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34张PPT) 朗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34张PPT) 朗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34张PPT) 朗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34张PPT) 朗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34张PPT) 朗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发源于什么地方吗?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学习目标1.了解背景,学习并掌握生字词。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学习本文写景的手法。4.探究作者体验感受,领悟作者思想感情。了解背景 夯实基础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西藏之旅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走近作者马丽华题目解说各拉丹冬 长江上源沱沱河的发源地,藏语意思是“高高尖尖的山峰”,主峰海拔有6621米。终年积雪,冰川覆盖面积近800平方千米,大小现代冰川100余条。 冬季,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冰消雪融,山下野

2、花烂漫,草原上牛羊成群。各拉丹冬是探险、旅游、登山、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词语积累黧黑(l) 棱角(ln) 虔诚 (qin)蠕动(r) 煞风景(sh) 蜷卧 (qun)腈纶(jn) 皱褶(zh) 熠熠 (y)骤然(zhu) 演绎(y) 接踵而至(zhn) 整体感知 把握内容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见闻和感受。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概括大意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提示:浏览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或地点变化的词语,根据它们来概括行程。梳理行踪梳理行踪草坝子营地砾石堆上重返冰塔林接近冰山置身冰窟 移步换景把握内容第一部分(第1-2段),写初

3、见各拉丹冬的景象。第二部分(第3-11段),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第三部分(第12-15段),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欣赏美景 学习写法 两次描写冰塔林品读美景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近观远望第5、6自然段第11自然段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比喻,将“徐徐垂挂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用语精简而准确,流露

4、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第11自然段可划出来,并在旁边批注理由。提示:可以谈谈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官描写、表现手法等。同学们,你还喜欢游记中哪部分的描写呢?合作探究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比喻、拟人,赋予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以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山峰的壮美。“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第1自然段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运用短句,富有节奏感,具音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改变冰体形态

5、的惊讶、赞美之情。第11自然段想象,把冰山的裂纹和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裂纹和皱褶记载着时间、空间的变换,仿佛是时空的年轮。让人对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第11自然段小结内容 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雪山以生命,在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由远及近,移步换景,展现冰塔林的壮美。小结特点2.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生动展现冰塔林的雄奇。3.语言精简准确又自由。探究

6、感受 领悟情感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身体感受,请同学们找一找,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何作用。海拔接近六千米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第3自然段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第6自然段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我要死了。”我少气无

7、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第7至9自然段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第12自然段作者身体情况渐趋恶化,为什么还要“接近探索瞻仰”各拉丹冬?越是接近各拉丹冬,作者的身体越难受。然而,即便身体状况渐趋恶化,作者依旧忍受着这样的不适与痛苦,也要去接近、探索、瞻仰它。这,恰恰展现出了这片景色的独特与绝美;也展现出人类在追寻、探索这样的绝美景色时,那份勇气与意志;这,更是一份人类对自然的亘古不变的敬畏。苦难美悲壮美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

8、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这段话一方面表明了各拉丹冬作为长江之源的重要,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滴水汇成浩荡长江这种自然伟力的赞美和敬畏。小结 本文作者采用时空顺序记叙了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