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复习策略】本讲在复习时应注意:①掌握环境问题要把握“一个实质、二种原因、三种表现”。②掌握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循环经济的模式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评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意义注意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去分析。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1)关注重大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如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现象,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2)以中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生态城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或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综合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3)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关注重大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如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现象,考1.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1)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处在低纬度的国家 B.处在热带的国家C.岛屿或临海的国家 D.地处内陆的国家(2)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是 (
)。①物种相对单一②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③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④人类的过度捕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对图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不位于内陆。第(2)题,印度尼西亚的濒危物种多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大量丰富的物种,但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D
(2)B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环境问题产生原因2.环境问题产生原因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1)主要表现形式: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地区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3)国家差异。①形式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②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有三点: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本身经济、技术条件有限,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
(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宏观分析;主要原因是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的特点具体分析。(2)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分析自然原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可持续发展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2(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2)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解析第(1)题,联系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寻找突破口,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分析。a来自于生活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厂;b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的产品是服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工业为服装产业,基本做到了减轻污染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高效的生产过程,利于环境保护。答案(1)D
(2)C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如玛雅人未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2)原则。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共享地球资源;不能以损害他人(其他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本地区)的发展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任务(2)原则。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特别提醒】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的关系节能,就是节约能耗,包括电、煤、油等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和其他所有资源的节约。减排,就是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减少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并对各种最终无法再生利用的终极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和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解答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维流程解答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维流程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通关锦囊】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其判读的基本程序是: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分析其中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图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通关锦囊】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专题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复习策略】本讲在复习时应注意:①掌握环境问题要把握“一个实质、二种原因、三种表现”。②掌握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循环经济的模式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评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意义注意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去分析。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1)关注重大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如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现象,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2)以中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生态城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或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综合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3)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关注重大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如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现象,考1.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1)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处在低纬度的国家 B.处在热带的国家C.岛屿或临海的国家 D.地处内陆的国家(2)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是 (
)。①物种相对单一②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③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④人类的过度捕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对图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不位于内陆。第(2)题,印度尼西亚的濒危物种多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大量丰富的物种,但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D
(2)B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环境问题产生原因2.环境问题产生原因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1)主要表现形式: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地区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3)国家差异。①形式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②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有三点: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本身经济、技术条件有限,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
(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宏观分析;主要原因是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的特点具体分析。(2)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分析自然原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可持续发展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2(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2)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解析第(1)题,联系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寻找突破口,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分析。a来自于生活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厂;b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的产品是服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工业为服装产业,基本做到了减轻污染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高效的生产过程,利于环境保护。答案(1)D
(2)C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件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如玛雅人未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2)原则。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共享地球资源;不能以损害他人(其他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本地区)的发展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任务(2)原则。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运动场地维修策略考核试卷
- 产业政策对包装设备行业的影响考核试卷
- 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中的赡养费调整公证考核试卷
- 隐私保护在远程工作环境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新建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报告表
- 勘探设备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信息化管理应用考核试卷
- 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信托合作案例考核试卷
- 二次元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二次元文化心理分析考核试卷
- 2025版中介合作佣金协议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子废物拆解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心理咨询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 消化道出血教学课件
- 房颤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
- 青海省交通检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梅毒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 CJ/T 511-2017铸铁检查井盖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