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的教学设计_第1页
《观察水》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观察水》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观察水》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观察水》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察水的教学设计观察水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学准备:分组观察:矿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教学活动建议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

2、象,就是要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本课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归纳认识事物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及其属类液体的特征,并采用竞赛活动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液体特征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引入课题板书:观察水。二、用感官

3、观察水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现在,请两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学生实验,师巡视。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相关的学生用语。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

4、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五、拓展实验探究水滴大小与流动快慢的关系。分别将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盘的同一“

5、起跑线”上,慢慢倾斜塑料盘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种水滴跑得快?观察实验并思考: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动塑料盘?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线”上?五、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六安全教育有关水的事故的教育观察水的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

6、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教材在活动1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2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学生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有许

7、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4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

8、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器材准备】水、乳白色洗发液、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木块、活动手册、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导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关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板书:观察一瓶水)(学生观察矿泉水)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对水的认知和激发新的兴趣,了解学生对水的概念掌握情况。二、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标签),请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适当表扬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告诉学生是洗发液)。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

9、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老实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观察方法,教师提示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再次对前四课观察活动做了巩固和发展。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

10、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

11、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得到观察比较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步骤完成对水和洗发液的观察比较任务,得到观察比较结果。学生汇报、教师汇总,最后完成班级记录单的填写。这里观察比较是为了更准确地发现水和洗发液的自身特点。最后的总结,一是为强调观察结果,二是为对水和洗发液各自的特征做完整表述。过渡: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三、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1不同教师把洗

12、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

13、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回顾探究过程,反思探究结果,总结固体、液体的不同)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在于使学生观察发现液体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因为水与洗发液都能流动,所以倒入不同形状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状。课堂上演示将液体倒入容器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观察液体从原有形状变成现有形状的现象,而木块只能摆放进容器,形状不发生改变。这一演示操作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进一步认识到尽管在形状上不同,但不管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形状,如此就指向“形状是物体重要属性”这一概念四、完成班级观察记录单和活动手册1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执笔,全班同学

14、一起根据观察结果共同完成班级记录单。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班级记录单,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第1课内容。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用图表进行信息交流。从课堂环节二、三开始教师帮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课堂环节四有同学将自己的观察结果整理后形成班级记录单,再从班级记录单中抽取相应信息填写自己第1课的活动手册,使各节课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3拓展延伸回家后完成活动手册上“看谁流得快”活动。(播放课件,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摘录)【板书设计】观察一瓶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

15、察水的结果。(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2学生准备:纸巾(或手纸)、硬币、

16、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2揭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水,描述水。(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4)学生分

17、组汇报交流。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2辨认水。(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2)分组活动。(3)汇报交流。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2)研究溶解。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4认识毛细现象。(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结果怎样?(2)学生分组实验

18、。(3)汇报交流。(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1)师演示实验: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力”的意思。(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三)课后作业;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观察水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

19、、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教具:1号抽屉:每组各一杯可乐、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2号抽屉:培养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0、?2、引入课题 板书:水二、用感官观察水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2、学生实验,师巡视。3、汇报观察结果。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三、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请大家拿出1号抽屉中的1号杯,与水比较一下。水是怎样的。2、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4、你们说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点,你是怎么解释呢?拿出1号抽屉的玻璃,比较一下。5、学生讨论、交流。6、学生做水流动实验。7、水与玻璃还有什

21、么不同之处?学生说(硬或软,形状上有区别)师:玻璃是什么形状?(学生说长方形)师:那么水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8、学生实验、讨论、汇报。9、小结。板书:没有固定形状。10、总给什么叫液体。四、区分各种各样的液体1、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液体的?大家试试看2、学生实验3、出示: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区分杯子中的液体?4、学生上台,并说理由。5、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地闻或者尝。6、学生说,师小结。五、总结。板书:水看 没有气味 没有颜色 没有味道 透明闻 水平面 气泡 放大 变弯 溶解 沉浮 重量尝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液体摸听关于泉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8个生

22、字,会写9个字。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

23、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3出示生词认读。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分组学习全班交流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范写,重点指导: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

24、异同?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2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谁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二读议课文感悟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先自己练习一下吧。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2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学生边读边画。 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想象: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泉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