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_第1页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_第2页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_第3页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_第4页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DBXXXDB XXX/T FORMTEXT XXXXXXXXX FORMTEXT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立规范 (征求意见稿)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实行XXXXX发布目次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照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照文献,1,附录标记,1 * MERGEFORMAT HYPERLINK l _Toc 前言 废金属:重要涉及金属罐(如易拉罐、奶粉罐)、金属盒(如罐头盒)等。2有害垃圾涉及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

2、度计、废水银血压计、过期药物、废油漆、废农药、杀虫剂等残存液体连同其容器等。表1 (续)序号类别涉及内容3餐厨垃圾(厨余垃圾)重要涉及食品烹调(菜帮菜叶、肉类鱼虾废弃部分、蛋壳等);剩菜剩饭(米饭、面食、剩菜、汤中残渣);过期食品(腐烂蔬菜、腐烂水果、腐烂肉类鱼虾、过期零食等);其她饮食(瓜果皮核、茶叶渣、瓜子壳、其她坚果壳等)。4其她垃圾涉及但不限于如下废弃物: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废弃物中不可回收的部分,纺织类、木竹类废弃物中不可回收的部分,灰土类、砖瓦陶瓷类废弃物、其她混合垃圾等。分类标志分类标志应符合GB/T 19095-的规定,详见附录A。分类收集容器图例 可回收物、餐厨垃圾、

3、有害垃圾、其她垃圾、废电池、废灯管以及带滤水功能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参照附录B。颜色和字体标志颜色可回收物采用蓝色,色标为PANTONG 647C;有害垃圾采用红色,色标为PANTONG 703C;其她垃圾采用灰色,色标为PANTONG 5477C;餐厨垃圾(厨余垃圾)采用绿色,色标为PANTONG 562C;当标志粘贴位置底色明显时,标志采用白色,色标为PANTONE7330C。标志的字体中文字体为大黑简体,英文字体为Arial粗体,字号比中文名称字号小一号。5.2.4 标志使用规定5.2.4.1 本原则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可根据实际状况选配使用。选用的标志应与生活垃圾种类一致。5.2.4.2

4、 标志应按规定的名称、图形符号和颜色使用,不得在标志内浮现其她内容。5.2.4.3 分类收集容器标志尺寸、位置及使用措施在使用时应根据识读距离和设施体积拟定标志尺寸,但须保持其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5.2.4.4 标志应精确并保持清晰和完整。分类收集设施配备基本规定分类收集设施分为固定式(垃圾房、转运站等)和容器式(垃圾桶、废物箱、果屑箱等),固定式分类收集设施宜单独设立且应满足其收集范畴内高峰时段生活垃圾投放和暂存的规定。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应设立分类收集设施。分类收集设施应与分类收集、运送规定相适应。收集设施的位置应固定,并满足安全投放和都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的规定。收集设施设立应综合考虑

5、城乡功能区、建构筑物特点、生活垃圾产量性状、产生源分布、收集运送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建构筑物形式,应满足密闭化规定。收集设施应与城乡规划区内其她建构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外观应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并融合本地特色。 住宅区应配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她垃圾、厨余垃圾四类收集容器。应根据人口、服务半径、垃圾日产量等,合理设立垃圾投放点,不应密集或过疏。具体规定见表2所示。住宅区垃圾投放点设立规定房屋类别垃圾投放点 分类收集容器低层、多层宜每150户或每单元设立一处可回收物不少于投放点总数的50%有害垃圾不少于投放点总数的30%厨余垃圾应设其她垃圾应设小高层、高层类宜每幢设立

6、一处可回收物不少于投放点总数的50%有害垃圾不少于投放点总数的30%厨余垃圾应设其她垃圾应设别墅、排屋类宜每4户设立一处可回收物应设有害垃圾应设厨余垃圾应设其她垃圾应设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可根据居住区实际使用状况采用箱、桶等多种形式,其她垃圾、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应采用专用垃圾桶。垃圾投放点的设立应遵循便民、避免暴晒雨淋、便于后续分类收运等原则,宜设在住宅区出入通道旁,位置应固定,不可随意移动,不应阻塞安全消防通道。垃圾投放点地面应硬化,分类收集容器摆放整洁,标记朝外。安排专人管理,做到整洁、无存留垃圾和污水,不产生二次污染。每个住宅区应单独设立再生资源回收收集点,位置相对固定,宜选用在住

