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新学期开始,中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逐渐拉开了序幕。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考查面广,近几年来更加注重能力与技能的考查,而语文能力与技能正是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这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之内进行有效的复习,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应考能力,是我们每一个初三语文教师一直深思熟虑的。下面我对初三语文复习做一点粗浅的分析,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老师的说教、概念的灌输起不了多大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实践、训练。语文学习是以积累和感悟为主的。中考前的主要复习任务是:语言材料积累的进一步充实、巩固,真正落实名篇、名段、名句的背诵、默写,牢固掌握文言文中的关键字、词解释;理解、运用语言能力和鉴赏作品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积累运用的复习积累运用主要考查,字音字义、规范书写、标点、病句、仿写句子、默写名篇名句、文化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记忆混乱、不清楚,不完整,张冠李戴。2、默写时不明要求,胡乱填写。3、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简化字,书写马虎。针对上述状况,复习时应注意:1、先理解再背诵。2、加强三种句子的理解、背诵:一是体现古诗文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到今天仍有生命力、经常运用的句子,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是颇有文采的佳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对古诗文名句进行整合归类、关联拓展,特别注重有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的句子。4、通过检测、反馈不断矫正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词。5、严格规范书写。值得一提的是,在注重语言材料积累的同时,也要同样注重语言材料之间的联系。如文言实词解释中的一词多义和词性活用现象。《出师表》中“以光先帝遗德”和“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两句中的“遗”就是一词多义,前一个解释为“遗留”,后一个解释为“给予、赠送”。《桃花源记》中“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两句中的“舍”前一个作动词,解释为“放弃、离开”,后一个作名词,解释为“房屋、住宅”。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主动整理,加以辨析。二、阅读理解的复习1、现代文阅读是中考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考生在考试中往往因为阅读及答题方法上的偏差而丢失分数,对此好多学生在复习中也往往“不得要领”。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情况,我们认为要做好阅读着一块,必须作到以下几点:即整体感知,把握内涵;重点(句)突破,领会主题;审查题干,筛选信息;规范表达,突出重点。而在整个答题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文章为中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筛选信息,从文中找答案。不论是记叙性的文化散文,还是时代性强的议论文,或者是科技性的说明文。题目的设计都与文章的中心有密切的联系,而文章的主题根于文章的内容,内容决定文章的主旨内涵,所以在阅读中一定要强调整体阅读与感知,让学生在了解并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涵。比如进行记叙文的阅读训练,在让学生整体阅读后,总要设置这样的一系列问题: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片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读这篇文章,你感觉本文作者想传达给你什么样的信息?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③在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样的评价?4、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语句段是什么?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一系列题目的设问,让学生学会感知文段,有准备的答题。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的要求,从设题与相关语句段的关系中找答题的依据和思路方法,切忌在做题中断章取义或不看题目、无目的或想当然的答题。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复习中还要强调并训练学生用简明、顺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有很多学生在做阅读训练题时,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的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在表述中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不能用完整的句子特贵大-在线别是陈述句回答问题,句义表述不完整。(2)语言表达不流畅,病句现象较严重。(3)意思只是自己明白,但表述不具体,简而不明。(4)答题抓不住重点,不能准确领会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强调要用完整的陈述句答题。二是阅读课上进行精妙语段赏析的训练,训练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赏析,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3)进行病句修改的专题练习,修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一般性错误。通过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把握了阅读分析题的答题规则,规范了学生的答题过程及语言表达,使学生做到了辞达而义顺,言简而义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呈现为课内外语段各一则,相互关联、相互补充。阅读方式是比较阅读,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反馈课内。题型包括:1)、释词:以实词为主,其中,九年级教材中出现过的关键词为重点。关键词应该是常见的、古今关联密切却又变化较大的词。通假、活用为主要测试点。2)、翻译句子:两篇文段各一句。备考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段,都要重视那些有显著的句式特征的句子,如疑问句、倒装句、对偶句、省略句等等。翻译句子时要注意落实关键词,尽量直译。这在评分中尤为重要。3)、整体理解:一般有二、三个题,这种题型对能力要求较高。过文字关、读懂文段是基础,理解课内段是关键。注意要关注两篇文章的联系,找出相同的内容,由课内段带动对课外段的理解。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要恰当选材。过去考关于劝学、励志的小故事居多,去年注重考察山水小品,一般篇幅较短,所以这方面的训练资料也特别多。今年可能会有所改变,应该多选一些与九年级课文相关的类文进行训练,这样针对性更强。三、写作的复习写作,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对于初三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需要讲究策略。中考写作主题,更多的是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倡,对美好感情的体味。我仔细分析历年作文试题,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中考作文命题常有如下几大主题:1、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2、走进心灵世界,抒写亲情友情。3、热爱自然万物,保护生态环境。4、感悟现实生活。因此,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关注这些问题。要注意的是写作时要写出真情实感、切忌假大空。文体上如果是“文体不限”,那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但如果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既讲不清道理,又写不清故事,这是不可取的。此外,书面工整也很重要,对字迹潦草、无法看清的作文,评分都是同类中最低的。鉴于此,写作复习中应注意三点:1、注重积累,丰富写作内容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所以,中考作文复习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积累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观察身边的各种不同的人群,关注社会热点,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污染、道德、诚信、网络、创新等等,进行思索、体会。同时,收集一些典型事例、人物、名人名言等。中考前夕,学生对自己积累的材料再做一些整理、分类、梳理,那么,考试时就能打开思路,拓宽内容,提高作文效率了。2、扬长避短,强化训练中考迫在眉睫,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克服作文中的弱点,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因此,关键还是找出学生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尽力把他的优点“发扬光大”。如,有的学生人物描写很出色,那就让他在人物描写上多下工夫,在批改作文时对他进行特别辅导。同时指导他在作文审题时,选材尽量靠近写人。强化系列作文训练:立意、审题、选材、表达、布局等专项训练。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进行写作技巧训练:精心锤炼开头、结尾,力求达到“凤头”、“豹尾”;安排合理的写作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精心“包装”,作文前写“题记”,作文中列小标题,采用书信体,日记体等。3、真情写作,创意表达考前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我笔写我心”,表现自己,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生活见闻、生活感受,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训练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要视角独特,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感受。初中学生作文,语言干瘪,词语苍白,软弱无力,即使使用修辞也是力不从心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模仿优秀作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阳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年枣庄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包钢供货合同范本
- 别墅灌溉维修合同范本
- 仓库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车间机床承包合同范本
- 共同做模具合同范本
- 个人售房合同范本
- 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门窗加工制作合同
- 项目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解析
- 四年级上册音乐《杨柳青》课件PPT
- 安徽省庐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全国2017年4月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题及答案
- 东乡族学习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质教案
- 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
- GB/T 32348.1-2015工业和商业用电阻式伴热系统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