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科学解剖课件_第1页
咽喉科学解剖课件_第2页
咽喉科学解剖课件_第3页
咽喉科学解剖课件_第4页
咽喉科学解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咽喉部解剖与生理咽喉科学解剖1 咽喉部解剖与生理咽喉科学解剖1 咽的应用解剖学第一节:咽的分部第二节:咽壁的构造第三节:咽的筋膜、筋膜间隙第四节:咽淋巴环第五节:咽的血管、淋巴及神经咽喉科学解剖2 咽的应用解剖学第一节:咽的分部咽喉科学咽位于颈椎前方,是以粘膜衬里的肌性管道,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起自颅底,下止于第六颈椎下面、环状软骨下缘高度过渡入食管,上宽下窄形似漏斗。上界为枕骨基底部及蝶骨体,下接食管,是消化道最狭窄处;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椎前筋膜和椎前诸肌与颈椎相邻,前壁通鼻腔、口腔和喉。咽部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咽喉科学解剖3咽位于颈椎前方,是以粘膜衬里的肌性管道,为

2、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 咽的分部 颅底 鼻咽 软腭游离缘口咽 会厌上缘喉咽 食管入口 鼻咽口咽喉咽鼻 腔口腔喉腔23颈椎12颈椎36颈椎咽喉科学解剖4 咽的分部 咽喉科学解剖5咽喉科学解剖5咽喉科学解剖6咽喉科学解剖6 咽 的 分 部一、鼻咽部: 硬腭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 顶后壁:蝶骨体、枕骨底部第1、2颈椎构成 前壁:正对鼻中隔后缘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 侧壁:咽鼓管咽口和咽隐窝 底壁:软腭背面及后缘 下方:与口咽相通咽喉科学解剖7 咽 的 分 部一、鼻咽部: 咽喉 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为腺样体(增殖体、咽扁桃体)。在儿童6-7岁时期最显著,10岁以后渐退化。鼻咽两侧有咽鼓管咽口,呈三角

3、形,约距下鼻甲后端后方1cm。咽口后上方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圆枕后上方的凹陷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咽喉科学解剖8 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为腺样体(增殖体、咽扁桃体)。二、口咽部: 硬腭水平面以下,舌骨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口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咽部 咽峡:上由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以及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腭舌弓和腭咽弓间有腭扁桃体,腭咽弓后方有纵行条状淋巴组织,称咽侧索。咽喉科学解剖9二、口咽部:咽喉科学解剖9咽喉科学解剖10咽喉科学解剖10舌背软腭游离缘腭扁桃体咽峡: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舌背,两侧咽腭弓和舌腭弓围成。咽喉科学解剖11舌背软腭游离缘腭扁桃

4、体咽峡:咽喉科学解剖11 三、喉咽部: 舌骨延线以下为喉咽部,也称下咽。从会厌上缘到环状软骨下缘,逐渐缩小形如漏斗,下与食管相连。后壁与口咽部后壁连续,前壁为会厌,围成喉的入口。在喉入口的两侧的隐窝,为梨状隐窝。咽喉科学解剖12 三、喉咽部:咽喉科学解剖12咽喉科学解剖13咽喉科学解剖13咽 壁 的 构 造一、咽壁的分层: 从内到外分为粘膜层、纤维层、肌肉层和外膜层。 粘膜层:鼻咽部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口咽部、下咽部为复层鳞状上皮。咽喉科学解剖14咽 壁 的 构 造一、咽壁的分层:咽喉科学解剖14 纤维层:又称腱膜层,主要由咽颅筋膜构成,介于粘膜和肌层之间,在后正中线形成咽缝。肌肉层:分为咽

5、缩肌组、咽提肌组和腭帆肌组。分别使咽腔缩小、咽喉上抬,开放食道入口、上提软腭,分隔鼻咽与口咽。外膜层:又称筋膜层,覆盖于咽缩肌之外。由结缔组织组成,系颊咽筋膜的延续。咽喉科学解剖15 纤维层:又称腱膜层,主要由咽颅筋膜构成,介于粘膜二、筋膜间隙: 1.咽后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隙内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上方:颅底 下方:第1、2胸椎水平面 两侧:以薄层筋膜与咽旁隙相隔 中间:由咽缝分为左右两部分咽喉科学解剖16二、筋膜间隙:咽喉科学解剖162. 咽旁隙: 位于咽后隙的两侧,左右各一,形如锥体,底下尖上。 上界:颅底 下界:舌骨大角水平面 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扁桃体相隔

6、 外壁:下颌骨升支、翼内肌和腮腺包膜的深面 后壁:颈椎前筋膜咽喉科学解剖172. 咽旁隙:咽喉科学解剖17 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咽旁隙分为前后两部。 前隙:较小,内侧与扁桃体毗邻,扁桃体炎症可扩散波及; 后隙:较大,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干、颈深淋巴结上群。咽喉科学解剖18 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咽旁隙分为前后两部。咽喉科学解剖18咽喉科学解剖19咽喉科学解剖19 咽 的 淋 巴 组 织一、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 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有些聚成团块如扁桃体,有些为淋巴组织散布在粘膜下,彼此有淋巴管相通,形成一环,称内环,包括腭扁桃体、腺样体

