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训练5-课件3_第1页
职业素养训练5-课件3_第2页
职业素养训练5-课件3_第3页
职业素养训练5-课件3_第4页
职业素养训练5-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第三节 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案例: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点评: 秀才想买柴,却没有买成。原因在于秀才与卖柴的人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与人打交道,是否具备良好

2、的沟通习惯,影响着我们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默契地进行合作,取得事业的成功。 案例:一、沟通的基本内涵:(一)、沟通的定义: 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作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二)、沟通的三大要素1、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达成共同的协议3、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一、沟通的基本内涵:二、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 (一)、没有说明重要性。在沟通的过程中,没有优先顺序,没有说明每件事情的重要性。(二)、只注重了表达,而没有注重倾听。(三)、没有完全理解对方的话,以致询问不当。(四)、时间不够。(五)、不良的情绪。人是会受到情绪影响的,特别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情绪也会影响到效果。(七)、没有注重

3、反馈。(八)、没有理解他人的需求。(九)、职位的差距、文化的差距也会造成很多沟通的失败。二、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三、听的技巧 (一)学会倾听 1、专注地倾听。 是指用身体给沟通者以“我在注意倾听”的表示。它要求你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人的身上,要心无二用。忌“左耳进,右耳出”,别人的讲话在自己的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专注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全部身心,不仅是对声音的吸收,更是对意义的理解。 2、移情地倾听。 要求听者,设身处地的设想:如果我自己处于那种环境会有什么感想。三、听的技巧 3、公正地倾听。 就是全面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观点。首先,要区别话语中的观点与事实。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

4、曲解对方的话语。 (二)学会恰当鼓励 倾听时,仅仅是投入是不够的,你还要鼓励说话者表达或进一步说下去。正确的启发和恰当的提问是可以帮助你达到目的。 1、正确的启发。 2、学会提问。 3、公正地倾听。四、说话的技巧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过:“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所以在说话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一)、了解听话者1、根据听话者的注意水平,我们可以将听话者分成四类: 漫听型:这种听话者,在别人说话时,他们没有作多少努力去听,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此。 浅听型:他们只听到声音和词句,很少顾及它们的含义和弦外之意。 技术型:他们较多关注内容而较少顾及感受。他们仅仅根据别人说的话进行判断,

5、完全忽视说话者的语气、体态和脸部表情,他们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据,但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积极型:他们会为聆听付出许多,他们在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做出努力。他们注重思想和感受;既听言辞,也听言外之意。四、说话的技巧2、根据听话者的类型,采用适合的说话方法: (1)、漫听型听话者: 对于这样的人,你应该不时地与他保持目光接触,使其专注于你说的话,并不断地提一些问题,讲些他感兴趣的话题。 (2)、浅听型听话者: 对于这样的人,你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述,并清楚地阐述你的观点和想法,不要长篇累牍,让听话者心 烦。2、根据听话者的类型,采用适合的说话方法:(3)、技术型听话者: 对于这样

6、的人,你应该多提供事实和统计数据,把自己的感受直接描述给这类听话者,多做一些明显的暗示和提示,让听话者积极进行反馈。(4)、积极型听话者: 对于这样的人,你应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说话表达技巧,与听话者多进行互动反馈。(3)、技术型听话者:3、了解听话者的个性 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就是想要与他人对话,必要时要事先把握对方的个性,随机应变地采用不同的说话方法。如果我们在说的过程中不考虑对方的性格,那么往往会适得其反。(二)决定恰当的话题 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让听话者感兴趣的不仅是你本身,更重要的是话题。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才是沟通得以进行的关键。如果你不适当地与

7、听话者说话,那么就不会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3、了解听话者的个性(三)、恰当地表达1、注意说话的具体场合 鲁迅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前两个客人明显说的是假话,后一个客人说的是客观事实,但为什么待遇不同呢?因为后一个客人说话不注意场合,在人家欢庆时说出不吉利的话。(三)、恰当地表达2、说话必须考虑听话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背景等因

8、素。 根据这些因素的差异来选择恰当的语言,才能让对方正真理解。 案例: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向外国人表明中国爱好和平,决定为外国佳宾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16页的说明书。周恩来看后笑道:“这样看电影岂不太累了?我看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就行,即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一句话奏效,外国佳宾都知道这部电影要讲述的故事。 点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周总理在向外国客人介绍中国的文化时,非常好地做到了联系外国的文化背景,这样非常有利于外国朋友的理解,便于双方的交流。2、说话必须考虑听话者的性别、年龄

9、、文化层次和背景等因素。 3、充分利用说话的时机。 对于说话人来说,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好的效果,说话不仅要符合时代背景,与彼时彼地的情景相适应,还要巧妙地利用说话时机,灵活把握时间因素。 1978年8月8日,当日本外相园田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定和平友好条约时,黄华外长到北京机场去迎接。飞机停在机场上,下起了大雨,有时还夹着雷声。园田走下了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着园田走进贵宾室。园田说:“到北京迟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黄华说:“你带来了及时雨。” 这些本是寒暄的话,但对外交家来说,则包含着更多的意思。黄华外长抓住时机,用“及时雨”形容园田此行,既表达了欢迎之意,又有预祝条约商谈成功的含义。 3、充分利用说话的时机。4、说话时要情理相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是说话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互相交融,可以使说话取得良好的效果。(1)、说话中要以情动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怎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呢?首先,材料和事实要准确可靠。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说话的基础。其次,说理充分透彻,有的放矢。利用已有材料进行分析说理,抓住事物的本质,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4、说话时要情理相融,以情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