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常见手术术后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外二科龚婕上肢正确功能位
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屈20-30°,尺倾5-10°下肢正确功能位
髋关节:前屈15-20°,外展10-20°,外旋5-10°
膝关节:屈曲50或伸直180°踝关节:背屈90°向病人解释功能位正确摆放的重要性,取得配合。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指导关节肌肉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外固定支架护理
体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国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功能锻炼: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
牵引术后的护理(皮肤牵引、骨牵引)
体位: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时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旋鞋),防止外旋。股骨上段骨折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行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功能锻炼:骨折早期,应指导并协助患者牵引肢体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2周后,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联系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之间的协同运动,但要以活动后患者无疼痛、疲劳为度,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锁骨骨折护理体位:1、仰卧位:患者去枕仰卧于床上,肩胛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2、半卧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低于心脏水平。3、站立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功能锻炼:1、术后1-3天,局部伤口疼痛许可时,患者前臂吊带保护下下地活动。2、术后2天,患肢进行前臂旋转、握拳等动作练习,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3、术后5天伤口愈合良好即可开始肩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活动范围由功能位逐渐扩大,活动时间2小时/次,2次/日,应持续至骨折愈合为止。5、术后3周,行肩关节功能被动锻炼:病人仰卧位,患侧屈肘90度,手自然放于胸前。康复治疗师位于患者患侧,一手握患者腕关节,一手握住肘关节,缓慢匀速进行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每个动作要求动作平稳、匀速、缓慢,时间不少于5秒,重复10次。6、术后2-3月,患者弯腰,患肢手提沙袋进行钟摆活动练习肩关节。肱骨外科颈骨折
体位:患肢曲肘于胸前,平卧位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干平行,避免前屈或后伸,术后第二日可抬高床头30~45°
,患肢用软枕抬高,无明显不适,可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上肢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内收型骨折,用外展支架固定患肢于外展位。肱骨干骨折体位:内固定术后以半卧位为宜,平卧时可于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体平行,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功能锻炼:
1、早期:固定后,开始练习伸屈指、掌、腕关节的活动,患肢上臂肌肉应用力做主动舒缩活动,但禁忌做上臂旋转活动,以免再发生移位;肱骨干骨折
2、中期:在伤后2~3周,除继续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外,还应逐渐练习肩、肘关节的活动;①伸屈肩、肘关节:患者可用健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然后再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②做划圆圈动作:患者身躯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上臂向下垂直,健手握住患侧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③双臂上举:将两手置于胸前,十指交加,肘关节伸直约135度,用健肢带动患肢,肘关节屈曲60度左右,双上臂同时上举,然后逐渐放回原处;肱骨干骨折
3、后期:①继续中期的功能锻炼。②举臂摸头,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后头部。③反臂摸腰:患肢上臂外展、内旋、屈肘、后伸,然后用手指背侧触摸腰部。④双臂轮转:又称云手;左上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右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首先左上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还至原处;同时右侧上肢向下内方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还至原处;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得到锻炼。桡骨远端骨折
体位: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平卧时以软枕抬高于心脏水平10CM。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功能锻炼:固定初期,应注意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骨折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办法,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早期在骨折两周之内,复位后即指导病人用力握拳,以锻炼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收缩。对老年患者应特别强调肩关节活动的重要性,在伤后三天即应进行锻炼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旋、环转活动以防止肩手综合症的发生。中期即伤后三到四周,骨痂逐步生成或成熟,局部肿胀消失,已接近临床愈合,在早期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度,以免骨折再移位。后期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解除,要针对病人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尤其是腕、肘关节的活动度,对于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者,要进行充分的练习。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位:向病人说明正确的卧姿与搬动是减少潜在并发症——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以详细的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导致脱位。1、术后予气垫床,尽量减少翻身、搬动。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