7、、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以及咽后壁淋巴滤泡等。内环淋巴并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形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喉科学解剖20 咽 的 淋 巴 组 织一、咽淋巴环(Waldeyer淋咽部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淋巴组织所局限时,可扩散或转移到相应的外环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鼻咽 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口咽 下颌角淋巴结喉咽 甲状舌骨膜 颈内静脉淋 巴结咽喉科学解剖21咽部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淋巴组织所局限时,可扩散或转移到相应舌扁桃体下颌淋巴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颌下淋巴结咽后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咽侧索咽淋巴环腺样体咽喉科学解剖22舌扁桃体下颌咽鼓

8、管扁桃体腭扁桃体颌下淋巴结咽后淋巴结颏下淋巴咽喉科学解剖23咽喉科学解剖23二、腭扁桃体: 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分为内侧面、外侧面、上极和下极。内侧面为鳞状上皮覆盖,粘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隐窝,易为细菌、病毒存留,形成“病灶”。腭扁桃体动脉均来自颈外动脉,分为腭降动脉、腭升动脉、面动脉扁桃体支、咽升动脉扁桃体支和舌背动脉。咽喉科学解剖24二、腭扁桃体: 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分为内侧面扁桃体上隐窝咽上缩肌扁桃体周围隙咽喉科学解剖25扁桃体上隐窝咽上缩肌扁桃体周围隙咽喉科学解剖25扁桃体隐窝鳞状上皮外侧面内侧面鳞状上皮外侧面内侧面扁桃体隐窝咽喉科学解剖26扁桃体隐窝鳞状上皮外侧

9、面内侧面鳞状上皮外侧面内侧面扁桃体隐窝三、腺样体 又称咽扁桃体为一群淋巴组织,类似(上腭的)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后壁与鼻咽顶交界处,形似半个剥了皮的橘子,表面不平,有56条纵形沟隙,居中的沟隙最深,在其下端有时可见胚胎期残余的凹陷,称咽囊。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一般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咽喉科学解剖27三、腺样体咽喉科学解剖27腺样体咽喉科学解剖28腺样体咽喉科学解剖28咽的血管及神经 动脉 : 颈外A的分支咽升A、甲状腺 上A、 腭降A、舌背A等静脉 : 经咽静脉丛与翼丛,流经面静脉,汇入颈内V。神经: 主要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构成的咽丛,司咽的感觉和

10、运动。腭帆张肌 由 三叉N第三支支配,鼻咽上部粘膜由三叉N第二支分布。咽喉科学解剖29咽的血管及神经 咽喉科学解剖 咽的生理学咽喉科学解剖30 咽的生理学咽喉科学解剖30咽喉科学解剖31咽喉科学解剖31咽的生理 (一)吞咽功能(二)呼吸功能(三)保护和防御功能 (四)共鸣作用(五)调节中耳气压功能(六)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咽喉科学解剖32咽的生理 (一)吞咽功能(六)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咽喉科学解一、呼吸功能: 调节温度、湿度及清洁功能。 二、言语形成(共鸣功能): 对语言形成和清晰度有重要作用。三、吞咽功能: 吞咽动作可以分为三期:口腔期、咽腔期、食管期。四、防御保护功能: 通过咽反射来完成。咽

11、部的淋巴组织、粘液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咽喉科学解剖33一、呼吸功能:咽喉科学解剖33五、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扁桃体生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同时可以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体。因此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六、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咽鼓管咽口反射性地开放,空气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从而保证正常的听力。咽喉科学解剖34五、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咽喉科学解剖34咽 的 检 查 法咽喉科学解剖35咽 的 检 查 法咽喉科学解剖35一、口咽检查 受检者自然张口,用压舌板轻压舌前2/3处,观察对象包括粘膜、软腭、悬雍垂、扁桃体、腭舌弓、腭咽弓、咽后壁等。二、鼻咽检查 1. 间接鼻咽

12、镜检查 咽反射敏感者,可喷用1%丁卡因,粘膜麻醉后再检查。咽喉科学解剖36一、口咽检查咽喉科学解剖362. 鼻咽内镜检查 分硬质镜和纤维镜两种。 3. 鼻咽触诊 主要用于儿童。目的在于触诊鼻咽各壁,注意后鼻孔有无闭锁及腺样体大小。若有肿块,注意其大小、质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此项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咽喉科学解剖372. 鼻咽内镜检查咽喉科学解剖37咽喉科学解剖38咽喉科学解剖38咽喉科学解剖39咽喉科学解剖39咽喉科学解剖40咽喉科学解剖40咽喉科学解剖41咽喉科学解剖41咽喉科学解剖42咽喉科学解剖42第一节:喉软骨第二节:喉的韧带及膜第三节:喉的肌肉第四节:喉腔分部第五节:喉的血管、淋巴及

