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 三班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2、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纳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 师:大家

3、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 2、沟通 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为什么在几百条,几千条后面打上省略号呢?(说明小鱼不止几千条,还有更多。)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吗?(小鱼可怜,但救这些小鱼给人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事。)练习朗读,读出这种知道小鱼可怜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来。 B、“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回不去了。” 理解“近在咫尺”,设身处地地为小鱼着想,体会其可怜。指导朗读。 四、

4、小结 这成千上万条小鱼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由于人们看惯了这种状况,没有任何人对这件事给予关注。难道小鱼就这样白白死掉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鱼在游人的漠视中,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他们能得救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2、沟通 A、“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在这两段后面,同样也出现了一个省略号。这省略号表示了什么?(表示了小男孩除了救文中语句中数得出来的这几条鱼之外,还救了许许多多的鱼。) 小男孩面对不能将鱼全部救走的

5、情况,依然与其他游客不同,尽自己所能地抢救鱼。在小男孩与游者的选择中,你更赞同谁?(召开小小辩论会,各抒己见之后,自然对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有所了解。) B、了解了小男孩的心中所想,再来看看他的行动吧! 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不停”“用力”) 能用你的朗读将小男孩的尽心尽力,毫不放弃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小结 小男孩的这种行为不可能挽救所有小鱼的生命,但是他却毫不退缩,尽力而为,这种对弱小生命的珍视闪烁着动人的光辉。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面对可怕的sars病毒才能获得胜利;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可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相信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又将获得新的领悟。

6、 五、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救小鱼 捡扔被困 热爱动物关爱生命 三班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2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组教材的目标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这条小鱼在乎正是一篇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生动作品。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全

7、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 四、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这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创设情境读中剖析升华整体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教学中应挖掘这个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影响。 大海、小鱼、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个天真的举动,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利

8、于挖掘儿童的生活阅历,努力实现情趣交融。教者应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思考中相互影响,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课文。 a.以境激情、以声激情,指导朗读,用心感受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本课题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我通过播放海底各种鱼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同时,问题“你看了这么优美的画面,你觉得小鱼生活得怎么样?”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对可爱小鱼的喜爱之情。随之,在教学本课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么可爱、美丽的小鱼,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即将干死的难过心情。在感受文本思想的时候,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9、 b.在学习中通过找重点句子,加深体会。 相机抓住“在乎”一词,让学生说说在家里谁在乎你?理解“在乎”一词的意思。 c.随机指导朗读,体会小鱼的可怜。 出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小鱼的多。 是啊,这么多小鱼被困住了。(放大:困)你想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在了浅水洼里,会怎么样? 自己读读这段话,把写小鱼难受的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句子变红) 由这个“蒸”,你想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感受到浅水洼里有许多将要死的小鱼,引起学生对这些小鱼的同情心。 激活思维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10、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育,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那是培育学生想象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又是提高学生制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想象说话:那可是几千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啊!此时此刻,小鱼们会说些什么?汇报。(板书:在乎) 2、读中剖析。 还有谁也在乎小鱼的生命呢?用疑问引出小男孩的爱心举动 (1)轻声读课文2-6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在乎这些小鱼,想帮助它们?请用笔划划。 汇报反馈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理解 重点抓住: “这条小鱼在乎!”说明小男孩听懂小鱼的心,在乎小鱼的感受。 那除了小鱼自己在乎,还有谁在乎呢?

11、 三个“不停地”说明什么?(配上动作理解) “头也不抬”,“一边一边”说明珍惜时间,想多挽救更多的小鱼。 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利用课件中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在读中感悟 (2)情境创设,体验学习。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让我们和小男孩一起把那些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扔进大海。重点体验用力扔。 通过这些,你对小男孩有什么评价?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男孩? 3、这时,沙滩上又走来了一位叔叔,他和小男孩说什么了?同座位的两位同学读读3-6自然段,一个同学是小男孩,另一个是叔叔。3-6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师生分别作为叔叔和小男孩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到小男孩爱惜小鱼的心理,从

12、而有感情地读出“这条小鱼在乎!”,进而通过贴鱼、评读的方法来体会“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句话。 (1)出示课件“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叔叔这句话什么意思? 、你能把叔叔的意思说清楚吗?(补充句子) 、把叔叔的意思读出来。 通过叔叔的话体会到叔叔对这些小鱼的轻视,为下文口语交际和体会“这条小鱼在乎!”作铺垫。 (2)出示课件“这条小鱼在乎!”。 、师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体会小男孩的心里话。利用低班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创设说话情境,训练学生口说我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乐观性。 老师就是叔叔:小朋友,你为什么还在捡?不就是几条小鱼么,谁在乎呢? 小

