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_第1页
地球和地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_第2页
地球和地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_第3页
地球和地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_第4页
地球和地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图区域地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纬线和经线3.利用经纬网定位4.地图三要素5.分层设色地形图目录6.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形状,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据。01能够说出经线与纬线特点以及划分,并能利用经纬网定位。02学会看地图,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03能通过地图来正确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够熟练应用分层设色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04新课导入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地球的大小6378km6357km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2πR=2×3.14×6371千米=40009千米≈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地球仪0°20°N90°N40°N60°N20°S40°S90°S120°W60°E120E°180°地轴

地球自转轴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纬度的定义40°

0°(赤道)40°NS90°N90°S指某地地面法线对赤道面的夹角纬度的划分北纬N

南纬S0o30oN45oN60oN60oS45oS30oS75oN75oS长度特点:度数范围:表示方法:90oS90oN指示方向:90oS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N30oS30oN30oS60oS60oS60oN60oN90oN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66o34’N90oN90oS23o26’N23o26’S66o34’N66o34’N23o26’N23o26’S66o34’N纬线的特点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纬线的特点12(3)长度特点:(2)纬线形状、指示方向:圆;东西方向(1)纬线圈的个数:无数个(4)度数范围以及表示方法:(6)半球划分: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北纬用N,南纬用S0°~90°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5)变化规律:经度定义1320°0°ANSB本初子午线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经度划分15°东经西经15°30°45°60°30°45°60°90°向西增大向东增大90°0°本初子午线经度识别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00

本初子午线300西东EEEEEWWWWW经线的特点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20°W20°W160°E小于20°W,小于160°E的是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大于20°W,大于160°E的是西半球180°160°E经线的特点(1)经线形状、指示方向:(2)长度特点:(3)度数范围以及表示方法:(4)变化规律:(5)半球划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20°W和160°E划分东、西两半球东经用E,西经用W半圆南北方向0°~18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小结——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度数起止点本初子午线(00

经线)赤道(00

纬线)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半球划分西经200W、东经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经纬网的含义及作用含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并可以判断两点之间的方向。00150150300300450450

00300150300150450ABA:300N、150WB:150S、300ECC:300N、300E450B在A的东南方位经纬网练习

102030405020304050ABDEA()B()D()E()10°E,20°S20°E,30°S40°E,50°S50°E,40°S经纬网应用利用经纬度判断方向:

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时,若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若两地镜度数之和大于180°,则相反。经纬网应用在用经纬网确定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纬线上,也不在同一经线上,则既需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又需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3)按经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①两地同为东经度②两地同为西经度③两地分别为东经和西经经纬网应用两点间最近航程和方向变化问题:地球是球体,两点间球面距离最短,即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1)若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即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飞机飞行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南北极点。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经纬网应用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考虑经过北极点还是南极点为劣弧,然后再确定最短航程的走向。(2)不在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飞机应如图中虚线所示飞行,即北半球向北弯曲,南半球向南弯曲。A经纬网应用若甲一两点在此大圆最北点两侧或最南点两侧,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如图中B→A;A经纬网应用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如图中D→C;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A经纬网应用1.纬度与距离: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2.经度与距离

(1)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2)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2)千米。

(3)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长度为111×n×cosφ千米。定距离(计算两地实地距离)经纬网应用经线长度的计算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纬度差×111千米)。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是111千米。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φ),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φ千米。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不是最短距离)。经纬网应用定范围(1)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其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越大;(2)纬度大致相同,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经纬网应用1、读经纬网图,回答: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经纬网应用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地图的定义地图就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陶片地图电子地图地图展示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定义:表示方法: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40千米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1:400000040000001或(1/4000000)(计算公式)比例尺的表示方式示例线段式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800千米数字式1/800000000800千米比例尺的大小>1/30000001/80000000中国全图

比例尺较大显示范围小内容较详细北京市区图比例尺较小显示范围大内容较简单比例尺的大小

中国政区图比例尺较大显示范围小内容较详细

世界政区图比例尺较小显示范围大内容较简单比例尺的缩放(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如:将比例尺1/10000放大到4倍,则

新比例尺为1/10000×4=1/2500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

如:将比例尺1/10000缩小到1/4,则

新比例尺1/10000×1/4=1/40000

比例尺总结

比例尺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_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数字式:如1∶100000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如比例尺的大小①数字式比例尺: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②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___________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小大小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面对地图南北东西西东北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北图例定义: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地图上一些常用图例和注记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高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地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四周高,地

中间低。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和缓。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东非高原分层设色地形图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等高线特征:闭合曲线,相对高度较大。落基山脉分层设色地形图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山间盆地分层设色地形图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东北平原地面高度的计算高度/米0-2000200040006000A相对高度海拔C1.什么是海拔?2.什么是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绝对高度。洋海B等高线地形图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200等高线计算1,计算两地点间的相对高差:①若两地海拔为定值,则两地相对高差为定值.

ΔH高差=h甲-h乙(h甲与h乙为等高线上的两地海拔)②若两地海拔为不定值,则两地相对高差为不定值(n-1)d<ΔH高差<(n+1)d(n为两地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2,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差:①陡崖顶部与底部相对高差的估算:(n-1)d≤Δ

H高差<(n+1)d(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②陡崖顶部海拔高度的估算:h高≤h崖顶<h高+d(h高为重叠等高线上最高海拔)③陡崖底部海拔高度的估算:h低-d<h崖底≤h

低(h低为重叠等高线上最低海拔)等高线的判读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

就是两地的海拔差。B: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

相对高度:A点的海拔-B点海拔区间值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

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AB400500600700等高线的绘制与特点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山200m200m150m100m50m150m100m50m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线曲闭合线重必涯疏缓密陡示坡坡降凹凸有致大小有余地形部位的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等高线重合地形部位的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等高线重合随堂练习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A.300米B.360米C.400米D.450米2.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A.①B.②C.③D.④3.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A.AB.BC.CD.DBAD地形剖面图绘制-200m-100m0m100m200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