13、神经喉 的 应 用 解 剖咽喉科学解剖43第一节:喉软骨喉 的 应 用 解 剖咽喉科学解剖43咽喉科学解剖44咽喉科学解剖44 喉(Larynx)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其上端为会厌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成年男性相当于第35颈椎平面,女性和儿童位置稍高。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组织及粘膜等构成。形如倒置的锥形管。前方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所覆盖。两侧有甲状腺上端、胸锁乳突肌及其深面的重要血管神经,后有咽喉与颈椎相隔。咽喉科学解剖45 喉(Larynx)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其咽喉科学解剖46咽喉科学解剖46咽喉科学解剖47咽喉科学解剖47喉 软 骨 喉部的软骨共9块,单个的软骨有甲

14、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软骨有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后两对软骨临床意义不明显。一、甲状软骨: 喉部最大的软骨,由左右两块四边形的甲状软骨翼板在正中线融合而成,男性甲状软骨前缘咽喉科学解剖48喉 软 骨 喉部的软骨共9块,单个的软骨有甲状的角度较小,为直角或锐角,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喉结,是成年男性的特征之一。甲状软骨上缘正中有一“V”形凹陷,称为甲状软骨切迹,在颈部手术时常作为测定颈正中线的重要标志。甲状软骨板的后缘上、下各有一个角状突起,分别称为上角和下角。下角的内侧面有圆形关节面,与环状软骨形成环甲关节。甲状软骨下缘借环甲膜及环甲肌与环状软骨连接。咽喉科学解剖49的角度较小

15、,为直角或锐角,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喉结,是成年男性咽喉科学解剖50咽喉科学解剖50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第1气管环之上,形状如戒指环。前部较窄为环状软骨弓,是气管切开术的重要标志;后部较宽,为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对保持喉气管的通畅有重要作用。咽喉科学解剖51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第1气管环之上,形 会厌软骨是一块树叶状的弹性软骨,下部呈细柄状称为会厌软骨茎,再借甲状会厌韧带附着于甲状软骨切迹的后下方。会厌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炎症时肿胀明显。在儿童时期,会厌呈卷曲状,成人期,较为平展。咽喉科学解剖52 会厌软骨是一块树叶状的弹性软骨,下部呈细柄状

16、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上缘,左右各一。底部与环状软骨形成环杓关节。底部前端有声带突,甲杓肌和声韧带附着;底部外侧为肌突,环杓后肌及环杓侧肌附着。 小角软骨左右各一,位于杓状软骨顶部。 楔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小角软骨的前外侧。咽喉科学解剖53 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上缘,左右各一。底部与环咽喉科学解剖54咽喉科学解剖54喉 韧 带 与 膜 甲状舌骨膜 为弹性纤维组织构成,位于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该膜大部分较薄而疏松,其中间增厚部分称甲状舌骨中韧带。在两侧甲状软骨上角与舌骨大角间的增厚部分,称甲状舌骨侧韧带。喉上神经内支与喉上动脉、静脉自甲状舌骨膜的两侧穿过。咽喉科学解剖55喉 韧 带 与 膜 甲状舌

17、骨膜咽喉科学解剖55 喉弹性膜 为宽阔的弹性纤维组织,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在会厌侧缘,甲状软骨板交角线背面与杓状软骨前外侧之间,构成杓状会厌襞与室襞(即室带)。室襞边缘增厚部称室韧带。 下部称喉弹性园锥,向下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交角线的背面,后端至杓状软骨声带突的下缘。前后附着处游离边缘的增厚部为声韧带。园锥之前中部,附着于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称环甲膜。咽喉科学解剖56 喉弹性膜咽喉科学解剖56喉 肌 喉肌分为内外两组。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的结构相连,其作用是使喉体上升或下降,同时使喉固定。 喉外肌分为升喉与降喉两组肌肉。前者有颏舌骨肌、二腹肌、甲状舌骨肌、下颌

18、舌骨肌和茎突舌骨肌;后者有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咽喉科学解剖57喉 肌 喉肌分为内外两组。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的结 喉内肌依其功能主要分成以下4组 1. 使声门张开 主要作用来自环杓后肌。收缩时使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向外转动,因此两侧声带的后端分开,使声门变大。咽喉科学解剖58 喉内肌依其功能主要分成以下4组咽喉科学解剖52. 使声门关闭 其中有环杓侧肌和杓肌。收缩时可使两侧杓状软骨相互接近,以致两侧声带内收而关闭声门。咽喉科学解剖592. 使声门关闭咽喉科学解剖593. 使声带紧张和松弛 其中有环甲肌和甲杓肌。环甲肌收缩使声带紧张,甲杓肌收缩使声带松弛。4. 使会厌活动的肌群 主要有杓

