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99CCSB07

6111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DB6111/T184—202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Theevaluationsystemforsustainabl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waterresourcesbasedTheevaluationsystemforsustainabl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waterresourcesbasedonthewaterfootprinttheory2021112320211215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111/T184-2021DB6111/T184-20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本文件由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出解释。联系人:高学睿联系方式系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8号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区邮政编码:712100IIDB6111/T184-2021DB6111/T184-2021DB6111/T184-2021DB6111/T184-202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以县域或灌区为单元开展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4-201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B/T30943-2014水资源术语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水足迹Greenwaterfootprint生产过程中消耗的降水量。3.2蓝水足迹Bluewaterfootprint生产产品或服务过程所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量。3.3灰水足迹Greywaterfootprint3.4作物生产水足迹Waterfootprintofcropproduction作物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来源水资源数量。包括作物生产绿水足迹、作物生产蓝水足迹。3.51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Internalagriculturalwaterfootprint评价区域内消费的自产农产品的水足迹。3.6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Externalagriculturalwaterfootprint评价区域内消费的区域外输入农产品的水足迹。指标体系体系建立原则科学性。指标应能够客观反映复合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并较好地度量农业用水可持续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客观性。指标数据采集应准确,并真实反映客观情况。可行性。指标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且易于获取、方便计算。体系结构济、环境及管理发展状况。准则层。由资源子系统、效率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用于反映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性。济、环境及管理发展状况。准则层。由资源子系统、效率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用于反映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性。5261。表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评价指标5指标数据获取2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资源维度(C1)多年平均降水量经济维度(C3)灌溉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区域水资源总量万元农业产值绿水足迹水资源可利用量万元农业产值蓝水足迹总绿水足迹环境维度(C4)农田化肥施用量总蓝水足迹农田农药使用量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雨养农田灰水足迹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灌溉农田灰水足迹效率维度(C2)区域农业用水占比管理维度(C5)设计灌溉面积占比单产蓝水足迹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单产绿水足迹农业节水设施完好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单位面积农业节水投入效率维度(C2)降水利用效率管理维度(C5)管理机构与制度法规健全度经济维度(C3)雨养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效果多年平均降水量根据区域降水量系列资料计算或查询区域水资源相关统计年鉴等资料获取。区域水资源总量通过区域水资源公报或管理部门权威数据公报等获取。水资源可利用量通过区域水资源统计年鉴及水资源公报等资料获取。总绿水足迹计算详见公式(1)。式中:𝑊𝑔���——农业总绿水足迹

������

=𝐸�∙��......................................................................(1)1000∙�ETg——作物耗水量中来自有效降水的部分,mm;�——,m;λ——作物复种指数。公式(1)中ETg的计算见公式(2)。𝐸𝐸�=min(2)式中:ETc——作物需水量,mm;Pe——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mm。公式(2)中ETc的计算见公式(3)。𝐸�=��∙𝐸0.........................................................................式中:kc——作物系数;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公式(2)中有效降水��用公式(4)和(5)计算:当��2503��=Σ���25.6∙�� (4)1125��>2503��=Σ�(250+0.1∙��) (5)�13式中:��——生育期第�旬降水量,mm3n——作物整个生育期的总旬数。250——为经验参数,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提出。5.5总蓝水足迹计算见公式(6)。����=���∙�式中:3�����m;���m/m;���。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计算见公式(7)。式中:

��=��−�.(7)���——;��——m;��——m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计算见公式(8)。式中:

𝑊�=��......................................................................................(8)���m;��m区域农业用水占比计算见公式(9)。计算见公式(9)。�=𝑊�式中:�——区域农业用水占比;��;�m5.9单产蓝水足迹计算见公式(10)。�����=�����式中:�����m/t;������𝑔𝑟——区域作物产量,t。5.10单产绿水足迹计算见公式(11)。𝑤 ���������式中:�������m/;𝑊𝑔���——区域作物生产过程中总绿水足迹�𝑔𝑟——区域作物产量,t。4灌溉水利用效率参考当地农业、水利部门统计资料或有关测算结果确定。降水利用效率参考当地农业和水利部门的测算结果确定。雨养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计算见公式(12)。式中:

��=��,�.(12)𝑊���/m;���/m;��m/。灌溉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计算见公式(13)

��=�����.(13)�����式中:式中:�——/m;���,�——/m;����——/m。万元农业产值绿水足迹区域农业总绿水足迹与农业产值(以万元为单位)之比。万元农业产值蓝水足迹区域农业总蓝水足迹与农业产值(以万元为单位)之比。农田化肥施用量区域农业生产总化肥施用量与播种面积之比。农田农药使用量区域农业生产总农药使用量与播种面积之比。雨养农田灰水足迹计算见公式(14)。���=C���−C���(4)式中:���——m/m;α——雨养农田氮素淋溶率,以百分比计;�——5C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水体允许的最大总氮浓度,mg/L;C𝑚�——研究区水体总氮浓度自然本底值,mg/L。灌溉农田灰水足迹计算见公式(15)。式中:���——

𝑅�=1000∙�∙��..................................................................(15)�������——雨养农田氮素淋溶率,以百分比计;�——其余符号意义与式(14)相同。设计灌溉面积占比在一定的设计保证率下灌溉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查阅灌区设计参数确定。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业节水设施完好率农业节水设施完好率单位面积农业节水投入区域内农业节水总投入与耕地面积之比,通过查阅当地有关管理部门资料或者调研方式确定。管理机构与制度法规健全度评价区域农业用水管理机构与制度健全度,以百分制形式打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效果6多指标综合评价6.1用水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与各分项指标的表达关系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与各分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关系,见公式(16)。�=0.1459∙�1+0.2930∙C2+0.0607∙C3+0.3566∙C4+0.1438∙C5 (16)式中:�—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1—由5.1~5.7部分七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等权重加和计算;6�2—由5.8~5.12部分五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等权重加和计算;�3—由5.13~5.16部分四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等权重加和计算;�4—由5.17~5.20部分四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等权重加和计算;�5—由5.21~5.26部分六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等权重加和计算。指标无量纲化正向指标指标越大,评价目标越优,变换计算见公式(17)。式中:��——标准变换后的指标值�——指标原值;

�=����−����

.............................................................................(17)�𝑚�——指标原值的可能最大值,根据不同指标的物理意义或长系列历史数据确定可能最大值;��逆向指标指标越小,评价目标越优,变换计算见公式(18)。��=�𝑚�−��式中:各项的含义同公式(17)。6.3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详见表2。表2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等级划分7评价结论与管控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应整理评价成果,给出评价结论,提出调控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阐述评价区气候水文、农业区划、种植结构、水资源禀赋、现状农业供水和用水情况,详细梳理该地区农业用水面临的主要矛盾。整理、归档评价指标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和中间数据。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水平。从适水发展、节水增效、现代灌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建议。式中:各项的含义同公式(17)。6.3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详见表2。表2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等级划分7评价结论与管控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应整理评价成果,给出评价结论,提出调控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阐述评价区气候水文、农业区划、种植结构、水资源禀赋、现状农业供水和用水情况,详细梳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