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大棚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大棚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大棚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大棚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5摘要:豌豆潜叶蝇近年来在豌豆等蔬菜及花卉上发生十分严重,阻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叶片的光合作用、开花结果等生理过程,从而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本文描述了豌豆潜叶蝇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并通过阐述豌豆潜叶蝇在豌豆上发生危害的情况及症状,提出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对策与方法。关键词:豌豆;潜叶蝇;危害;防治;大棚1。引言豌豆属 HYPERNK t ”_blank豆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1,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全国耕种面积广大,在各省均有栽培,是 HYERI ”t _lnk” 农民 HPERINK” ”_blank增收的渠道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棚

2、蔬菜种植种类越来越丰富,及设施蔬菜的持续发展,潜叶蝇的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春季,大棚豌豆潜叶蝇发生为害严重,塑料大棚和温室内栽培的食用豌豆,一旦发生潜叶蝇危害,嫩荚产量减少%以上1。豌豆潜叶蝇寄主广、发生量大、为害重,以幼虫潜食叶片上下表皮间的叶肉,形成弯曲虫道,严重时叶片布满虫道,俗称“鬼画符”,这降低豌豆的光合作用和品质,造成了豌豆的减产2。近几年来,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报道了潜叶蝇严重危害豌豆等其他蔬菜的内容3。2豌豆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2形态特征豌豆潜叶蝇(Pytoza hortico(Goure),也称彩潜蝇、油菜潜叶蝇。俗称夹叶虫、刮叶虫、叶蛆等.属双翅目、潜蝇科.豌豆潜叶蝇分

3、布广,食性杂,国内除西藏、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区)都有分布.其危害植物多达2科77属137种4,主要危害豌豆、蚕豆、菜豆等豆科作物和油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1。尤以豌豆受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豆荚种子饱满度、结荚量和品质等5。对豌豆生产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其发生危害的规律,及时开展安全、无公害防治,控制其对豌豆生产的危害6。豌豆潜叶蝇成虫为褐色小蝇,体长约1.8。7m,头部褐色或黄色,眼红褐色,胸部隆起,灰黄色或稍带暗褐色,全身长满长的鬃毛,翅合拢时比身体长出许多。卵散产在嫩叶叶背的表层组织里,产卵处可见白色小圆点。卵为长椭圆形,约0。m,淡灰白色,表面有皱皮。幼虫体长2

4、.93.m,蛆状,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黄白色.其在叶片组织中化蛹,蛹头小,长2.2 2。mm,长扁圆形,初为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2。发生规律豌豆潜叶蝇一年可发生多代,华北地区一年发生5代,江西南昌1代,福建福州121代,广东可多达18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34月上旬成虫大量发生,卵产于豌豆等豆科作物植株叶片组织中,雌虫每日产卵15粒左右,一生约产卵7090粒,卵期约l0天。幼虫孵出后,迅速蛀入叶肉内取食。56月是碗豆幼苗生长旺盛时期,也是豌豆潜叶蝇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其幼虫共龄,历期5,老熟幼虫在潜道末端化蛹,蛹期102天.7月份以后,由于碗豆、油菜等寄主组织老化,豌豆潜叶蝇又在白菜、萝卜

5、、瓜类和杂草中生存危害.0月份,随着入冬,其陆续化茧越冬。温度对豌豆潜叶蝇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豌豆苗期遇高温干早条件时,潜叶蝇发生往往比较严重,一般成虫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幼虫为12。特别是温棚内栽培的食荚型菜用豌豆,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加之植株生长茂密高大,对豌豆潜叶蝇产卵及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危害尤为严重。在苗期及豆类采摘期一直受危害,植株叶片被食光,受害植株嫩荚3。豌豆潜叶蝇的危害症状豌豆潜叶蝇幼虫潜入叶片后,在上下表皮间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片背面形成不规则迂回弯曲的灰白色蛇形潜道,蛀道内有该虫排出的很细小的黑色颗粒状虫粪,蛀道端部可见椭圆形、淡黄白色的蛹.幼虫还能潜食嫩荚和花枝,此