19、会厌肌和甲状会厌肌,前者使喉入口关闭,后者使喉入口开放。咽喉科学解剖603. 使声带紧张和松弛咽喉科学解剖60咽喉科学解剖61咽喉科学解剖61咽喉科学解剖62咽喉科学解剖62咽喉科学解剖63咽喉科学解剖63喉 腔 喉腔是由喉软骨支架围成的空腔。上经喉入口与咽喉部相通,下于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连接。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rtion)、声门区(glottic portion)和声门下区(infraglottic portion)。咽喉科学解剖64喉 腔 喉腔是由喉软骨支架围成的空腔。上经喉入口咽喉科学解剖65咽喉科学解剖65咽喉科学解剖66咽喉科学解剖66 声门上区

20、:上界由杓区、杓会厌襞及会厌游离缘组成的喉入口。声门上区内的结构有:喉前庭:位于喉入口和室带之间。室带:又称假声带,位于声带上方,和声带平行,左右各一。由粘膜、室韧带和少量肌纤维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室带不在中线靠拢。喉室:位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腔隙,粘膜富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湿润声带。咽喉科学解剖67 声门上区:上界由杓区、杓会厌襞及会厌游离缘 声门区:是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声带、前联合和后连合。声带由粘膜、声韧带、肌肉组成,位于室带之下,左右各一。两侧声带外展时声门区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 裂隙,称为声门裂,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发声时,两侧声带在中线靠拢,声门裂关闭。 声门下区:是声带

21、以下的喉腔部分,其下界相当于环状软骨下缘。声门下区与气管相连。咽喉科学解剖68 声门区:是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声带、喉 的 淋 巴 声门上区的淋巴主要引流到颈内静脉周围的颈深上淋巴结,有少数淋巴管汇入颈深下淋巴结或副神经链。 声门区的淋巴管甚少。 声门下区的淋巴主要引流到颈深下淋巴结。 喉两侧淋巴的引流按区分开,仅少数相互交流或混合。咽喉科学解剖69喉 的 淋 巴 声门上区的淋巴主要引流到颈喉 的 神 经 支配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的分支。 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节状神经节的下缘发出的分支,下行约2cm到达舌骨大角平面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主要司感觉,外支司运动。

22、内支和喉上动、静脉伴行穿过甲状舌骨膜,分布于声门上区粘膜的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的运动。咽喉科学解剖70喉 的 神 经 支配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 喉返神经是喉的主要运动神经。迷走神经在胸腔上部分出喉返神经,左侧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右侧绕锁骨下动脉,继而上行,行走于气管食管沟,在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肌的运动。少数纤维司声门下区粘膜的感觉。咽喉科学解剖71 喉返神经是喉的主要运动神经。迷走神经在胸腔上咽喉科学解剖72咽喉科学解剖72 喉 的 血管喉 的 血管来源:1.甲状腺上动脉(颈外A)喉上A穿甲状舌骨膜入喉、 环甲A自环甲膜上部入喉;2.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A)喉下

23、A随喉返神经于环甲关节后方入喉 动脉与静脉伴行咽喉科学解剖73 喉 的 血管喉 的 血管来源: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1.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小儿的喉腔尤其是声门区又较小,急性炎症时易发生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难; 2.小儿喉的位置较高,3个月时,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四颈椎,6岁时降至第5颈椎; 3.小儿喉软骨尚未钙化,较软,触诊感觉不明显。咽喉科学解剖74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1.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喉 的 生 理 功 能1. 呼吸功能: 通过声门大小的改变调节呼吸气流量,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2. 发声功能: 气流冲击声门,产生振动,从而发声。3. 保护功能: 防止食物误吸,

24、对空气加温、湿润。4. 屏气功能: 声门紧闭,有利于咳嗽、呕吐、排便、分娩等。5.吞咽功能:咽喉科学解剖75喉 的 生 理 功 能1. 呼吸功能:咽喉科学解剖75喉 部 检 查咽喉科学解剖76喉 部 检 查咽喉科学解剖76喉 的 外 部 检 查 法 喉的外部检查法主要是视诊和触诊。喉是否居于颈部正中,两侧甲状软骨板是否对称。触诊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甲间隙,注意喉部有无肿胀、触痛、畸形,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左右拨动喉时,甲状软骨后缘与颈椎接触,发生一种摩擦感觉。将甲状软骨推向一侧时,则于另一侧感觉之。患者亦自觉有摩擦之音,此现象称为“甲状脊柱摩擦感”。如喉癌向后浸润,摩擦感不复存在。咽喉科

25、学解剖77喉 的 外 部 检 查 法 喉的外部检查法主要间 接 喉 镜 检 查 法 间接喉镜检查法自1855年以来,一直为喉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器械简单,操作方便,影象清晰,患者痛苦少。 检查时受检者端坐、张口、伸舌,检查者坐于对面。咽喉科学解剖78间 接 喉 镜 检 查 法 间接喉镜检查法自1 将额镜反射光聚于患者悬雍垂,纱布裹住舌前1/3,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舌尖,拉向前下方,食指抵住上唇;右手持镜,加热后,伸入口咽部,将悬雍垂和软腭推向后上方,镜面向下。咽喉科学解剖79 将额镜反射光聚于患者悬雍垂,纱布裹住舌前1/ 间接喉镜检查时,若受检者咽反射明显,可选择1%丁卡因行口咽部粘膜表面麻醉。检

