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 习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此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课程标准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对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认识; (2)对中共七
2、大地位的理解; (3)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单元综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基础知识回顾九一八事变原因日本:中国:借口:时间:影响:蒋介石政府态度: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深陷经济危机内战为其提供有利时机柳条湖事件(沈阳)1931年9月18日不抵抗东三省沦亡;局部抗战开始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
3、战争(19371945年)西安事变发生和平解决时间:地点:根原:发动者:目的: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中共态度:谈判中共代表:结果:意义1936年12月12日西安临潼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周恩来等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概况正面战场:血战台儿庄人物:影响:人物:区域:目标:影响:李宗仁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彭德怀华北破袭交通线、摧毁据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信心血肉筑长城背景:南京大屠杀时间:手段:人数:目的:1937年12月枪杀、砍头、活埋
4、、焚烧等300,000以上耀扬国威,灭亡中国易混知识点:1、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 徐州会战 李宗仁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2、共产党-百团大战:1940年 华北 彭德怀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平型关大捷:1937年 山西 八路军115师。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抗战胜利准备: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地点:陕西延安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时间:意义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
5、的国家地位;成为转折点;国内: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原因日本:侵略性战争,失道寡助等。中国:正义之战;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 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等。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际:(1)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根本原因; 国内不断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起了关键性作用; 国民党亲英美派的态度,蒋介石自身利益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2)西安事变前后中国社会状况的变化及说明的问题变化:两党的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国内斗争形势由以内战为主转向以抗战为
6、主;抗战范围更加广泛,人民抗战的热情更加高涨。说明:在国家危难之时,民族危亡关头,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 任何阶级、任何党派和团体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并日益走向成熟。(3) 中共七大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大会的原因从意义上看,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斗争目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总之,这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会议,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该选择(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7、 D重庆谈判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获得和平解决。今年(2013年)是西安事变( )A57周年 B67周年 C77周年 D87周年BC3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C4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 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C5、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八一宣言的发表 B、瓦窑堡会议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一二九运动6中共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
8、明前途而召开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D7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C9、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抗战胜利后中国走怎样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他作了一个政治报告,这个报告的名字是A、论持久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联合政府 D、井冈山的革命斗争C10.“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1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9、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CD14.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能一步步侵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帝国主义急于摆脱国内经济危机B.东北边防联军执行不抵抗命令C.国民党妥协退让D.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力量有限15. 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CC16. 抗日战争体现了以下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 . .
10、A17.200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初三一班召开了主题班会,发言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了局部抵抗B.在抗战中出现了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著名战例C.中国的抗战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的历程D.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图2 日本签署投降书图1 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阅读与其相关的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二、非选择题(1)你认为图1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历史意义?(2)图2
11、,是否意味着日本对侵华事件进行了彻底、深刻的反思?请用史实加以说明.(3)面对图片1和2你最想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它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否,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等。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等。2、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次战争像抗日战争这么惨烈,也没有哪次战争对中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取得了这次伟大战争的胜利。请你结合课本上的史实思考:问题:(1)为什么屡战屡败的中国人民能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2)它的胜利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参考答案1、原因:(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以国共为首的中国各阶层人民的英勇抗战;(2)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日本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3)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援助;(4)日本是小国,人少,资源少,无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持久战。2、影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有人说“中国近代有两个时期面临危亡的关头”。你同意这两句吗?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面临哪两个“危亡关头”?你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