6、外,成虫还吸食植物汁液,被吸处呈小白斑点6。最终导致叶片叶绿体遭受破坏,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生长受阻。严重发生的温棚内,一张叶片常寄生几头至几十头幼虫,豌豆叶片叶肉被食光,仅剩上下两层表皮,造成叶片提早枯黄、脱落,严重影响豌豆的产量和籽粒品质、8。4.豌豆潜叶蝇的防治方法4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豌豆等寄主作物收获后,彻底将棚内残株败叶、杂草等集中清除处理,以消灭越冬虫源1.潜叶蝇飞行能力有限,自然扩散能力弱,在种植豌豆时,应考虑布局,可将其嗜好的作物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2.4.2物理防治防虫网覆盖。粒用型豌豆长到5片叶后及时覆盖防虫网,防治豌豆潜叶蝇的效果高达95%以上,尤其是银灰色网防

7、虫效果更佳.并且还有一定的增产效果。4。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豌豆潜叶蝇的天敌已发现有4种小蜂,在辽宁辽阳5月中旬因小蜂寄生的寄生率占48,在6月上旬幼虫死亡率极高。所以,应充分重视天敌的保护和利用8。44化学防治4.4利用成虫喜甜食的习性,在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的盛期, 点喷诱杀剂(诱杀剂配方:用%红糖液或甘薯或胡萝卜煮液为诱饵,加00敌百虫为毒剂)。每5m内点喷植株0株,根据天气情况,每隔35d点喷一次,共喷4次6。42药剂防治通过在豌豆上进行药剂筛选发现:阿维菌素、虫地乐、氯氰毒死蜱等药剂对豌豆潜叶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d内虫口防效在0%以上,其中阿维菌素的防效近10,虫道防效在%6。由于

8、豌豆潜叶蝇发生表现为世代交替的特点,导致其发生量大,危害重。因此,应在发生始盛期开始用药,每隔70d用药1次,连续用药,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此外,根据潜叶蝇幼虫在植株上分布,喷药时,应以豌豆中、上部叶片背面为重点,全株喷雾9。低龄幼虫盛发期,用1。阿维菌素乳油300倍液、90敌百虫原粉80100倍液、52%农地乐乳油000倍液、40乐果乳油00倍液、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006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倍液、8敌敌畏乳油100倍液、4%乐斯本乳油00倍液等药剂,每隔7d防治1次,连防2次,对幼虫和蛹有较好的防治效果8。成虫产卵盛期,每66。7m2用90敌百虫10倍液

9、、5%马拉硫磷或4O%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防治时若能采取豌豆、油菜等作物连片统一防治,效果更好。注意交替使用药剂,各类农药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进行、4.3加强田间预测预报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及时用灭蝇灵等熏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每公顷大棚用熏烟剂0,连续熏杀23次。在初见小蛀道的危害早期进行喷药防治,早晨8:001:00用药为宜,顺着植株从上往下喷,以防成虫逃跑,尤其要注意将药液喷到叶片正面4参考文献:1赵洪礼。豌豆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科技通讯。1999,11:3。2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春季豌豆潜叶蝇消长规律与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013():45463王音,雷仲仁,赵光文,问锦曾,黄冬如京郊蔬菜上潜叶蝇种群动态调查.植物保护学报2(4)1014.4史浩良,吴雪芬,陈素娟等豌豆潜叶蝇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147195王成德,赵建成,姜雅琴,李谦,秦晓玲.豌豆潜叶蝇及其综防统治技术研究初报.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234。6孙文松1,李玲1,赵秋1,金振星2。粒用型豌豆潜叶蝇发生危害及安全防治对策J杂粮作物.7,27(3):233234。冯莲,谈倩倩,赵梦洁,刘超华,王小平.豌豆潜叶蝇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