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乘车优秀教学设计北师大乘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活动一:导入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乘车二、活动二:乘车(一)教学主
2、题图11出示图片:乘车图1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2教师提问(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小组讨论4集体反馈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二)教学主题图21出示图片:乘车图2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2出示图片:乘车图2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4集体反馈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三)教学主题图31出示图片:乘车图4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
3、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6330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三、活动三:动手摆(一)摆圆片列式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四、活动四:日常生活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六、板书设计乘车214773266330课堂
4、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讲授新课:1、引入阶段: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2、发展阶段: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
5、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1)先画车箱长方形。(2)再画车轮小圆形。(3)火车铁轨两条线。(4)车身图案任你添。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课堂总结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
6、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五、收拾与整理:六、课后拓展:学生回家收集一些表现祖国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图片。第一篇:乘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乘车”第二课时)阳山县阳城镇中心小学 欧琼花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4页“乘车(加减混合运算)”。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数
7、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五、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课件、练习题。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巩固旧知 1. 出示连加连减算式。25+36+17= 643918=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25+36+17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643918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2. 引入新课在复习题后面两道算式的下面出示如下两个算式:253617= 643918=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题和复习题中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3. 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
8、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加减混合运算,全班齐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师: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任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想办法进行计算。一会请他做小老师教教大家。(2)请学生到黑板前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写出计算过程。 (3)教师进行总结。 (4)同桌互相说计算过程。(5)比较加减混合运算题和连加、连减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练一练,加深理解。出示 854927= 564269=学习新知后,马上出示式子,进行计算练习,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熟练度。(1)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9、交流。(三)在活动中巩固新知出示番禺百万葵园、动物园图片。 师:同学们去过番禺百万葵园、动物园吗?不管有没去过,今天我们就一起乘车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好吗?在“加减混合运算”前板书:乘车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玩的过程中记得把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1、多媒体演示公共汽车开动,到达“百万葵园”,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境。画面配音:各位乘客大家好,这里是火车站开往动物园的101路公共汽车,现在车上有乘客56人百万葵园站到了,本站下车27人,上车19人。(1)师:画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吗?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乘客和刚才的56人相比,是增加了,还
10、是减少了?为什么?(2)那么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你能写出算式计算出来吗?(3)交流学习、订正。直观演示,加深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算法。草地上,小芳和她的狗狗在吹泡泡。小芳吹了68个,狗狗吹了25个,爆了39个。(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 (2)独立列示完成。 (3)交流订正。 蝴蝶采花师:看,葵园里的花开得可真漂亮啊!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正忙着传播花粉呢!每一只蝴蝶应采哪一朵花呢?请你把蝴蝶身上的式子算出得数,告诉它应该飞到哪朵花上吧!48+32-16 93-69+25 87-32+45 56+21-18 49 39 64 100 分小组完成并汇报,教师表扬答对的小组,并给他们“拍照”留
11、念。4、接力赛跑。师:同学们可真棒啊!下一站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瞧!动物们正在进行接力赛跑呢!一队是老虎队,一队是狮子队,哪队会赢呢?可是有些粗心的动物连身上的号码都忘记写了,请你来帮帮它。 男同学做狮子队,女同学做老虎队,在发下去的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交流。师:你认为哪队赢了?为什么?(四)拓展今天玩得可真累啊,动物们也要休息了,我们乘车原路返回吧! 出示幻灯片,车上有47人,百万葵园站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 人,车上还有38人。接着出示问题: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小组讨论、合作,写出你的算式 。47( ) ( )=38 47( ) ( )=38 (五)全
12、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你觉得这节课你上得怎样啊?请把你的收获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第二篇: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表示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计算下列的算式,并说说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23 1042234 852出示算式 234 ? 852?师:比较算式234和852与上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过渡语:这两道算式中既有加法
13、也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运算,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加减混合)二. 讲授新课过渡语:同学们表现得不错,所以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天鹅湖。据说那里有这么一则传说: 从前在天鹅湖里有一只很活泼好动的小天鹅,大人们常把它小可爱,小可爱总喜欢到处游玩。有一天,它闯祸了,它把它们的天鹅王国的国宝给弄坏了,国王很生气,没办法原谅它,想把它处死,经过所有人的求情,最后决定,让它去完成一道数学题,如果它完成了就可以免去它的罪行,但是最后小可爱还是没有办法完成任务,国王就把它打入大牢。 今天如果同学们能够帮助它完成这些数学问题,小可爱就能够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你们愿意帮助小可爱
14、吗?那么我们就一起去天鹅湖看看吧,到底国王给小可爱出了什么问题?并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说说(通过多媒体演示天鹅飞来飞走变化的过程)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湖中有几只天鹅?(是边演示边讲解)演示又飞来了3只天鹅的场面师:这时湖里有几只天鹅在玩呢?演示湖里有7只天鹅飞走2只的画面师:这时只剩下几只天鹅在湖里呢?让学生把图意重说一遍(教师演示画面)师:请你把刚才看到的给同学们说一说师:你能根据自己说的和看到的列一个算式吗?师:原来湖中有4只天鹅,又飞来2只,应该怎样列表示?生:原来湖中有4只天鹅,又飞来2只是用加法43师:后来又飞走了2只又怎么办?生:432师:请同学们算一算
15、432?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第二是几减2,为什么?生:出示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天鹅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图意引导学生根据屏幕图意列算式生:423师:上面的算式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顺序)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一样吗?(都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做一做出示第75页的做一做图画,让学生观察并讲出图意列算式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三.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是?生总结第三篇: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
