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课件_第1页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课件_第2页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课件_第3页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课件_第4页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个性: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客家人的个性:没有梅县人写(文化之乡)不成,没有兴宁人骂(能言善道)不成,没有五华人打(性格硬直)不成。3~6岁是个性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因此,学前儿童的个性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气质等方面。个性的差异通过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来。个性的形成有赖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知识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它包括三种形式,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第一反抗期”基础知识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形成的典型表现:他们经常提到可观察到的特点,如他们的名字,外表、财物和每天的行为。通常到3岁半时,儿童也会用表达典型的情感和态度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他们坚持自己对物品的占有权。5图:幼儿对玩具等物品的占有感常会引发一些冲突,但这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2)自我情绪体验: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不断深化发展。(3)自我控制能力:总体讲,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弱。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在4-5岁性格的发展性格的含义: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比如:善良、真诚、友爱、坚强等。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①好奇心强主要表现在好动和好问上。②独立性不断发展:独立行动、模仿③坚持性不断提高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时期(关键的年龄)

4-5岁幼儿个性的发展操作能力变强5岁的幼儿,走跑跳爬一些大的肢体动作一般难不倒他们,但一些精细动作对他们来说却很困难,如在手工课上,经常有幼儿说老师我不会或者让别的幼儿帮忙制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溺于电动玩具,动画片,所以操作的机会很少。其实动手就是动脑,心灵才会手巧。出现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意识,他们知道该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比如,上课时老师说:“注意了!”自己就应该眼睛看着老师,双手停止活动等等。这也是开始有了认知的方法。他们也比较清楚的意识到假象和事实的区别,意识到正确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的区别。有时故意做错事坏事,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同成人开玩笑。4-5岁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1、活泼好动2、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自我控制5-6岁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1、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2、个性初步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遵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同伴交往的发展:群体活动逐渐增多择友标准是空间位置比较近或拥有玩具朋友只是游戏伙伴,关系是短暂的、表面的、脆弱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与父母、教师不同)幼儿同伴交往需求与能力发展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2)同伴关系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同伴评价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支持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满足需求(3)同伴交往的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2、社会行为的发展:平衡期和不平衡期交替发展。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定义:社会行为概述分类

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反应。意向和结果亲社会行为(向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反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发展:平衡期和不平衡期交替发展。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1)亲社会行为概述定义:~是指个体想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表现:同情、分享、安慰、谦让、帮助、合作、捐赠、救援……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培养特点:a.随年龄增长总量增多b.形式逐渐丰富多样c.自发性提高d.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增强亲社会行为的年龄差异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在婴幼儿和学前儿童中并不多见。与人分享、助人行为及其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学龄初期至前青年期之间才会逐渐增加.年长的儿童除了具有确认别人有需要同情及协助行为的需求外,他们也可能更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协助他人,也更有能力协助他人。不同年龄男孩的利他行为

一致性和稳定性横向:在不同情境和条件下,行为具有一致性。纵向:在一段时间里是比较稳定的。3、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1)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概述定义:是指任何有意地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分类:表现方式身体动作侵犯行为言语侵犯行为表现目的敌意性侵犯行为工具性侵犯行为社会学习理论(70年代)班都拉(Bandura)

侵犯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强化学会的获得机制:a.观察学习b.直接经历保持机制:a.作为达到其它目的的有效手段获得工具性价值b.通过社会认可、奖励而维持c.作为自我保护的一个方法被保留d.作为习惯被保留(2)有关理论1961年“观察学习”实验:37(3)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发生发展

a发生:1岁末

b发展特点:a.量b.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c.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工具性敌意性身体动作言语攻击行为的发展从出生到2岁期间,婴儿之间引起争执的主要原因是对玩具的兴趣而不是伤害他人的意图,并非真正的攻击。2岁末开始,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了转变:学龄前期,没有焦点的发脾气逐渐少;3岁以后,儿童对攻击或挫折所引发的报复性行为增加迅速;2-3岁之间,儿童通常在父母使用权威来阻碍他们或激怒他们之后,产生攻击行为;年纪较大的儿童则通常是在和兄弟姐妹或同伴发生冲突之后表现攻击行为;攻击的形式也随年龄而有所不同。性别差异稳定性a学前期—青年早期:相当的稳定性b在一定干预条件下可以改变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男>女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要比女孩有更多的公开性攻击。性别差异原因:部分归因于生物学因素;性别角色认同也很重要;学前和学龄阶段,女孩的攻击行为并不比男孩少,她们更倾向于使用关系性攻击。学前儿童间的偶然攻击是很正常的,当成人进行干预并教会他们解决社会问题时,这种经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