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1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2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3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小企业成长与城镇发展研究所卫龙宝lbwei@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卫龙宝提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提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理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理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理论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需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规划课题组研究预测,“十五”时期因城市扩张带动的轨道建设投资需求在2000亿元左右,带动的住房需求也在2000亿元以上,再加上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大;2、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属于短腿,究其原因是城市化滞后和工业化的分散布局,只有集聚才能使第三产业发展有着必要的外部条件。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上的人口集聚也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据调查,青岛市周边城镇每百人所需三产服务的人数比农村多5个以上,按此推算,如果有2亿人口转入小城镇就可增加一千多万个就业岗位,几乎等于全国下岗职工的总数。另外,随着幼儿园、商店、娱乐设施的增加,也会缓解若干门类产品的销售矛盾,并创造创业机会。城市集聚创造的三产就业效应更大。3、城市扩张拓展了更多的消费领域。城市扩大后人们对农业提供的需求不仅是物质上,而且还有精神方面的,如田园风光旅游,生态产品等。农民进入城市不仅物质生活方式改变和提高了,而且追求精神产品需求,跟风情结、追求时尚以及生活节奏快速等,也会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小城镇上的人口集聚也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据调查,青岛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三种代表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其间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是集聚经济。当工业化进行时,城市也必然发展,这种发展主要是由外部经济效益、聚合经济效益、大市场的吸引力等功能所决定的(杨敬年)。第二种观点认为工业化过程也就是城市化过程,而城市化过程又推动了工业化的过程,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郭克莎等),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类型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变动关系表现出不同特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三种代表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因,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有关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钱纳里结构变革论,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巴顿的聚集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有关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假定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因而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只要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化,积累足够资本,不断扩大城市工业生产,就可以源源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工业、农业,乡村、城市劳动力转换与转移的均衡,实现两个目标:劳动力完成产业之间转移的同时,也完成了地域上的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假定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因钱纳里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观察发现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平缓移动为结果。”同时他还指出有些国家或者地区工业化的超前和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生产及贸易格局有关。钱纳里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观察发现就业结构与城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首先假定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迁移者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预期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因此即使城市当中存在失业,只要迁移者的预期收入大于农村收入,他依然会迁移。这就说明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中存在大量失业,但乡城人口流动并未停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城市的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机会严重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的原因。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首先假定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18世纪后期受着当时出现的工业高潮所支配,在英国的北部,城市增加起来了,以前那里曾经是城市化最低的地区。”“原料的分布不均,地方气候的特点,高昂的运输费用促使工业集中在一些有利的地区。扩大工业劳动力需要有住房和其他的服务事业,这些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能提供。结果,工业城镇发展了,伴随着这种发展就要求进一步扩大商业和零售活动,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增长的需要。”反过来城市化由于具有聚集经济效益又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巴顿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的经济学成因,即聚集经济效益,而对于具体的作用机制没有更多的阐述。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5个阶段(辜胜阻)第一阶段为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1949~1957年),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发展;第二阶段是“爆发性”的工业化所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58~1960年),工业化、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发展水平上超高速发展;第三阶段为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第四阶段为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工业发展停滞,城市化水平继续下降;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城市人口比重从10.6%上升到17.9%,提高了7.3个百分点,同期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提高了33个百分点。二者之间的偏差是极为明显的。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5个阶段(辜胜阻)第一阶段为工业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评价目前有三种论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世界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持这种观点的,是以世界大多数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者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为参照系进行比较,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的差距。1952年初期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5.1个百分点,1978年,扩大为26.4个百分点,至1998年底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11.8个百分点。如果与钱纳里的世界标准模型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之低显得更为突出(王小鲁、樊纲)。叶裕民以世界相近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参照系,得出1997年中国与相应人均GDP水平的高低收入国家相比,低12.4个百分点。有的是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率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相除,求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是:1952年为3.32,1978年扩大为4.20,1991年为2.94(夏恩君)。顾朝林等从工业、城市人口、总人口增长的比较,认为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杨波通过建立城市化国际模型,以世界平均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为标准,测算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1998年已滞后17.5个百分点。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评价目前有三种论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相反的观点认为滞后城市化是按城市人口统计的显性城市化,如果加上隐性城市化,则中国城市化滞后是站不住脚的。邓宇鹏认为中国的城市人口是按城市户口统计的,而工业生产的GDP有很大一部分是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生产的,与之相比国外不存在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打工的问题。如果从实际经济过程出发,应该把乡镇工业职工、外出打工者及他们相应的家庭人口也算人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3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有30.4%的人口实际上应为城市人口,只是没有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承认,就把它叫做隐性城市化率。因此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应是隐性城市化率加政府公开承认的城市化率,即为:30.40%+29.92%=60.32%,这一实际城市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已经是超城市化了;但我国只承认户口城市化率的29.9%,所以是隐性超城市化。相反的观点认为滞后城市化是按城市人口统计的显性城市化,如果加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过多偏离工业化的进程,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即产出结构工业化超前与就业结构非农化滞后的较大偏差。郭克莎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主要问题在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水平较低,而人口城市化与就业非农化是基本一致的,并不存在严重滞后问题。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观点,主要是以工业产值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的,由于我国的工业产值比重片面演进,以此来反映工业化水平并不恰当。“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指出“城市化严重滞后”论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忽视了不同年份的货币换算,忽视了世界发展的区域差异,忽视了我国工业化的偏差问题;“隐性超城市化”论将乡镇企业就业与所赡养人口列入城市人口,其实是混淆了就业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至于到城里就业6个月的农村劳动力及其赡养的人口,在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已基本上被归人了城市人口,即已包括在36.1%的城市化率中,所以不存在超城市化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过多偏离工业化的进程,问题在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特征: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祥和共存环境和谐:永续利用政治和谐:民主自由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经济和谐角度看,产业结构仍不够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很协调,相对于不断降低的农业GDP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偏高,进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与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产业组织成长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从社会和谐角度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明显;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市民化进程存在明显偏差;二元社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收入和利益分配不尽合理,基尼系数偏高(0.47);群众正当权益,尤其是农民权益仍缺乏有效保障,社会阶层继续分化,稳定和谐的社会结构没有真正形成。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从环境和谐角度看,“成长的烦恼”几乎在各地蔓延。一是人多地少矛盾进一步加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闲置与短缺并存。二是能源供不应求矛盾激化。能源消耗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能源短缺现象已对居民生活和企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废水、废气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不仅是发达国家标准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分别比过去有明显的增长。高增长背后的高代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治和谐角度看,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还不够融洽;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基层民主化进程缓慢,仍处在探索阶段。从环境和谐角度看,“成长的烦恼”几乎在各地蔓延。一是人多地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途径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形成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相协调的经济结构;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把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与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经济社会互促协调的发展格局;统筹区域发展,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浙江经验品牌为纽带的区域块状经济近来浙江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困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途径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把推进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创新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拆除城乡壁垒,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利,建立城乡利益共享的土地征用制度;尊重农民的发展权利,建立城乡平等的金融体制;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制度和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乡镇管理体制,建立乡镇社区自治制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创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为什么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农村发展问题(从98年“农村现代化”到03年“五个统筹”)?只有农业、农村发展好其他各项工作才可以搞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98年外贸零增长——人民币不贬值(大国责任、香港稳定、中美贸易、外资利用)——扩大内需(投资、加薪、降息、征存款税、放长假)——农民增收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也有个落实的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为什么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什么三农问题成为新时期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从内需不足看,就是消费、投资不足,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瓶颈。工农差距拉大、城乡差距、产业差距、阶层差距,还有地区差距——发展的需要;(2)从改革的角度看,三农改革滞后,拖了全国改革的后腿——改革的需要;(3)从理论与政策方面来看,有三个问题:a、一是对发展的理论上的探索,体制上的探索。b、二是象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怎样转型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现代化国家,从国家整体来看,国际上没有成功的经验。C、三是我们过去虽然有成功的理论经验,但现在也要反思——制定政策的需要。

