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反射角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C当入射光线

2、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2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以上都可能3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B螺旋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C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3、D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检修电路4学习长度测量时,不仅要练习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同时还必须练习利用目测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下面是同学们开始练习阶段时一些物体长度的估测值,其中正确的是:A普通宿舍房间门的高度一般都是B同学们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C一支新铅笔长度大约为 D26型电动车车轮的直径大约是 5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6如图中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

4、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7小明在湖边游玩时,观察到一些由光现象而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太阳的“像”B小明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C湖中孔桥的倒影D湖中游动的白云8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玻璃瓶内的水先沸腾B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玻璃瓶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9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 )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距离发

5、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11站在观光电梯里的乘客在随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1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

6、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13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14用凸透镜观察地图时,应将地图放在凸透镜的A一倍焦距以内B焦点处C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D两倍焦距处15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B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D用保

7、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1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5cm17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荧光物质发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示数不会变化18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ABCD19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两个冲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吸气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乙图为压缩冲程,活塞

8、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C甲图为做功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D乙图为排气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0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成功实施首次海上发射,以“一箭七星”方式,将七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火箭等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21从波形上看,下列属于噪声波形图的是 ( )ABCD22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A酱油B花生油C白酒D茶籽油23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池水

9、变浅B 手影游戏C光的色散D人照镜子2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B小汽车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D在高架桥两侧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5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AB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折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反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26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质量约为100kgB课桌

10、的高度约为80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人的眼睛迅速一眨的时间约为5s27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B乙C丙D丁28在下列光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不同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折断了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29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鱼,关于他看到的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比鱼的实际位置低的像B是鱼的虚像C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D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0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3倍,甲的

11、速度是乙的2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A35B23C13D3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和_,对联所描述的两种过程中所反映的共同特征是_。3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木块的长度为_cm3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34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

12、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此过程需要_。(填“吸热”或“放热”)35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36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产生的,通过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属于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37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已知冰的密度为),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密度:选取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测量出雪的厚度为,然后脚向

13、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测量出脚印的深度为,她由此估算出积雪密度为 _。38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_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_质量较大。39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40悠扬的笛声是_振动产生的: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和排开液体的_是否相

14、等,小红将重为1.8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牛;图中“”为米,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牛。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_进行多次实验。42如图甲是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甲,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放置。(3)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4)选取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15、像与物体的_关系。(5)如图乙是小红经过三次完全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并用铅笔将对应的像点与物点连接起来,发现每条连线都与玻璃板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9A和0.6A。 求:(1)通过的电流 ; (2)电源电压;(3)通电10s电阻消耗的电能。 44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48s,求:(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多少km/h?;(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6、1、B【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为入射角,故A错误;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D错误。2、B【详解】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形成小水滴,则可知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低,故ACD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解答:A

17、.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会使得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不能熔断起不到切断电路的作用,故A错误;B. 安装家庭电路时,电灯和开关串联后连在火线上螺旋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这样开关能控制灯泡,并且在灯泡损坏时,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了火线,更换灯泡时更安全故B正确;C.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D.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检修电路是不安全的,故D错误;4、D【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宿舍房间门的高度略大于,在左右故A错误;B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左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在15mm左右故B错误;C中学

18、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左右故C错误;D中学生的步幅在70cm左右,26型电动车车轮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大约是,故D正确。5、A【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

19、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选A【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6、A【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即作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和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然后比较两次观察的范围。【详解】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如图所示:内侧两条光线表示在空气中的光路,外侧两条光线表示在嵌入玻璃砖后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故选A。7、A

20、【详解】A茂密的树下的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树叶间隙的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像,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小明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是由于水中的鱼反射出来的光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眼逆着光看到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D湖中孔桥的倒影、湖中游动的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玻璃瓶是密封的,给玻璃瓶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玻璃瓶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会高于100;试管的水从玻璃瓶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100)时就会沸腾,而此时玻璃瓶的水还不能沸腾。故选B。9、B【详解】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

21、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还有用力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确选B10、C【详解】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所以2f20cmf,解得20cmf10cm,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cm处,有两种可能:当物体放在透镜和焦点之间,距离凸透镜的焦点是10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距离凸透镜的焦点是10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综上所述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像,故选C。11、C【详解】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

22、化,乘客是静止的,故A错误;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楼房的窗户是向下运动的,故B错误;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与电梯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的,楼房的窗户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12、D【详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3、D【详解】AC由图可知,主旗杆上的旗帜向右飘,