26、查时应将喉部各部份依次进行检查,嘱受检者发“咿咿”声,会厌上抬,充分暴露声门区,观察声带运动状态。由于视轴的原因,影象较实际情况缩小,并且为倒像。 正常情况下,梨状窝粘膜为淡红色,表面光滑。声带为瓷白色,运动、闭合自如。咽喉科学解剖80 间接喉镜检查时,若受检者咽反射明显,可选择1咽喉科学解剖81咽喉科学解剖81咽喉科学解剖82咽喉科学解剖82纤维喉镜和电子喉镜检查法 纤维喉镜是用光导纤维制成的软性内镜。可弯曲。经鼻腔导入,通过鼻咽、口咽,到达喉咽进行检查。同时可进行活检、息肉摘除、异物取出等。电子喉镜的图象质量优于纤维喉镜,且可以电脑保存、打印。咽喉科学解剖83纤维喉镜和电子喉镜检查法 纤维

27、喉镜是用光导纤维喉 的 其 他 检 查 法1. 直接喉镜检查法:2. 动态喉镜检查法:3. 影像学检查法:4. 嗓音疾病评估仪:5. 电声门图仪:6. 喉肌电图:7. 声图仪:8. 声谱仪:咽喉科学解剖84喉 的 其 他 检 查 法1. 直接喉镜检查法:咽喉科学解剖喉 部 症 状 学咽喉科学解剖85喉 部 症 状 学咽喉科学解剖85声 嘶 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示病变已累及声带。 原因有: 1. 神经受损: 喉返神经受损:最为常见。如外伤、肿瘤、手术等。 迷走神经受损:如外伤、肿瘤等。 喉上神经受损:临床少见。咽喉科学解剖86声 嘶 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示病变已2. 喉部本身

28、的疾病: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喉蹼。炎症性疾病:急性、慢性喉炎,结核,白喉等。声带息肉、小结、囊肿。良性肿瘤: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喉癌。外伤:代谢性疾病:喉淀粉样变。癔症性声嘶:咽喉科学解剖872. 喉部本身的疾病:咽喉科学解剖87吸 气 性 呼 吸 困 难 喉部原因有: 1. 喉的先天性疾病:喉蹼、软骨畸形等。 2. 喉部炎症性疾病: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喉白喉等。 3. 喉肿瘤:乳头状瘤、喉癌。 4. 喉的其他疾病:喉水肿、喉痉挛、喉外伤、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咽喉科学解剖88吸 气 性 呼 吸 困 难 喉部原因有:咽喉科学喉 喘 鸣 喉喘鸣是由于喉或气管发生阻塞,患者用力呼吸,

29、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发出的特殊声音。 喉喘鸣提示患者有喉阻塞。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喉蹼、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痉挛、外伤性喉狭窄、双侧声带麻痹、喉水肿、喉的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咽喉科学解剖89喉 喘 鸣 喉喘鸣是由于喉或气管发生阻塞,患者喉 痛 喉部疾病可以引起疼痛。常见疾病原因有: 喉部急性炎症:急性会厌炎、喉软骨膜炎等。 喉结核。 喉的关节病变:如环杓关节炎。 喉外伤。 喉及咽部恶性肿瘤晚期。咽喉科学解剖90喉 痛 喉部疾病可以引起疼痛。常见疾病原因有:喉 外 伤咽喉科学解剖91喉 外 伤咽喉科学解剖91喉 挫 伤 喉挫伤通常是指钝器撞击或挤压所致喉部的创伤。多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打

30、击所致。一、临床表现 1. 喉部疼痛及压痛。 2. 声音嘶哑或失声。 3. 咯血 粘膜损伤,可出现痰中带血,血管伤及时,较为严重。咽喉科学解剖92喉 挫 伤 喉挫伤通常是指钝器撞击或挤压所致喉 4. 呼吸困难 粘膜严重肿胀或血肿,喉返神经损伤均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5. 吞咽困难 喉部疼痛,可引起吞咽困难。 6. 休克 可出现外伤性休克或出血性休克。二、检查 颈部皮肤肿胀、瘀斑。如粘膜破损和软骨骨折,空气进入皮下,引起皮下气肿,触诊时有捻咽喉科学解剖93 4. 呼吸困难咽喉科学解剖93发音,严重者,可扩充到颌下、面部、胸部。间接喉镜可见粘膜肿胀或血肿、声门变形、声带断裂或声带运动障碍。三

