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3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_第1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3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_第2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3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_第3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3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_第4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3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2·百色市联考]公元前5世纪中期建造的雅典卫城包括了一系列大小神像和独立神像,后期希腊的建筑则以公共建筑为主,出现了露天剧场、竞技场和议事厅等。雅典建筑风格的转变()A.意味着雅典宗教意识的淡化B.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实质转变C.说明公民自由被进一步限制D.推动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2.[2022·白山市模拟]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渴望征服自然B.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D.尊重自然规律3.[2022·唐山市模拟]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4.[2022·赤峰市联考]苏格拉底指出,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相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这一观点()A.体现了人性与理性的相结合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C.旨在区分人文主义真假问题D.指出了雅典民主制的弊端5.[2022·辽源市模拟]比如“如果我想修鞋,我要去找谁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像普通人可能会给出“去找鞋匠”的答案,但苏格拉底以此延伸引出各类型的匠人,最后问出:“谁应该修理国家这只船呢?”从细小的生活问题上升到关乎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体现了苏格拉底()A.崇尚人的理性B.提倡怀疑精神C.注重启发思维D.珍视城邦利益6.[2022·焦作市联考]苏格拉底在探讨具体问题时,多次表示自己陷入了“疑难”。在《会饮》《斐德罗》等对话录中他多次宣称,只有神才握有智慧,而人是不可能掌握智慧的,只能追求智慧。其认知()A.体现出对理性的尊崇B.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C.否定了神的主导地位D.标志着人类自主意识出现7.[2022·通化市联考]古希腊思想家芝诺曾描绘过世界城邦的蓝图。其法律是由自然颁布的“正当律”或“公共法”,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公民,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最高的善和有德性的生活,且善包括智慧、正义、勇敢等德性。芝诺的这一构想()A.希望建立起公平正义的理性秩序B.突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C.主张自然法就是过自然社会生活D.意在为雅典社会重建道德规范8.[2022·新余市联考]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各类宗教和神学著作等。教皇的上述活动()A.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说明基督教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D.意在借用古典文化强化宗教控制9.[2022·通化市模拟]在意大利14世纪以来的二百年间,除了那种受天主教会影响认为时间只是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的传统观念之外,一种将时间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的新观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座右铭。这说明当时()A.天主教会宗教特权被推翻B.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C.人文主义的宗教观念盛行D.公众时间观念出现阶级分化10.[2022·驻马店市联考]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对他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B.褒扬了人的地位和价值C.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11.[2022·宜城市联考]文艺复兴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追求现实幸福生活,理直气壮地为人性的合理性辩护;宗教改革提出《圣经》至上,因信称义,以虔诚的信仰来对抗堕落的教会。这表明二者都()A.试图摆脱信仰的束缚B.促进了民主意识觉醒C.改变了民众价值观念D.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12.[2022·盐城市模拟]1504年,尼德兰学者伊拉斯谟在《基督精兵手册》中指出:回归《圣经》和正确理解经文是提升基督徒虔诚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点,基督徒首先应该学习希腊人的文学、哲学、雄辩术等古典文化。这一主张()A.促进了新教伦理的传播B.有利于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C.强调了理性主义的作用D.提升了基督教会的权威地位13.[2022·河池市模拟]农民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用在享乐,感到无比愤慨。城市市民认为天主教的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了()A.各阶层对“因信称义”的认同B.天主教会的腐败问题严重C.西欧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发展D.宗教改革有一定社会基础14.[2022·新余市联考]马丁路德说“上帝怜悯我们吧!没有人能凭一个礼物就保证了他将获得拯救,就算那是一位主教授予的,因为即使是上帝的恩典也不能给予这种保证,使徒曾经命令说我们将在恐惧颤抖之中获得拯救的;我们也读到‘只有正直的人才可获救’”。其主旨是()A.宣扬因信称义B.反对出售赎罪券C.实行宗教改革D.否定教会权威15.