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单选题】【2007.10】《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这道题的回答有一定的难度。一看到问“论证方法”,脑子里先要把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调出来,思路不要乱。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类比)。然后,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所给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归纳法,也显然不是演绎法。我们知道: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这句话中的“犹”,表明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那么可以肯定所用的论证手法是“类比”。“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显然是“对比”。第2题【单选题】《哭小弟》:“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比拟D、层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哭小弟》中写蒋筑英、罗健夫时,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们比喻为花朵。参见教材P134。第3题【单选题】《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称赞长人者的勤勉B、讽刺长安富豪的奢侈C、批评执政者的繁苛D、阐述正确的种树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的把握。文章含有寓言性质,“长人者好烦其令”是一种扰民的行为,所以批评了执政者的繁苛。参见教材P100。第4题【单选题】【2012.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A、齐策B、楚策C、魏策D、秦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作家作品。《冯谖客孟尝君》是发生在齐国的事情,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第5题【单选题】《婴宁》写移葬鬼母时婴宁的表现是()。A、孜孜憨笑B、笑不可遏C、矢不复笑D、反笑为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婴宁》这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但是婴宁在移葬时看到鬼母“肤革犹存”,于是婴宁“抚哭哀痛”。蒲松龄评论说:“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参见教材P229—230。第6题【单选题】下列《秋夜》语句中,表现出战士乐观情怀的是()。A、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B、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C、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D、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枣树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写作啊,代表了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ABCD都有写到枣树,但是ACD并没有表现乐观。参见教材P119。第7题【单选题】《哦,香雪》:“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这里的“它”指的是()。A、有机玻璃发卡B、柳条篮子C、人造革学生书包D、小木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参见教材P257。第8题【单选题】【2014.4】《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A、杨贵妃B、董双成C、梨园弟子D、临邛道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描述的是临邛道士招魂的场景。参见教材P177。第9题【单选题】下列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韩愈有《昌黎先生集》。选项A的作者是侯方域,选项C的作者是归有光,选项D的作者是杜牧。参见教材P92。第10题【单选题】【2017.4】《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对遥远旧梦的怀念B、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C、对祖辈的亲密回忆D、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故居赵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思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参见教材P113、114。第11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2题【单选题】【2010.10】《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选择表现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用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斟酌文字实际是在调整思想与感情;引用推敲的例子,说明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第13题【单选题】【2011.1】《蚂蚁大战》的主题是()。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掌握本文采用的类比的写法。体会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第14题【单选题】【2013.1】《爱尔克的灯光》中,“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一句话表达了()。A、对故居和祖父的怀念B、重温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C、对“甜蜜的家”的留恋D、对旧礼教阴魂不散的感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13页【提示】。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较深入的理解。第15题【单选题】【2007.10】《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文线索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感情变化,在教材有明确交代。第16题【单选题】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因情造景的是()。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C、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因情造景:本没有这处景物,为了表达感情虚拟、生造出来的。《长恨歌》第四部分所写临邛道士寻觅杨贵妃的亡魂、已身登仙界的杨贵妃仍情系尘寰的情景,无疑是顺应着李、杨深挚的情思而生发出来的幻境。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应注意区分。自然天成:景物和所包含的情致是随顺自然的,物性即我情。融情入景:景物有所加工,但仍保留着原本形态。情感是渗透进景物的,没有强加的痕迹。例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移情于景:在借景抒情中,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例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因情造景:本没有这处景物,为了表达感情虚拟、生造出来的。例如:“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参见教材P188。第17题【单选题】《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这样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分叙C、插叙D、倒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一篇文章中,分头记叙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是平叙,也叫分叙。平叙可以是先叙一件事,再叙另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并行交错记叙。前者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先通过夹叙夹议方式为许远辨诬,接着再记叙南霁云的英勇事迹,最后又补记张巡的轶事,一一写来,次序井然。参见教材P162。第18题【多选题】《前赤壁赋》中,表现人生无常的语句有()。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E、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A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B任凭小船到它所要去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C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D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E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参见教材P102。第19题【单选题】下列《种树郭橐驼传》中人或事的组合中,构成类比关系的是()。A、郭橐驼与“他植者”B、种树与治民C、吏者与“小人”D、官理与官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说理,总体上釆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参见教材P100。第20题【单选题】【2013.1】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A、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0页《先妣事略》全文。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第21题【单选题】【2013.7】《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A、作者情感的变化B、辩驳思路的交替C、明月的自然升落D、游历空间的转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前赤壁赋》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喜。