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不能忽视的德育内容_第1页
家庭德育不能忽视的德育内容_第2页
家庭德育不能忽视的德育内容_第3页
家庭德育不能忽视的德育内容_第4页
家庭德育不能忽视的德育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庭德育:不能无视的德育内容家庭德育:不能无视的德育内容摘要:家庭德育作为对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家长应该重视家庭德育,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注意言传身教,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道德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开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关键词:先入为主;扩大;稳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210-0189-02论文联盟.Ll.人的个性及其开展是受社会环境所影响的,而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是人获得最初的生存知识、并对其一消费生重要影响的场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庭里有固定身份的长者其中主要指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

2、者施行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德育、家庭身心开展教育、家庭智育、家庭美育等。其中,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公民道德施行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德育,认为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络,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开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谊,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抓好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德育,对促进孩子的全面开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一先入为主的终生教育一个人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占去了整个生命时间的三分之二还多。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场扮演家庭中某个特定的角色,并通过家庭逐

3、渐走向社会。俗话说,三岁定八十。人在幼儿时期的可塑性非常强,教育易见成效,容易培养起良好的道德观念。但相对的,也极易受不良影响。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排挤力量,很难改变。朱庆澜先生就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小孩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六年,好似进第一道染缸;六岁进了学堂,好似进第二道染缸;二十岁以后出了学堂,到世界上为同人办事,好似进第三道染缸。关键是第一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受到不良教育和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假如第一道染缸染上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褪去,假如以后再受到坏的教育和影响,

4、那自然变成永不脱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承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只有家庭教育是贯穿他一生的、连续的。因为无论孩子承受多么完备的学校教育,总是阶段性的,可能会因为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孩子就算从学校毕业,就算因为走入社会而从身体上脱离了家庭环境,却永远不可能从心理上脱离父母、家庭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真正的终生教育。二对学校德育的扩大和稳固总体来说,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学校德育是由国家教育机关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的,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性质、任务、各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阶

5、段的学生的心理开展程度、认识才能来制定的,不同学校的德育内容根本上是一致的,老师是根据教学大纲进展教学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而家庭德育很大程度上是随意的,受家长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家庭的德育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除了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对其进展更深化详细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既扩大了孩子受教育的范围,又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公车上看到老人就主动让座,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心;孩子扯谎了,心平气和地沟通、讲述道理,引导孩子自己分辨对错虽然家庭德育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嫌疑,但妙在随时随

6、地可以方便的开展,且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处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二、目前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一对家庭德育认识不清家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但事实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对其认识不清。这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德育施行主体不明确很多家长以为,德育就是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课,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只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催促辅助孩子好好学习就够了。其实不然。孩子的生活成长空间很大局部还是在家里,家长融于生活之中的教育方式可能在无形中就对孩子的道德观念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重智轻德现象比拟明显从古到今,在思想认知上我国的家庭教育都比拟重视德育,家长也认为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放在首位。然而在实际

7、的操作中,却出现了价值定位的偏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十项道德品质作为比拟因子列举给家长。这十项因子分别是:好好学习,遵纪守法,讲文明有礼貌,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爱祖国,爱劳动,乐于助人,老实,艰辛朴素和尊重人同情人,请174名家长对这十项品德分别进展两两比拟,经统计处理得到一个品德价值倾向的量表。统计结果显示,好好学习这一项构成了量表中唯一地位最高的,说明家长在培养子女首先品质的时候实际上是把成绩好坏作为首要评判标准的,这反映了家庭教育认知中的一种偏向,家长最关心的、认为最实际的问题仍然是孩子的智力问题。而一些本应该受到重视的美德却被无视。如艰辛朴素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等品德,都没有到达其

8、应有的地位。二教育方法不当家庭德育虽然不像学校德育那样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但也应该有自己的目的及到达目的的思路。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平时都比拟宠爱孩子,认为过于严格了太委屈孩子。但一旦孩子出现品德问题,家长又会觉得事态严重了,对孩子非打即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和价值观的错误,认为暴力决定一切,或者是心理极度自卑,这也是很多青少年崇尚暴力或者自弃轻生的根源。三家长行为失范孩子的模拟才能非常强,对于带他们走上人生道路的父母更是倍加关注,所以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道德养成。有的家长平时爱说脏话,不注意社会公德,他们并

9、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心中。当某一天突然听到自己的孩子说脏话时还会吃惊,然后怪学校没有把孩子教育好,殊不知给孩子错误示范的正是自己。四无视协作精神的培养一个人的交往品质主要是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应该本着宽容、谦让、公正的原那么。而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因为过于保护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孩子的交往中有一些错误的行为暗示,甚至限制孩子与其别人之间的交往,而无视了协作精神的培养。长此以往,使得孩子过于自我中心,变得孤僻不合群,容易极端,人格出现缺陷。三、搞好家庭德育的途径一树立新的家庭德育观道德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智育的目的。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

10、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那么。家长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权衡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认识到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品格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德育也应该如此。家庭应该分担学校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责任,与学校积极配合,为孩子道德的开展挖掘更广阔的资源,搞好孩子的道德教育。德育应该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家庭教育中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要求家长首先得掌握自己孩子那个年龄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习惯,针对特定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方法。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擅长教育他们,这就是

11、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有专家认为,一般在孩子年龄较小时,通常采用直接手段较为有效。所谓直接手段,包括让孩子亲身体验获得切身的感悟,这样的记忆效果比拟持久。另外,也可以直接通过批评和表扬进展强化;当孩子成长到达一定年龄阶段时,运用讨论的方法更能以理服人。还有环境熏染法等,只要运用恰当,定能在舒适的家庭论文联盟.Ll.气氛中对孩子的道德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家长应注意言传身教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想要孩子有安康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家长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个性心理、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表现,作孩子道德上的示范和表率。

12、用正面的语言和教诲方式对孩子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家庭德育应该以孝为中心点。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家长要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得到回报的,所以家长本身要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真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知道孝敬体贴父母,替父母分忧。四引导孩子学会沟通顺利地与人交往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条件,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地与人沟通。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可以与家人沟通。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想

13、法,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才是与人沟通,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行为,并且擅长理解别人。综上所述,家庭德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积极地互相配合,形成家校一致的教育合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高度社会责任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参考文献:1候孝红,陈好.浅析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社会研究,2022,(11).2刘丙元.家庭教育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迪和支持J.教育导刊,2022,(2).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刘玮.家庭教育应以德育为核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2,(3).6孙菊萍.试论家庭在道德教育中所承当的角色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