[2022·新余市联考]1523年,路德指出“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但在必要时,世俗政权可以“净化和改造教会”,世俗统治者甚至可以被认作“对教会外部事务具有权威的主教”。他提出这一观点()A.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B.阐释了主权在民的主张C.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2·信阳市模拟](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世纪的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千万到3千万人的生命,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工人也减少了他们的劳动力供应。1349年英国秋天收割的时候,地主们只能花双倍的工钱才能雇到人手。在整个中世纪,消费品一直供不应求。黑死病促进一部分人认识到在死神面前,贵贱都是平等的,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此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呼唤人性的解放。——摘编自王红印《浅谈中世纪西欧黑死病的影响》材料二1932年日本将国内的细菌实验室搬到中国满洲。在这里使用大量中国健康的活人做实验,并多次组织远征队,将染有鼠疫等细菌的跳蚤和食品,用飞机在中原和江南、福建一带广泛散播,导致许多无辜百姓惨死。旧中国某些地方本身就有鼠疫霍乱流行,中国当局难以一下子区分是自然疫病流行还是细菌武器攻击。1939年日军还向苏军阵地发射了装有细菌的炮弹,致使这一地区发生了传染病疫情。1944年6月,美军对日军占领的塞班岛进行严密封锁,日军首脑见大势已去,竟然丧心病狂地实施人体病毒武器。——据金成民《日本细菌战》(1)根据材料一,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研制和使用细菌战的特点。(18分)17.[2022·亳州市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从人类有了精神活动以来,就开始了精神不断进化的过程。但是精神进化发生质变,在人类历史上仅有两次。一次是在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的文明轴心时代,另一次则发生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进化的确是一个超长时段的概念。面对这样一个超长时段的概念,人们要扣问的是,在精神进化的过程中,精神内核的变化或曰精神核心价值的变化是什么?人类精神进化的过程与“开放”的概念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主要体现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在开放的时代,人类精神进化的步伐会更快些,涵盖的内容也会更多些;另一方面是人类精神进化的内涵当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开放文化观念。——摘编自梁景和、殷定泉《文化开放时代的精神进化》围绕材料,结合中外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课时作业381.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大量修建神像到修建公共建筑,实际上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开始从关注神到关注人,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雅典人宗教仪式淡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雅典公民的自由受限,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来临的标志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完成,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寓言故事形象的概括人从出生到老的状况,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重视以人为研究对象,B项正确;材料以寓言故事来说明古希腊对人的研究,至于是否渴望征服自然,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研究的对象是人,而没有体现“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排除C项;材料中突出的是人,而不是自然规律,排除D项。答案:B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雅典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等主张,重塑了雅典的社会价值观,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因此材料“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这一主张有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C项正确;亚里士多德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的结论,排除B项;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排除D项。答案:C4.解析:苏格拉底指出,“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所有的东西“真”与“不真”在于是否符合这个“最健全的原则”反映了他从人的内心寻求规定自然的原则和根据,强调了人性与理性的结合,A项正确;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苏格拉底的观点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但材料的目的不在于区分人文主义真假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苏格拉底对希腊民主制度的看法,排除D项。答案:A5.解析:从修鞋延伸出各类型匠人再上升到国家层面,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来引导人们分析抽象的问题,体现启发式的思维方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格拉底注重启发思维,不能说明崇尚人的理性、提倡怀疑精神和珍视城邦利益,排除ABD项。答案:C6.