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识概括_第1页
古代常识概括_第2页
古代常识概括_第3页
古代常识概括_第4页
古代常识概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帝王事迹、社会重大变化十表:历代世系、列国关系、职官更迭八书: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三十世家:王侯外戚七十列传:事迹可传或行状可序的人物2、风师:飞廉 雨师:屏翳 云师:丰隆 日御:义和 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金星:明星(太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岁星,岁(十二年绕天一周,据以纪年)水星:辰星火星:荧惑土星:镇星、填星*注意:先秦古籍中的水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火恒星中的大火4、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二十八星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房、心、尾、箕(j)北方 HYPERLIN

2、K /subview/24702/8434300.htm t _blank 玄武七宿:斗(d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 HYPERLINK /subview/23620/8434840.htm t _blank 白虎七宿:奎、娄(lu)、胃、昴(mo)、毕、觜(z)、参(shn)南方 HYPERLINK /subview/19269/5043554.htm t _blank 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n)5、兄弟不和睦、亲朋久别不能重逢比喻为参辰、参商6、三垣(yun):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7、北斗: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组成斗身: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杓

3、)十二次:古代人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情况和气节的变换情况,把周天分为十二的等分,叫做十二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把黄赤道带天区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部分,并依次命名为 HYPERLINK /item/%E6%98%9F%E7%BA%AA t _blank 星纪、 HYPERLINK /item/%E7%8E%84%E6%9E%B5 t _blank 玄枵(xio)、 HYPERLINK /item/%E5%A8%B5%E8%A8%BE t _blank 娵訾(zou1z)、 HYPERLINK /item/%E9%99%8D%E5%A8%84 t _blank 降娄、 HYPERLINK /it

4、em/%E5%A4%A7%E6%A2%81 t _blank 大梁、 HYPERLINK /item/%E5%AE%9E%E6%B2%88/665217 t _blank 实沈、 HYPERLINK /item/%E9%B9%91%E9%A6%96 t _blank 鹑首、 HYPERLINK /item/%E9%B9%91%E7%81%AB t _blank 鹑火、 HYPERLINK /item/%E9%B9%91%E5%B0%BE t _blank 鹑尾、 HYPERLINK /item/%E5%AF%BF%E6%98%9F t _blank 寿星、 HYPERLINK /item/%E

5、5%A4%A7%E7%81%AB/5478047 t _blank 大火、 HYPERLINK /item/%E6%9E%90%E6%9C%A8 t _blank 析木。分野:分野,指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古人依据 HYPERLINK /item/%E6%98%9F%E7%BA%AA t _blank 星纪、 HYPERLINK /item/%E7%8E%84%E6%9E%B5 t _blank 玄枵、娵訾、 HYPERLINK /item/%E9%99%8D%E5%A8%84 t _blank 降娄、大梁、 HYPERLINK /item/%E5%AE%9E%E6%B2%88 t _blank

6、 实沈、 HYPERLINK /item/%E9%B9%91%E9%A6%96 t _blank 鹑首、鹑火、鹑尾、 HYPERLINK /item/%E5%AF%BF%E6%98%9F t _blank 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 HYPERLINK /item/%E5%88%86%E6%98%9F t _blank 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我国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又

7、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个人理解:古代时候的迷信占卜,就像什么夜观星象什么的想象力特别丰富的那些,比如:日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 ,伐鼓于社。而有彗星(孛星),就是有兵灾)8、正月 立春春水 (节气+中气) 二月 惊蛰春分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9、朔:每月第一天 晦:每月最后一天10、日出:旦早朝晨 日入:夕暮昏晚 日入以后:黄昏 黄昏以后:认定太阳正中:日中 将近日中:隅中 太阳西斜:晷隅中、日中、日晷、日入、黄昏、人

8、定、夜半、鸡鸣、昧旦(昧爽)11、夏历、殷历、周历,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也叫三正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12、人日:正月初七日 (鸡狗猪羊牛马人)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花朝:二月十二日,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三月初三浴佛节:四月初八,释迦牟尼的生日 冬至:节气的起点13、乐律的五声(五音):宫商角徵羽 (12356) (角:ju 徵:zh)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234567)律吕:律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 吕偶数六律为阴律,称六吕14、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各部首长:尚书、侍郎(副)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郎中、员外郎(副)15、科举考试(1)乡试中举称为举人,

9、第一名为解元(2)会试(礼闱、春闱)中举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员(3)殿试中举称进士。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16、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别婚姻 氏:明贵贱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17、古人名字连着说时,先称字后称名。尊对卑、卑自称的话称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18、谥或谥号:根据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谥

10、号大致分为三类:表扬的、批评的、同情的(宣成侯:霍光 忠武侯:诸葛亮 文忠侯:欧阳修 武穆王:岳飞)庙号:每个朝代第一个皇帝称为太祖、高祖、世祖,以后的子嗣为太宗、世宗等19、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臣为男奴隶,妾为女奴隶20、夫即婿,妻即妇。 夫之父:舅、嫜;夫之母:姑。舅姑、姑嫜 妇之父母和夫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婚为妇之父,姻为夫之父两婿相谓为娅,后代俗称连襟(襟兄、襟弟)娣姒:娣夫之弟妇,姒夫之嫂 (娣姒也叫妯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妇女守妇道21、古代宫室一般向南,室户偏东,室内坐位以东向为尊22、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发轫:启程 事情的开端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

