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小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_第1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_第2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_第3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_第4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行四边形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认识平行四边形 首先,我对本节 教材进行简单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分析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苏教版数学四年级 下册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 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垂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 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底和高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 形面积打基础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一步发展学生空 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2、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 目标定为以下几点:知识目标学生在图形具体的活动中认识

2、平行四边形它的基本特征; 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 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应用意识, 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3、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测量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难点:会画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3、因此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 组织、引导与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1、 直观演示法。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的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以在教学中我选用了长方形框架教具演示 长方形渐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使学生感知平行四边 形这样不仅把数学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 能力。2、活动体验法。课标指出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生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在本节课中通“感知猜想操作测量演示验证结论等一系做 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

4、探究、学会创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也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三、说学法课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手实践、 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 方法的指导本节课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手操作法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练一练 等一系列活动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 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 准备三角尺、直尺、方格纸、小棒、钉子板、量角器。教师准备课

5、件、三角尺、 直尺、长方形框架。最后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简短地介绍一 下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四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感官上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已经 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首先可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框架提醒学生注意看变成什么形状了(教师拉动长方形框架展示渐变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提问学生你们认识平行四边形吗?揭示课 题: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通过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1找平行四边形课件)问挂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

6、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2。 生活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经历在生活中找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四边形, 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使数学和生活达到了和 谐统一。(三)自主探究、验证猜想1。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请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师巡视, 并进行一定的辅导,然后板书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方法一:用小棒摆。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

7、四边形。方法四: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操 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教师创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猜想一下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 (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边来猜想它的特征。(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边可能 相等。【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 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

8、形和做平行四边形使 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 的特征(3)验证得出结论。(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件演示特征并板书特征(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出示“想 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判断。提问:为什么第 个图形不是呢?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猜想操作测量演示验证结论” 的探究方法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一平行四边形提问你

9、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间的距离吗? 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量一量吗?并通过完试一试 想想做做 5, 明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处处相等,有无数条垂直线段。通过学生自己去量去画得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设计的练习符合 循序渐进的原则。4阅“你知道吗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件出示应用图片,并插播一段影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 2,用 块、4 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学生动手拼图,教师课件演示边演示边说:这是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

10、 拼成图形的几种情况这是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图形的几种情况 学 生在动手拼图与课件演示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了解2。想想做做 3,用七巧板中的 3 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中的 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学生移动七巧板,教师课件演示。让学生在拼图与课件演示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 【设计意图: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 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 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五)全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

11、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结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 伸,又是后来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准备。五、板书设计认识平四边形对边相等猜想整理对边平行 内角和 360 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我的说课内容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页比一比。将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交流共享、检测完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教学目: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 2高 3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 教 二教学过: 我说我说我我对窄 1.比长短。 3)指导学生用 画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 5)交流反馈,说说比 6)巩固:实物出示两2.比高矮。1)出示主题图,观察 3)请两个学生上来,3.比轻重。1)出示天平,进行介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1)提问:图中哪些物 5.组织讨论深认 枝铅笔是 有矮之分讨论 教师 三交流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