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说明_第1页
通信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说明_第2页
通信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说明_第3页
通信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说明_第4页
通信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4.7依照调查,某大区各总站的长话流量矩阵如表4.12所示,经预测得出,在规划期末各局的总去业务量,,,各局的总来业务量为,,按计算误差小于3%的条件下,预测规划期末的流量矩阵。表4.12原始流量矩阵123105001000150024000100500380020001000120070011003000解:由于=11500≠=11900,为使来、去话务量相等,进行平衡调整,各局来业务量按比例11500/11900缩减。=3600=q=3479=2800=2706=5500=5315得到各局来业务量,成为新的预测来话务量。进行第一次行调整:==;=0,=500=1500,=10003=3000=400=1600,=0,=1004=400计算:=,见表4.13。12310150030004500216000400200034000100005000560025003400347927065315表4.13第一次行调整结果列误差计算:E=max||==61%由于误差太大,进行第一次列调整。各列流量。例:==1600=994,=4000=2485行误差仍大,=40.3%。调整结果如表4.14所示。再进行第二次行调整,如此反复进行行列调整,经6次调整,得到某局到各分局的去流量或来流量,如表4.15所示。表4.14第一次列调整结果1231016244690631445002994062516192000324851082035675000347927065315表4.15第六次列调整结果123误差106723942461445002.5%265101372202420001.2%3282820340486250002.8%347927065315在以上预测中能够用长话流量流向三天调查资料为基础,预测规划的长话流量。然而在长话预测中,双因素法存在:=1\*GB3①=2\*GB3收敛、②=3\*GB3零增长、③平衡三个问题。而在市话预测中,由于“0”元素较少可得到较好的应用。(包括当今长话通信中少“0”现象)。克服收敛问题的技巧是将矩阵中的“0”元素(除对角线外)强迫置1。为尽量减少强置1带来误差,可如下处理:得到预测结果后,将得到的{a′ij}还原为原单位,即:四舍五入取整,经推论,强迫置1,实际上只给非零元素增加0.1个业务量(统计值)。由于强迫置1克服了双因素法用于长话流量预测中存在的严峻缺陷,在长话预测中得到可靠的应用。4.3.3其它流量预测方法1.吸引系数法是在已知各局的预测业务量的条件下,在现有流量矩阵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局间吸引系数来求得预测流量矩阵。网中各局间吸引系数表示各局间的信息交换频率程度。吸引系数:式中,——局到局的吸引系数;——网的总流量=整个网中各局去话量;——局到局的流量。若已知总流量预测值,先通过调查统计的出现存网中各局的,假定值不变,则各局间的预测流量值,求出预测流量矩阵,确定时可结合以后情况作适当调整,当矩阵不平衡时还需进行平衡调整。(注:此处)。依照以上公式,就可预测规划期末的局间话务量的矩阵(假设)。与一般市话网局间话务量预测不同处是那个地点扣除了到辖县的话务量,待第二层次话务量预测后,再将各辖县到汇接局的话务量分配到市区各局。这种预测方法,关键是要明白各局间的吸引系数的数值,关于已建成正在运行的局,可通过实测获得,关于待建的新局可利用以下经验公式试算出,然后参照已建的规模与距离能够类比汇接局的值,修正取定。的经验公式:,式中为常数,一般取1.6;D为局到局的直线距离(公里)。有如下经验公式:当公里时,当公里时,当公里时,2.重力法重力法是一种依照交换局间话务量随两局实占容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两局距离增加而减少的差不多原理来预测局间话务量的一种预测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基础话务矩阵只要有网内各局间的距离和规划期各局的交换机容量以及有关的一些数据,就能够算出规划期局间话务量矩阵,但重力法准确程度不专门高,因为在地域专门广的本地网内两地之间的话务量阻碍因素远非只有容量和距离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依照统计分析得出,两局间的流量与两局间的用户数或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而与距离的次方(或或)成反比。式中,——局预测的去话量;、——分不为局,局区域预测的用户数或人口数;——局与局间的距离;——局与局间的流量。传统的重力法存在专门大的不足,即距离是用局间距离表示如此本局距本局的距离为零,使重力法无法计算本局话务量,只能人为确定本局话务量。通过改进后的重力法是将用户间平均距离来代替局间距离,本局话务量也在话务矩阵中参与分配。改进型重力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局到局间的去话量(当,代表本局话务量);——局规划期的实占当量;——局规划期的实占当量;——局的本地去话量;——用户间平均距离,——局用户到本局平均折线距离;——网内参加交换的局数;——局到局直线局间距离;——局用户到本局的平均直线距离,。本章小结本章对通信业务和流量预测进行了介绍。通信业务与流量分析是网络需求工程的具体化内容。预测中应注意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使用。应注意对结果的分析、跟踪与修证。本章习题1.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的差不多步骤是什么?2.统计预测是如何样分类的?3.试分析趋势外推法的特点。4.应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要紧包括哪些步骤?5.时刻序列预测法一般有哪些步骤?6.试分析线性趋势外推法的特点。7.试分析指数曲线法的特点。8.试分析成长曲线模型的特点。9.时刻序列预测方法分为哪两大类?10.移动平均法的预测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