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辽宁省阜蒙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东北地区劳保费比华北地区劳保费多(
)万?
A.13.46
B.14.66
C.13.56
D.14.56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劳保费用总额”所在列。
第三步,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选项首两位相同,需精确计算,则东北地区劳保费比华北地区劳保费多25.56+12.43+19.19-13.94-9.90-12.66-7.12=13.56(万)。
因此,选择C选项。
2.某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15个车站。有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有一位乘客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问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多少个座位?
A.53
B.54
C.55
D.5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
第二步,由“有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有一位乘客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可知第一站上车人数至少为14,才满足2—15站中每个站下车一人,以此类推第二站至少上车13人,第三站至少上车12人……从第二站开始,依次下车人数为1、2、3……
15个车站上下车人数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从第九站开始,下车人数多于上车人数,故车上人数最多的是在第八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14+13+12+11+10+9+8+7)-(1+2+3+4+5+6+7)=56(个)座位。
因此,选择D选项。
3.有了多媒体,人们等于有了自己的声像图书馆,是因为:
A.它可以传送各种报刊杂志的信息
B.在多媒体上可以随时查找所需的资料
C.它使人们在家中看到各种电子杂志
D.它可以储存各种书籍的信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第四段提到“它还具有声像图书馆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各种图声文并茂的电子杂志”可知,“足不出户”即为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它使人们在家中看到各种电子杂志”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和D项:均不符合文段信息。
4.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所谓盛世。盛世的出现是和法制的相对健全分不开的,法制是推动盛世出现的条件,又是盛世的外在标志。从来没有无法制的盛世,也从来没有盛世而法制衰微的现象。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立定脚跟之后也急于立法,以适应统治广大汉族地区的需要。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A.中国历史上从出现过四大盛世
B.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与法制的健全是分不开的
C.盛世需要法治,法治促成盛世,这是一条必然规律。我们应当借鉴历史的经验以法治国
D.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以后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汉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个盛世。第二句论述了盛世的出现和法制健全是分不开的,法制是推动盛世的条件。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反面论证及少数民族的例子再次强调法制与盛世的关系紧密,二者相辅相成。文段为“列举现象—提出观点—论证解释”式的“分—总—分”结构,重点强调盛世和法制相辅相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对应文段第一句,非重点。B项:没有体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且文段强调的是相对健全。D项:为最后尾句论证的部分,非重点。
5.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岁数时,你将有67岁。甲乙现在各多少岁?
A.45岁、26岁
B.46岁、25岁
C.47岁、24岁
D.48岁、23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甲乙现在分别为x和y岁,年龄差为a岁。根据题意可得方程:y-4=a①,x-y=a②,67-x=a③,①+②+③得:67-4=3a,解得a=21,即甲乙年龄差为21岁,代入选项,发现只有B选项满足。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求甲乙现在各多少岁,将选项代入。代入A选项,当甲26岁时,由年龄差不变,可知乙为26-(45-26)=7(岁)≠4岁,排除;代入B选项,当甲25岁时,乙为25-(46-25)=4(岁);当乙46岁时,甲为46+(46-25)=67(岁),满足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6.谬论∶结论
A.纠纷∶纠葛
B.相识∶见识
C.承认∶否认
D.否决∶表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谬论”指荒唐、错误的言论,是“结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纠纷”指争执的事情,“纠葛”指纠缠不清的事情,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B项:“相识”指互相认识,“见识”指明智地作出判断的能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承认”与“否认”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否决”指否定议案或意见,是“表决”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7.2,0,2,4,(
),16
A.4
B.6
C.8
D.1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做差无规律,考虑做和。
第二步,做二次和如图所示:
猜测二次和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下两项分别为8×2=16、16×2=32,一次和数列下两项分别为16-6=10、32-10=22,所求项为10-4=6,验证22-6=16,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B选项。
本题还有另外的规律:观察数列可发现2=2+0,4=2+0+2,猜测规律为后项等于前面所有项之和,则所求项为2+0+2+4=8,验证16=2+0+2+4+8,符合规律,故所求项为8。
8.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游者和被访地之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B.“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C.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D.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可知,文化旅游由来已久,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古罗马时代指的是时间,选项偷换为地点“古罗马”,属于偷换概念,错误。C项“文化交流”对应“提供旅游者和被访地之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但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D项“关键因素”在文段中并无体现,文段只体现文化是促进旅游的因素之一,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9.近日,有能源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当前国内普遍缺电的形势下这是不适宜的。按照上海电力部门的测算,上海的光彩工程全部开启后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时,占整个城市总发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容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现在不宜在各地推广光彩工程
