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均会造成伤害。为提高空气质量减少PM2.5排放,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多用私家车出行B多用煤作燃料C随意焚烧垃圾D减少燃放烟花

2、爆竹2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3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4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5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ABCD6某种核原

3、料的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氢元素B电子总数为2C核电荷数为3D相对原子质量为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C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8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过滤C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9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等,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D化合物

4、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钟罩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1处B瓶中剩余气体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若进入瓶中水少于,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D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磺或木炭来代替12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导电性C溶解性D挥发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2)写出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

5、);如果利用该反应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_(填序号);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上图中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G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为b”)进入G中。(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如选用装置C代替装置B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具有的优点是_。(4)在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

6、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3)当二者恰好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此时溶液的pH大于7B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色;(5)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15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1)小红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

7、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其_。小波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小山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固体,已如它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炭粉、硫磺、氯酸钾、二氧化锰。经观察和讨论,这瓶固体不可能是_和_(填物质的符号),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固体是何种物质,请帮助小山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在下列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_16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示的

8、仪器名称:a _,b 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装置应作出改动_(4)注射器与装置B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a. 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_。b 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c 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_,说明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

9、次称得加热t1、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482.342.042.04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_g(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18淀粉类食物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之一。淀粉化学式为(n的取值从几万到几十万)在人体中被分解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参与细胞代谢。(1)淀粉由_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所含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2)葡萄糖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元素,120g葡萄糖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g。(3)1 mol(mol表示物质的量,一种单位)葡萄糖的质量是

10、180g,则90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_mol。l mol葡萄糖缓慢氧化释放2870KJ的能量,约有40%的能量被生物体利用,其余的以热能散失,氧化分解2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约有_KJ被生物体利用。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看,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_。(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3)如图所示,分别压

11、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多用私家车出行会加剧空气的污染,加大了PM2.5排放,选项错误; B、煤炭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剧空气污染,选项错误;C、随意焚烧垃圾会加剧环境污染,选项错误;D、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减少PM2.5排放,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2、A【解析】“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故

12、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A【解析】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说法错误,因为水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说法正确,故B正确;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说法正确,故C正确;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4、B【解析】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增加。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高

13、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反应中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D【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6、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那么是氢元素,电子数=核电荷数=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故选A。7、C【解析】试题分析: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是利用液氮能保持超导体处于低温的,属于物理性质

14、,错误,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别8、C【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15、,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9、C【解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详解】A、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不符合题意;C、核电荷数=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符合题意;D、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掌握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的方法。10、D【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有氧

16、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氢氧化钠,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 C、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氨气分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等,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11、D【解析】A、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钟罩中液面先下降;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则后上升至刻度1处,故选项说法正确。B、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剩余的主要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

17、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进入瓶中水少于,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磺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2、A【解析】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和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 集气瓶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D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b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18、 没有加催化剂二氧化锰 【解析】(1)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集气瓶;(2)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A;如果利用该反应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D,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同时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上图中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G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则气体应从b进入G中;(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时使用装置B,该反应的原理是

19、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氧气,如选用装置C代替装置B来制取氧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的速率;(4)在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催化剂二氧化锰。14、氢氧化钠溶液 NaCl、HCl C 蓝 H+、OH- 【解析】(1)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3)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溶液中

20、的主要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此外还有水分子,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故选C。(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显碱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5)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H+、OH-。15、铁丝生锈(或氧气纯度不够高) 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沙子(或没有水) FeO2Fe3O4 化合 S KClO3 取少量固体与坩埚中,持续高温加热 若固体质量明显减少,则黑色固体为碳粉,反之为二氧化锰 【解析】(1)造成此实验失败

21、的原因可能是:1铁丝生锈,2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高;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沙子(或没有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原理:Fe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2)试剂瓶中装有黑色固体,不可能是硫磺(S,黄色)和氯酸钾(KClO3,白色);碳粉加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固体质量明显较少,二氧化锰加热后不能发生反应,固体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实验步骤:取少量黑色固体与坩埚中,持续高温加热预期现象和结论:若固体质量明显减少,则黑色固体为碳粉,反之为二氧化锰。16、a 长颈漏斗 b集气瓶 AD 2KClO32KC1 +3O2 在试管口放一

22、团棉花 浸没漏斗下端管口 漏斗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1)图中标示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图中标示b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2)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为A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注射器与装置B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a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口,形成密封的体系;b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c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瓶内气压降低,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若观察到长颈漏斗的下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0.96 98% 【解析】根据表可以看出,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