第22题【单选题】【2012.1】下列《秋夜》语词中,比喻小青虫的是()。A、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B、向日葵子似的C、苍翠精致的英雄们D、默默地铁似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核对课文的阅读熟练程度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的是“比喻”小青虫,要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再次,我们要根据课文来分析。“D.默默地铁似的”是描写枣树的,而ABC三项都是描写小青虫的。这三项中只有把小青虫比喻成“B向日葵子似的”,属于比喻。第23题【单选题】【2012.1】下列《秋夜》语词中,比喻小青虫的是()。A、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B、向日葵子似的C、苍翠精致的英雄们D、默默地铁似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核对课文的阅读熟练程度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的是“比喻”小青虫,要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再次,我们要根据课文来分析。“D.默默地铁似的”是描写枣树的,而ABC三项都是描写小青虫的。这三项中只有把小青虫比喻成“B向日葵子似的”,属于比喻。第24题【单选题】【2013.7】《婴宁》中,使婴宁“反笑为哭”的情节是()。A、移葬鬼母B、戏西人子C、邻人讼生D、嫁王子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是否阅读教材。此题有些偏。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第25题【多选题】下列作品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有()。A、《垓下之围》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种树郭橐驼传》D、《哭小弟》E、《爱尔克的灯光》【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BCE中没有细节描写。仔细看文章即可得出答案。参见教材P134。第26题【单选题】【2012.7】《雨巷》一诗所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比喻B、象征C、直抒胸臆D、托物言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雨巷》是一首通篇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长、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雨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破落与环境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参见教材P208。第27题【多选题】《声声慢》词句中,包含深秋物候特征的有()。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E、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注意审题;对每句话的理解。参见教材P204。第28题【单选题】下列《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C、吾为公取彼一将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项羽自刎时,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参见教材P91。第29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30题【单选题】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品格的是()。A、弹铗三歌B、收责于薛C、西游于梁D、立宗庙于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冯谖三次弹铗,孟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反托出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参见教材P82。第31题【单选题】【2013.10】下列诗句中,出自闻一多《一句话》的是()。A、饱受风雨的打击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C、穿过崎岖的道路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32题【单选题】【2010.10】《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选择表现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用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斟酌文字实际是在调整思想与感情;引用推敲的例子,说明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第33题【单选题】【2012.4】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四面楚歌B、东城快战C、拒渡乌江D、慷慨自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熟练程度。《垓下之围》描绘了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一样的特征:(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3)乌江自刎:揭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第34题【单选题】【2010.10】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意象中,用来比喻“我的爱人”的是()A、草棚B、幽谷C、烈火D、炉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修辞。全诗通篇比喻抒情。五小节有五组比喻:“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青藤”,“草棚”和“烈火”,“云朵”和“太阳”。第35题【单选题】《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这样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分叙C、插叙D、倒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一篇文章中,分头记叙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是平叙,也叫分叙。平叙可以是先叙一件事,再叙另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并行交错记叙。前者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先通过夹叙夹议方式为许远辨诬,接着再记叙南霁云的英勇事迹,最后又补记张巡的轶事,一一写来,次序井然。参见教材P162。第36题【单选题】【2013.1】《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C、放逐义帝而自立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67页【提示】。《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对项羽做盖棺定论,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第37题【多选题】【2012.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采用了当时口语词汇的句子有()。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E、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教材文章后的【提示】有明确讲解,参见教材P195。第38题【单选题】下列《秋夜》语句中,表现出战士乐观情怀的是()。A、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B、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C、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D、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枣树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写作啊,代表了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ABCD都有写到枣树,但是ACD并没有表现乐观。参见教材P119。第39题【单选题】《前赤壁赋》釆用主客对话表现手法,其用意是()。A、制造喧宾夺主、出人意表的效果B、抒写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情趣C、表达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D、说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掌握“赋”写作特点;2.深刻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参见教材P106。第40题【单选题】【2016.10】《湘夫人》中,湘夫人终究没来,湘君将衣物投入水中,其用意是()。A、抒发绝望悲伤的感受B、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C、表达焦虑不安的心情D、宣泄对湘夫人的不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最后一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把我的衣袖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轻易得到,姑且欢乐自在与共。)参见教材P159。第41题【单选题】【2013.4】《都江堰》中“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所指的是()A、他的学问还不够清晰,难以被人理解B、他的治水理论比现在更全面、更严密C、他的学问局限于水利,其他方面有所欠缺D、他的治水理论直到现在仍有指导意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理解全部课文的思想意义。第42题【单选题】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所以选D。参见教材P171。第43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44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45题【单选题】【2013.4】《蒹葭》属于《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各地的民歌,雅为京都地区的乐歌,颂为祭祀舞曲的歌辞。