11、,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骖乘、车右 驾车的马友三或四匹,则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23、五谷:黍、稷、麦、菽、麻 (六谷:五谷+稻)稷为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社稷,指代国家三牲:牛、羊、豕(猪) 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牛最珍贵) 上古家禽:鸡、鹅、鸭唐宋以后,茶成为一般文人的饮料24、冠冕:仕宦的代称,也比喻居于首位。 冕旒:帝王的代称 冠盖:贵人、仕宦25、上古衣裳并举,衣为上衣,裳为下衣。 古代床用作卧具、坐具26、姚鼐古文辞类卷把文章分为13类27、韩愈:韩昌黎柳宗元:柳柳州、柳河东陶弘景:“山中宰相” (字通明)萧统:“昭明太子”。文选,集先秦至

12、两代的诗文很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沈约:谢朓、王融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庾信:庾开府。庾信、徐陵等作宫体诗、骈体文“徐庾体”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刘勰文心雕龙是六朝以前文学批评的全面总结、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著作28、骈体文(1)语言特点:语句:骈偶、“四六” 语音:平仄相对 用词:用典、藻饰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一般用四字句和六字句(2)两马并驾叫骈,两人在一起叫偶,骈偶即两两相对,骈偶也叫仪仗“四六”是骈体文在晚唐时候的称呼29、赋:由诗经离骚发展而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是说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

13、物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称七言;赋字数不拘,多以四言六言为主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把赋分为古赋、徘赋、律赋、文赋(六朝赋是徘赋,也叫骈赋,骈赋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赋分为三部分:前面有序,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等序是说明作赋的原因,“乱”或“讯”概括全篇的大意30、古汉语的修辞:稽古,引经,代称,倒置,隐喻,迂回,委婉,夸饰注:稽古叙述历史事实,有反有正;引经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且一律是正面的言论31、“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采诗配乐的官署,后来凡是这个官署才来配乐的诗歌也叫“乐府”,渐渐地“乐府”又成为一种有特殊风格的诗体。汉乐府诗的来源:从民间采来的歌谣;

14、文人制作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分类: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两汉乐府民歌通过叙事抒发感情,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与愿望。艺术上,形式自由,保持口语的真实面目;故事性强(有所思、上邪、孤儿行、陇西行、上山采蘼芜)32、“古诗十九首”反映中小地主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感情,风格自然朴素,语言生动凝练(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33、曹操写出语言质朴、民歌化的五言诗,并创作了一些四言诗,被称为复兴四言诗的作家 曹丕的典论论文的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的论著曹植:“陈思王”34、建安七子:陈琳、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斡、应瑒35、谢灵运:“谢康乐”,开山水诗先河、

15、齐梁雕琢之风鲍照:“鲍参军”,刘宋诗人中最突出谢朓:“谢宣成”、“小谢”,永明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维:王右丞,苏轼称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杜工部。其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和现实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称为“诗史” 温庭筠:第一个主义写词的文人李煜: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皇帝,称李后主柳永:柳屯田。 第一个创作大量慢词的人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马致远的散曲被推崇为元代第一大家 张可久:元代散曲作家中流传作品最多36、填词(倚声):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词的分类:小令(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从分段看,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分,双调最常见词谱:把前

16、人每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和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 词句最短的是一字句,最长的是十一字句一字豆,豆即逗,也就是读(du),句中稍有停顿叫豆37、曲有北曲南曲,北曲分杂剧、散曲之分,散曲有小令、套数两种形式北曲最显著的特点: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平仄通押:实际上是平上去三声通押北曲有六宫十一调,元杂剧实际上只用九个宫调即五宫四调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北曲写了中原音韵,将106韵并归为19个韵部;分阴平、阳平关于诗律1、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以五言为主。诗律指自唐以来的格律诗的声韵规则2、诗指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兼指二者而言3、唐以后的诗体,有

17、格律)形式较自由) 从字数:四言、五言、七言 (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歌行)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8句40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8句56字超过8句叫长律或排律,长律一般是五言诗绝句:只有四句,分律绝(受平仄格律限制)、古绝,古绝一般只限于五言4、汉魏六朝诗与散文的不同:每句字数一定;押韵。 多用口语词?是汉魏六朝诗的特点5、偶字句:主要是四言、六言 奇字句:主要是五言、七言6、真正的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文人写的五言诗到东汉才出现七言诗最早的是柏梁台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七言诗在南北朝以前句句入韵,这样的七言诗叫“柏梁体”最早隔句用韵的七言诗是鲍照的拟行路

18、难之一和之三7、一般句式 四言:二二五言:二三 (二一二、二二一)七言:四三 (二二三、二二一二、二二 二一)8、诗韵:106部,也叫平水韵沈约:四声八调永明体的出现:汉语语音研究的深入;汉语对仗特性的成熟永明体发展到唐代讲究平仄与对仗形成正式的格律诗9、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平:中古平声 仄: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声律:作家依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某些用平仄的古体诗,就是所谓的入律的古风10、五律平仄格式:A 仄仄仄平平 a 仄仄平平仄B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七律平仄格式:A 平平仄仄仄平平 a 平平仄仄平平仄B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入韵: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从诗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来判断平仄格式五言:1、3松,2、4严七言:1、3、5松,2、4、6严律诗一般中间两联要用对仗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