7、宅区居民集中活动场合,如物业管理处所在地、住宅区花园等。再生资源回收收集点应配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两类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宜配备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灯管等专用收集容器。再生资源回收收集点的地面应硬化解决,安排专人管理,做到整洁、无存留垃圾和污水,不产生二次污染。住宅区内户外活动场合(含人行道、运动场、休闲区等)宜按间隔50m100m配备其她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住宅区宜设立生活垃圾分类自动回收设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域应设立四类垃圾收集容器;办公室走廊和公共区域宜设立可回收物和其她垃圾两分类收集容器。 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户外活动场合(含人行道、

8、学校操场、休闲区等)宜按间隔50m100m配备其她垃圾收集容器。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应设立有害垃圾收集点,用于暂存废灯管等。公共场合机场、车站、地铁、图书馆、体育馆、大型广场、大型商场(超市)等公共场合应设立可回收物和其她垃圾两类收集容器。都市道路、都市公园应至少配备可回收物、其她垃圾两分类收集容器,应符合CJJ 27的规定。公共汽车上落站点、地铁站出入口、步行街出入口宜配备至少一组可回收物和其她垃圾两分类收集容器。集贸市场应在重要出入口配备1个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可增长配备餐厨垃圾收集容器。食堂的就餐区应配备餐厨垃圾和其她垃圾两类收集容器,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宜带滤水功能。宾馆、餐厅

9、、酒楼等经营性餐饮场合及食堂的厨房作业区应配备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她垃圾三类收集容器,并应设立废弃食用油脂收集容器、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等装置。有条件的公共场合宜设立生活垃圾分类自动回收设备。垃圾运送收运车辆分类收运车辆数量和类型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种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来回里程等因素配备。 分类收运车辆车身应密闭化。分类收运车辆应在车身喷涂与收运垃圾相应的分类标志。 垃圾收运送车在明显位置应标有我司名称或图标。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应安装电子标签辨认器、车载行驶记录仪及装卸记录仪,按主管部门发放的都市生活垃圾准运证和公安交警部门发放的通行证,在规定的时间和线路上行驶,并按有关规定提供作业记录信

10、息。 集中转运废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的收运车辆,应采用避免污染环境的措施,按照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道路危险货品运送管理规定。 经营都市生活垃圾收集运送的公司应配有应急车辆和联系方式,垃圾收集运送车浮现故障时,要及时调用备用车辆,尽快达到指定地点完毕垃圾运送工作。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专用车辆分为再生资源回收三轮车和再生资源回收汽车两种。再生资源回收汽车分为厢式汽车和自卸式汽车,应按照交管部门有关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专用车辆应按属地化原则由交管部门统一制作辨认号牌,在车厢侧面标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统一标记”和绿色方正大黑体“再生资源回收车”字样,车身颜色以绿色和

11、白色为主,绿色RGB颜色原则为R61、G161、B1,白色RGB颜色原则为R255、G255、B255。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 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的建设、改造应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式相适应。 分类转运站应符合CJJ 47-的规定。 分类转运站宜具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她垃圾等分类暂存及转运的功能。新建分类转运站内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暂存区域应相对独立,其中有害垃圾暂存区域应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原则建设和管理。分类转运站应具有大件垃圾拆解功能。 有害垃圾集中转运点 集中转运点应具有废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分类暂存及转运功能。 集中转运点应符合GB 18597-中的规定建设和管理。在明显位置

12、应设有站牌、操作规程牌和倾倒垃圾人员须知牌。应明确接受垃圾时间,并贴出公示,在接受垃圾时间内不得拒收垃圾。垃圾处置垃圾处置应具有填埋场和焚烧场。应按照都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等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解决运用设施。 可回收物应资源化运用。 有害垃圾应交由符合规定的公司进行无害化解决。 其她垃圾应采用卫生填埋或焚烧方式解决。 有解决条件的住宅区等场合宜将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并将厨余垃圾纳入餐厨垃圾的收运、解决系统进行收运和解决。 生活垃圾解决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原则解决生活垃圾,采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果蔬垃圾、园林垃圾应先进行破碎,再堆肥解决。大件垃圾应先进行拆解,可回收部分应再生资源回收运用,不可回收部分应焚烧解决。 (规范性附录)分类标志 图A.1 可回收物 图A.2 有害垃圾 图A.3 其她垃圾 图A.4 餐厨垃圾 图A.5 可燃垃圾 图A.6 纸类 图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