23、说明风相对于地面一定向右吹;甲的火焰向左偏,说明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并且甲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AC错误;BD乙的火焰向右偏,乙火炬手可以静止,可以向左运动,还可以向右运动但是速度必须小于风的速度,故B错误,D正确14、A【详解】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地图时,地图一定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故选A。15、B【详解】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高则蒸发的快,和表面积有关,表面积大蒸发的快,和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A密闭的卫生间减慢了空气流动,蒸发减慢,A错B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温度高空气流动快,所以蒸发加快,B对C

24、拧紧瓶盖减缓了空气的流动蒸发变慢C错D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使得温度低而且空气流动慢,减慢了蒸发,D错16、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十个鸡蛋的质量约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应该是50g,则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则B不符合实际;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g=0.01kg,则C不符合实际;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200cm,则D不符合实际。17、C【详解】(1)由于不同颜

25、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2)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3)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涂有荧光物质纸条放到这个地方,荧光物质会发光(4)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答案选C。【点睛】(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红色光谱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3)紫色光谱之外的光称为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8、D【详解】A红外线用于夜视仪

26、,紫外线用于消毒杀菌,故A错误;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起成正立、放大虚像的作用,故B错误;C凹透镜和平面镜使物体成虚像,凸透镜既可使物体成虚像,也可使物体成实像,故C错误;D老花眼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正确。故选D。19、B【详解】由图甲知道,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所以是做功冲程,此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图乙知道,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压缩冲程,此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只有B正确,故选B。20、B【详解】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即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材料应具有密度小的特点;航天器在升空摩擦生热,导致温度过高,材料应具有熔点高

27、的特点,能够耐高温防止熔化。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1、D【详解】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嘈杂的、难听刺耳的,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D选项的波形无规则,所以它属于噪声;故选D。22、A【分析】(1)装下装不下,关键在体积,即这个瓶子能装下1千克的水,能否装下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关键是要确定1千克的这种物质的体积是否小于1千克的水的体积; (2)在质量相同时,比较水的体积与其它几种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时,根据公式,就转化为比较水的密度与其它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详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茶籽油

28、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茶籽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会大于1千克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故选A23、B【详解】A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后面形成手的影子,所以手影是因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发生折射,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故C不符合题意;D人站在平面镜前,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到人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属于光的反

29、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D【详解】A地球的大气层之外是真空,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故A错误;B小汽车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C错误;D隔音墙可以阻挡声音的传播,所以在高架桥两侧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25、D【详解】A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故入射角为45,故A选项错误;B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

30、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折射角30,故B选项错误;C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为45,折射角30,根据空气中的角大,故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故C选项错误;D由界面AB可知,根据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光的反射,左边是光的折射光线,由于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故入射角为4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的大小为45,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那么左边是玻璃,故D选项正确。故选D。26、B【详解】A课桌的

31、质量约为10kg,故A不符合题意;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接近实际,故B符合题意;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眼睛迅速一眨的时间约为0.5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B【详解】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速度的大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由图示可知,只有乙段路程为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28、C【详解】A盛有水的碗变浅是由于从碗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碗变浅了。 B铅笔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

32、于光的反射现象; D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放在报纸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珠下的字被放大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29、B【详解】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B正确,ACD错误。30、B【详解】由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凝固 熔化 温度不变 【详解】1 2水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冰化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所以对联

33、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和熔化。3由于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温度不变,所以对联所描述的两种过程中所反映的共同特征是:温度不变。32、1mm 1.85 【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刻度尺最小一格为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2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2.00cm刻度对齐,因此木块的长度为1.85cm33、左 60 【详解】由图示可知,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所以应是从空气射向玻璃的,所以可知界面的左侧是空气,由图示可知,入射角为60o,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o34、升华 吸热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详解】12激光

34、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收热量。35、汽车 地面 【详解】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36、振动 空气 次声波 【详解】12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的翅膀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3而蝴蝶从身旁飞过却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37、小于 【详解】1雪在外力挤压下形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雪的体积大于冰的体积,由可知,雪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2实验时测量雪的厚度h1、脚印的深度h2,已知冰的密度为,设脚印的面积为S,因冰和雪的质量相等,所以由mVSh可得雪Sh1=S(h1h2)解得38、乙 乙 【详解】由图象可知,图象中横坐标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根据密度的定义式,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所以可判断甲乙;在纵轴上任取一点C,过C点作横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甲、乙与A、B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横轴的垂线,交横轴于D、E两点,由D点坐标大于E点坐标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乙质量较大。39、晶体 吸热 不变 【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