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念母亲-完整版教学设计_第1页
6怀念母亲-完整版教学设计_第2页
6怀念母亲-完整版教学设计_第3页
6怀念母亲-完整版教学设计_第4页
6怀念母亲-完整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李颖熙授课班级:六(2)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怀念母亲》第____周第_____课时总_____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词句,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怀念母亲生身母亲祖国母亲敬意爱慕课后反思整体感觉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回答体会很单一,除了怀念就是思念、热爱,也许一些事离此刻距离遥远,孩子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但是,我也不明白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那份情感,对这两位母亲,也确实只有思念和热爱了,还是多读读课文吧,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聊天导入:(板书:母亲)每个同学对自己的母亲都有一份独特的感情,请将这份情融进这个词,轻轻地读—《怀念母亲》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出示问题一:1.这篇文章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自由小声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若能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那就更棒了!三、抓关键词句,感悟对生身母亲的悔恨之情。季先生的母亲(季先生的母亲姓赵,但因为生在清朝末期,女人得不到尊重,没有地位,所以她终其一生没有姓名,就连姓氏也没有。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他的母亲从小没有读过一天书,也不认识一个字。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季羡林在他6岁时,就被父母寄养在城里叔父家。此后好多年,他们母子很少见面。)2.就是这样一位生身母亲,季先生到底对他怀着怎样地一种感情呢?⑴.齐读第2自然段。⑵.这段话除去标点153个字,但实际上作者想说的就是一个字,请仔细读这段话,看是哪个字?(思、伤、怀、悔、恨……)“恨”让人难以理解。季羡林恨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恨呢?请再读第2段,并抓关键词句做批注。⑶.生学习后交流①.恨自己没在母亲身边多呆几天。补充资料(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②.恨上天对母亲不公,让她去得太早。(只)③.恨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未能尽孝)补充资料(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营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师: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师:像这样充满悔恨的文字,在季先生的文章里面到处可见:如补充资料(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过渡)师:时间在一天天过去,那么季先生的这份恨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散呢?1935年24岁时,季先生又去了德国一个叫哥廷根的小城,这份感觉有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淡忘呢?⑷.读11月18日记。看这则日记又写了什么?什么叫高兴的不得了?高兴的不得了会做些什么事?儿子最后回来了吗?师: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或者后天有可能就回来了。可季先生的母亲等到儿子回来了吗?补充资料(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此时,季羡林的心情是读—……真想哭!师:所以这时,季羡林对一个字体会更深刻,那就是“恨”字。它包含着季老对母亲深深的内疚与悔恨之情。人常说时间是治愈一切伤口的良药,但对季老来说,却是愈久愈痛。读—第2段后2句。⑸、“恨”字的背后你读到了什么?(爱)⑹、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①.面影换成面庞行不行?说说理由。②.在这句中有一个字,注定了他看到母亲一定是模糊的。(幻)师:而且作者只有在泪光里,才能看到母亲面影。师:季先生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追寻了八十多年,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齐读《寻梦》的结尾。四、提升总结,预告下节课内容师:季老对生身母亲怀有如此浓烈的爱与思念,那么对于同等重要的祖国母亲,又有怎样一份浓浓的情感呢?下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季先生把对生身母亲浓烈的爱与思念之情,都演化成了永久的悔恨。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1935年,24岁的他身居德国的哥廷根小城,11年之久。地域的距离,让这份怀念之情又增添了分量。二、抓关键词句,感悟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慕之情出示问题一:1.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2.默读23、24两页内容,画出最能体现作者对两位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做批注。3.生学习后交流:⑴.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⑵.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⑶.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师:同学们,这些句子选自三处日记,其实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写了许多的日记,却唯独选了这几篇,你们能从这些日记的内容中发现秘密吗?(思念之情日益剧增!)师:这些句子中,有一处写得特别有味道,我们来品一品。(出示句子读)①.这份情是凄凉的,又是甜蜜的,谈谈你的理解。②想象说话(课件)因为季老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他想到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师: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可以慰藉人们一颗孤独寂寞的心。③.在这个句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情感?(糊)“糊”是什么意思?(粘、缠在、萦绕、包起来,想甩也甩不掉……)想甩也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请将这份情放进句子,读出来。4.小结:师: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在作者的心里,都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正因为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三、拓展升华想对季羡林有进一步的了解吗?(视频2022感动中国)季先生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都源于对祖国深深的爱!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课件)联系生活,寓情育己当美好的生活尽在眼前,我们并不感觉到什么,但有一天,当你走出学校校门时,才发现她是我的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