13、朋友,看你多累呀!谁在乎你这么做呢? 小朋友,你不用捡了,有谁会在乎呢?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以及小男孩对这些小鱼的爱心。 4、升华整体 师引导扩展到“所有人都要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指导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假如你看到了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想想说说) 歌曲延伸水晶般的心 5、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当我们看到花儿吐露芬芳时,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正因为无数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精彩!相信大家都会做一个爱惜动物,珍惜生命的人 三班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3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对字形中易错笔画,“蒸”字进行形象识记。 2

1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是: 由一个捡鱼的小动作、小故事中,深化学生对弱者,尤其是对受伤的小动物的爱心帮助,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惜小动物。所以根据教参的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字音,认读本课字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并会组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到小动物受伤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他们。增强孩子对弱式群体的关怀与帮助意识。 二、说教法 1、转变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惜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

15、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鼓舞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或读书,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纳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2、以读为主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我在授课过程中,采纳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找重点句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

16、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学生用朗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培育阅读和领悟能力,在情感体验中感知课文内容、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我先重点讲解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歌唱;大海是小鱼的家,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你们看!此时播放课件: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自由快活的生活情景。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2、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

17、一层一层阵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引人入胜的课件和优美的语言迅速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情境中,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好了感情铺垫。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注意甚至的甚和蒸发的蒸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老师用简笔画画出“水洼”辅助学生理解“水洼”。指导学生用“成百上千”“忍不住”说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个别读,以流利、准确为标准,师生互评。 (三)深化学文、感悟真

18、情。 A 再现被捆小鱼,引起学生关注 1、出示第一段话,指名读。根据课文内容,用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想象潮涨潮落的情景,理解这些小鱼为什么会被捆在水洼里。那么被困小鱼的是数量多吗?通过理解“也许、甚至”知道程度不断加深。引发学生思考这些被捆的小鱼面临怎样的后果呢?学生沟通后课件展示:无数小鱼在沙滩上,有的喘着粗气,有的在做最后的挣扎,有的已经奄奄一息。在音乐帮助下,把学生的关注点进行了聚焦,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谁不在乎? 再次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两个心理冲突: 1.小鱼那么可怜,大人为什么不在乎? 2. 大人不在乎,男孩为什么在乎

19、?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让小学生谈谈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引领学生体会小鱼的感受,激起学生对小鱼的同情。同时拎出整篇课文的一条主线: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 B 产生认知冲突,研读感悟生命 1、读课文中的“我”的话“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生读到在乎时,我问:在家里谁最在乎你?那在学校呢?因为“在乎”是本课的重点,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在说话中自然地理解“在乎”的意思,为后面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指导学生从谁在乎呢?这句话和两个问号着手理解。这里要让学生知道不是说这个“我”没有一点儿爱心,而是大人只关注着整个海滩。 2、读男孩 让学生带着:你们从哪里发现小男孩在乎浅水洼里的小鱼呢?

20、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26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的词:走、弯腰、捡起、扔回、走得慢、不停、用力了解小男孩做事的态度和他的心理想法。 出示第六自然段的文字:第一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问题一:小男孩在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叨念”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回答:念叨、自言自语、小声说、不停地说。)问题二:细细读这段话体会。此时,小男孩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回答:担心、着急、紧张、伤心、难过等等)。第二层课件辅助读,课件再现海滩小鱼被捆的画面。引导说这条小鱼在乎吗?这条呢那一条呢最后引导读这段话。第三层换位体验读,当你看到小男孩在不停地捡鱼扔鱼,听到不停地叨念,你会怎么想? 设计

21、意图: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3个层次的研读,让学生的情感与小男孩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角色替代。又在对比中学习更突出男孩的品质。 (四)深化情感,拓展延伸 当你看到你身边的小动物,受到什么伤害或者它们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时你如何保护它们呢?写一段小练笔。 三班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 1.(板书“见”)小朋友,你们

22、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生组)是呀,看见、听见都是见,看来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发现!老师这儿有一幅画,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回答。 (1)林樾: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对,这样郁郁葱葱、十分茂密的树林就可以称为“林樾”(板书)仔细观察这个词,它有什么特点?(都有木)一组小火车读一读齐读。 (2)牧童:(学生说“我看到了小孩骑着黄牛”时直接板书“骑黄牛”)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的? 这样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称为“牧童”。(板书)指名读。 (3)蝉:“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蝉”知了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虫,右边读chn,是一

23、个形声字。(字卡,指名读)听,你们听见蝉儿的声音了吗?(播放蝉叫声)是呀,蝉儿正在鸣叫呢!像这样正在鸣叫的蝉可以称为“鸣蝉”。再开一列火车读读齐读。 3.你还有其它的所看、所听吗? 二、揭题 1.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板书“我们”)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2.第一次读诗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诗。 3.先请小朋友一行一行来读诗,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听他读正确了吗?(随机正音) 4.四人小组

