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1页
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2页
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3页
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4页
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学简史考纲专题解读:一本203专题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孟子、荀子)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出现危机宋代: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理学创立(二程、朱熹)明朝时期:理学发展为心学(王阳明)明末清初:传统儒学思想被批判继承(李、顾、黄、王)19世纪末:儒学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外衣新文化运动: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考点梳理:考点1 百家争鸣 :一、儒家思想:1、孔子(春秋)儒学的创始人:“仁”、“礼”(含义、表现)“德治”:“为政以德”;A、政治思想:(1)主观目的:

2、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礼”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具有进步性: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不被统治者接受的原因: 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B、教育思想: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C、文化贡献:其言论论语。整理和编订 “六经”。 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认识: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考点梳理:

3、考点1 百家争鸣 :1.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真题导入:(1)百家争鸣:C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3、墨家-墨子的思想(代表小生产者阶层):伦理观:“兼相爱,交相利”(核心) ,非攻,尚贤,节俭墨子的“爱”:没有等级差别;孔子的“爱”:有等级差别。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提高政

4、治地位、自食其力的要求和愿望。2、法家-韩非的思想(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A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B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法治); C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深化总结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5、顺应时势和民心(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考点梳理:考点1 百家争鸣 :1(2015海南单科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2(2015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3(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

6、刑峻法真题导入:(2)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BBD考点梳理:考点1 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的原因铁犁牛耕,生产力,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A、经济:B、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D、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考点梳理:考点1 百家争鸣 :真题导入:(2)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A(2015安徽文综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

7、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考点梳理:考点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思想主张2、“儒学独尊”“大一统”1、“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天 = 君特点:外儒内法,糅合阴阳五行道家的思想。启示:与时

8、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考点梳理: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

9、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3(高考海南单科)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考点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DCA考点梳理:4(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5(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

10、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3 考点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BB考点梳理:考点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B、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C、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1、背景:2、主要表现:A、政治:B、思想:C、教育:3、评价:B、消极: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A、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儒学教育官方化

11、和制度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政,确立察举制为最主要选官制度;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兴办太学和令各郡国建立学校,推动儒学的传播和发展;焚书坑儒(秦朝)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步骤:焚书、坑儒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作用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问题探究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体系。道佛儒(根本)目的考点梳理

12、:考点3 宋明理学 :(1)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什么是理学?因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受重击正统思想佛道冲击官方哲学春秋战国秦朝汉武帝魏晋隋唐南宋后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精神(东汉)白马寺佛教盛行的缩影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荤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北魏)龙门石窟(东汉)白马寺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困境

13、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儒学地位进一步动摇原因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广泛传播发展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考点梳理:考点3 宋明理学 :(1)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韩 愈1.创立: “北宋五子”(1)周敦颐、邵雍:

14、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他们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辩,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考点梳理:考点3 宋明理学 :(2)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2)张载: 对理学的贡献巨大。开创了理学中的_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的代表。理论上,他严格区分 _ _、_、_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3)程颢、程颐 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并认为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提出孔颜之乐“气学”天道性心“天理”“仁”孔颜之乐,几百年的理学都在探讨。简单说,就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15、其乐”,孔子说“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在当前历史文化背景下,也就是不要太看重物质享乐,而要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注重道德修养,而不是拜金主义。程 颐程 颢考点梳理:考点3 宋明理学 :(2)朱熹理学理学集大成者:2、朱熹的基本观点、主要贡献及其地位和影响: 强调个人学习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所谓格物致知。提倡“存天理,灭人欲”。A、理气关系论: 先有理后有气;“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理”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B、理学修养论:C、政治思想:“道统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正君心”D、理学经典: 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

16、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要求人民安于现状,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考点梳理:考点3 宋明理学 :(3)陆王心学A、宇宙观:B、方法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陆九渊-心学开创者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A、宇宙观:B、方法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都属于儒学范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理是万物的起源;心是万物起源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宋明

17、理学的影响:B、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人们的思想。A、积极: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材料1: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1(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

18、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2(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 AC3(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

19、“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4(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DC5(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

20、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6(2014全国大纲卷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AC7(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A B C D8(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

21、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9(2012全国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 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BCD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1)国际形势:(2)国内形势:政治:经济:阶级:思文: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宋明理学教条的束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西学东渐的局面

22、出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封建社会全面衰落时期考点梳理:考点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考点梳理:考点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A 批判封建礼教(理学权威),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B破除孔子的迷信,不以圣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C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A 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法治”B 批判“君臣纲”的愚忠,主张君臣平等C“提出限制君权,设学校等机构D 主张“工商皆本” A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23、。B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之不同(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B 哲学上,继承发挥了唯物思想,批判理学唯心主义,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材料一: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材料二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材料2鞭挞程朱理学,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24、的理论材料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黄宗羲梨洲先生黄宗羲的政治和经济思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明夷待访录结合材料概括黄宗羲政治观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

25、思想?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材料一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众治的观念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 王夫之船山先生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共性思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

26、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社会根源(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且走向衰落(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3)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心学体系(1)积极性:(2)局限性: 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三)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使之构建起了具

27、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根因: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合作探究】: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是怎样批判与继承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1)批判: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主。 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 反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提倡唯物主义。(2)继承: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 “天下为主,君为客” )探索精神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2.政 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

28、础。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合作探究: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知识链接】:概括一下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的观点;(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里,即要求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5)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1(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

29、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2(2011天津文综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

30、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1.创立:2.继承:3.重创:4.正统:5.冲击:6.融合:7.发展:8.批判式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思想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是一定时代政经的反映随统治者的

31、需要而变化发展规律: 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统治者的需要而变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启示: 思想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兼收并蓄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 第一: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 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的需要,统治者的推崇; 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国共产党: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

32、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 文化大革命时期:否定了儒家思想改革开放后:批判地继承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学的态度?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探讨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3.教育思想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

33、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4.道德修养方面:儒家提倡“孝”、“仁义”、 “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2.经济方面:(1)儒家强调 “重义轻利”有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2)儒家提倡“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1. 政治方面:“大一统”思想,仁、德治、民本思想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主题: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物 典例示范: (2010重庆文综,39)(节选)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

34、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 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 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达到的目的。(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六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为五四运动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