《蒹葭》属于《诗经》中的秦风。第46题【单选题】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参见教材P107。第47题【单选题】《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孔子,名丘,字仲尼。参见教材P6。(2014年4月试题)第48题【单选题】【2013.10】《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回忆姐姐的悲剧,所要表达的是()。A、后悔姐姐生前自己没有好好地爱过她B、愧疚姐姐死后自己未做过纪念她的事C、批判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D、控诉鸦片烟对中国人民身心和家庭的毒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中“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第49题【单选题】【2013.4】《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演绎B、演绎、归纳C、类比、演绎D、对比、归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是运用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对比表达主题思想。因此可以在AD中选择。文章最后引用《书》的名言,属于理论论据,而使用理论论据的地方其论证手法为演绎法。第50题【单选题】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感叹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的是()。A、干瘪的稻穗B、神话的蛛网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二节以“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感叹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参见教材P218。第51题【多选题】下列小说的语句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A、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B、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C、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D、姚纳把雪撬赶到几步以外,伛下腰,任凭苦恼来折磨他E、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AD有动作描写,但无肖像描写。参见教材P281。第52题【单选题】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A、顺与逆B、成与败C、强与弱D、幸与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出现在“人生历程”中的有:顺与逆,强与弱。出现在“譬如操舟”中的有:顺与逆,进与返。参见教材P31。第53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54题【单选题】【2012.7】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的是()。A、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B、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C、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D、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阅读的情况。选项B写的是罗敷,选项CD写的是“夫婿”。参见教材P163。第55题【单选题】【2013.10】《蚂蚁大战》中,以人的心理特征塑造蚂蚁形象的语句是()。A、两只蚂蚁缠斗不已。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B、黑蚂蚁微弱地挣扎着,它没有触须,且剩下的唯一的腿也已残缺不全C、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己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以及拟人修辞手法。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情。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人物描写行动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细节描写: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第56题【多选题】【2013.1】《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A、例证典型B、善用类比C、语势劲健D、现身说法E、深入浅出【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6页《容忍与自由》的【提示】。需要全面掌握该课文的写作特点。第57题【单选题】【2013.10】《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层递C、对偶D、夸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需要主要掌握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修辞手法设问反诘层递借代呼告夸张第58题【单选题】《垓下之围》中,司马迀认为导致项羽最终败亡的原因是()。A、专恃武力B、不肯过江C、弃马步战D、军壁垓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他自己凭借着功劳而骄矜,按照他个人的想法办事而不师法古代,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服来治理天下。五年后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身死东城,仍然不能觉悟不能自责,这实在是极大的失误。)【提示】司马迁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参见教材P88。第59题【单选题】【2011.1】《蚂蚁大战》的主题是()。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掌握本文采用的类比的写法。体会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第60题【单选题】【2012.1】《都江堰》中说“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路线遥相呼应”,这句话的含义是()。A、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B、科学研究可能会有超前性C、科学研究没有国界D、三者均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成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都江堰》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其中许多的具体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作者把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三者并列,是因为这三者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成果。第61题【单选题】【2017.4】《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对遥远旧梦的怀念B、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C、对祖辈的亲密回忆D、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故居赵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思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参见教材P113、114。第62题【单选题】《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类比法。参见教材P64。第63题【单选题】下列《哦,香雪》句子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是()。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B、她尽量高高地掂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属于心理描写的“从旁叙述”,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参见教材P257。第64题【单选题】【2012.4】《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把握。《都江堰》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参见教材P133。第6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66题【单选题】下列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事物中,促使“匆匆春又归去”的是()。A、蛛网B、落红C、芳草D、风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参见教材P206。第67题【单选题】【2013.7】《湘夫人》中写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其目的是()。A、与佳期兮夕张B、将腾驾兮偕逝C、建芳馨兮庑门D、将以遗兮远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考核对诗内容的熟练程度;(2)考核对诗内容的理解。《湘夫人》描写的是湘君约湘夫人见面,而最终也没能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四段描写湘夫人没有到来,湘君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搴汀洲兮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将以遗兮远者)。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第68题【单选题】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表示湘君遗憾之情的是()。A、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B、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C、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D、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参见教材P174。