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以及对2009年经济形式的展望为什么三农问题成为新时期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农村工业:农民就业非农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农业资源禀賦状况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靠初级产品出口实现工业化(如澳大利亚)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成功经验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保护(如美国2%)58年大跃进的教训及近年来城市下岗职工递增:没有工业化支撑中国农民“大举进城”的条件也不具备(墨西哥等国的教训)农村工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农民的主要就业门路(WTO后种植业更萎缩)农村工业:农民就业非农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农业资源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外部环境:整个国民经济增速趋缓短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城市企业转制挑战

WTO外企挑战内部环境:技术进步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管理理念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外部环境:整个国民经济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在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密切相关(物质基础/集聚、区位优势、外部经济)城镇化滞后:离散,三产空间收缩,就业少

农民离土不离乡,兼业

离农人口游离、不稳定

粗放,污染(环境),浪费(土地)

设施利用不经济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工业化与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城市经济在调整中增长。上半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将处于较低水平;下半年随着中央和地方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长率可能有所回升,但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艰难的调整过程。就业等压力凸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收缩裁员现象仍将持续,全年新增就业岗位与往年相比将明显减少,农民工失业(2000万)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城镇实际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正视各种利益诉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各级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环境污染压力缓解,长远挑战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将使我国能源消费在短期内持续下降,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将得到显著削减。但从长远看,城市环境仍然面对巨大压力,挑战不容忽视。我国的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不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停滞,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受政府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外需市场将会继续萎缩,这直接影响到出口加工工业,并导致工业增速整体下滑,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因此而有所放慢。城市密集区的战略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

