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诗歌情感与冲刺训练_第1页
2022届高考诗歌情感与冲刺训练_第2页
2022届高考诗歌情感与冲刺训练_第3页
2022届高考诗歌情感与冲刺训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诗歌情感与冲刺训练考点:.李白《子夜昊歌•秋歌》和元]周德清《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宋)柴望《高斋晚望》.杜甫《羌村三首(其二)》.周邦彦《关河令》【考点研究】一、解答诗歌情感的常见方法.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考题对接】一、[唐]李白《子夜昊歌•秋歌》和元]周德清《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甲)子夜昊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②催动一天霜,过雁声瞭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1.(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一、[唐]李白《子夜昊歌•秋歌》和元]周德清《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1.(1)同:都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2)异:【甲】还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乙】那么还有一种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苦°【解析】此题考查作者情感。相同点:【甲】诗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为: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表达了一种戍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乙】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鸣等意象写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全曲通过色、香、声、感,将“秋夜”与“客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一体,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不同点:【甲】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乙】诗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寂静。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描绘了秋夜月色朦胧、桂花飘香的寂静而温情的画面;营造了怀乡的气氛,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注释】[唐]李白《子夜昊歌•秋歌》①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②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③吹不尽:吹不散。④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⑤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⑥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⑦罢:结束。【译文】[唐]李白《子夜昊歌•秋歌》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赏析】[唐]李白《子夜昊歌•秋歌》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外表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那么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二、(宋)柴望《高斋晚望》(古诗)高斋晚望(宋)柴望①才是青山便卜邻②,世情那得较③纷纭。露含远地分为雨,烟起人家去作云。柳色晴光扶槛入,莺声人语隔窗闻。高斋独卷重帘坐,花落棋床日未嚏。【注】①柴望,南宋诗人,曾因出书提醒当朝居安思危触怒朝廷被捕入狱。出狱后隐居30年而时时心忧国难。②卜:选择。③较:计较,争辩。.请指出首联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选择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入诗,青山云露,炊烟人家,柳色莺声,花落棋床,意象丰富。B.诗中的写景由远到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多角度描写,富有层次感。C.优游闲适的高斋晚望,其实是诗人的一次暂时挣脱压抑与苦阀、孤独与无奈的心灵挣扎。D.诗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情趣和艺术表现力。二、(宋)柴望《高斋晚望》【答案】..①对自然的热爱。②对当权者的失望。③对才能被压抑的愤懑。④对无法与世抗争的痛苦和无奈。(答出3点即可).【解析】从诗歌标题来看,“高斋晚望”说明本诗是登高望远之作;从首联来看,“才是青山便卜邻,世情那得较纷纭”,前一句写景,以“青山”入诗,这是诗人“高斋晚望”之景,结合下文青山云露、炊烟人家、柳色莺声、花落棋床等景来看,这里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后一句抒情,“那得较纷纭”中“那得”意为“如何能够”,“较”,计较,争辩,“纷纭”“世情”应是当时的现状,结合注释“柴望,南宋诗人,曾因出书提醒当朝居安思危触怒朝廷被捕入狱。出狱后隐居30年而时时心忧国难”可知,这“世情”“纷纭”应是包含自身的境遇和国家朝廷的境遇,对于自己被捕入狱,有志难伸,作者是无奈的是,是痛苦的,而对于国难当头而当权者不思进取,只是一味打压有志之人,诗人是愤懑的,是失望的。2.D【解析】D项,“诗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化动为静”错误,从诗中来看,应是“化静为动”,“柳色晴光扶槛入”,“柳色”“晴光”本都是静态之物,此处却说二者“扶槛”“入”,让二物具有了动态,这应是化静为动。三、杜甫《羌村三首(其二)》羌村三首(其二)杜甫晚岁迫偷生,娇儿不离膝,忆昔好追凉,萧萧北风劲,赖知禾黍收,如今足斟酌,还家少欢趣。畏我复却去。故绕池边树。抚事煎百虑。已觉糟床注。且用慰迟暮。晚岁迫偷生,娇儿不离膝,忆昔好追凉,萧萧北风劲,赖知禾黍收,如今足斟酌,还家少欢趣。畏我复却去。故绕池边树。抚事煎百虑。已觉糟床注。且用慰迟暮。【注释】公元757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糟床,榨酒的器具。.这首诗刻画了诗人诸多的反常心理,请结合诗句说说这些反常心理的具体表现。.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的开篇叙事,交代了诗人迟暮之年因触怒皇上而被迫还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欢的心情。B.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绪复杂的父亲,又有绕膝慰留、畏爷复去的娇儿。C.诗歌先抑后扬,结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因禾黍丰收、家酿将熟而愁绪得解。D.诗歌沉郁顿挫,诗意凝练,音韵谐调,表现出诗人“身虽还家而心忧国”的感情。三、杜甫《羌村三首(其二)》【答案】.①晚年之际,战乱之中,得以还家本是幸事,诗人却感到〃迫偷生〃“少欢趣〃。②返家后,池边纳凉,追忆往昔,本该得到慰藉,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萧劲北风带来的诸多忧虑和煎熬。③眼见禾黍将要丰收,本该感到喜悦,可诗人想到的却是用丰收的粮食酿更多的酒,以销更多的愁。【解析】《羌村三首》第二首写还家后心中仍然忧虑国事,烦闷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苦闷心情。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晚年之际,战乱之中,得以还家本是幸事,但是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正逢战乱,诗人能还家,本是幸事应该庆幸和欢乐,但诗人却感到〃迫偷生〃〃少欢趣〃,这反映了诗人反常心理。“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返家后,诗人池边纳凉,回忆前一年六七月间纳凉〃池边树〃的往事。那时他对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和自己立朝报国寄予很大希望,故而多少有些“欢趣〃。谁知事隔一年,却遭到如许失望,不禁忧从中来,百感交集,备受煎熬。这样,诗人追忆往昔,本该得到慰藉,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萧劲北风带来的诸多忧虑和煎熬。这反映了诗人反常心理。〃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意思是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从糟床汩汩流出。眼见禾黍将要丰收,本该感到喜悦,可诗人想到的却是用丰收的粮食酿更多的酒,以销更多的愁。这反映了诗人反常心理。.C【解析】C项,“诗歌先抑后扬〃错误,诗歌没有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足〃〃激〃二字借酒之多写愁之浓,再多的酒也只是暂且自慰。【译文】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四、周邦彦《关河令》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四、周邦彦《关河令》.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构思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提示从两阕的首句看,而上阕的“渐向暝”和下阕的“更深人去寂静”,是比拟明显的一个时间过渡,据此可以看出是时间线索。.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寂静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全诗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阙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无雁影,渲染凄寒的气氛;下阙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把旅居之人酒后的孤独、冷清刻画清晰。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译文】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浓浓的酒意已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赏析】此词为寒秋羁旅伤怀之作,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寂静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上片写寒秋黄昏景象。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在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在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秋阴”二字,点明节令和天气。“时晴向暝”的构词方法,同于“乍暖还寒”。“时”,是片时、偶尔的意思。“向”,突出的是转变过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伫”,是长时间的站立。大雁是标志性的物候。连大雁都踪迹全无,节令该是深秋了。古人又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水阔云深,雁影都无,自然也不无从收到远方的抚慰了。下片写深夜孤灯独映。“更深人去寂静”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