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课件_第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课件_第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课件_第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课件_第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要政策问题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新农村建设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目标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新农村建设,新就新在它勾画了未来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行政策割裂开来,更不是脱离现行政策另搞一套。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不同意提“工业反哺农业”的人,大都是把“反哺”理解成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

2、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其实,中央提的“工业反哺农业”主要不是这个含义,这也不是政策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其实质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严重向城市倾斜 “十五”期间,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年均增长17%。财政支农资金中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部分最近几年增长很快,主要得益于农村税费改革、实施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等。2005年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8%。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状态,“六五”时期869,

3、“七五”时期为938,“八五”为975,“九五”为9.29%,而200l2004年为8左右。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中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约占4%。 尽管对“三农”财政支持力度不小,但历史上欠帐太多,这几年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还帐的性质,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完整的系统思路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强调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且重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

4、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形成家庭和睦、民风纯朴、互助合作、社区安宁的良好社会风气和道德风貌;不仅重视“少取”和“多予”,而且重视“放活”,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而且着眼长远、不懈奋斗国家财政资源的配制要向农村倾斜2006年“三个高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349亿元429亿元);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43%-45%),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总额310多亿元,高出5亿元)。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提高“两个比重”:提高财政支农资金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农村

5、建设资金占国家建设资金的比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 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以地生财”已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力,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在政策上明确从土地的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的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等要用于新农村建设。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集体土地流转的政策方面尽快有重大突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一五”的头两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强调实行免费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全国范围

6、内编织一张保障义务教育最基本投入需求的安全网 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大多数大病医疗费的补偿比例在20到60之间,这样的补偿比例意味着病人自付费比例依然很高,依然会为病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保障水平还很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例如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应该考虑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强调改善县乡卫生条件的同时,应该考虑对村级诊所和乡村医生给予补助和支持 .建立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 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

7、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因地制宜推进新村庄建设:对一个案例的分析(苏州市吴中区)以老村为基础进行综合整治 。统一规划、农民自建 。统一建设、整体搬迁、集中到中心村居住 。统一建设、集中进镇 。完善村镇规划体系是新村庄建设的基础工作 ;改善村庄环境和公共服务是新村庄建设的重点;节约土地资源是新村庄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个政策问题:宅基地政策滞后 ;村庄规划与城镇规划对接性不强 ;村庄拆迁缺乏法律依据 。村庄建设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 ;将新村庄建设与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共同推进 ;创新宅基地政策,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建立健全村庄拆迁

8、法规 。做活农村金融改革这篇大文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5年展开了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百村金融调查,共获得1962份有效农户问卷。55.53%的农户最希望的借款渠道是正规金融机构,实际只有683笔贷款是来自正规金融机构,占有效样本的37.80%,只有641户农户获得过信用社贷款,占有效样本的34.67%。 农户的借款以小额性为主,单笔借款一般都在5000元以下,占到了所有借款的67.29%。但从农户的主观借贷需求看,农户的大额借款需求明显增加,68.92%的农户所期望的借款金额都在5000元以上,有万元以上借款需求的农户占到了31.08%。 借款最主要的几项用途依次是孩子的教

9、育、购买农资、看病、建房和发展工商业,分别占到了所有借款的27.76%、18.45%、15.44%、11.60%和11.30%。教育投资成为当前农户借贷的首要原因,医疗成为农户借贷的第三位原因。农户的生活性借贷需求大于生产性借贷需求,生活性用途的借款占到了有效样本的58.44%资金是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农村中小企业为什么不贷款在216家被调查企业中,有114家企业自成立以来没有申请过贷款,占总样本数的52.8%。超过一半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未申请过贷款,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农村中小企业对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想法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农业银行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前提

10、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重新定位,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继续鼓励和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发育、培养民间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促进农村金融创新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来源 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评价与反思农村信用社的很多历史负担和不良贷款是由中央的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而这些历史负担不得到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将寸步难行,因此此次试点改革由中央帮助化解50%的历史负担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试点改革方案鼓励各地区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形式的改革

11、方式,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决大多数地区都选择了成立县联社和省联社的方式,这实际上是加强了行政控制,形成联社垄断的农村金融格局。农信社改革的目标是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但在具体的改革具体措施不够,使得不少农信社试点改革只是换了个皮囊,而内部的治理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政策信用社要在完善法人治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特别是在提高对农户的贷款覆盖面,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方面有实质性进展 。建立试点改革评估机制,在资金兑付条件上,不应光看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还应考察改革的产权结构的变化和民主管理的落实情况 。应鼓励和加强农信社之间的公平竞争,允许农信社自愿组建联社,允

12、许农信社跨地区联合或合并,允许农信社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加强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吴晓灵:“对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动作用”。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功能,使其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支持国家粮棉等主要农产品调控体系建设;二是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四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区域扶贫开发。人往哪里去 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 .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13、,并由“市管县”体制逐步过渡到省直接管辖县的体制 .推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沿海发达地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 .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2):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 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 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妥善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仍然维持着二元性,以及相关的国家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现象,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扭曲,

14、也刺激了城市以不合理的方式增长。强制征地与补偿措施的不公平。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一直处于相对弱势,致使他们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由此也制约了他们参与经济增长的能力。土地征用过程和补偿标准对农民不公平征地补偿办法不合理 征地范围过宽 征地程序忽视农民意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失地农民: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每年以250-300万亩的速度增长,如果按人均1亩地推算,每年大约有250万到300万农民失去土地 。1987年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3395万亩,多数研究者估计,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此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土地。 违法用地数量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以上,如果考

15、虑这部分占地,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高达4000-5000万人。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然很弱土地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农民家庭最重要的财产。很多人没有把土地真正看成是农民的财产权利。 土地转化为非农用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协商的产权交易过程。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明确界定为物权。农村宅基地的权利性质也不明确,包括宅基地与房屋在内的房产权利没有还给农民,不能成为农民的一笔重要财产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治理结构的相对缺乏 。农民对他们自身的权利认知不足 。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推行30年承包期的农地有抵押权利;确保受强制征地影响的农民得到公平的对待与足够的补偿;对土地征用做法作出必要的改进,特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