预防

药物预防19DVT是可以预防的一般预防19DVT的预防---一般预防戒烟,戒酒,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及血糖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避免下肢输液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20DVT的预防---一般预防20DVT的预防--一般预防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排肠肌。

21DVT的预防--一般预防21DVT的预防--机械预防抬高下肢:抬高下肢20-30°,膝关节屈曲5°。

要求:患肢远端足尖高于心脏水平。22DVT的预防--机械预防抬高下肢:22主动和被动的踝泵运动:放松,缓慢但有力,最大角度的勾脚尖。

背伸--将脚趾向上朝腿部弯曲

跖屈--将脚趾向下朝足底屈曲。

注意: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左右,每小时至少练10次。23主动和被动的踝泵运动:23梯度加压弹力袜:

安全,简便

抬高肢体10分钟,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再包扎。24梯度加压弹力袜:24气压泵治疗:25气压泵治疗:25DVT的预防--药物预防遵医嘱正确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普通肝素慎用止血药26DVT的预防--药物预防遵医嘱正确应用:26误区一:按摩热敷可减轻深静脉血栓肿胀痛?

应严禁按摩热敷,避免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流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7误区一:按摩热敷可减轻深静脉血栓肿胀痛?27误区二:多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早期卧床休息非常重要。因急性期栓子与管壁粘连不牢,再使用一些溶栓及疏通微循环的药物,导致栓子极易脱落。28误区二:多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28谢谢29谢谢29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

30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干预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概念: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血栓脱落可以起肺栓塞(PE)。3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沉寂的“杀手”住院患者大约1%死于肺栓塞90%PE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80%PE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2/3PE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32沉寂的“杀手”住院患者大约1%死于肺栓塞3DVT的高危人群:1.久坐职业者2.孕妇3.下腹以下部位手术者4.吸毒者5.肿瘤患者6.心血管疾病7.血液病8.结缔组织病者等33DVT的高危人群:5.肿瘤患者4345DVT病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35DVT病因:血流缓慢:6DVT病因:1.静脉血流缓慢常见于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瓣膜的瓣窝内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是产生血栓的主要部位。36DVT病因:1.静脉血流缓慢7DVT病因:2.静脉壁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性损伤:较少见37DVT病因:2.静脉壁的损伤8DVT病因:3、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情况。由于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造成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38DVT病因:3、血液高凝状态939104011DVT的临床表现:疼痛:----最早出现

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等部位。大多数病人自觉疼痛呈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一般情况下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天。41DVT的临床表现:疼痛:----最早出现12DVT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8.0℃,有些起病急促,疼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肿胀肢体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丢失,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的发生。42DVT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13DVT的分型: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征(+),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

43DVT的分型: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4415DVT的辅助检查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DVT的常规检查方法)血管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螺旋CT静脉造影45DVT的辅助检查D-二聚体测定16并发症1、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在DVT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6并发症1、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预防DVT的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放中医中药47DVT的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18DVT是可以预防的一般预防

机械预防

药物预防48DVT是可以预防的一般预防19DVT的预防---一般预防戒烟,戒酒,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及血糖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避免下肢输液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49DVT的预防---一般预防20DVT的预防--一般预防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排肠肌。

50DVT的预防--一般预防21DVT的预防--机械预防抬高下肢:抬高下肢20-30°,膝关节屈曲5°。

要求:患肢远端足尖高于心脏水平。51DVT的预防--机械预防抬高下肢:22主动和被动的踝泵运动:放松,缓慢但有力,最大角度的勾脚尖。

背伸--将脚趾向上朝腿部弯曲

跖屈--将脚趾向下朝足底屈曲。

注意: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左右,每小时至少练10次。52主动和被动的踝泵运动:23梯度加压弹力袜:

安全,简便

抬高肢体10分钟,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再包扎。53梯度加压弹力袜:24气压泵治疗:54气压泵治疗:25DVT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