16、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方法。一、复习导入列竖式计算: 26+34+7= 87-43-15=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1)教师出示情境图,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得出:有人下车,下来了25人,有人上车,上去了28人。教师指出: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则,有秩序地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图意吗? 学生说图意: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又多少人
17、? (1) 你能列出算式吗? 67-25+28= 口算: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教师小结:加减混合的口算,我们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的笔算也同样如此,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算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2.教学例4. (1)同学们刚才解决了加减混合的列竖式的计算,这一题也是有加有减,还有小括号,想一想这样的题目应该怎么算呢? 出示题目:72-(47+16)交流讨
18、论:这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学生交流)小结: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你能自己计算吗?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交流。 根据列竖式计算,说一说第一步算什么? 提问:第二步算什么?(2)讨论: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要先算小括号imian的部分,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也不能连着写。) 3.小结:引导: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1) 完成第28页做一做。三、巩固练习 1.数学小医生(1)73-36+18=76 (2)25+47-18
19、= 76-(36+22)= 让学生先自己判断,再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开火车直接写出得数。3.完成练习五第5题。把得数填在括号里,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8页。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18+22= 57-30= 16+5-10= 21+30= 25-17= 12-8+16=2、笔算:48+36+15= 90-2
20、5-31=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乘过公交车吗?你平时乘车都去过哪里?乘公交车应该注意什么?2、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出示例3。师:你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它停在那。(1)仔细观察,说一说画面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3)根据算式让学生再一次理解题意:67表示什么?25表示什么?28表示什么?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 1)师提问引导 67-25+28这道题与前
21、面所学的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口算?如果不能口算,那该怎么办?(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3)分组讨论如何笔算67-25+28。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计算方法。最后在练习本上试做。4、汇报成果,比较评价。(1)指名两位学生(板书各种算法)(2)引导观察,对比上述两中计算方法,师提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小结:加减混合的运算式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5、课本第28页,看书并完成书本填空。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8页“做一做”。指
22、名两位同学板演,全班齐练后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计算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67-25+2870(人) 竖式教学目标(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板演262538=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
23、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12820=50306=42830= 78406=52(128)=70(18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二)学习新知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出示例3 682951= 启发提问:(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
24、里第一种虽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是有错误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进位第二种抄错了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结果是错误的 小结性提问:(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的两道题 (1) 562430=(2) 673439=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1)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 2出示例4 72(4716)= 启发性提问:(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这道题有简便的书写格式吗?大家试试看由学生在小黑板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
25、教师先出示正确做法重点讨论有没有简便写法,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下面情况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第一步是正确的,第二步的被减数和减数填倒了,63减去72是不够减的因此,像这样的题,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1) 32(5546)=(2) 76(1342)= 订正时,提问:(1)第(1)题有简便写法吗?为什么可以写成(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可在书上填数 2对比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81524870(2335)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2)口算下面各题553085639 42(834)81770 35(106)74(806
26、) 由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得数3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第(1)题错,第(2)题对,遇到小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用简便写法 4课后练习练习一第5题和第9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加减混合式题(不带小括号和带小括号的)及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用竖式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因此,采用由学生试算,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中的良好习惯但对有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有的没有简便写法,有的有简便写法,这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例4时,先放手让学生试做,根据学生试做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中
27、讨论的方法,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没有简便写法紧接着安排“做一做”的两道题,其中第(1)题由于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因此有简便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分辨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有简便写法,什么情况下则不能在巩固反馈环节时,采用判断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安排,突出了这节课的新知识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的能力第四篇: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沛明实验小学罗秀琴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28、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作引、做好铺垫口答。17+65 17+8-12 24-107 20+3010 25-4+7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连加和连减。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A、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B、小组交流、指名板演。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电算化理论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功能性食品市场消费者需求趋势及产品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三大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治理与数据资产化在金融科技投资中的应用趋势报告
-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STEAM教育推广的师资培训与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 2023青海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3年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海南“安全生产月”知识测试及参考答案
- 2023房屋拆迁合同十二篇
- 2024-2030年中国集群通信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电缆维修保养服务合同标准
- 儿童重症肺炎病例讨论
- 儿童心肺复苏课件
- 销售心态培训课件
- 重症护理的护理课件
- 工业设备电源监控系统操作指南
- 2025至2030氧气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GB 36980.1-202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
- 公司新生产线策划方案
- 浙江中考科学必考题型解读-40 电能和电功计算(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