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_第1页
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_第2页
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_第3页
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_第4页
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路线定测阶段在完成中线测量以后,还必须进行路线纵、横断面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又称为中线水准测量,它的任务是在道路中线测定之后,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简称中桩)的地面高 程,并绘制路线纵断面图,来表示沿路线中线位置的地形起伏状态,主要用于路线纵坡设计。横断面测量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形起伏状态,并绘制横断面图,供路基设计、施工放边桩使用,并通过计算横断面图的填、挖断面面积即相邻中桩的距离便可计算施工的土石方数量。线路纵断面包括路线水准测量和线路纵断面绘制两项内容。其中路线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沿线路方向设置若干个水准点,按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

2、要求测定其高程,称为基平测量;然后以基平测量所得各水准点高程为基础,按等外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分段进行中线各里程桩地面高程的水准测量,称为中平测量。一、基平测量水准点的设置应根据需要和用途的不同,可设置永久性和临时性的水准点。路线起终点和终点、需长期观测的工程附近均设置永久性水准点,永久性水准点应埋设标石,也可设置在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上或用金属标志嵌在基岩上。水准点密度应根据地形和工程需要而定,在丘陵 和山区每隔05-1km设置一个,在平原地区每隔1-2km设置一个。基平测量时,应将起始水准点与附近的国家水准点联测,以获得绝对高程,同时在沿线水准测量中,也应尽量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联测,形成附合水准

3、路线,以获得更多的检核条件, 当路线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或引测有困难时,也可参考地形图选定一个与实地高程接近的作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基平测量应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在水准点之间进行观测。水准测 量的精度要求,往返观测或两组单程观测的高差不符值应满足:fh3、L mm (平原微丘区)或451 L mm (山岭重丘区)式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具体可参考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若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取其高差平均值作为两水准点间高差,否则需要重测。最后由起始点高程及调整后高差计算各水准点高程。二、中平测量中平测量即线路中桩的水准测量,一般以相邻两水准

4、点为一测段,从一水准点开始,用视线高法逐点施测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相邻两转点间观测的中桩,称为中间点。为了削弱高程传递的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后观测中间点。转点应立在尺垫上或稳定的固定点上,尺子读数至毫米,视线长度不大于中150m中间点尺子应立在紧靠桩的地面上,尺子读数至cm视线长度可适当放长。如图9-14所示,水准仪置于I站后,后视水准点为BM1,前视转点为TP1,将观测结果 分别记入表9-2中的“后视”和“前视”栏内,然后观测将读0=000,0=120等各中桩点, 数分另比入“中视”栏。将仪器搬到n站,后视转点为TP1,前视转点为TP2,然后观测各中桩地面点,用同法继

5、续想前观测,直至附和到下一点水准点BM2完成一测段的观测工作。测站测点水准尺读数仪器视线高度高程后视中视前视1BM11.986180.679178.693K0+0001.57179.1090+0201.93178.7490+0401.56179.1750+0601.12179.559TP10.872179.8072TP12.283182.09179.8070+0800.68181.410+1001.59180.50+1202.11179.980+1402.66179.43TP22.376179.7143TP22.185181.899179.7140+1602.18179.7190+1802.0

6、4179.8590+2001.65180.2490+2201.27180.629BM21.387180.512pi2-pi2-9表中桩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取测段高差与两端水准点已知高差之差的限差为50mmL(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L以Km计),在容许范围内,即可进行中桩地面高程的计算,否则应重测。中间点的地面高程及前视点高程,一律按所属测站的视线高程进行计算。每一测站的计算公式如下:视线高程二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转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中桩高程二视线高程-中视读数三、纵断面图的绘制纵断面图是表示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和设计纵坡的线状图,它反映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又可在其上进行纵坡设计,是

7、线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也是线路纵向设计的依据。如图 9-15所示,在图的上半部,从左至右绘有两条贯穿全图的线,细折线表示中线方向的实际地面线,是根据桩间距和中桩高程按比例绘制的;另外一条是粗线,表示带有翌曲线在内的经纵坡设计后的中线,是纵坡设计时绘制的。此外,在图上还行还注有水准点位置、编号和高程,桥涵的类型、孔径、跨数、长度、里程桩号和设计水位,翌曲线示意图及其曲线元素,同 某公路、铁路交叉点的位置、里程和有关说明等。在图的下部几栏表格中,注记有关测量和纵坡设计 的资料,其中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直线与曲线直线与曲线为中线示意图,曲线部分用直角的折线表示,上凸的表示右偏,下凸的表示左偏,并注

8、明交点编号和曲线半径。里程一般按比例标注百米桩和公里桩,里程比例一般按1: 1000、1: 2000或1: 5000,为突出地面坡度变化,高程比例是里程比例的10倍。地面高程按中平测量成果填写相应里程桩的地面高程。设计高程按中线设计纵坡计算的路基的高程。根据设计纵坡坡度i和相应的水平距离D,按下式便可从A点的高程H人推算B点的高程H Bh AH Bh AiD AB坡度从左至右向上斜的线表示上坡(正坡),下斜的线表示下坡(负坡),斜线上以百分数注记坡度的大小,斜线下为坡长,水平路段坡为零。土壤地质说明标明路段的土壤地质情况。四、横断面测四、横断面测A百盐言舌农民京旨W罟2皿工宵M*为S已?4 9L心nTjtiMLril : r:tJic图9-15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定中桩两侧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然后绘制横断面图,供路基设计、土石方量计算和施工放边桩之用。横断面测量的宽度由路基宽度及地形情况确定,一般在 中线两侧各侧15 50m进行横断面测量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