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藏地区师院附中李忠海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题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时1课时

说课过程

一、说教材

1.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是继“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后教材安排学习研究的第二个省内区域案例。本节内容主要落实“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区域为案例,重在说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2.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学好它不仅进一步巩固学习省内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可加深区域学习所渗透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关心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习惯。3.教材结构:

本节内容既是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内区域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学习,使知识更系统,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三江源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

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4.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课标的理解和教材的分析确定以下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

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特点决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的生态环境。【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以及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地理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缺乏方法,他们参与的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于别人交流的过程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年龄来看接受感性材料为主和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所以充分的地图等直观的内容在形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为了落实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本节课采用模拟“漂流瓶网络交友”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上海王刚和青海卓玛的网络联系展开学习,通过四个环节赏、析、探、护三江源逐步的展开学习习,其中运用了读图分析的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微课讲解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使学习内容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四、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在学法方面我采用了(“导—思—点拨—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参加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2.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较普遍地思考、发言、气氛热烈,交流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促进交流,增长才智。小组合作探究法:具体采取了视听、阅读、讨论发言、强化练习等方式,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

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采用模拟“漂流瓶网络交友”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上海王刚和青海卓玛的网络联系展开学习,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通过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环节三:探三江源之源,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首先采用模拟“漂流瓶网络交友”的方式导入新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漂流瓶的故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紧接着进行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利用多媒体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结合,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有较为形象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兴趣。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个环节析三江源之名,运用读图分析,学会阅读地图是进行读图分析教学的前提,八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在读图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还应注重图中蕴含的细节,尽可能多的从图中提取信息,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同时也在培养他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中对于“中华水塔”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看微课来解决,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微课运用了讲解法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中华水塔的成因以及三江源的水源来源。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自我的反馈“做一做”了解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达到讲练结合。第三个环节探三江之源,创设模拟科学考察的情境来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模拟考察,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也能感受科学家科学考察的艰辛,培养积极探索、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设置了小环节“小试身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第四环节护三江之源,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几个小活动:活动1:明特点,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明白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活动2:看变化,出示三江源地区对比图片,说一说三江源地区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图片学生

知道了这里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使得“中华水塔”──三江源告急。活动3:说影响,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三江源地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不但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4:明问题、析原因、找措施。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创设情境我们组成生态环境调查小组,现在委派你们调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每一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合作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活动5:写倡议书,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青海的卓玛和上海的王刚共同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设计的意图一方面和本节课的引课部分做到前后呼应,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课堂总结:采用学生个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分享。老师提供用排比句方法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说板书: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