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怀疑与学问1主备人袁秀玲使用人时间班级课题怀疑与学问课时1一、课标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二、教学目标1.学科目标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熟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合作目标运用坐庄法,整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1.梳理文章的论点和结构。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突破方法和手段:诵读法、坐庄法四、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二)模块一:读作者,知人论世1.请各小组展示自己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其他小组做好补充。2.作者档案顾颉[jié]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主要作品《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评价反馈:给展示最好的小组给予积分奖励(三)模块二:记字词,夯实基础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zhì)折叠(zhé)便装(biàn)折腾(zhē)便宜(pián)折本(shé)2.识记下列字词的意思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合作策略:MURDER操作步骤:(1)组成两人组。(2)情绪。两人组相互间可以以各种方式创造一种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的气氛,可以简短地聊一会儿,共同约定读完一段后怎样示意对方。比如,可以拍一下另一个人的肩或抬起头来。(3)理解。一起阅读学习材料中的同一部分,同时开始。(4)回忆。两个人都读完后,一个人不看材料,向同伴回忆材料中的重点内容。(5)检查。当同伴在回忆时,检查者指出概述中的错误和遗漏。(6)详述。两个成员举出生活中能反映材料中心意思的例子。(7)复习。完成上述任务后,两个人都要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评价反馈:根据朗读情况评价小组和个人(四)模块三:读文本,整体感知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联系语境,扫清阅读障碍。2.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思考:(1)题目揭示了本文的什么?(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3)找出文章中在内容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4)简要说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学生做批注阅读,自学10分钟,小组内坐庄法交流。坐庄法:(1)组成4-6人小组,确定ABCD等角色;(2)每个成员都将独立思考后形成的答案写在纸上;(3)由A负责主持(坐庄),A邀请到某一成员时,该成员进行回答;(4)A在听取了所有成员的意见后,进行汇总,并对每一成员发言的优点进行赞美。整体感知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点拨交流】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点拨交流】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交流点拨】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4.梳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第二层(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第三部分(6):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评价反馈:(五)巩固提升:听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