B.搞光彩工程对国家和人民无益
C.上海整个城市的总发电量不高
D.上海的光彩工程耗电量惊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能源专家提出的观点“在全国搞‘光彩工程’不适宜”,接下来举了“上海”的例子,解释了现在不适宜的原因。文段为“总—分”结构,开头“总”句为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对国家和人民无益”表述语义太重。C项和D项:均围绕例子“上海”展开,非文段重点。
10.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非学历教育。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专业技术人员;
②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
③培养、提高业务能力;
④非学历教育。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属于“学历教育”,不符合定义;
B项: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属于“学历教育”,不符合定义;
C项:帮助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而举行的暑期培训,属于“针对专业人员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符合定义;
D项:下岗职工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局采用多种形式职业培训,目的是为了实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不属于“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1.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那么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大幅度增加,那么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如果蔬菜供应大幅度增加,那么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而事实上,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
由此可见:
A.农民增收了
B.社会福利增加了
C.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D.民众的消费心理变化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蔬菜的供应增加
②¬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或蔬菜供应增加→¬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有保障
③蔬菜供应增加→农民增收或社会福利增加
第三步,进行推理。
已知“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④“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且¬蔬菜供应增加”,“¬蔬菜供应增加”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或¬民众消费心理变化”,又因为④中提到“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民众消费心理变化”,即“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选择C选项。
12.地缘政治学: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地缘政治学观点的是:
A.德国海陆兼备,具有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
B.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海权”,首先必须在地理上便于进入世界的海洋
C.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D.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依据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
②分析预测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海陆兼备属于“地理因素”,争夺世界霸主地位是“政治行为”,符合定义;
B项:进海便利属于“地理因素”,发展海权是“政治行为”,符合定义;
C项:心脏地带是指地区的中心,属于“地理因素”,统治东欧是“政治行为”,符合定义;
D项:文明对全球政治关系的影响,与“地理因素”无关,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3.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___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缘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
独立
B.始终
超越
C.冲突
规划
D.伴随
方向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可知,该空和“航向”对应且与“航向”意思相近。A项“独立”指不依靠他人;B项“超越”指超出、越过;C项“规划”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做规划。三者均不能体现“航向”的含义,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方向”和“航向”意思相近,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伴随”指随同、跟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矛盾:①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②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③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④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始终:①指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②表示从头到尾;一直。冲突:①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②互相矛盾;不协调。
14.要从代号A、B、C、D、E、F六个侦查员汇总挑选若干人去破案,人选的配备要求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①A、B两人中至少去一人。
②A、D不能一起去
③A、E、F三人中要派两人去。
④B、C两人都去或都不去
⑤C、D两人中去一人。
⑥若D不去,则E也不去
由此可见:
A.挑了A、B、F三人去
B.挑了A、B、C、F四人去
C.挑了B、C、E三人去
D.挑了B、C、D、E四人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确定,选项信息充分,优先考虑排除法:
根据③A、E、F三人中要派两人去,但是C项、D项中均只去了三人中的一个,不满足,排除C项、D项;
根据⑤C、D两人中去一人,但是A项中C、D一个都没去,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
15.调查报告,不是单纯写的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做好,用什么样的办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调查研究工作比写调查报告更重要
B.调查研究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C.调查报告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问题