31、、治疗 1. 一般外科治疗 2. 喉软骨、粘膜及声带损伤的处理 需行骨折复位、关节复位、粘膜、声带缝合。术后放置喉模,防止喉狭窄。 3. 气管切开 4. 鼻饲 伤后710天予以鼻饲。咽喉科学解剖94发音,严重者,可扩充到颌下、面部、胸部。间接喉镜可见粘膜肿胀喉 切 伤、刺 伤 及 火 器 伤 喉切伤、刺伤及火器伤属于开放性喉外伤。可累及颈部的大血管,引起大出血。一、临床表现 1. 出血 2. 皮下气肿 3. 呼吸困难 4. 声嘶 5. 吞咽困难咽喉科学解剖95喉 切 伤、刺 伤 及 火 器 伤 喉切伤、刺二、治疗 1. 抢救措施 主要是止血、抗休克和解除呼吸困难。 止血: 结扎或填塞止血。 抗

32、休克: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解除呼吸困难: 气管切开术。 药物治疗: 抗生素、止血药物及破伤风抗毒素。咽喉科学解剖96二、治疗咽喉科学解剖96 2. 手术治疗 清创: 喉切伤、刺伤,破碎的软骨及组织尽量保留;火器伤,切除无生机的组织,取出异物。 修复: 创缘对合;软骨复位、固定;逐层缝组织。 放置喉模: 防止喉狭窄。 放置鼻饲管: 减少吞咽,有利伤口愈合。咽喉科学解剖97 2. 手术治疗咽喉科学解剖97咽喉科学解剖98咽喉科学解剖98咽喉科学解剖99咽喉科学解剖99咽喉科学解剖100咽喉科学解剖100咽喉科学解剖101咽喉科学解剖101喉 水 肿咽喉科学解剖102喉 水 肿咽喉科学

33、解剖102 喉水肿为喉部松弛处粘膜下有组织液渗出。一、病因 1. 变态反应 药物过敏或食物过敏。 2. 遗传血管性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反复发作喉水肿。 3. 咽喉部急性感染 4. 心脏病、肾炎、肝硬化、粘膜性水肿等全身性疾病。 咽喉科学解剖103 喉水肿为喉部松弛处粘膜下有组织液渗出。咽喉科二、临床表现 发病迅速,出现喉喘鸣、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染者还可出现喉痛。三、治疗 1. 立即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咽喉部喷雾1:2000肾上腺素,消除水肿。 2. 感染者给予足量抗生素。 3. 重度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 4. 对因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04二、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04喉的急性炎症性

34、疾病咽喉科学解剖105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咽喉科学解剖105急 性 会 厌 炎 急性会厌炎又称为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一、病因 1. 感染 为最主要的病因。致病菌有乙型流感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与病毒混合感染。 2. 变态反应 3. 异物咽喉科学解剖106急 性 会 厌 炎 急性会厌炎又称为急性声门二、病理 1. 急性卡他型 表现为会厌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以舌面为明显。 2. 急性水肿型 粘膜改变以水肿为主,会厌肿胀似球状,易引起喉阻塞。 3. 急性溃疡型 本型少见,局部粘膜溃疡。咽喉科学解剖107二、病理咽喉科学解剖107三、临床表现 1.

35、 全身症状 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升高,可出现面色苍白,精神委靡。 2. 局部症状 剧烈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讲话含糊不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但少有声音嘶哑。 3. 检查 急性病容。口咽部多无明显改变。会厌明显充血、肿胀,可呈球形,上抬欠佳,喉部不易窥见。咽喉科学解剖108三、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08四、诊断 剧烈咽喉疼痛,吞咽加重,口咽部无明显病变,会厌充血、肿胀,即诊断为会厌炎。五、治疗 1. 抗感染 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2. 气管切开术 保守治疗呼吸困难无改善,应及时气管切开。 3. 其他 如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支持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09四、诊断咽喉科学解剖1

36、09急 性 喉 炎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一、病因 1.感染 发生在感冒之后,先 为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 2. 用声过度 说话过多,大声喊叫,剧烈久咳 3. 其他 咽喉科学解剖110急 性 喉 炎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二、临床表现 1. 声嘶 是主要症状,开始时声音粗糙,进而沙哑,甚至完全失声。 2. 咳嗽、咳痰 一般不严重。合并呼吸道炎症时,会加重。 3. 疼痛 可出现喉部不适或疼痛。一般不严重,不影响吞咽。 4. 全身症状 鼻塞、流涕、咽痛,可有畏寒、发热、乏力等症状。咽喉科学解剖111二、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11三、

37、检查 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充血,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声带因肿胀而变厚,运动正常。四、治疗 1. 尽量少讲话,声休。 2. 雾化吸入,常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3. 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4. 中药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12三、检查咽喉科学解剖112小 儿 急 性 喉 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好发于6个月3岁的儿童,临床表现较成人重,可导致死亡。一、病因 常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还出现其他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咽喉科学解剖113小 儿 急 性 喉 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好发于6三、诊断 小儿声嘶、“

38、空、空”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可诊断。四、治疗1. 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2. 药物治疗无效,应行气管切开术。3. 支持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14三、诊断咽喉科学解剖114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上、下呼吸道急性弥漫性炎症,2岁以下儿童多见。一、临床表现 急性喉炎临床症状加上气管及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但全身症状更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吸气呼气均有困难。二、治疗 1. 喉阻塞时,尽早气管切开; 2. 足量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咽喉科学解剖115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上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咽喉科学解剖116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咽喉科学解