24、合作读,每人读一句,先自由练习,等会我们比比哪个小组读得对。(先自由,再站起来,发现读错的句子再纠正、齐读。) 5.大家一起再正确地、流利地、响亮地把古诗朗读一次。 三、情景感悟、评赏古诗 1.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2.生沟通。 (1)“歌声振林樾”:(我听到了牧童的“歌声”)(板书),这歌声怎么样?(声音响亮,在树林里回荡)从哪个字感受到的?(“振”板书) 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指名读) 师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

25、欲” )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请你边想象边来读好这句。 4.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 5.生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6.读完诗,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蝉了吗?(不管牧童有没有捕到蝉,让我们把想象继续下去吧!) 四、背诵全诗 1.看看这张画,让我们想象着古诗的内容,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自由练

26、习背诵。 2.谁愿意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同学点评。 3.一起有感情地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在这首诗中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五个,这两个字有点特别,出示“立、童”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立”要写得方正,像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样,“童”上的立字头要写得扁些,在横中线的上方点,还有好多立字头的字如“意、音、亲”都是这样的。这个小窍门可得记住了!)师范写。 2.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在书本上练一练吧。 小朋友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从小热爱它、诵读它、品味它吧! 三班级语文鄂教版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立”、“童”2个生字。

27、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爱好。 教学重点: 生字认写到位,诗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选择好图片和背景音乐,制作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题”趣 1.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聊了小朋友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小朋友们的“所见”;老师看见了小朋友们坐得端端正正,听见了小朋友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题。指名读题,读准“所”的平舌音。齐读题目。 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诗人写的,知道他是谁吗?(板袁枚) 二、“字”趣 1.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

28、范读。 2.生自读。(拿好课本)要求:把诗读上两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一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的生字(带词)。指名带读 所见、牧童、捕鸣蝉、闭口立 (2)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去掉词,读生字。 所、牧、捕、蝉、闭、立、 和动作相关的“闭、立、捕”用做动作的方法学习。 “蝉”看图学习。 牧:比较字形:“放牧枚”。 4.自读诗文。 (1)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读流利。练读一遍,指名读,比赛读。 (3)读出节奏。 师:比一比谁能读出像音乐一样的节奏来,好吗?(板书:读) 师范读一行,(注意老师哪里停得长一点),(出示停顿线),指名接读,全班读。

29、三、“图”趣 1.读诗、看图,找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看、听) 2.小结:看!多美的夏日风景啊!林中风儿在吹,花儿在笑,蝉儿在唱真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春去夏来树更绿,人来蝉儿树上鸣。”看着、听着,老师仿佛变了一个大牧童,同学们仿佛变了小牧童。来,咱们也骑上黄牛,走进画中,走进诗里面 四、“文”趣 1.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出“骑”的自在、开心。 师:小牧童天天放牛,和黄牛可亲了。他骑在黄牛背上感觉怎么样?指名读(读出自在、惬意)(你这样用情地读,这就叫“吟诗”。板书:吟)咱们把自己当成这个自在的小牧童吧!一起来吟!(齐读) (闭眼听音乐)小牧童闭上眼睛

30、,你们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你们走进了哪里啊?(树林里)那里有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想象:树、花、草)再吟,吟出开心。 (2)读出“振”的响亮、悠长。 师:多美啊!多舒适啊!小牧童忍不住(唱起了歌)!那歌声怎么样?(响亮)从诗中哪个字可以知道他的歌声很响亮?(振)指名读,小组读。 你们的歌声树上的枝叶都听到了,它们一片传一片,把歌声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齐读,(还不够远)再齐读。读出歌声回荡、悠长。 2.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读出“意捕”的紧张、急切。 师:正当小牧童骑着黄牛唱得兴奋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地唱了起来。大家听!(播放蝉的叫声)它是谁?(鸣蝉!)

31、听,它的歌声多得意啊!看看插图,我们的小牧童怎么样?(呆了、傻了、想去捕蝉,站在树下一动不动)这就是诗中的:意欲出示三四句,齐读。 (出示一个大大的“意”字)师:大家看这个“意”字,心里的“心”字上面有个声音的“音”字,心里发出声音就是牧童心里在(想)(板书:想)。想什么呢?(想怎么捕到这只蝉)指名读、齐读,读出牧童心里十分“想”捕到鸣蝉的急切。 (2)读出“忽然”的迅速、灵敏。 师:这么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不能)所以我们的小牧童就(“忽然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得是慢还是快呢?(快)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忽然”是什么意思?(马上、很快)师生合作读,读出动作的迅速、灵敏。 (3)读出“闭”的谨慎、无声。 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