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_第1页
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_第2页
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_第3页
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_第4页
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渗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4.4.1 结构说明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

2、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反渗透装置主要由反渗透膜组件、压力容器、高压泵、反渗透滑架、控制仪表及相关压力管道等组合而成。4.4.2 设备规范及参数表4-4-1 反渗透设备性能指标项目参数装置套数2套出力70m3/h.套排列(级段)方式一级二段膜元件型式卷式型号BW30-365FR材料芳香族聚酰胺

3、膜元件规格201.9/1016膜元件总数量96根/套年更换率20%制造商及产地美国陶氏配套压力容器型号数量16个/套材料玻璃钢工作压力15MPa 直径200mm长度6000mm制造商CODELINE4.5 反渗透膜元件贮存及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4.5.1 膜元件的保存反渗透膜元件的新品在出厂、运输和放入设备内使用前,均应保存于标准保护液当中。保护液其组分为:1%亚硫酸氢钠+20%丙二醇,是采用无氧化性物质的纯水或合格的反渗透产品水来配制的,灌装后真空封装于绝缘的塑料口袋之中。保护液中的亚硫酸氢钠成分主要为防止细菌和微生物在膜体内繁衍和滋生;而丙二醇可以防止膜元件在运输或保管的过程中在处

4、于低温环境下不被冻坏。在配置保护液时,其中的亚硫酸氢钠应选用食品级,而丙二醇选化学纯级即可。对于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封存的反渗透膜来说,当现场不具备化学分析条件时,我们不推荐对使用过的反渗透膜元件在封存保护液中使用甲醛(有的反渗透膜制造商认为使用过的膜元件封存时,建议使用0.53.0%的甲醛作为防止细菌和生物繁衍的药剂混合加入),因为若保护液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可能会导致被封存的系统在重新投用后一段时间内产生系统膜水透过性下降、水通量衰减的现象。另外,由于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不是特别安全,当现场不具备化学分析手段时,无法进行冲洗结束后的准确终点判断,尤其对于用于制造纯净水和生活饮用水场合更是如

5、此。4.5.2 反渗透膜系统在停运期间的管理4.5.2.1反渗透系统在短期停运期间(2-25天)的管理:在系统停运48小时以上时,首先应用反渗透产品水,至少是软化水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冲洗,同时将系统内的空气排除。冲洗时间至少应在20分钟以上,冲洗流量控制在设备启动或停机时设定的流量范围内即可。停机时,应在反渗透系统中可封闭的膜组件和管道系统内完全充满这种冲洗水后,关闭所有进出口的阀门,以防止空气进入。当温度为20-27,每隔48小时即需要重复操作一次。当温度为15以下时5天冲洗一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使系统更加安全,避免微生物在系统内繁衍的现象发生,也可用含有1%亚硫酸氢钠溶液冲洗反渗透膜系

6、统,这样做最好。4.5.2.2反渗透膜系统在较长时间(25天以上)停运期间的管理在停机前,首先应采用反渗透产品水对系统进行30分钟以上的冲洗。然后再用反渗透产品水配制含有0.15%的异噻唑啉+1%亚硫酸氢钠的冲洗液冲洗并及时封存。当温度低于27时,系统每25-30天重复一次以上的操作;当温度高于27时,操作管理人员应在15-20天内即重复一次以上的操作。当系统在长期停运后重新使用之前,应利用过滤水或反渗透产品水对系统进行1小时左右的冲洗,并且应将此过程产生的冲洗水和产品水全部排放,在冲洗结束前应进行水质分析,并确认产品水中已没有痕量药品存在。4.5.3 反渗透系统故障判断和解决手段表4-5-1

7、 反渗透设备故障及检修措施故障症状引发问题的可能原因所在位置及鉴别手段解决问题方法盐透过率升高,产水量却下降,每段之间的压力差增大膜 污 染金属氧化物污染 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的第1段分析日常SDI测试膜截留物质通过分析清洗液中的金属离子解剖分析被污染的膜元件进行对金属氧化物污染物的清洗改善予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胶体污染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的第1段分析日常SDI测试膜截留物质解剖分析被污染的膜元件采用含有脂类洗涤剂清洗 改善予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无机盐垢污 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最后1段校核浓水系统LSI指数和可能生成的难溶物溶度积测试.解剖分析被污染的典型膜元件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清洗调整系统水

8、回收率选择更有效的阻垢/分散药剂投加改善予处理系统盐透过率高,产水量满意,甚至稍高,每段压力差较大设计或运行操作不合理,引起反渗透膜系统的过分浓差极化 反渗透装置第1段上压降最大校核反渗透系统浓淡水比例和运行水回收率检查反渗透装置上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固定是否合适,压力容器是否发生翘曲或变形检查膜元件的U型浓水密封圈加大反渗透浓水的运行流量,降低反渗透系统水回收率.更换已损坏的反渗透膜元件上的U型密封圈改善配管固定方式盐透过率增加,产水流量加大,压力差降低膜表面被给水的颗粒物质或系统产生浓差极化而生成的无机盐垢污晶体滑伤分析第1段进水端堆积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分析最后1段无机盐垢污,校核浓水LSI值

9、,测试难溶物的溶度积数值改善予处理系统调整系统水回收率选择投加更有效的阻垢/分散剂盐透过率高,产水量满意或稍高,每段之间的压力差基本满意.压力容器及膜元件有伴随流膜元件或压力容器上的O型圈漏水对压力容器的取样管取样试验分析确认具体发生位置更换在膜元件或容器上已损坏或产生漏流O型圈膜元件膜袋粘合线破裂、膜元件中心管破裂或膜元件机械损坏压力容器取样试验判定发生具体位置对膜元件进行真空试验,判定发生具体位置膜元件膜卷伸出,解剖分析原因对破损的膜元件进行更换检查给水压力,产品水压力及膜元件在运行的压力降是否合适,并调整之。系统运行有水锤产生检查设备启动程序是否合理,找出产生水锤的原因修改设计和运行条件和系统启动程序 开始盐透过率不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盐透过率开始持续增加,并伴随着进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差增大和系统产水量降低生物污染拆开膜组件查看膜元件进水端污染症状分析反渗透系统浓水和产品水生物及细菌指标首先用碱性清洗液进行第1次清洗,然后再用被允许使用的杀菌清洗剂配制的清洗液清洗膜系统改善系统予处理工艺盐透过率和产水流量增加,但进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力差正常有机物污染拆开膜组件(压力容器),查看反渗透膜元件进水端污染症状对原水及浓水进行水质分析选择碱性清洗液对系统进行清洗改善系统予处理工艺盐透过率和产品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