39、剖116慢 性 喉 炎 慢性喉炎是指后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和萎缩性喉炎。一、病因 1. 用声过度 2. 长期吸收有害气体或粉尘 3. 鼻腔、鼻窦或咽部慢性炎症 4. 急性喉炎长期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5.下呼吸道有慢性炎症,长期咳嗽及脓性分泌物刺激喉部粘膜。咽喉科学解剖117慢 性 喉 炎 慢性喉炎是指后部慢性非特异性炎二、临床表现 1. 声嘶 是慢性喉炎的主要症状。禁声一段时间后声嘶缓解,但讲话多了声嘶又加重。 2. 喉部不适、干燥感,说话时有喉痛感 3. 喉部分泌物增加,形成粘痰,讲话时感费力,须咳出后讲话才感轻松。三、检查 1. 慢性单纯性喉炎 喉粘膜弥

40、漫充血,轻度肿胀,声带粉红色,边缘变钝。声带表面可见粘痰。咽喉科学解剖118二、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18 2. 肥厚性喉炎 以室带肥厚多见,肥厚的室带可遮盖部分声带,或两侧室带前部相互靠拢在一起,以致间接喉镜下看不到声带前部。声带肥厚,边缘变钝,严重者两侧声带前部靠在一起,声门不能完全打开。 3. 萎缩性喉炎 喉粘膜变薄、干燥,严重者喉粘膜表面有痂皮形成,声门闭合时有梭形裂隙。咽喉科学解剖119 2. 肥厚性喉炎咽喉科学解剖119四、治疗 1. 去除病因 避免长时间过度用声,戒除烟酒,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咽部、下呼吸道的感染。 2. 雾化吸入 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3.

41、 中药 可选用黄芪响声丸、金嗓开音丸等。咽喉科学解剖120四、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20声 带 小 结 声带小结又称为歌者小结,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一、病因 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故长期用声或用声不当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二、临床表现 声嘶,早期症状轻,间歇性发作,时好时坏,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为持续性声嘶。咽喉科学解剖121声 带 小 结 声带小结又称为歌者小结,典型的三、检查 间接喉镜下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早期呈粉红色息肉状;病程长者,呈白色结节状小的隆起,表面光滑。发声时,两侧小结相靠而妨碍声带闭合。四、治疗 1. 早期声带

42、小结通过禁声,可自行消失。 2.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通过纤维喉镜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咽喉科学解剖122三、检查咽喉科学解剖122声 带 息 肉 声带息肉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2 交界处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一、病因 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也可为一次强烈发声后引起。多见于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病人。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科学解剖123声 带 息 肉 声带息肉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二、临床表现 较长时间声嘶,其程度和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嘶重。声带游离缘声嘶明显。巨大息肉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三、检查

43、 喉镜检查可见一侧声带前、中1/3附近有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表面光滑可带蒂,或广基。带蒂的息肉可随呼吸上下活动。四、治疗 手术切除。咽喉科学解剖124二、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24咽喉科学解剖125咽喉科学解剖125咽喉科学解剖126咽喉科学解剖126咽喉科学解剖127咽喉科学解剖127咽喉科学解剖128咽喉科学解剖128咽喉科学解剖129咽喉科学解剖129喉运动神经性疾病咽喉科学解剖130喉运动神经性疾病咽喉科学解剖130 喉麻痹是指喉肌的运动神经损害所引起的声带运动障碍。喉内肌除环甲肌外均由喉返神经支配,当喉返神经受压或损害时,外展肌最早出现麻痹,次为声带张肌,内收肌麻痹最晚。喉上

44、神经分布到环甲肌,单独发生麻痹少见。一、病因 按病变部位分中枢性、周围性2种,周围性多见,约为10:1。由于左侧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长,故左侧发病率较右侧多1倍。 咽喉科学解剖131 喉麻痹是指喉肌的运动神经损害所引起的声带运动 1. 中枢性: 常见的病因有脑血管出血、血栓形成、脑肿瘤、脑脓肿、脑外伤等。 2. 周围性: 因喉返神经及迷走神经离开颈静脉孔至分出喉返神经的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的喉麻痹。可分为:外伤:颅底骨折、甲状腺手术等;肿瘤:鼻咽癌颅底侵犯,纵隔肿瘤、肺癌等;炎症:白喉、麻疹、梅毒等。咽喉科学解剖132 1. 中枢性: 咽喉科学解剖132咽喉科学解剖133咽喉科学解剖133二、临