、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具有强大购买力的消费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城市经济在调整中增《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称城市化率已达45.68%《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报告说,建国6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个数由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

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68%。

报告称,1958年-1965年为城市化波动较大阶段,1966年-1978年为城市化停滞发展阶段,1979年-1991年为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08年为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比1991年增加176个,增长36.7%,平均年增加11个。城镇人口比1991年增加90.3%,平均每年增长5.6%。城市化率提高到45.68%,比1991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在东部沿海地区密集的城市群,聚集的城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统计显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10.6万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的三成三。

值得指出的是,城市群发展迅速,城市发展体系已逐渐走向成熟。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显露端倪。

200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达20个,上海、北京、深圳位居三甲。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达47568个,工业总产值逾11万亿元。所有这些,显示城市化快速发展,正拉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称城市化率已达4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200年来,世界城市化趋势不断加快。199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7%。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2025年将达到61%。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百分之四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才能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2008年12月6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对1949年至2006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城市城市化率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分析,200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率排行前10位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其中,上海市城市化率为85.76%,北京为75.60%,天津为60.09%。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中国城市化战略健康实施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在首届“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一是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他说,为此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二是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牛文元说,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三是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对此这位专家指出,应考虑到自然基础、地理区位、发展阶段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是非均衡、非对称和非线性的。应该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换取社会公平程度实现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原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中国城市化战略健康实施必须走出认识上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国际比较:

从世界各国人均GDP与城市化的规律看,根据钱纳里对50-70年代,128个国家模型分析,人均GDP500,800,1000及1000美元以上时,相应城市化应当是52.7%,60.1%,63.4%和65.8%以上。如浙江省早在10年前就达到1000美元(1998年人均GDP约为1250美元)

,而其时的城市化水平是36.7%。2008年人均GDP已经高达6078美元,但城市化率也只有57.2%。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国际比较:国内比较:浙江非农化98年已达87.6%,总量已达全国第4,但城市化水平排在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和新疆之后,居第7。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困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现在的45.7%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1%的城市化率才能达到现代化的要求。按此计算每年将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将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国内比较:浙江非农化98年已达87.6%,总量城镇化滞后的原因认识经济利益(社区)户籍政策(56年分隔至今)行政区划(市套市、小镇大政府)财政体制(小马拉大车)投资(单一)城镇化滞后的原因认识五大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后腿/二大城市推力五大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后腿、企业投资的沉淀效应-企业主不愿进城;、原有集体资产的剩余追索权的代价-农民;、计划生育的反倾斜-农民;、住房条件的的反转(住房改革)-农民;、土地,就业保险功能犹在-农民。二大城市推力、住房涨价过快,生活成本上升;、学生就学费用过高(异地资助)。五大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后腿/二大城市推力五大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对策市场配置机制来推进城镇化: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市场的培育;城市化的要求调整经济布局(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加强小城镇建设)兼顾当地财政与外来企业的利益(工业小区可考虑将税按各股东出资的比例,返还各股东所在地)对策市场配置机制来推进城镇化:改革制约要素流动的各种制度(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土地流转-工业资本介入农业/政府成立土地管理公司/永久性土地使用证/宅基地实行村庄统一审批;户籍制度-计划生育;财政体制-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投资与融资-多轮/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城建资金专用/有偿使用城建资金/盘活基础设施/民间资金引入)政府推动(市县、中心镇财政权限/行政区划一城多府/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制约要素流动的各种制度(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土地流转-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浙江省的几点做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核心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此,有必要建立六大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浙江省的几点做法)统筹

1、建立城乡统筹的利益分配体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总的思路是: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来说,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可考虑与省财力增长相适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年增加一部分省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建设,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尽快改变中小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三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四是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在重点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五是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六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或暂停征收农业税,或者对农业税采取先征收后返还。

2、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调整农村工业布局和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而且已成为推动城乡关系转变的重要力量。我省乡镇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已从“三份天下有其一”壮大到“五份天下有其四”,我省农村工业已全面介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筑起了强大的“第二工业体系”。但是,在这种双重的工业体系格局下,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现象,在产业布局上呈现过度分散化的现象。这一方面使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占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这种城乡双重工业体系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将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要鼓励其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要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合理规划非农用地,严格控制园区规模,节约土地资源;要加大农村工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城镇合理集聚。2、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调整农村工业布局和发展战略,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近年来,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农民纯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农民来自非农收入的持续增长,而在农民的非农收入中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收入占了相当高的比重。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与过去相比,现行的城镇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已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仍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要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中,政府不仅应公布城镇失业率,而且也应经常性公布农村居民的就业状况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或过剩状况;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当前还要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等突出问题;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在城镇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实现城乡4、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