D.调查报告写不好的人,调查研究工作也做不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只有一句话。先讲调查报告重点不是单纯写,后指出要写好调查报告的条件是调查研究工作要做好。阅读文段可知,文段重点论述只有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写好调查报告。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文段重点并非对比,而是指出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C项:非重点。D项:无中生有。
16.法律应尊重并保障媒体的监督权利。但作为媒体,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在监督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过错,甚至给被监督对象造成损失,则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媒体须依法监督并承担相应责任
B.媒体行使监督权时要做到有法可依
C.法律保障媒体权利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监督
D.媒体出现失误或过错时责任应由其自身承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法律应保障媒体的监督权利,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主旨句,“作为媒体,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则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即媒体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并在出现错误时承担责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和D项:过于片面,分别只提到主旨句中的一方面。C项:“法律要对其进行监督”无中生有。
17.组织行为塑造有四种方式:正强化指应用有价值的结果增加产生结果的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负强化指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结果;惩罚指处理厌恶的结果;自然消退指撤回或不给予强化的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负强化的是:
A.对员工批评、斥骂、分派不合意的任务、解雇等
B.给员工设置无法实现的目标,使他从未经历过成功
C.管理者为某个行为有所改善的员工解除观察处分
D.赋予充满乐趣、富有挑战性或内容丰富的工作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负强化”,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结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对员工批评、斥骂、分派不合意的任务、解雇等属于处理厌恶的结果,属于惩罚,不符合定义;
B项:给员工设置无法实现的目标,使他从未经历过成功,并非“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结果”,不符合定义;
C项:解除观察处分,体现了“取消不希望的结果”,符合定义;
D项:赋予充满乐趣、富有挑战性或内容丰富的工作,并非是“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结果”,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8.多媒体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功能效率高,是因为:
A.它可以实现人际交流
B.它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
C.它能一机多用
D.它不受任何信号干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多媒体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出现在第一段。文段提到“由于多媒体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且采用比传统的连续信号处理方式更为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的多种家用电器”,即为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传输方式”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和D项:均不符合文段信息。
19.“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家”南迁。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______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1929年2月,他们将这部分“国宝”__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_______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_______愈挺愈直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史无前例
埋藏
不过
确乎
B.绝无仅有
藏匿
但是
反而
C.绝无仅有
埋藏
但是
反而
D.史无前例
藏匿
不过
确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为避劫难……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______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可知,此次文物迁移工作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A项和D项“史无前例”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符合文意。B项和C项“绝无仅有”强调仅此一例(任何情况都没有第二例),程度过重,且未体现之前没有发生过,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将这部分‘国宝’__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可知,将国宝收藏在贵州。A项“埋藏”指埋在土中,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藏匿”指藏起来不让人发现,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和第四空。最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但是”表转折,“确乎”指确实,二者均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不过:①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②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③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20.澎湃∶蜿蜒
A.犹豫∶彷徨
B.踟蹰∶浏览
C.疯狂∶坎坷
D.激荡∶逶迤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澎湃”(péng
pài)和“蜿蜒”(wān
yán)都是连绵词,且“澎湃”两字拼音中都有声母“p”,是双声连绵词,“蜿蜒”两字拼音中都有韵母“an”,是叠韵连绵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犹豫”(yóu
yù)和“彷徨”(páng
huáng)都是连绵词,且“犹豫”两字拼音中都有声母“y”,是双声连绵词,“彷徨”两字拼音中都有韵母“ang”,是叠韵连绵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踟蹰”(chí
chú)和“浏览”(liú
lǎn)都是连绵词,“踟蹰”两字拼音中都有声母“ch”,“浏览”两字拼音中都有声母“l”,二者都是双声连绵词,排除;
C项:“坎坷”(kǎn
kě)两字拼音中都有声母“k”,“坎坷”是连绵词,但“疯狂”(fēng
kuáng)不是连绵词,排除;
D项:“逶迤”(wēi
yí)两字拼音中都有字母“i”,“逶迤”是连绵词,但“激荡”(jī
dàng)不是连绵词,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
双声连绵词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的词。
叠韵连绵词是指双音节连绵词的前后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
