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1页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2页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3页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材简解昆明的雨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已 学习写人记事散文背影,托物言志散文白杨礼赞,议论性散文永久的 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是写景抒情散文。学生 通过对前三课的学习,已对散文这种文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 法,比方品味语言。而本文作为自读课文,更要延续和强化这种方法,贴着文本 的阅读才是真阅读。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以及雨季中的人、事、景、物的形、声、色、味等, 来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即过往岁月)的想念,抒发了作者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 珍爱。文章的形很散,内容有一幅题字书画,一个民间风俗,一碗人间烟火,一那么 沉着笑

2、话,一个杨梅女孩,一盘缅桂香花,一对热情母女,一次雨中小酌,一首 情味小诗等,但始终只有一个神,就是爱自然、爱生活、爱平民百姓、爱昆明的 雨。教学目标.通过默读,了解昆明雨的特点。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 人,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以及从“凡人小 事”发现美的独特眼光。教学重点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怀念,理解作者淡泊沉着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季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 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昆明的雨”。一.初

3、读昆明的雨(朗读时应将重音落在哪些字上?).文中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是那句话?(学生试读,老师或肯定或鼓励)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和雨重读).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试读,老师或肯定或鼓励) 舒服(读出欣喜之意)浓绿的(读出静心思之)明亮的、饱满的(读得畅快些)使人动情的(读出深厚的情感)二.朗读昆明的雨.文章题目虽然是昆明的雨,可是对于雨的描写却并不多,而是写了雨季 中的景、事、物、人。大家朗读并试着找出来,想一想作者写的这些和昆明 的雨有什么联系。(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同桌讨论。) (体会散文“形散”的特点)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

4、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木香花明确:这些都和雨有联系,昆明的雨季空气湿润,仙人掌多且肥大,菌子 极多;在雨的滋润下,火炭梅又黑又大;买杨梅的苗族姑娘声音娇娇的,使 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及房东母女令见着他们的人 心柔柔的、软软的;屋内与友人“浊酒一杯天过午”,屋外“木香花湿雨沉 沉”。教师补充:烘托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 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 写之”。.作者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 线索,是怎样的情感?(体会散文“神

5、聚”的特点)明确: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教师补充:昆明的雨连绵不断,就像作者多年以来对昆明岁月的念念不忘, 雨的特点和人的情思,书写对象和表达的情感之间有很多共性,所以作者选 择用昆明的雨来表达怀念之情。正因为如此,文章虽然看似琐碎零散,但由于有雨这个意象贯穿其中,所 以零散的事物被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表达了自己对昆明的 想念。三.品读昆明的雨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 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 ”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 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气氛的美。找出自 己喜欢的段落,做圈点批注,并品读。(小组

6、合作,交流读书体会)生1: “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 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生2: “爬”和“遮”,把木香拟人化。“密匝匝”和“数不清”写出了 木香的茂盛。营造了一幅恬静、富有生气的画面。作者与友人在这样的情境 中小酌,怎不动情?怎能忘记那天的情味?生3: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 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生4:赞美了房东惜花又送花的纯朴热情。“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样 的语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生5: “戴一顶小花帽,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

7、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 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生6:通过对小女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小女孩的娇美情态跃然纸 上,娇美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美,抒发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 爱之情。生7; ”这种东西也能吃? ! ”要读出疑惑、惊奇、不可思议。“这种东西这么好吃? !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要读出吃惊、意外、 不可思议。小结: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有情人,从来都不需要刻意为之,而是表达 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昆明的雨季,空气是湿润的,有味道鲜浓的菌子,有 香甜的杨梅,更有绽放的缅桂花和木香花。香气弥漫在整个昆明,昆明人一 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四.美读昆明的雨1939年开始,作

8、者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在昆明生活学习了七年, 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热爱生活的作者从他所见的“凡人小事”中发现了 美,书写了昆明独特的风土人情。我们也看到了汪曾祺沉着、淡泊的人生态 度。让我们再次聆听昆明的雨声,走近昆明的雨季。(学生再读课文)五、布置课后作业.阅读课外散文汪曾祺的泡茶馆跑警报,进一步了解汪曾祺在昆明 的生活。.阅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写一篇江南的雨的文章。【教学反思】昆明的雨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内涵 丰富、饶有情趣的散文。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课教学主要想到达以下教 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2.通过多种朗读方

9、式来 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3.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对 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 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二是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 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难点在于理解文中昆明雨的特点,品味文章语言。本 节课是一篇自读课,我运用了 “自读一感知一探究一品味-练习”的自学方法指 导学生自学。首先从指导学生用适当的朗读语气、声调,准确传达作者的感情入 手,解读课文,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其次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 章的的人文内涵。最后指导学生比照阅读和仿写练习。这节课学生已基本掌握了 自学的步骤,自学流畅有序,引导点拨适时到位。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高,能通 过小组合作解决局部疑难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