,防止搬运时脱位。2、使用简易接尿器以免移动髋关节,放置便盆时从健侧置盆,以保护患侧。3、侧卧时,仰向健侧,并在两腿之间置三角形厚垫或大枕头,也可使用辅助侧卧位的抱枕,使髋关节术后的病人能够自己随意变换体位时而不发生脱位(若髋关节内旋内收、屈曲大于90度就有发生脱位的危险)。4、坐姿:双下肢不交叉,坐凳时让术肢自然下垂,不坐低椅,矮凳,软沙发,不屈身向前拾物。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4、术后一周开始的康复(1)床上练习:作髋关节半屈位的主动或主动抗阻力屈髋练习。术后7天后,如无特殊情况,可允许病人翻身。(2)吊带辅助练习:通过床架上的滑轮装置,依靠绳索和大腿吊带的向上牵引力量,同时作主动辅助屈髋练习、髋关节外展、内收练习。(3)坐位练习:坐的时间不宜长,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倒退,看好位置,双手扶稳,缓缓坐下,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4)如何下地: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5)如何用步行器迈步行走:先用助行架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改用双侧腋杖。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先迈出患肢,再健肢跟上。如此循环。(6)如何上下楼梯:上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再将患肢体迈上台阶,下楼梯时先将患肢迈下台阶,再将健肢迈下台阶。髌骨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位:患肢垫软枕抬高48小时,以促进血液回流,还可以每1~2小时冷敷10~15分钟,以减轻局部充血,同时观察弹力绷带的松紧情况。功能锻炼:麻醉恢复后,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术后第3天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即膝关节30°以内的被动屈伸活动,1周左右鼓励患者主动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10d左右,指导患者在床边主动屈曲膝关节,扶拐下床行走,3次/d,30min/次,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天早、中、晚各做患肢直膝悬空抬举20次,逐渐增加时间及活动量;术后2周开始指导患肢主动活动,指导患者及家属每日轻捏髌骨周围软组织,以髌骨为中心,向肢体两端揉,拇指或手掌根部由轻到重推动髌骨上缘,使髌骨向远端活动,3次/d,各推50次左右,防止髌骨周围软组织粘连;术后3周左右,试着行走及缓慢下蹲锻炼,力求步态正常。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护理
体位:保持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抬高患肢,严禁肢体外旋。如为内侧平台骨折,尽量使膝关节轻度外翻;外侧平台骨折,尽量使膝关节轻度内翻。腘动脉损伤血管吻合术后给予屈膝位,以防血管再破裂功能锻炼:1、麻醉恢复后开始做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屈伸的锻炼,2、早期膝关节CPM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即可行膝关节CPM功能锻炼。,膝关节被动活动度为:第1~3天00-30°
,第4~8天00-50°
,第9-13天00-80°
,2周屈膝达90°
。但锻炼需循序渐进,其速度及范围视患者的疼痛及切口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注意加强股四头肌主动功能锻炼。早期非负重性功能锻炼非常重要,禁止过早负重,以免造成关节面再度塌陷,影响关节功能。3、4~6周逐步做膝关节屈伸锻炼,骨折愈合后才开始负重行走,指导正确使用拐杖。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
体位:术后抬高患肢小腿,高于心脏水平,踝关节背伸90°
,足尖向上,保持外展中立位。功能锻炼:1、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指导患者做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禁止左右摆动踝关节。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2、骨折中期
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动静结合,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抬臀、护胸、直腿抬高及健侧肢体活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3、骨折后期
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膝关节镜检术后的护理体位:患肢用软枕抬高15~30°
,外展10~20°中立位,关节适当屈曲,使膝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和患肢肿胀。不同的位置损伤术后肢体有不同的放置(1)半月板修复术后是将膝部置于伸直位,以软垫抬高;(2)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置膝于微屈20~30°并略内收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置膝于屈曲20~30°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置膝关节于微屈位。膝关节镜检术后的护理功能锻炼:根据患肢的功能状态,按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练习——终末伸膝锻炼——膝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锻炼原则为次数由少到多,锻炼时间由短到长,强度逐渐增加。1、股四头肌练习,术后24h内可要求患者行股四头肌“绷劲”作肌肉等长收缩。如患者术后因疼痛不敢练习,可嘱其先练健侧腿,再练患腿,应定时检查练习的进度。患者练会之后,开始每天练4~5次,每次5min左右,以患者不感到腿累为原则,在练习患腿的同时也要练习健侧腿的股四头肌,以免卧床过久,健侧腿肌肉因废用而无力。肩关节镜检术后的护理
体位:患肢用颈腕带悬吊置肘关节屈曲90°功能位,肘与胸之间垫一枕垫,使肩关节保持轻度外展位。功能锻炼:肩外展50°
,前屈20°
,内旋25°是肩关节功能要求最低活动范围,肩关节周围手术后功能锻炼应大于此范围才能使患者肩部功能接近正常。1、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开始活动手指、腕关节。2、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起床,被动朝各个方向活动患侧肩关节,2~3次/天,5分钟/次3、术后第二天被动活动患侧肩关节5分钟,再让患者主动朝各个方向活动患肢5分钟,指导患者坐患肢摆动练习。4、术后一周让患者主动朝各个方向移动患肢,笔直向前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普惠金融能力培养策略报告2025
- 2025年公众参与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 电梯委托监督检验协议书
- 江苏国际货运代理协议书
- 珠宝厂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电梯井道施工安全协议书
- 防火隔热服采购合同范本
- 混凝土合同三方协议模板
- 领取小区大门钥匙协议书
- 私人仓库房屋租赁协议书
- 钻孔工安全培训试题
- 自来水厂卫生管理制度
- 急诊医学科管理制度
- 中医骨伤科学讲课课件
- TD/T 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库迪咖啡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试驾车用车协议书
- 广告位代理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范本
- 《脑干出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