21.互联网并非_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___的大潮流。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
B.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
C.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
D.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互联网是由下层的“草根网络”起步,发展成为影响力很大的技术产物,即“自下而上”发展的。根据“并非……而是……”可知,第一空应与“自下而上”形成反义关系。B项“自上而下”符合文意。A项“一呼百应”指响应的人很多;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D项“运筹帷幄”指筹划决策。三者均不能与“自下而上”形成反义关系,排除A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不可逆转”形容不能倒转过来,修饰大潮流,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B选项。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举世瞩目: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22.犬∶忠诚
A.猪∶屠宰
B.鸡∶鸡汤
C.牛∶勤劳
D.羊∶羊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犬”与“忠诚”属于偏正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屠宰”与“猪”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B项:“鸡”是制作“鸡汤”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C项:“牛”与“勤劳”属于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羊”可以产出“羊奶”,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3.古生物学家∶化石
A.鱼∶脊椎动物
B.起源∶基督教
C.警察∶盗贼
D.考古学家∶古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古生物学家”发掘出“化石”,二者属于主宾关系,且“古生物学家”是研究古代生物的科学家。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鱼”是一种“脊椎动物”,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项:“起源”与“基督教”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警察”抓捕“盗贼”,二者属于主宾关系,但“警察”不是研究古代相关事物的科学家,排除;
D项:“考古学家”发掘出“古董”,二者属于主宾关系,且“考古学家”是研究古代遗迹等的科学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4.如果一直往上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在后面,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存在。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符合这段文字寓意的是:
A.即便现在处于逆境,我们也应当积极面对未来
B.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目标来鼓励自己并为之付出努力
C.我们应当切实地认识自己,不要为虚无的幻想所牵绊
D.不论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当独立地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用分号列举了三种情况引出“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存在”。最后通过“关键是”引出作者观点“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方向”。文段重点是最后一句,主要讲当位置确定了,我们仍然会因为目光投往不同方向而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寓意是人对自己的定位要明确,不要被“不同方向”迷惑从而改变对自己的认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处于逆境”无中生有,文段强调的是“确定位置”,即定位。B项:文段并非是说人缺乏远大目标,“树立远大目标”表述有误。D项:“独立”表述有误,文段说的是“定位”。
25.4,5,8,11,13,19,25,28,37,(
)
A.40
B.41
C.46
D.49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
第二步,做差如下图所示:
观察差数列的规律为:(1,3,3)、(2,6,6)、(3,9,9),故所求项为37+9=46。
因此,选择C选项。
26.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村的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小城市则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城市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此相辅相成,也就为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城镇化
B.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
C.城市化步伐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D.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然后通过并列结构一方面讲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会反过来会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讲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侧重强调两者需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为首句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段结构为“总—分”,概括文段主旨,即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需同时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片面表述。B项:非重点表述。C项:片面表述。
27.在这个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________。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泰然处之
B.安之若素
C.我行我素
D.岿然不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任凭”“依然”“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可知,牡丹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依旧像往常一样。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泰然处之”形容毫不在意,沉着冷静,文段体现不出冷静,排除A项。B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毫不在意,像平常一样对待,符合文意。C项“我行我素”指不受外界影响,按自己向来的行事方式去做,文段没有去行动,去做的意思,排除C项。D项“岿然不动”指高大坚固,安稳不动,文中没有坚固之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28.风水在古代其实包含有很深的科学成分,“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面南背北,坐北朝南”几千年流传下来,若非其有着极强的________价值,也不会至今依然被建筑商和民间如此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用
推崇
B.应用
尊宠
C.科学
重视
D.美学
提倡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