解析:题干材料显示“苏格拉底在探讨具体问题时,多次表示自己陷入了‘疑难’”,并且认为“只有神才握有智慧,而人是不可能掌握智慧的,只能追求智慧”,表明苏格拉底能够虚心和人们进行探讨,能够理性看待人们的认知,体现出对理性的尊崇,A项正确;B项说法是智者学派的意义,排除B项;C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泰勒斯等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思想家芝诺认为,在城邦林立的希腊应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友善、智慧、奋进的城邦间国际关系,或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友善、智慧、奋进的统一国家,这反映了他对建立公平正义的理性秩序的追求,A项正确;芝诺不是在强调法律,而是在强调法律的正当性和公正性,排除B项;虽然以芝诺为代表的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就是后来自然法的源头,但他们认为的自然法要求法律符合自然本身的规律,例如自由、平等、人权等,而不是过自然的生活,排除C项;材料阐释的是芝诺对整个希腊地区的思考并非仅对雅典,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教皇的这些行为做法客观上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推动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B项与主旨无关,排除B项;文艺复兴已经兴起,与教皇无关,排除C项;D项不是教皇的目的,排除D项。答案:A9.解析:14世纪意大利首先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越来越多人对时间的认识由“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到“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说明人们反对天主教会思想的束缚,重视通过努力奋斗创造在现世社会生活的幸福,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故B项正确;天主教会仍然具有宗教特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文艺复兴重视现世生活幸福的人文主义观念,不是宗教观念,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材料“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B项正确;经典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排除A项;启蒙运动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排除CD项。答案:B11.解析:文艺复兴提倡人性解放,追求人的现实幸福生活,宗教改革主张以人的虔诚的信仰来对抗堕落的教会,表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D项正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不反对宗教信仰,只是反对罗马教会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意识觉醒”,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主张,无法体现民众的价值观念是否发生改变,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根据材料“1504年”可知,此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回归《圣经》和正确理解经文”“基督徒首先应该学习希腊人的文学、哲学、雄辩术等古典文化”可知,伊拉斯谟强调的是基督徒应该有自己理解《圣经》的能力,而不是依靠教会以及对古希腊文化复兴,这有利于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启,此后才有新教一说,排除A项;倡导“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排除C项;该主张会削弱而非提升教会的权威地位,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材料“农民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用在享乐”“城市市民认为天主教的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体现的是农民和城市市民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及清规戒律,说明的是宗教改革有一定社会基础,D项正确;农民和城市市民不能代表社会各阶层,排除A项;天主教会的腐败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B项;材料与西欧的民族、国家意识发展无关,排除C项。答案:D14.解析:根据“没有人能凭一个礼物就保证了他将获得拯救,就算那是一位主教授予的,因为即使是上帝的恩典也不能给予这种保证”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主教或者上帝的恩典也不能使信徒获得拯救,而必须依赖信徒自身的信仰,由此可知是否定了教会的权威,D项正确;马丁·路德主要是在否定教会权威,并不能说明是宣扬因信称义和反对出售赎罪券,排除AB项;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内容,但材料的主旨主要是否定教会权威,排除C项。答案:D15.解析:根据“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净化和改造教会”可得出路德强调世俗政权要独立于教权,高于教权,这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A项是《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影响,排除A项;B项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B项;路德的这一主张并没有推翻天主教会的统治,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14世纪的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千万到3千万人的生命,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工人也减少了他们的劳动力供应”可知,人口死亡,劳动力短缺;根据材料“在整个中世纪,消费品一直供不应求”可知,生产相对停滞;根据材料“黑死病促进一部分人认识到在死神面前,贵贱都是平等的,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此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呼唤人性的解放。”可知,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发生。(2)特点:根据材料“在这里使用大量中国健康的活人做实验”可知,极端残忍性;根据材料“将染有鼠疫等细菌的跳蚤和食品,用飞机在中原和江南、福建一带广泛散播,导致许多无辜百姓惨死”“中国当局难以一下子区分是自然疫病流行还是细菌武器攻击”可知,破坏性、隐蔽性、多地使用;根据材料“1939年日军还向苏军阵地发射了装有细菌的炮弹,致使这一地区发生了传染病疫情”可知,使用范围广;根据材料“竟然丧心病狂地实施人体病毒武器”可知,使用手段多样。答案:(1)影响:人口死亡;劳动力短缺;生产相对停滞;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发生。(2)特点:极端残忍性;破坏性、隐蔽性、多地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手段多样。17.解析:本题是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