第69题【单选题】【2014.4】《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A、夹叙夹议B、双线并进C、插叙D、倒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马伶传》中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参见教材P97。第70题【单选题】【2013.10】《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B、忽复乘舟梦日边C、长风破浪会有时D、金樽清酒斗十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A姜尚;C宗悫;D没有涉及故事。第71题【单选题】【2013.4】下列《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A、孔子B、老子C、伊尹D、孟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认真阅读教材的题目。第72题【单选题】【2013.4】从《饮酒》(其五)的内容看,它的创作时间是在陶渊明()A、步入仕途之前B、任江州祭酒时C、任彭泽县令时D、归隐田园之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对作家作品的掌握。第73题【单选题】【2013.4】《都江堰》中“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所指的是()A、他的学问还不够清晰,难以被人理解B、他的治水理论比现在更全面、更严密C、他的学问局限于水利,其他方面有所欠缺D、他的治水理论直到现在仍有指导意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理解全部课文的思想意义。第74题【单选题】【2007.1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文章内容情节。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特别熟悉课文。在教材22页,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写明“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第75题【单选题】【2016.4】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了吕尚典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没有用典故,B运用了吕尚的典故,“垂钓碧溪”指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碧溪上钓鱼。C“乘舟梦日”运用的伊尹的典故。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到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D是借用南朝时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参见教材P170。第76题【单选题】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A、空间的限制B、时间的限制C、先天素质的限制D、后天教育的限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5页第二段。考核的是对庄子《秋水》中的重点段落的理解。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段话说的是人的认识要受到生活的环境、时代、所受教育的束缚,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2013.1】第77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雨巷》意象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是()。A、丁香姑娘B、寂寥的雨巷C、雨的哀曲D、颓圮的篱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1.掌握全诗通篇象征手法,2.审题:“最”。附:【提示】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最富象征意味的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长、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雨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破落与环境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第78题【多选题】下列小说所写事物中,对于作品整体构思起到关键作用的有()。A、《婴宁》中的梅花B、《断魂枪》中的“五虎断魂枪”C、《哦,香雪》中的铅笔盒D、《苦恼》中的小母马E、《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的美发【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本题的难度较大。认真分析每一篇文章内容可知,ABCDE都是正确的。参见教材P279。第79题【单选题】下列《种树郭橐驼传》中人或事的组合中,构成类比关系的是()。A、郭橐驼与“他植者”B、种树与治民C、吏者与“小人”D、官理与官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说理,总体上釆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参见教材P100。第80题【单选题】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堪称“充满言外之意的画龙点睛之笔”的是()。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B、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C、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堪称“充满言外之意的画龙点睛之笔”的是“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参见教材P129。第81题【多选题】【2016.10】下列各组艺术形象中,构成对比烘托关系,从而突出小说主题的有()。A、婴宁;王子服B、德拉;杰姆C、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D、金鲤鱼;珊珊E、小母马;军人、阔少、看门人【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C《断魂枪》作者对主要人物沙子龙着墨不多,但由于有孙老者和王三胜的多侧面对比烘衬,他的性格内涵和心态容量,却显得更为深沉、丰满。D金鲤鱼的百裥裙想穿而不敢穿与珊珊的随意而为形成对比。E军人、阔少、看门人无人倾听姚纳的苦恼与最后小母马不但倾听而且还“闻闻主人的手”形成对比。参见教材P277。第82题【单选题】【2013.7】下列诗句中,出自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是()。A、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C、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第83题【单选题】【2013.4】《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其中“养人”指的是()A、治民B、养生C、侍奉官吏D、养育后代【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种树郭橐驼传》用郭橐驼种树的道理,类比做官要养民治国。第84题【单选题】《一句话》的语言特点是()。A、自然平易,节奏鲜明B、朴实无华,含蓄蕴藉C、韵律和谐,委婉精妙D、幽默诙谐,新颖别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首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有适于吟诵的特点。参见教材P212。第85题【多选题】【2012.1】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既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又考核对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的掌握。描写人物有五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宝黛吵架》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表现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一种特有的心理。通过熟读课文,可以知道:“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是林黛玉说的话;“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是贾宝玉说的话,这两项属于语言描写。“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是贾宝玉心里想的;“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是林黛玉心里想的,这三项都属于心理描写。第86题【单选题】【2014.10】《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A、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B、两假相逢,终有一真C、不是冤家不聚头D、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37页最后一段。第87题【单选题】【2014.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是()。A、破旧的老水车B、熏黑的矿灯C、失修的路基D、淤滩上的驳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句即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参见教材P209。第88题【单选题】【2011.4】《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交代:“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第89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A、盛装釆桑B、坚拒“共载”C、观者失态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90题【多选题】【2012.7】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阐明了他的人生基本理念,那就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有()。A、对宇宙奥秘的全神贯注B、对他人劳动的尊重C、对俭朴生活的认同D、对别人的足够宽容E、对民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