45、床表现 1. 喉返神经不完全麻痹 单侧者症状不显著。间接喉镜检查,在吸气时,患侧声带居旁中位不能外展,而健侧声带外展正常。发音时声门仍能闭合。 双侧者可引起喉阻塞,呼吸困难。间接喉镜检查见两侧声带均居旁中位,仅留小裂缝。发音仍可闭合。咽喉科学解剖134二、临床表现咽喉科学解剖134 2. 喉返神经完全麻痹 单侧者发音嘶哑,易疲劳,说话和咳嗽有漏气感。间接喉镜检查,因患侧外展及内收的功能完全丧失,患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早期在发音时,健侧声带闭合到正中位,两侧声带有裂隙;后期出现代偿,健侧可超越中线向患侧靠拢,发音好转。无呼吸困难。 两侧者发音嘶哑无力,说话费力。无呼吸困难。易误呛。间接喉镜检查,

46、双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边缘松弛,不能闭合,不能外展。咽喉科学解剖135 2. 喉返神经完全麻痹咽喉科学解剖135 3. 喉上神经麻痹 不能发高音,声音粗而弱。间接喉镜检查,声带皱缩,边缘呈波浪形,但外展、内收仍正常。双侧可出现误呛。 4. 混合型喉神经麻痹 喉镜检查见患侧声带固定于中间位。以后因健侧声带代偿,发音好转,双侧者两侧声带均呈中间位。咽喉科学解剖136 3. 喉上神经麻痹咽喉科学解剖136喉 肿 瘤咽喉科学解剖137喉 肿 瘤咽喉科学解剖137喉 乳 头 状 瘤 喉乳头状瘤是后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儿童乳头状瘤极易复发,成人有癌变的可能。一、病

47、因 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主要病毒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二、临床表现 进行性声嘶,甚至失声,喉鸣及呼吸困难生长较快,易发生喉阻塞。咽喉科学解剖138喉 乳 头 状 瘤 喉乳头状瘤是后部最常见的良三、检查 喉镜下可见淡红或暗红色、表面不平、呈乳头状的肿瘤。成人一般单发,幼儿基底广,多发性,常发生于室带、声带及声门下区,也可蔓延至气管。四、治疗 手术治疗。咽喉科学解剖139三、检查咽喉科学解剖139咽喉科学解剖140咽喉科学解剖140喉 癌 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地区差异大,东北地区发病率最高。性别差异明显,约8.430:1。城市高于农村。高发年龄为5070岁。一、

48、病因 1. 吸烟 吸烟者喉癌的发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2. 饮酒 声门上区喉癌可能与饮酒有关。咽喉科学解剖141喉 癌 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增 3. 空气污染 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或废气,有致癌的可能。 4. 病毒感染 HPV的部分亚型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5. 癌前病变 主要有喉白斑、成人型慢性肥厚性喉炎及成人型喉乳头状瘤。 6.性激素咽喉科学解剖142 3. 空气污染咽喉科学解剖142二、病理 鳞状细胞癌占全部喉癌的93%99%。腺癌、未分化癌等极少见。鳞癌中以分化较好(III级)者为主,与鼻咽癌完全相反。 喉癌中以声带癌居多,约占60%,一般分化较好,转移较少。

49、声门上型癌次之,约占30%,一般分化较差,转移较多见,预后亦差。声门下型癌极少见,约占6%。 喉部继发性癌较少见,一般从邻近器官浸润而来。喉部转移癌罕见。咽喉科学解剖143二、病理咽喉科学解剖143咽喉科学解剖144咽喉科学解剖144三、扩散转移 与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及癌肿的大小等密切相关,其途径有: 直接扩散: 喉癌易循粘膜表面,或粘膜下浸润,扩大其病变。 原发于会厌的声门上型癌可经会厌软骨上的血管和神经小孔或破坏之会厌软骨向前侵犯会厌前间隙、会厌谷、舌根。杓会厌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咽喉侧壁。咽喉科学解剖145三、扩散转移咽喉科学解剖145 声门型癌易向前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晚期也可破

50、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 声门下型癌可向下直接侵犯气管,向前外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 淋巴转移: 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然后循颈内静脉向上、下淋巴结转移。声门下型癌多转移至喉前及气管旁淋巴结。咽喉科学解剖146 声门型癌易向前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晚期也可 血行转移: 可随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脑垂体等。四、临床表现 1. 声门上型 早期常无显著症状,仅有喉部不适感或异物感。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可出现咽喉疼痛。放射至耳部,吞咽时天疼痛加重。侵蚀血管后痰中带血,向下侵及声带时才出现声嘶、呼吸困难等。易向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咽喉科学解剖147 血行转移:咽喉科学解剖147 2. 声门型 癌肿发生于声带,以前、中1/3处较多。早期症状为声嘶,随着肿物增大,声嘶逐渐加重,可引起呼吸困难。不易向淋巴结转移。 3. 声门下型 早期症状不明显。溃烂时有咳嗽及痰中带血,向上侵及声带可出现声嘶。可出现呼吸困难。也可向前穿破环甲膜,也可侵及食管前壁。常有气管前或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咽喉科学解剖148 2. 声门型咽喉科学解剖148五、诊断 凡年龄超过40岁,声嘶4周,或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者,均间接喉镜检查。对可疑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